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 第四集之1/2/3

(2016-08-20 10:29:49) 下一個
 
第一義諦(四)1
 
慧律法師主講
 
福·慧雙修
 
(民國)103年(2014年)
 
彰化縣供佛齋僧護持功德會主辦103.8.3(彰化體育館)
 
女司儀:大眾請起立,請對麵站,請合掌。禮請高雄文殊講堂常住法師入席!
 
女司儀:迎請上慧下律長老升座說法
 
維那師唱:迎~請~和~尚~,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女司儀:大眾請麵向佛前,向上慧下律長老行三問訊禮。一問訊。一問訊就好。
 
女司儀:阿彌陀佛!請坐下。佛門有句話說:今生一照麵,前世多少香火緣,感謝因緣和合,讓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聆聽法益。聽經聞法是佛弟子一生一世最重要的功課,所以,一定要把握殊勝的因緣,常隨佛學,讓佛法的真理淨化自己的身心,內化自己的道念,這樣,您的人生、您的生命,將會更有意義,更加地圓滿。非常感謝長老慈悲,隨順眾生請轉法輪的大願心,於道務繁忙之際,仍特地前來,以法相會,宣講:第一義諦第四集。
 
慧律法師長老智舌聖口,善說法要,每次都用最好、最受用的微妙法義來供養與會大眾。每次都獲得廣大的共鳴與熱烈的回響。因此,四眾弟子年年都滿心歡喜,期待著長老的法音宣流,現在就祈請長老廣開甘露法門,引導我們一起來與佛接心,與道相應。讓我們用最熱情的掌聲,恭請上慧下律長老升座說法。
 
第一義諦(四)
 
台灣高雄文殊講堂慧律法師主講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放掌。
 
好,各位尊敬的大法師,各位尊敬慈悲的大護法居士們,還有我們今天柯副縣長也來到現場,我們為副縣長鼓勵一下。還有,以及各位慈悲的義工、各位領導:
 
大家阿彌陀佛。
 
大眾鼓掌:阿彌陀佛。
 
今天是2014.8.3,彰化全國齋僧大會,那麽,出家眾跟在家眾超過上萬的人,讓人感動,我們了解主辦單位是非常地辛苦,一次又一次地開會,一次又一次地協調,一次又一次地溝通,才有我們今天莊嚴殊勝的齋僧大會,我們百分之百地讚歎主辦單位,給他鼓勵一下,我們非常地肯定主辦單位的辛苦,同時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彰化齋僧,讓我們的彰化齋僧永續經營。
 
那麽,第一輪三年我已經講過了,那麽師父去年已經完成了三年的第一義諦,這一轉眼間,又到第二輪的三年,我已經有表明過了,佛教是大家的,佛教的人才濟濟,如果有諸山長老、還有信徒可以推薦,有修有證的,可以上台,大家交換交換,在這個末法時期,大家需要一股熱誠,需要一股互動的平台。所以,如果你有好的法師,或者是有能力說法的,有修有證的、有德行的,可以推薦給這個主辦單位,當然,由主辦單位來裁決。那麽,我在這裏呢,還要繼續三年,那麽,內舉不避親,我也推薦我的徒弟法宣法師,還有法無法師,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兩位是我的徒弟,那麽,也善說法要。那麽,在家或者是護法居士,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也可以給主辦單位聯絡、建議一下。佛教要大家盡一點心力,不要說,第一輪三年是我,第二輪三年是我,他們目前看起來,這個主辦單位好像沒有準備要換人的意思,這個不知道該怎麽辦?他們又那麽熱誠,拒絕又傷害到人家的自尊;講下去咧,又好像隻有我一個人,又覺得怪怪的,在這裏不曉得應當是謙虛好,還是自信心充滿好?大家有因緣跟我建議一下。第二輪是三年,第二輪,今天是新的一年。
 
那麽,我們要了解,佛法,它的意義是什麽?真實的意義是什麽,我們生命的意義,並不是說,我們要把生命拉得多長、活得更久。生命的真正的意義,是說,我們如何讓日子活得更完美、更解脫、更寧靜、更安詳,徹底地解脫跟寧靜,內心充滿著智慧,把我們的生命呢?變成一種真實的享受,活得踏實,這樣,佛法的意義就顯現出來。
 
擁有金錢的人,比不上擁有智慧的人。
 
你擁有金錢,能夠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但是如果你擁有智慧的話,可以超越一切現實。如果你身上有一個億,你可以買一棟豪宅,但是你買不到智慧。如果你有一個億,或者是一百個億、一千個億,能算有錢人,不能算是一個解脫的人。佛法不一樣,如果你有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坐在這裏,是真的為法而來的,那麽,你坐在這裏,聽了一句話(解脫的話),就遠遠超過幾百個億,所以,金錢可以麵對現實來解決問題,但是摩訶般若智慧呢?卻可以超越一切的現實。佛法,目的是什麽?就是要把個性改變成佛性。說這個人很有個性,表示這個人很拗,沒辦法降伏他。而佛法正是降伏其心一帖妙藥。所以,我們不單單隻是念佛、拜佛。古時候的人講了一句話,說:念佛念破嘴,拜佛拜斷腿,性子不改,也是地獄鬼。你聽得懂嗎?嗯!掌聲繼續下去,掌聲不要停,今天我才有好心情。繼續鼓掌,我們的生命就很精彩。解釋一下。念佛念破嘴,每天阿彌陀佛……拜佛拜斷腿,這夠精進的吧!你們有拜斷腿嗎?沒有啊!隻是腿酸酸的啦!吃吃藥就好了,沒有人拜斷腿的。性子不改也是地獄鬼,性子就是個性,這個個性稍微不調整一下,地獄跟餓鬼會跟你連接上的,所以啊,念佛、拜佛,內心要充滿著智慧。我們說:我們不知道路,需問過來人。比如說,我們想到很遙遠的地方,怎麽去呢?那你當然就要問一些去過那個地方的人、有經驗的人、去過的人。那你今天你想要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就告訴你一條成佛、解脫之路。所以今天,我們所講的,完全依佛陀的教法、的經典,如法如律,如佛所說來弘傳。
 
那麽,去年我們講到事的七種第一義諦。聽下來,許多人的感覺,就是太深了、在艱澀,出家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有辦法去理解,我的目的很明顯,今天是齋僧,簡單講:今天的演講是衝著出家人來的,出家人不能一直停留在講講故事、說說因果,講幾個往生的例子來鼓勵大家。佛教有究竟的真實義,就是第一義諦,因此,我之所以把法講到淋漓盡致,毫不保留,就是希望提升整個佛教出家人的素質跟水平,那麽,在家人呢?聽多少就算多少。
 
那麽,我們去年,講這個事第一義諦,七種事相的第一義諦,那麽,今天我們的重點,要講理第一義諦。
 
在座諸位!理跟事是平等不二的,理就是事,事就是理,離事相,沒有理體;離開理體,也沒有事相,平等不二。所以,無有理外事,也無有事外的理。今天我們雖然要講理第一義諦,回歸一心、回歸真如,但是,必須先複習一下,用少許的幾分鍾複習一下,去年所講的七種事相第一義諦。這樣,理事才能圓融。今天才有辦法發揮到第一義諦理事圓融、究竟平等不二。所以我們先用幾分鍾簡單的時間,複習一下重點。因為第一義諦每一集都是有息息相關的,但是也可以把它獨立地來看,獨立地來看,但是每一集都有息息相關。我們去年講七種性自性事第一義諦,今天我們一定要講理第一義諦。
 
諸佛妙理,不是講理就是講事。諸位!諸法三分:體、相、用。生起三由:因、緣、果。法有兩端:事法,還有理法。理不離事,事不離理,理事平等不二,這是佛的究竟義。
 
我們先回憶一下,用少許的幾分鍾,把去年的簡單地解釋一下。
 
去年講七種事相的第一義諦:如來依「性自性第一義心」,性自性就是事第一義諦,第一義心就是理第一義諦,建立了七種第一義諦,那麽理七種第一義諦,最後回歸一心,回歸真如。回歸一心,回歸真如,是說:所有的體相用、因緣果、事跟理,都空無自性,它有共同的性,就是空無自性。所以平等法就是佛法。究竟空無自性就是佛法。能夠證理的,唯有心。事既然不離理,理不離事,事跟理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心;離開心就不是佛法,佛法是心法。那麽離開這個心,就是外道。所以,佛法是心法、是內典。那麽,外道是心外求法,所以回歸一心、回歸真如,必須達到事第一義諦空無自性,理第一義諦空無自性,究竟平等,回歸一心,回歸真如。了諸法無性,即入第一義諦,即見如來的法身。
 
什麽叫做「了諸法的無性」?無性這個非常難體會。無性叫做空無自性。那麽這個空無自性又分:事相空無自性,跟理的空無自性事相的空無自性,叫做空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空相,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講空相。空相跟空性是不太一樣的,空相是破除相的東西,表示相本身是緣起性,是刹那生滅性,是無常性,是空無自性,是無我性,叫做空相。空性不是這個意思,空性是空無自性,求其體性不可得。一個是空相,是站在事相的角度講的:空無自性,求其體性不可得,講空性,是站在體性講的,植物跟礦物空無自性,沒有自體性。那麽,為什麽我們講心又講空無自性?萬法回歸一心,講心空無自性是什麽意思?就是說:當我們回歸到一心,回歸到真如的時候,講空無自性,這個時候叫做:不立知、不立見、不立相、不著一法。如果說真如有其自性,是說:真如是存在的。如果說:諸法空無自性,那麽如來百千萬劫所修來的善根、福德、因緣即成斷滅——佛不作如是說。佛所說法,不偏事、不偏理,佛陀說法不會落入常見,也不會落入斷見。如果說諸法是有,即落入常見,如果說諸法是有,求其體性不可得;如果說諸法是無,就會落入斷見。那麽你今天在這裏聽經聞法,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便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是斷滅嘛!所以,諸法不能講有,也不能講無——如來不作如是說。何以故?皆有過故。如來說法不落兩邊,既然沒有兩邊,當然就更沒有中道了——中道是對治兩邊的,有兩邊才顯中道啊!沒有兩邊,哪來的中道呢?沒有兩邊就沒有中道。所以,佛陀在心的角度來講,講空無自性的時候,動物空無自性,植物空無自性,礦物也是空無自性——顯空相不生不滅的時候,是這樣講的。講空性則不是這樣子的。
 
講空性是說:我們今天,諸法空無自性,求其體性不可得,站在理上講的「空無自性」。但是,你講空無自性也不對,如果我們的心空無自性,那麽就變成斷滅了。所以,後麵又補上一句,說:諸法回歸一心,心有其自體性。這個時候才講心有其自體性,就是存在的一顆般若、摩訶般若的心,就是佛性、就是如如、就是第一義諦心,它是存在的;但是,沒辦法說。如果不存在,我們修行做什麽?如果我們大家都沒有佛性,你今天要修什麽行呢?所以講空無自性,是不立知、不立見、不立相、不著一法;講有其自體性,是說:我們有佛性,它是存在的。所以必須講:諸法有其自體性。所以,這個時候就變成,勝義無性。勝義無性就是說:諸法空無自性,但是不離第一義諦。諸法雖然不生不滅,空相、空性;但是,當下就是不離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心就是佛的心,所以,這個第一義諦,就是成佛的臨門一腳,說:了諸法無性,即入第一義諦。理不離事,事也不離理,理外無事,理外無理。理如,事就如。如則無相,如則無念,如則無所住,如則畢竟空,如就是平等,法界如,諸佛心如,眾生的心還是如。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就是證得第一義心。第一義心叫做諸法如義,萬法皆如,就是佛。體如、相如、用如、因如、緣如、果如、事如、理如,萬法皆如,叫做佛的心。
 
那麽,去年我們七種事第一義諦,今年我們講理七種第一義諦。回憶一下去年講的事第一義諦:
 
集性自性第一義諦:「集」就是兩種同時存在,集合體,也集合相用。簡單講,有相就有用,有用就有相。簡單講,就集體用之性質未分,以此性質為其自性,名:事第一義諦,集性自性第一義諦。簡單講,集體用不分,體用皆如,名為:集性自性第一義諦。再講一遍。「集」就是集合體跟用,還沒有分開來,以此性質為其自性,叫做:集性自性第一義諦。
 
事第一義諦的第二種,叫做:性自性第一義諦。性,前麵是體用不分,現在是單講性,就是單講體啦!性就是體,體就是性。單講體的角度來講,也就是以真如之性為其自性,名之:性自性第一義諦。換句話說,講體用,叫做:集性自性第一義諦。單講體的話,叫做:性自性第一義諦。
 
講相性自性第一義諦,相就是用,用就是相。沒有說,離開相而有作用的;有作用,它一定有相。就算是空氣,有空氣的相。雖然你眼睛看不到,事實上,它還是存在。那麽,相相空無自性,相相皆如,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我們說:體用一如,性相不二,就是在告訴我們,性、相皆空無自性,所以性相不二,體跟用是一如,所以,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皆是一如。所以叫做:相性自性第一義諦。相性自性第一義諦就是相相本來就空。所以,因此悟道的人,你隨手拈來,你看一朵花,可是聖人的心不一樣,他不會隨著這一朵花,漂不漂亮,而去動搖,因為相相本空嘛!眾生看到緣起的假相,而聖人看到究竟的本體不可得,求其體性不可得。花,隻是緣起,因此它的相不能影響到它的本性。換句話說,所有的眾生都死在相裏麵,掙紮,不知道它隻是緣起、短暫的、刹那變化的。
 
第四種,叫做:大種性自性第一義諦。大種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地大種、水大種、火大種、風大種。什麽講大種為呢?種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人生、跟整個宇宙,簡單地回歸到最大的元素是什麽呢?就是大種,離不開:地、水、火、風。那麽,這一句更用科學的角度,來詮釋佛法的偉大的時候,人從哪裏來?人從爬蟲類來。爬蟲類怎麽來?從大海裏麵來。大海裏麵怎麽來?從多細胞來。多細胞怎麽來?從單細胞來——也就是說,在幾億年前,是沒有所謂人類、動物、植物,統統沒有,那個時候我們這個地球含有地球CO2,CO2是整個地球都遍滿二氧化碳的,那個時候的溫度是高達兩千度的,二、三十億年前,我們這個地球溫度是兩千度的,任何動植物都沒辦法活。好!再來,單細胞怎麽來的?這個地球形成幾十億年以後,由這個流星帶著氫氧氮化、動物的蛋白、能夠生命的物質,氨基酸劃破天空,投入到這個地球,這個地球接受陽光的照射,開始有生命的氨基酸,起這個變化,開始有單細胞,再來有多細胞,再來變化成海中的魚類,再來有脊椎,再來就是兩棲動物,兩棲動物再來就是起立動物,慢慢地礦物、植物、動物、人,演變到這個地方。好!這個地球怎麽演變來的呢?這個地球是大爆炸來的,大爆炸,換句話說,在一百億年前,這個大爆炸爆炸出來,爆炸出來的能量,冷卻以後,本來是碎片,經過引力,然後集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地球,而地球一開始是沒有任何生命的。好,所以,講整個宇宙怎麽來的,你沒有辦法離開地水火風,如果加上動物,叫做:空、見、識,所以,遍法界整個宇宙,離不開地水火風所緣起的假相。一座山,你看一座山,也是地水火風,每一個人的貌相不一樣,也是地水火風——地就是我們的堅固,骨頭啊、肉啊、皮膚;那麽,水呢就是液態,就是血液、尿液、唾液;火就是我們的溫度;風就是我們的呼吸。看遍全世界,整個宇宙推論下去,沒有一法不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所構成的,那就是緣起,緣起就是如幻,所以,《楞嚴經》講: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換句話說,我們今天來講:相相本空是怎麽來的?因此,說實在話,我們這個色身,來自於太陽,宇宙的一種能量,而這個能量冷卻了,而我們誤認為這個色身是「我」,所以活得這麽地痛苦。所以,這個叫做大種性自性第一義諦,也就是以四大種為其性質的自性,方便可以分析、可以討論,讓眾生更加地明白,分析這是地水火風:水多一點就是大海;地多一點就是高山;地水火風平均類似人類;地大多一點,比如說:樹木,樹木因為水,所以水多一點,抽拔,變成樹木,火化以後,又變成灰燼,失去水分。岩石看起來是硬的,在高溫兩千度的時候,岩石融化,又變成液體,這個世間隻是地、水、火、風,隨著溫度的蒸發、冷卻所幻化出來的能量,短暫的聚合體,而我們誤認為這個是實在的體性,所以,因此我們要了解,大種性自性第一義諦的意思,是以四大種為其性質的自性,方便可以討論。前麵我們講的四種事第一義諦。
 
那麽,接下來,生起三由,我們講:因、緣、果。什麽叫做因性自性第一義諦咧?什麽叫做因?前麵所建立的一切法,具足有體,前麵講過啦!有相跟用,還有四大:地水火風,這個時候就可以建立一切法,就可以建立親因緣,親因生起他法。你這個色身怎麽來的?我有體。比如說,我是慧律法師,一種五蘊身這個身體,身體是假體,我佛性是真的體;相,我就長得這麽可愛;用的話,我能說幾句法,跟大家互相切磋切磋,分享大家。我的親因緣,是我的八識田中的業力的種子,叫做異熟果報,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最重要的因,就是八識田中有這個因,簡單講,有這個念頭,借著父母的因緣,而來到這個世間。所以,我們有體、有相、有用、有四大,便可以為一切法作其親因,生起他法。所以,在某一個時間跟空間交會點,具足體、相、用、四大種(地水火風),這個時候就可以方便成立,說明為因。要不然,因你怎麽建立的呢?你要建立這個因,要體、要相、要用啊!要四大!要不然你怎麽建立這個因呢?所有任何能解釋的因,不能離開這個:體、相、用、四大種,不能離開這個。比如說,像蘋果這個種子,其性本空啊!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啊!但是,你要讓這個蘋果有所分析,建立次第,要怎麽樣呢?有了種子,就必須借重因緣:水、養分、陽光、除草,最後長成蘋果。舉這個例子比較好容易了解,因性自性,也就是因性本來就空,以此性質為其自性,稱為:因性自性第一義諦,也就是說,建立、生起這個因、緣、果次第,在座諸位!為什麽要建立次第法?而佛不說一下子就講圓頓大教?為什麽要建立因、緣、果這個次第?為什麽?包括修學聖道,也建立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顯教的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跟密教的四加行是完全不同。接下來,十地菩薩、等覺、妙覺。連修學聖道都必須建立次第、因果,為什麽?佛不一下子講到至圓至頓呢?因為,佛在經典裏麵講:若不建立次第,眾生不了解佛道是環環相扣的,是一步一腳印,才有辦法跟隨佛陀的足跡,達到成佛的目標。在《楞伽經》講:佛之所以建立次第,主要是不讓佛弟子落入外道的知見,讓他一步一步走回到家。所以,建立、生起這個因、緣、果的次第,才有辦法建立一切世法,不落入外道斷滅見。佛教我們要守住因果,就是守住佛的戒律,守住因果。任何一個佛弟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因果。違背因果,就是違背佛陀的戒律。因性自性,再簡單解釋一下,生起三由:因、緣、果,要建立這個「因」,必須有體、有相、有用、有四大種來作為其親因,才有辦法生起他法。簡單講,在某一個時間空間交會點,具足體相用,具足地水火風,這樣就有辦法建立這個「因」,要不然,你怎麽建立呢?例如蘋果,蘋果雖然其性空相、空性,本空,其體本如,但是為了建立次第,必須正確的因,必須要這樣子,有其因,體性雖然本空,但是次第必須由因加緣產生果。
 
緣性自性第一義諦,種子為因哦!剛剛講的,蘋果囉!這個蘋果如果有水、有陽光這些助緣,水、陽光、養分都空無自性,這個空無自性,就會助長因,如果有其自性,那就沒辦法助長;因為空無自性,才有辦法助長這個種子。在座諸位!這個還得解釋一下。眾生所住的地方,譬如說,二乘人的經典,《阿含經》的經典,都翻譯成:共業所感——共業裏麵的共業,共業裏麵的別業,別業裏麵的共業,別業裏麵的別業。在究竟義,佛對十地菩薩就不是這樣翻譯了,不是站在業感緣起的角度啦!如果是站在《楞伽經》對這個十地菩薩,不是翻譯成共業、別業,它是翻譯成共相跟別相——共相空無自性就是實相,別相空無自性就是實相。簡單講,《楞伽經》是圓頓大教,回歸當下,它不是翻譯成共業跟別業,它翻譯的經典是翻譯成共相跟別相。為什麽呢?這大菩薩不是業力來的,是願力來的,所以翻譯經典也不一樣,針對的經典、針對的眾生也不一樣。《阿含經》針對凡夫、二乘人,可是這個《楞伽經》針對圓頓大教的時候,它翻譯的經典,不用共業跟別業,它用共相跟別相。為什麽呢?這些大菩薩成佛臨門一腳,就是對第一義諦的體會,因此,佛說:共相即是空無自性,就是第一義諦。別相當下即空,空無自性就是第一義諦誰有辦法當下回歸到圓頓、一心、真如,誰就是佛。但是,眾生呢?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圓頓的根器,所以必須要建立次第,以免走錯路,落入外道。在座諸位喔!你不要以為你出家十年、二十年,你認為你懂佛法,說不定你現在所修是外道法,你自己弄不清楚而已!你那麽堅持你自己,認為就是我入佛道,那可不一定!如果沒有證量的解脫境界,如何證明你是入佛道呢?如果你用生滅意識心修行,你很容易就掉進去外道。如果你用猜的,猜的,就是說,大悟見性是什麽境界,我用猜的,那就是很危險的!所以,是不是真正佛的弟子,不見性,如何了悟佛的那顆心?佛的那顆心,你都不認識,你怎麽修行呢?所以,要很冷靜地麵對自己,勇敢地麵對自己。所以說呀!非因非緣,是諸佛之本源。為什麽這樣講?我們講因跟講緣、講果,是建立在次第。但是回歸當下,因,當下空無自性,就是第一義諦;緣,當下空無自性,就是第一義諦;果,當下空無自性,就是第一義諦。換句話說,當我們證量的解脫境界的時候,並沒有所謂的開始,也沒有所謂的結束,也沒有所謂的當下,諸位!講當下,它就不是當下。何以故?如者,萬法一如。如,為什麽要講當下呢?所以,佛說刹那,即非刹那;佛說無常,即非無常;佛說緣起,實無緣起;講到究竟義,就是這樣講的囉!在二乘人、凡夫,才講凡夫建立在共業、別業,建立在因、緣、果,可是在究竟義的實相裏麵,回歸到當下的實相裏麵:佛說緣起,實無緣起;佛說無常,實無無常;佛說刹那,實無刹那……這個時候就看你的功夫能不能體會佛意。所以,佛說:非因非緣,是諸佛之本源。也就是說,你想要體會諸佛的本源,一定要了悟第一義諦——事第一義諦、理第一義諦,方便建立因果(因、緣、果),體、相、用、因、緣、果、事跟理;方便建立,全部打散,回歸當下,這個就是諸佛的本源;體會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交付點;緣起,當下就是畢竟空,萬法唯心現量的境界,哪一個人能夠契入大寂滅法,那個就是佛。成佛以後,沒有新,也沒有舊,它本來就存在在那個地方,隻是你體悟不出來。說:啊!我成佛啦!錯!你的佛性早就存在那個地方啦!我們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錯!新大陸早就在那邊了。我們說:修行修行,我修行成佛。錯!佛性早就在那邊了,成什麽佛呢?成佛沒有新、沒有舊;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更沒有中間這個點;時空完全靜止,大徹大悟,證量的解脫境界,時空完全靜止,時間和空間是妄想的產物,是一念無明、所幻化出來的,是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即五位百法中的24位不相應行法。同異得根滅想速,文句報名時和住,常轉定相生第方,心不相應添老數。),也就是時間、空間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有的人說:開悟見性是證得第八意識,這是完全錯誤的。大悟見性,第八意識是什麽?第八意識是微細的生滅法,第八意識是空無自性法,第八意識是有為法,第八意識是染淨和合法。我們說:阿賴耶識又名空如來藏。為什麽阿賴耶識又名空如來藏呢?因為阿賴耶識有兩種執著:根本無明不談,一念不覺不談,它有俱生法執、俱生我執、分別法執、分別我執,這第八意識是生死法,千萬莫把第八意識當作是真心,把第八意識當作真心來證,就是把生死的根本解讀成不生不滅的涅槃,是從根本上的錯。第八意識是有為法,第八意識是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第八意識是依他起性,是空無自性法,第八意識是微細的。
----------------
第一義諦(四)2
 
慧律法師主講
 
第八意識是有為法,第八意識是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第八意識是依他起性,是空無自性法,第八意識是微細的。我看一本書,他竟然寫說:佛性從見分顯現出來。哦!真是錯得離譜!見分是因為相分才有見分,因為見分才有相分,第八意識的識體是生滅的,才有變現見、相二分,見相二分收攝回來,叫做自證分。自證分就是自體分,自體分(第八意識的自體分)是生滅的,它才有三能變啊!初能變,真如一念不覺變第八意識;二能變:第八意識變成染有我、法二執,變成第二能變(第七意識);三能變,就變成前六識。說佛性從見分顯現出來,是錯得離譜!講見分是因為相分所引起的覺受,是見聞覺知,生滅的東西,每一識都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而說:佛性是由見分顯露,那是錯得離譜。因為有相分才有見分,因為有見分才有相分,就像蝸牛的兩支角,收攝回來,就是識所變現出來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攝大乘論》裏麵講:第八意識是毒藥,不是甘露,第八意識是生死根本,是染汙法。為什麽說:第八意識是空如來藏?為什麽?因為第八意識有染法跟淨法,這染法是可以去除,可以斷除的,所以染法本性是空的,是沒有自體性的。染法斷盡了以後,剩下淨法,就是所謂真如。所以第八意識,有的人說:開悟是證得第八意識,是從根本上的錯——就是把生死解讀成涅槃,起點就是完全錯誤的。大悟見性證得的,是本不生本不滅的體性。真如本性是什麽?離一切妄想、顛倒、執著的真心本體,它不是第八意識,你要弄清楚!第八意識是生死的根本。「大般涅槃」裏麵沒有任何的汙染,所以開悟見性是真的契入佛的大般涅槃,是本不生本不滅、大寂滅的東西。有的人說:師父!經典裏麵講的,說:開悟見性就是佛。這個講起來義理真的很複雜,不是今天很容易去理解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你要注意聽!今天這個,你要傾心貫注,看看我這個比喻你能聽得懂嗎?比如說,我們這個家,這一家人從五裏外走到、走向這個家。譬如說:信、住、行、向、地,都向著佛道。諸位!這裏是如來家,那麽從五裏外,十信位往如來家走,信、住、行、向、地,那麽在我的角度就是說,朝這個家走的,統統會成佛。所以,為什麽說開悟見性,大悟見性即心就是佛?好,十信位在五裏外,十住位在四裏,十行位在三裏,十回向位兩裏,十地剩下一裏,等覺剩下最後一步,諸位!隻有一個人真正地回到家,是誰咧?是如來。好,方便說,這方圓五裏內,隻要朝著這個方向的,統統是一家人。對不對?在座諸位!大家都有佛性,我們將來必定成佛,是不是?是的!都會成佛。好!朝這個方向走的,統統叫做向著佛道,對不對?對!開悟見性的統統向著佛道,對不對?對!但是隻有一個人到家,就是佛。因為隻有他跨進最後一步,真的到家。所以,你要了解:法,什麽是方便說?什麽是究竟義?法,什麽是方便說,什麽是究竟義?因此,我告訴諸位,我們今天作住持和當家的,或者是知客的,一定要小心,那個壞佛正見的書,絕對不能讓它進去你的道場,你要有分辨的能力。今天你要弘傳如來(正法),每一個要砍掉惡知見、邪知邪見的。那個不能讓它進去你的道場,不可以的。一定要把關,這個正知正見,這個知見完全符合佛的正見,讓它進來,這一點要特別交代一下。
 
好!什麽叫做:緣性自性?譬如說,種子為因,有水、有陽光為緣,但是,水、陽光則是空無自性。緣當下就是空,所以,非因非緣是諸佛的本源。所以,我們要了解,緣性自性就是以方便的緣為其性質,以此為其自性,名:緣性自性第一義諦。
 
最後一個,有因有緣,當然就是果囉!叫做:成性自性。有了因:這個種子,有了緣:水、陽光、養分,終將結果。但其果當下就是空相,本不生本不滅,是名果如。這個成性自性,這個「成」就是成就的成,就是果如。所以我們說:因如、緣如、果如。
 
好,我們現在七種第一義諦,用一分鍾回憶一下:集性自性第一義諦,集合體用未分前,以此性質為其自性,名:集性自性第一義諦。第二、性自性第一義諦。單講體,不講相用,也就是真如之性,叫做性自性第一義諦。接下來,有體,當然就要講相用啦!相性自性第一義諦,相就是用啦!相相空無自性,相相皆如,用不離如,性相不二,體相皆如,叫做相性自性第一義諦。接下來,叫做:大種性自性第一義諦,大種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相相都必須依四大而顯,你的身體由四大而顯,那個石頭由四大而顯,那一座山由四大而顯,月球由四大而顯,火星由四大而顯,土星、木星、金星、水星、太陽,都是由四大而顯,但是四大皆如。《楞嚴經》講:七大即如來藏,周遍法界,以四大種為其性質之自性,方便可以討論的。接下來,因性自性第一義諦,一切法有體、有相用、有四大,便可以成為一切法作其親因,在某一個時空交會點上,具足體相用,具足四大,方便成立親因,建立起來,叫做:因性自性。緣性自性:種子為因,其他的為緣,名為:緣性自性第一義諦。最後,有了因,有了緣,有了因的種子,有了緣,當然就一定可以結果,佛之所以建立因果,在於破除外道的無因論。法有兩端,說法不可以執理廢事,也不可以執事廢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無有理外事,也無有事外理。事如,理就是如;理如,事也是如,名為:十方三世諸佛第一義心。萬法皆如,名為如來;無一法不如,名為如來。簡單講,佛看到一個顆粒微塵,空無自性,所以沒有東西可以執著,第一義諦就是空相,證得第一義諦心,就無念,證得第一義諦,就無所住。這個世間沒有東西會幹擾你,入大寂滅,享受真正的生命。所以,別人認不認識你,無所謂;你要認識你自己。學佛就是要認識你自己,降伏其心,就是降伏你自己的心。廣欽老和尚講的那句話,我覺得很認同:你不必去管別人演什麽戲,那跟我們的生死無關,你不必去管別人演什麽戲。你不必去管別人演什麽哪一出戲,他的生死跟我沒有關係,我的生死也跟他沒關係,穩住自己的心。
 
今天,我們徹底發揮理上的七種第一義諦。事如加上理如,那麽,萬法空無自性,即入平等不二法門,法界回歸到一心,法界就是真如,一心皆如名如來,這是事如、理如、體相用因緣果事理皆如,為諸佛第一、無上、究竟、法界一心、不生不滅、真如之心,名為:第一義心。十方三世一切佛證得第一義心,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第一義心,今天的課程就顯得格外的重要,格外的重要。要用心聽,要傾心專注聽,要用最謙卑的心,來接受佛陀所教育的正法,要至誠、要懇切,要一句都不放過,不要吵,也不要鬧。
 
這七種性自性,有的注解,說:是凡夫有七種性自性。有的人說:不對!是聖人才有的一種清淨的法。諸位!這七種事相,前麵所講的七種性自性第一義諦,後麵的經文寫得很清楚,此是三世如來——過去、現在、未來,性自性第一義心。在座諸位!為什麽要講三世如來?因為必須要建立這樣方便的次第,其實沒有三世,也更沒有十方。要不然,三世是什麽?說過去,你能把過去拿出什麽東西來嗎?有的佛法解釋:萬法隻有回歸當下,沒有所謂過去,也根本沒有所謂未來,未來沒有到啊!回歸當下。那當下又是什麽呢?所以,講: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是為了在語言、文字、在觀念裏麵,一定要這樣建立,才有法可說。經文就講得很清楚了。凡夫沒有性自性,所以,這七種第一義諦,是指聖人,而不是凡夫,但是就本經,如來自證的離言第一義諦為依歸的話,超越了凡夫,也超越了聖人。如果真的要分別,應當是說:超越凡夫,也超越聖人,才有辦法入第一義諦。凡夫與聖人,它隻是名相上的不同,它的理體是一的,所以,佛法的偉大,在於超越一切宗教,平等不二的。今天,你在台灣好好修行,你成佛。你在中國大陸好好修行,成佛。你在西藏好好修行,西藏成佛,看方法對不對?理論通不通?理論通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世間人講:這個人跟人家很講道理,這個人很有理性。說:這個人很不可理喻,這個人一點都不講道理,所以人家都不想跟他在一起。為什麽呢?你怎麽講,他怎麽對。你講這樣子,講東講西,一講,就是他對。這個沒辦法溝通,退一步都不肯。說:這個人不跟人家講道理,沒有人想跟他相處。世間人都要跟人家講道理,那為佛弟子呢?是不是?佛的理論要通啊!要通達啊!如來所建立的言教,要通達。通達有什麽好處呢?通達才了解諸法畢竟空啊!六祖講的:諍與道相違。如來所言,建立的言教,是教你入於大寂滅、無諍。今天,我們披著袈裟,或者在家居士,有很多很多的看法,本來要修學佛道,變成起爭執。
 
諸位!一個人一直跟人家起爭執,說自己是對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有的人這麽說。這樣講通嗎?那就表示沒超越啊!否定別人,肯定了自己,你的肯定,一樣是爭執啊!別人一樣可以否定你啊!你講:眾人皆醉,唯我獨醒。那如果換過來講:眾人皆醒,唯你獨醉咧?你的感受是什麽呢?講話不要講那個爭執的話,是真正契入第一義諦的,第一義諦是無念、無相、無所住嘛!所以,真正第一義諦的人,是不會跟世間人有什麽爭執的。法法平等唄!你要跟我爭執,我體悟到空相,我也不曉得要跟你爭什麽?你想贏就讓你贏,我的心也沒有所謂輸跟贏。這個是真正的贏家啊!心沒有輸跟贏,這是永遠的贏家,沒有煩惱的。
 
所以,一個人一步登天,一次成功,這個人生命活得不夠精彩,不夠精彩。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我告訴諸位!人的一生,要經過多次的失敗,你要知道,失敗是很精彩的,它讓你痛苦,你想辦法解決這痛苦;失敗,你的生命變五彩繽紛;你有失敗,你會增長;你有失敗,你會活得更加地理性;你有失敗的痛苦的洗禮,你會更懂得珍惜……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就是一輩子都成功,這個是最大的失敗。在座諸位!失敗是精彩的,所有成功的養分,都在失敗裏麵。你知道嗎?失敗,隻是生命轉一個彎,但是,你要轉對方向哦!失敗隻是生命轉一個彎,彎對了,當你有大成就的時候,回過頭來看這一點的失敗,你會發現:那個是成功的基石。所以在座諸位,要勇敢、堅定地麵對失敗,不要怕!要麵對它!成功沒有辦法教育你的。成功,太容易成功的東西,會腐蝕你的清淨心;要通過失敗、挫折,你慢慢地懂得珍惜、感恩,大家是如此地平等、無諍。
 
所以,我們今天要為南傳、北傳,就是小乘、大乘,還有藏傳的,一律平等的看待,這就是第一義諦。無論你在西藏,無論你在緬甸、泰國,無論你在日本,在中國大陸,或者在台灣,哪裏方法對,認真修行,你就能夠成佛,千萬不要把如來不生不滅的東西,硬要來辯論,那個是愚癡的行為。萬法本空,有的人說要跟人家辯論,本不生本不滅,立一個語言就錯,立一個文字就錯,超越語言、超越文字,為什麽要去辯論呢?硬要把不生不滅大般涅槃的境界,變化成一種爭執嗎?辯論當然就是你想贏嘛!讓對方輸嘛!有輸贏哪裏是第一義諦大寂滅法咧?聖人不是這樣子的心哦!對不對?聖人的心等如虛空,無所不包容。
 
所以,有一個人,二十年前,有一個在家居士說:我要去跟慧律法師辯論。旁邊那個周居士跟他講說:你去,一定贏慧律法師。他說:為什麽?師父就不理你啊!你就一定贏的。
 
所以,輸贏是生滅法,知道嗎?不生不滅是無諍的東西。如來所立的這個言教,而起爭執,就有失頓教忘言之義。六祖之言就這麽說: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義。這句很重要的囉!我們悟佛心宗的,不要講禪宗啦!天台也好,三止三觀、華嚴一真法界啦,對不對?唯識講:轉識成智、大圓鏡智。諸位!都講這顆心。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義。這是六祖講的,六祖是禪宗的祖師囉!那麽,此宗就是圓頓教,頓悟的這個教,就是無諍。諍要加個語言,就是不要在教義、教理上,一直諍論、一直諍論。諸位啊,為什麽不能諍論?譬如說,你大悟見性,他還沒有大悟,他還沒有見性,他就要跟你諍。諸位!你講,他也聽不懂啊!你跟小學一年級的講微積分,微分、積分,他怎麽會聽得懂咧?沒辦法辯論的。所以說,此宗本無諍,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悟到生命的究竟處,至極圓滿處,就是無諍。如果大悟見性了,由於一切法都具有此七種性自性,事第一義諦,任何一根、任何一毛、任何一塵、任何一相,統統具足七種第一義諦(事第一義諦),七種事第一義諦,不離體相用、因緣果、事跟理。這七種性自性都一時頓現。為什麽叫一時頓現?因為它是唯心,所以,佛法當你體悟到一時頓現,唯心現量的境界的時候,打破了階位,次第裏麵就是圓頓,無凡、無聖、無依、無正,沒有所謂的凡夫,沒有所謂聖人,沒有所謂依報,也無所謂正報。每一個凡、聖、依、正,回歸當下,統統是第一義諦。以諸佛了悟一切法性,本空無自性,不壞緣起,不壞事相,雖一切法空無自性,不壞體相用,可以討論;不壞因緣果,可以討論;不壞事跟理,都可以討論。所以,以諸佛證得唯心現量的境界,了一切法空無自性,一切法空無自性,不壞次第的緣起,都含這七種。所以,聖人於真諦、於俗諦、於凡、於聖人,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聖人,從來沒有增減。了悟諸法空無自性,即是第一義諦,亙古常然。換句話說,真理隻在你的眼前,真理不能創造,創造得出來的東西就是生滅,真理就是本來、就是存在的。
 
所以,佛有什麽偉大咧?佛的了不起是什麽?是因為他把存在的東西覺悟了,真理不能創造,真理本來就存在。他把本來存在的——人人皆有佛性,諸法皆空無自性,了悟了,來告訴你。所以說,你今天不學佛,就是一百個億、一千個億,永遠是迷惑顛倒的凡夫。你今天生活得過得去,也沒什麽錢,但是你有善根、福德、因緣,聽經、聞法、了悟,你也是佛。哎呀!這個喜悅啊!就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說我們這七種第一義諦,若佛出世,若佛不出世,諸法實相,不增不減。
 
真理不會因佛悟道,而有所增減。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了,諸法有沒有增減?沒有。今天凡夫、迷惑顛倒的眾生,現在迷惑的顛倒眾生,諸法有沒有增減?沒有。問題是你有沒有體悟而已,諸法沒有增跟減,完全沒有。迷惑的眾生顛倒,(意謂)有增跟有減。所以大悟見性沒有親舊,真理不因悟道而有增減,是故諸佛不落於斷見,不落於斷見,也不落於常見。如果說諸法是有,即落於常見;如果說諸法是無,即落於斷見,斷見就是斷滅見。那麽,佛無量億劫來,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便落入斷滅。所以,釋迦牟尼佛悟道以後,隻是隨順法性,隨順空、無自性的法性。所以能隨種種的因緣,而起無邊的大用。所以,用大悲心來度化世間的人,令入究竟佛的智慧,讓一切眾生離邪知邪見。諸佛!這句話就特別重要啦!諸佛雖然依體起用,來度化一切的世間人,但是,佛湛然常寂,佛的心性從來沒有增減,就是《金剛經》裏麵所講的: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何以故?相相本自空寂、湛然常寂。這些心外求法的外道,因為不能證知七種性自性,所以,唯執著於某一種角度、世間的假相、一點皮毛。一切外道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所以,便落入邪執邪見。如來湣彼為邪見所執而不知自出,所以說,出自其所自證之一切法性如此,以破其愚迷,這就是如來說這七種性自性的用意。
 
我們剛講的,因為七種事第一義諦到這個地方一個段落,才叫做圓滿。你就知道這個法多難講!對不對?我也可以跳著講,但是不行!我今天真的非常非常地尊敬我們在座的諸位披袈裟的法師、比丘、比丘尼,我非常、無比地崇敬大家,大家將來都可以成佛;我也以無比恭敬的心來讚歎我們這些護法居士大德,沒有這些護法居士大德,我們隻有出家人是沒有辦法轉大法輪的,所以法師們為大居士們讚歎、鼓勵一下。
 
接下來進入今天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理第一義諦,唯是一心,唯是真如。我知道你們手中沒有資料,所以我現在開始放慢腳步,先簡單的把經文念一遍,簡單地消文釋義。
 
複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楞伽經》)
 
你放心,我所講的速度,絕對足夠你做筆記的。接下來,我就要放慢腳步了,放慢腳步了。
 
複次,大慧,第一義諦,《楞伽經》就是發揮第一義諦啦!複次,大慧!大慧菩薩是十地菩薩啦!有七種理第一義諦:
 
所謂心境界,就是這顆心的心境界。為什麽第一個講心境界第一義諦咧?這個心是指什麽呢?就是真如之心相應。在座諸位!如果你想成佛,不跟真如心相應,不可能成佛。你跟生滅的意識心相應,就永遠不能成佛,你下手處,就要跟這個不生不滅、涅槃妙性相應,你就一定能夠成佛。這一點就告訴你,理第一義諦,第一、心境界,就是你修行,必須跟不生不滅的真如心相應,這是起點。開悟見性,這是成佛起步。在《大般涅槃經》裏麵講:若不開悟見性,隻名修福,不名修慧。這句話特別的關鍵!一切眾生講起來,其實都在修福,都在修福。而這個修福:布施金錢、做做勞動……當然我們隨喜、也讚歎,可是這個不能了生死,他沒有跟真如心相應,沒辦法了生死,隻是下輩子福報大一點而已啊!所以,《大般涅槃經》裏麵講的這句話:若不大悟見性、證得真如,不名修慧,名為修福。一針見血囉!所謂心境界,就是與真如心相應的第一義諦。為什麽呢?理必須由心去悟嘛!有心才懂得道理。沒有心怎麽去理解呢?所以,心境界第一義諦就是:修行第一個步驟,要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心相應,所以在這裏麵,有個很重要的(理念)。說:寧與智者同哭,不與愚者同笑。親近大善知識,大悟見性的大善知識,你親近他,可以跟他同甘共苦、哭泣都沒關係。為什麽?在大悟見性、了悟即心即佛的聖人的周邊,哪一句,有一天他在開示的時候,哪一句你體悟到了,你這輩子命運改變了,值得。你跟那個愚癡的,每天看電影、打牌、喝酒,對不對?大笑!一輩子你講不出一句法。寧與智者同哭,不與愚者同笑。因此,要死心塌地地親近大善知識,不管在哪一個時間跟空間,在這個宇宙,在這個地球上,哪裏有大悟見性的聖人,應當親近,不應當遠離。
 
敬師如敬佛,此人必得道,事師如事佛,此人必證果。
 
也就是第一個,起步要到深具信心。所以廣欽老和尚講了一句話,說:師父再大的過失,作徒弟的人,不要一直傳、一直講。如果你的上人有百分之九十的優點,不是酒精(優碘),你的上人有百分之九十的,優點,就看你的上人百分之九十的優點,你的上人如果有0.1的缺點,不要一直講,一直說。這樣,整個僧團會失去信心,對佛教也沒有什麽好處。所以,廣欽老和尚講的那一句話很是重要。你的師父再大的過失,都不能去說。如果要理性的溝通,要……諸位!這個佛教要隨喜功德,稱讚如來,這樣法才一直傳嘛!今天我看你的過失,師父看徒弟的過失,徒弟看師父的過失,我批評你,你批評我。我請問你:佛教怎麽興盛啊?你沒聽過嗎?若要佛法興,一定要僧讚僧,在這裏要補一句哦!若要佛法興,居士也讚僧。那麽,這樣子的話,佛教慢慢就興盛了。
 
慧境界第一義諦。我們前麵說,真如之心相應,這是起步,第一步。第二個,久修則發慧。與真如心相應了,久修則發慧。諸位!這個是建立在次第裏麵,一步一步,這個就是一步一腳印,要建立在次第,最後再回歸圓頓,把次第打破。所以,久修則發慧。第二個叫做:慧境界第一義諦。那麽有慧,來自於哪裏?來自那顆心,還是唯心啊!
 
第三個叫做:智境界第一義諦。理第一義諦的第三種,叫做智,我們說智慧的智,智境界第一義諦。慧開則智明,諸位!一般慧跟智都搞不清楚,慧可斷惑,智可以證真。證,親證如來的真如;慧,是斷惑用的。但是到最後成佛,一定要智,智可證真。慧可斷惑,智可證真,所以嚴格講起來,智比慧更高一層。我們說成佛有哪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為什麽不講慧?為什麽不講「一切慧、道種慧、一切種慧」?為什麽不這樣講?對不對?你就知道,智比慧更高一層。所以,我們要了解,智、慧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這裏還是有所分別的,智的境界更高一層,所以說,慧開則智明。前麵講的,與真如心相應,叫做心境界第一義諦。久修則發慧,叫做慧境界第一義諦,慧開,智慧開,慧開則智明,智慧就明了。智明,不是「春嬌與誌明」,那個「誌明」,不是啊!是智慧之明;不是那種世俗、世間那個,是出世間的那個「智明」——智慧非常的開明。
 
接下來,叫做:見境界第一義諦。這個就更高了,「見」就是看到,比如說,智明則能照見。我們講:照見五蘊皆空那個見。見境界,照見五蘊皆空那個見,既見真,既見真諦,又見俗諦,發現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就是平等不二啦!那麽就知道了,雖然我們悟到第一義諦,為人要謙卑。
 
我們二十年前有一個居士,人家去拜訪他,他也不請人家去坐,他以為自己很有修行,每次就說:我開悟了,我跟你印證一下你有沒有開悟。所以,有人到他家的時候,他也不請人家坐。
 
他(客)說:老師,你為什麽不請我坐?
 
(主:)我心誠意就好。
 
(客:)大悟見性,不增不減,對不對?
 
(主)他說:嗯!
 
坐在這個客廳裏麵,坐了很久,也沒一杯茶。
 
(客)說:老師,老師,這裏有沒有茶喝一口?
 
(主:)我心誠意就好,喝什麽茶呢!
 
這個居士覺得很不舒服,很不舒服。
 
有一次,他就說:我很有見地,我要去參慧律法師。他的參,不懷好意,這個「來」,要跟我較量較量,較量較量。
 
來到這個講堂,來到這個地方,我的雙手(交叉抱在胸前)這樣子,然後看著他,他也看著我。在門口,我就擋住他了。他說:慧律法師!你不請我進去坐嗎?我誠意就好了,幹嘛坐咧?
 
執理廢事,久了以後,他就說:慧律法師!你這裏有茶嗎?我誠意就好,喝什麽茶咧?啊!這個人根器還是很好,他說:哎呀!我錯了!我執理廢事。
 
所以,在座諸位!真的有修行的人,心證得第一義諦,柔軟心、柔軟腰、柔軟的身體,迎來送去,一切依照禮節,一切依照次第,哪一個環節都不可以遺漏,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叫做:見境界第一義諦。開悟見性,了悟了,照見了真諦跟俗諦平等不二的時候,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真就是俗,俗就是真,所以該有的禮貌,統統不能免,更為謙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什麽?樂乎!是不是啊?欸!所以我們雖然證果,不是說證果來傲視別人的,證果,證得第一義諦,反而更加地謙卑,心等如虛空。所以,越謙虛的人,越不狂妄的人,就越容易入道。
 
接下來,叫做:超二見境界超二見:超凡夫的知見,超邪、小——邪見跟小乘,列為一起談。超越凡夫的知見,超越邪見跟小乘的知見,叫做:超二見——超二見境界。這個超二見,超凡夫見、超邪見、超小乘的二乘人。簡單講,心如如不動,這個是八地菩薩所證的。前麵所講的:心境界第一義諦,大概在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慧境界第一義諦,大約初地、二地、三地。智境界第一義諦,大約四地、五地、六地菩薩。見境界第一義諦,見真也見俗,平等不二,第七地叫做見境界。諸位,這個見境界就非常不得了了,叫做遠行地。諸位!很多人對第七地(遠行地)弄不清楚,這個遠行地到底是怎麽來解釋呢?就是說:第七地菩薩,就不退轉了,阿鞞跋致(即不退轉),第七地菩薩見真見俗,叫做遠行地,遠,就是離佛道還有一點距離,遠。行,因為他知見正確,見真又見俗,超然契入佛的薩婆若海,他一定成佛。遠,是指離佛道有點距離。行,是契入薩婆若海。因為見真見俗,都是平等嘛!所以,見境界第一義諦是第七地遠行地菩薩。接下來,叫做:超二見境界,超凡夫、超邪小,邪見還有小乘。這是第八地(不動地),這個時候叫做證得無生。所以,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統統共證無生。一切法無生,但是,佛不是證得一切法無生,佛證得大寂滅法,不與菩薩共。證一切法無生,無生就是無滅,叫做八地(不動),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佛,都證得無生法忍。但是,唯佛一人證得大寂滅忍,佛不是證得無生法忍,叫做:大寂滅忍,諸法證得畢竟空寂,成就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第五個,叫做:超二見——超凡夫見、超邪見、小乘見,邪、小,這兩個一起講。超凡夫見,超邪小二見境界,八地菩薩。
 
第六種理第一義諦,叫做:超子地境界,子就是佛子,地就是十地。超越佛子十地的境界第一義諦,這當然就是指等覺菩薩了,等覺菩薩。所以,超子,子就是佛子,簡單講,超越佛子十地的境界,叫做:超子地境界。超子地境界,這個就是等覺所修行的,以理相應的第一義諦,當然也是唯心啦!
 
最後一個,叫做: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諦。唯佛(如來)自到,就是如來自覺聖智獨到的境界,不與菩薩共。隻有佛有,不與菩薩共,叫做:如來自到——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諦,如來自己到達,不與菩薩共的境界,叫做自到。
 
好,我們現在把理第一義諦,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在理第一義諦建立的次第裏麵,簡單地詮釋一下,再來詳細講。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是如來所說理第一義諦,七種理第一義諦。唯是一心,唯是真如。解釋,簡單解釋一下:
 
複次,大慧!有七種理第一義諦,所謂:心境界第一義諦,大約在十住、十行、十回向;慧境界第一義諦,久修則發慧,大約在初地、二地、三地菩薩;智境界第一義諦,慧開則智明,大約在四地、五地、六地;見真又見俗,叫做見境界第一義諦,是第七地(遠行地),所謂遠行地,就是雖離佛道很遠,但是契入究竟薩婆若海,所以,一定不退轉,名第七地,見境界第一義諦。超二見境界第一義諦,這是八地菩薩,超越凡夫、邪見、小乘見,其心如如不動,超二見境界第一義諦。接下來,超子地境界第一義諦,超越一切佛子,超越十地菩薩,簡單講,就是等覺。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諦,隻有如來自己能夠單獨到達的境界,不與菩薩共的第一義諦,唯佛證得大寂滅海。
 
以上這七種理第一義諦,統統是用什麽修行?統統是用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修行,不是用生滅的意識心修行。所以,在座諸位!兩本經典你一定要看,《楞嚴經》,那是舍識用根,舍掉生滅,用不生不滅的根性修行,開慧的楞嚴,是不是?我們說:成佛的法華,成佛講授記,《法華經》講授記,但是,如何成佛?卻是《楞伽經》講得最詳細,因此這個《楞伽經》你一定要看。那麽,《楞嚴經》、《楞伽經》,這是自古以來公認為最難的經典。「二楞」諸經最難解,《楞嚴經》跟《楞伽經》,是所有經典最難解的。那麽,我已經把它,我們在文殊講堂,我把《楞嚴經》、把《楞伽經》,全部講完了。現在正在積極地把它做出來,積極地把它做出來,啟動整個佛教的靈魂,就是《楞嚴經》、《楞伽經》,《楞嚴經》、《楞伽經》。
 
好!那麽,接下來,我們慢慢來解釋,為什麽咧?因為這個法沒有那麽容易,剛剛是蜻蜓點水,點到為止,現在呢?稍微詳細一點。七種理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諸佛如來,依第一義不生滅的覺心所證的智慧境界,這是第一義諦,是如來用不生不滅的自覺聖智所證得的智慧的境界,共有七種。而且這個如來又與七種第一義諦的智慧,證知前麵所說的一切法,共有七種性自性,就是由七種理第一義諦,證得前麵七種事第一義諦。為什麽今天不厭其煩地再把事第一義諦再講清楚?因為,這理跟事,今天要徹底地發揮。因此,這七種第一義諦,剛剛講的: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可以說是理第一義諦。而前麵講的:性自性,可以說是事第一義諦,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事理圓融。理不離事,事不離理,以理涉事,有體有用。這七種第一義諦,智慧的境界,有通還有別,別就是隻有佛有,通就是所有的菩薩有這個七種第一義諦。
 
------------
第一義諦(四)3
 
慧律法師主講
 
這七種第一義諦,智慧的境界,有通還有別,別就是隻有佛有,通就是所有的菩薩有這個七種第一義諦。
 
那麽,有通有別,前麵六種是菩薩與佛共通的,意思就是,佛跟菩薩都有心境界第一義諦,佛跟菩薩都有慧境界第一義諦,
 
佛跟菩薩都有智境界第一義諦,佛跟菩薩都有見第一義諦,佛跟菩薩都有超二見境界第一義諦,佛跟菩薩都有超子地境界第一義諦。但是,最後一個,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諦,唯佛有,菩薩沒有。前六種是菩薩與佛共通的,而最後一種,是如來自到境界,這是佛所特有的,不與菩薩共。
 
接下來,再簡單講一下。
 
什麽叫做心境界第一義諦剛剛我們講,修行的關鍵在開悟見性,證到不生不滅的本體,與真如心相應的第一義諦,所以叫做心境界。菩薩自初發心以來,由於久遠修習第一義諦,所以能證入真如的本心本性,所修恒與真如的本心相應,這個境界稱為心境界,這大約三賢位。那麽,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也就是十信後的地前菩薩,這個大家都很清楚,信、住、行、向、地嘛!
 
第二種剛剛講的:慧境界三賢位菩薩,因為證得真如不生不滅之心,依此心一直久修,依此真如不生不滅的心,久遠修習故發慧,發佛的智慧,這個境界叫做慧境界第一義諦,這大約菩薩的初地、二地、三地。所以,(初地)菩薩叫做歡喜地,什麽叫做歡喜地?因為見到真如,知道成佛有望,所以初地菩薩叫做歡喜地。為什麽歡喜呢?證得不生不滅,得大歡喜,知道成佛有望,絕不會落入外道跟凡夫,是慧境界第一義諦。
 
接下來,從粗到細囉!接下來就更高一層的,叫做:智境界第一義諦。慧開了,智就明。所以這個境界稱為:智境界第一義諦。籠統來講,智跟慧是一樣,但是細細地分,則智的層次高於慧。所以,我們不稱:一切慧、道種慧、一切種慧。為什麽?因為智,成佛是智,不是慧囉!所以我們說成佛: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慧是破惑,惑就是無明,慧破無明,智則證真。真就是真如之心,慧可破惑,慧是破無明惑,智是證得真如。所以嚴格講,智比慧更高一層。所以,有時候慧是指菩薩的境界,而智是指如來的境界,也就是:菩薩有慧,如來有智。但是在此隻表示智比慧的層次要高而已,所以智的境界大概等於四地菩薩、五地菩薩、六地菩薩。
 
接下來,見境界第一義諦,這是第四種理第一義諦,智明了則能見,能見真,也能見俗。真俗等觀,平等平等。所以證得第一義諦的人,一定是很有禮貌的,為人謙卑的,哪一個世間人所有的禮節,他都能夠麵麵俱到的,他不會說:我證得聖果了。就起驕傲的心。世間的禮,一點都不會去輕忽,有事就有理,有理就一定不壞事,所以,智明則能見,見是指見真,真諦的真;見俗,俗諦的俗。真是指空,俗是指有,有就是緣起,也是不壞緣起。擁有真的空相,也不壞緣起的假相,所以,以真俗俱見,所以能夠真跟俗等觀、明見無礙。那你就知道,菩薩是很有修養的,證得第一義諦的菩薩,是絕對很謙卑,也絕對不會出口傷人,也絕對三業是完全清淨的。他每講一句話都是斟酌的,就像無量無邊的眾生來殘害他,他也會方便用慈悲的心對待他。但是有一種沒有辦法用慈悲心的,就是有的人一直跟佛教作對。譬如說:來占用你的土地,出家人很吃虧,不懂得法令,買了這個土地,又跟人家有糾紛,處理不了。人家看你這「吃素仔」,就意味著好欺負。快凝死了,凝死就是快氣死了!人家是拿槍、拿武士刀的,我們是拿香的,又拚不過他。一直……快要氣死!我告訴你:像這種情形,就走法律途徑。出家人當然要保護常住物啦!對不對?說這個人很惡劣、很惡質,一直偷常住的東西。行!走法律的途徑,告!諸位!當然要告啊!出家人什麽都原諒,那不可以的呀!軟土深掘啊!軟土深掘,聽不懂?軟土深掘啊!不就是軟土深掘,對不對?出家人拿香的,人家是持槍拿刀的,我們拚不過他,那就是訴諸法律。對不對?你該有的權利要行使,該有的義務不要忘記,出家人要行使自己的權利,也要行使自己的法律。出家人不是讓人欺負著玩的,不是這樣的。對不對?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讓這些極惡劣的眾生,來告訴他:國家是有法令的,不要得寸進尺,該怎麽處理就是怎麽處理。有的人講說:師父!不要跟他結惡緣。我何時跟他結惡緣?是他要跟我結惡緣,我何時跟他結惡緣?你也好了!我要告他就是不跟他結惡緣,他老找我麻煩,我還不告他?那有什麽辦法呢?我也不是故意的。所以說:我們沒有什麽錯,他一直找我們麻煩,走法律途徑,就是這樣子。有的人講說:師父!師父!菩薩要講慈悲、容忍,天下無不可原諒的眾生。我說:沒錯!可以原諒的眾生可以原諒,有的眾生他不原諒我們哪!要不然外麵為什麽擺兩尊韋陀尊天菩薩,還有伽藍聖眾菩薩?難不成那兩尊是擺好玩的?那就是要護我們的法啊!對不對?所以,出家人受到委屈,我建議你:該有的義務,采取法律行動。就是這樣子,因為沒有辦法,眾生那個沒辦法講道理的,隻有用這個方法讓他覺醒。
 
接下來,超二見境界第一義諦,以有智能見,見已則能超兩邊的邪見,是有智則能見,見已則能超兩邊的邪見,永斷邪網,入於聖智不動,證得無生法忍。這個境界稱為超二見境界,超越凡夫的境界、超越邪小的境界。邪是指邪見還有外道,那麽小就是指小乘。超二見境界大概是第八地(不動地),所以,第八地名如如不動之地。以其不為凡夫煩惱,還有外道、二乘之邪見所動,所以稱為不動。是凡夫常常心煩意亂,所以,很正常。在座諸位!要到八地菩薩,才會達到如如不動,因為證得一切法無生,所以有很多女眾或者是男眾,或者是法師,剛初學、剛出家的法師:慧律法師!您修學佛道四十年了?嗯!是的。我請問您一個問題,我不曉得為什麽心中總是糾結鬱悶,無緣無故就起煩惱,一直生氣,無緣無故就生氣,無緣無故就起煩惱?我也找不到什麽原因,也找不到源頭,要縛住煩惱卻找不到源頭,要斬斷它又找不到其尾,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就告訴他:正常、正常。為什麽講正常?八地菩薩才沒有煩惱,你是幾地啊?他說:沒有,我隻剩下掃地。那掃地就會有煩惱,掃地。心不會煩,八地菩薩心才不會煩,你現在心會煩,那正常。英文講的:It’s normal.欸!很正常的!非常正常的。
 
接下來,第六點理第一義諦,第六、超子地境界,超子地,「子」就是佛子,「地」就是十地。超越佛子十地的境界,指的是什麽境界?當然就是等覺的境界啦!子就是佛子啦!菩薩十地都是佛子所行的境界,所以通稱為子地。超子地就是超越佛子十地的境界,當然就是等覺後心,因為等覺已經超出十地之外,所以稱為超子地。
 
如來自到境界,這是唯佛如來所自證的境界,不與其他十聖共。有的翻譯本翻譯成:如來自證聖智所行。其他的唐朝的譯本,翻譯成:如來自證聖智所行,或者是翻譯成:如來自到境界。簡單講,你聽得懂的,就是:如來自己獨到的境界,不與菩薩共。
 
好!那麽我們這段經文,把它消文釋義一下。
 
複次,大慧!就是:接下來,大慧。
 
我現在直接用白話文把它講,直接消文釋義,你比較容易聽得懂。
 
大慧菩薩!有七種諸佛如來依第一義心的真如,不生不滅的真如心,所建立的智慧境界。
 
(第)一、三賢位(十信、十行、十回向)菩薩,以真如不生不滅相應心修行的境界,稱為:心境界第一義諦。
 
第二、菩薩的最初初地、二地、三地,因為得到真如之心,因為還存少許的習氣,久修就發慧的境界,稱為:慧境界第一義諦。
 
第三、四地、五地、六地菩薩,因慧開而智明的境界,稱為:智境界第一義諦。
 
第四、第七地菩薩(遠行地),由智照了,見真見俗,平等不二,超然遠引,遠是指離佛道還有一段距離,引,就是他見真見俗平等,決定可以引入薩婆若海,就是一定成佛的境界,叫做:見境界,即見真又見俗,平等不二,叫做:見境界第一義諦。
 
第五、第八地菩薩,超越凡夫、邪小二見,而不動的境界,叫做:超二見境界第一義諦。
 
第六、等覺菩薩,因為十地菩薩接著就是等覺嘛!等覺後心,超越子地——就是十地,佛子十地叫做子地,(超越十地)的境界,則稱為超子地境界第一義諦。
 
第七、諸佛,唯佛證得的如來自覺聖智,所獨到的境界第一義諦,叫做:如來自到之境界第一義諦。
 
好,把筆放下來,看這裏。
 
為什麽要建立次第?又為什麽要回歸當下圓頓教?為什麽?如來如果沒有建立次第,眾生無可依靠。沒有次第,你叫這些根器不夠的人,你怎麽修行?所以,要建立次第。修四念處啊、四正行、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在經典裏麵講:法,初步一定要尊重每一個人的修行方式,是為什麽?佛陀在《楞伽經》講得很清楚,有的人聽到四諦法:苦集滅道,毛骨悚立,太相應了。他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很受用。你講圓頓教,他不受用。第一個、要尊重他。佛陀講:何以故?身身世世(生生世世)熏習故。因為身身世世(生生世世)是修四念處,他這輩子碰到四念處、內觀法:哎呀!毘婆奢那(毗婆舍那(Vipasana)意譯「觀」,《寶雲經》:「謂正觀察」,正觀察,指以佛教所謂的正見觀察。),一下子就契入。有的人修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小乘菩薩,成實跟俱舍講的十二因緣,跟大乘的講的十二因緣,是不一樣。三世雙重因緣,有的是一念十二因緣,這講起來真是複雜,真是複雜。佛教講的無明跟西洋講的無明,又不一樣。佛教講的無明叫做一念不覺,叫做無明,一念不覺叫做無明,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根本無明是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佛教講的。什麽是無明?一念不覺,名為無明。西洋哲學裏麵,無明不是這樣解釋的,西洋的哲學對無明的定義,叫做:盲目的意誌,叫做無明。盲目的意誌,盲目,就是:我雖然很有意誌,但是呢?前麵不是用般若智慧為前導。說:這個人很有誌氣,誌氣得亂七八糟。這個人很有誌氣,很有意誌,可是,是亂搞、胡搞。這個人做事態度很審慎,可是盲目的意誌。哦!這個問題很嚴重哦!盲目的意誌叫做無明。就是說:這個人很有骨氣,很有誌氣。西洋人他怎麽會有機會來接觸佛法?也許有,也許沒有接觸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中國傳到韓國,傳到日本。那麽,上座部的傳到緬甸、泰國。他們所依據的都不一樣。西洋盲目的意誌是什麽?什麽叫盲目的意誌?每一個人都有骨氣,每一個人都有誌氣,可是他很盲目,為什麽這個人這麽有誌氣?為什麽做起事情來都不會成功?因為他盲目。解如目,行如足,唯有佛陀。五度是盲,五度是盲目的,般若才是真正的明眼人,有開般若智慧為前導,簡單講,有智慧的意誌就是佛的心。西洋人認為:有意誌,但是西洋人沒有任何的機會。
 
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歐洲有一個大哲學家,他有學佛,經典不是認識得很深,他在西洋(歐洲)這個地方很有名,他常寫他的哲學名言。有一次,這個哲學家一進去房屋一看。哇!火災!一直燒起來!火災,一直燒起來,這個大哲學家一下子緊張,非常地緊張。咦!我到底是要從這個窗戶爬上去呢?可是窗戶緊閉,歐洲都會下雪,知道吧!還有,或者是我要從這個煙囪,你們看過那個歐洲那個煙囪,一支很長的,有沒有?因為冬天都很冷啊!有一支煙囪很長的,或者是我要衝到煙囪裏麵?爬到煙囪上麵去?爬到煙囪,噢!這個煙囪太長了!他非常地緊張,因為火快燒到屁股啦!一下子,煙囪不行,行不通,一下子,想到:我到底要跑到窗戶去?窗戶又緊密,正在生死的關鍵,生死的關鍵,他轉一個身,轉過來:咦!發現這個大門正麵對著他,直直地麵對著他。他就衝出去了!衝出去了,衝出去以後,裏麵爆炸,裏麵有一些瓦斯怎麽樣子,爆炸!啊!他講了一句很直截了當的話:啊!原來解脫這麽簡單啊!我體悟到了!
 
這個就是說:當一個人心很煩的時候,就是你心中這個家的火燒起來了。諸位!嗔心的火、淫欲心的火,就像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廣東人講的:(廣東話:)一發不可收拾。一發不可收拾!嗔恨心的火、淫欲心的火,就像森林大火,一發,沒有幾個控製得住的。
 
這個哲學家體悟到這個:當我們心中的火冒起來的時候,貪火、嗔恨心的火、愚癡的火,一燒起來的時候,一直想要去解脫它,怎麽解都解不開,怎麽都解不開。這個哲學家告訴你:轉一個方向,放下!單刀直入地放下,解脫之門就在你的前麵,那個解脫之門就在(前麵,)轉個彎、放下,直接衝出去,你就不會被火燒到。貪心放下,嗔恨心放下,愚癡的心放下。哦!這個哲學家說:原來解脫這麽簡單,放下就解脫了。就是這樣子。
 
這個故事你聽得懂的話,你回去就無煩無惱,回去就沒什麽好煩惱。原來解脫這麽簡單!啊!是不是?轉個彎、一個方向直接衝出去,放下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就是這麽簡單。難就難在什麽地方?難就是難在習氣難斷。習氣很難斷的。
 
我講一個故事。佛有一次沒有水,托缽以後呢,就來到一個地方。聽說那個老婆婆,這個村莊一個老婆婆有水。這個佛陀呀!具足威儀,來到這個老婆婆的前麵。聽說如來要水,這個老婆婆滿心歡喜地……出自經典。滿心歡喜地拿著水衝出來,衝出來的時候,人家是供養佛,這個婆婆不是,她把佛抱起來,擁抱,要擁抱著佛,沒有人敢抱著佛的。這個老婆婆抱住佛,阿難在旁邊一直阻擋,他說:不可以啊!這個是三界的導師,無上的聖人,你怎麽可以抱著佛!釋迦牟尼佛就叫他:阿難!站旁邊,等一下再告訴你。這個老婆婆就很高興,就擁抱著佛、擁抱著佛、抱著佛。這經典還第一次看到佛被擁抱,被老婆婆擁抱,擁抱以後,這老婆婆滿心歡喜。這阿難就問佛,說:世尊,何以如此?這個老婆婆看到你,為什麽要擁抱呢?佛陀就告訴他:此婆婆身身世世(生生世世)為我母親,愛子心切,習氣猶存,所以看到如來,就像看到自己的兒子。以前的習氣一直存在,執著這個兒子。所以,見到如來擁抱,還不能阻擋她哦!在經典裏麵講,說:阻擋她,氣由頂門而出,此老婆婆七孔流血而死,所以不可以阻擋她。這是佛祖才有這樣的智慧,我如果講完經,外頭來十幾個:慧律法師!你是我前世的兒子,來!媽媽抱一下。哇!怎麽來這麽多個?一下子來十幾個,怎麽這麽多?這前世的母親似乎太多了些。我也沒有神通,對不對?所以這個就是。這個習氣難斷。
 
再第二個故事。有一天,如來跟舍利弗。這也是經典的,依據經典的。如來跟舍利弗出去遊行,突然,天空當中老鷹追逐一隻鴿子。鴿子,你知道,鴿子哦!鴿子。老鷹,那個爪子很長的老鷹,它在天空要抓,這個老鷹要抓這隻鴿子,要吃嘛!這鴿子非常地恐慌,非常地恐慌,結果啊!這鴿子就落地,在這個舍利弗影子的旁邊,雖然沒有被這個老鷹抓去吃,可是這個鴿子受到驚嚇很嚴重,鴿子就:嚕~~站在舍利弗的旁邊,影子的旁邊,這個鴿子一直顫抖,發出恐懼的聲音:嚕~~發出恐懼的聲音。如來走過來,舍利弗就退了,如來走過來,這個鴿子投影在如來的影子,這隻鴿子突然之間心像入定一樣,完全沒有一點畏懼,得大安穩。舍利弗就問佛:我也是證聖果阿羅漢,如來也是證聖果阿羅漢,何以這隻鴿子飛來到我的影子,還顫抖恐懼的聲音不斷呢?而到如來你的影子的旁邊,這隻鴿子就不會發抖呢?是為什麽呢?如來就開示他:你雖證聖果,微細的習氣尚未斷除;如來三業最極清淨,習氣、煩惱、無明煩惱完全斷除,所以這隻鴿子呢,在如來的影子的旁邊得到大庇護、大慈悲心、大加持,所以沒有任何的恐懼。
 
所以,師父剛講經的時候,就告訴大家:寧可與善知識同哭,也不要與大愚癡的人同笑。
 
今天,我們舉這個例子,就告訴大家:心如果達到慈悲的境界,天地萬物都會自然地依止他。
 
那麽,剩下十分鍾,我們來講一個重點,就當作今天我們的結束。
 
今天最後一個,用十分鍾來做一個完滿的ending,做一個完滿的結束。而這個問題是困擾很多人,很多人。出家人也問,在家也問,這個問題是什麽呢?
 
出家人能不能頂禮在家居士?能不能?出家人能不能頂禮在家居士?
 
我們佛學院都請了很多的學者來教育我們。在家居士成就的也有,絕對有。我們如何來看待這件事情?有沒有經典的依據?
 
好!我們出家人,除了出家眾(教授師)來教育我們,有時候我們會請在家居士,因為他經教比較通,久修的居士來教育我們出家人。現在就講:什麽是理第一義諦跟事第一義諦,什麽叫做圓融?出家人能親近在家居士,那能頂禮居士所謂的老師嗎?台灣曾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去親近一個所謂的老師,而出家眾到那邊,竟然跟他頂禮!這個出家眾一定沒有看過戒律,他絕對沒有看過《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十誦律》,不知道出家人該有的禮節到哪裏為一個適可而止得宜的禮節。在座諸位!我們先講: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尊佛示現,一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二尊佛是維摩詰居士,示現居士。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在經典《維摩詰經》裏就看得很清楚,出家佛是釋迦牟尼佛,在家佛是維摩詰居士。在座諸位!維摩詰居士見到佛照樣頂禮,這個不可以執理廢事,說大家都是證悟了聖果,平起平坐,這樣會壞了事相。開悟以後,就三綱五常倫理就沒有事相囉?很嚴重的。示現的事相,必須要建立在次第,我們今天就講:體、相、用,因、緣、果,事跟理,一定要建立在次第,沒有次第就沒有倫理。經典非常清楚:釋迦佛現出家眾,他絕不頂禮維摩詰居士,而維摩詰居士看到佛一定頂禮。現在台灣有些在家居士,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他每次講這個《維摩詰經》,就非常地自負,因為這些居士,都自己認為自己是維摩詰居士。然後,你看,《維摩詰經》裏麵講的:什麽舍利弗、目犍連啊!都不堪來探望維摩詰居士這個病,因為被維摩詰居士問到無話可說,他們就自己(這個在家居士)就認為自己:我是維摩詰居士。所以,在這出家接近四十年裏麵,我看到了一些,當然是少數的在家居士,真的那個狂妄到你不曉得該怎麽去形容他。你講:我們學習維摩詰居士。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他就是維摩詰居士。
 
所以,在這裏,我們要了解:事相來講,必須建立在次第,我們不是說在家居士不能有所成就,在家居士成就的也很多。也有,不在少數。那出家人應當怎麽樣來禮敬、教育我們的在家居士呢?出家人對在家居士,如果他是我們的老師,有恩於我們,僅止於合掌、低頭、問訊,內心無比的恭敬、感恩。如果說今天出家眾披著袈裟,袈裟是出家人叫做福田衣,在家居士叫做白衣。今天你不看佛陀的戒律,菩薩戒你看一下,怎麽可以披如來的袈裟(福田衣),去頂禮白衣?你根據什麽經典?我們說在家居士要修福、修福。你現在顛倒了,披福田衣去頂禮白衣!在座諸位!法要滅的時候,白衣上座,白衣說法,出家人在台下。法要滅的時候,就是白衣上座。這裏就要好好地勉勵出家人,現在的在家居士經教越來越強了。我們出家人也不能說單方麵地要求:你要敬佛、敬法、敬僧,你要供養我,你要給我多少錢,你要禮拜、要恭敬。出家人不能這樣講的,人家對你的德行、對你的弘法、對你的修持認同,自然就跟你頂禮。所以,不可以隻論理、不論事相。事相必須建立在次第,維摩詰居士示現,他也是頂禮釋迦牟尼佛啊!所以,居士修得好,我們隨喜、讚歎,如果在家居士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最多合掌、彎腰,滿心地感恩,這個就是到此為止。
 
接下來,慧律法師,你說法有依據嗎?有。我現在就是要把依據講出來。
 
出家披福田衣,不可以頂禮白衣居士,我現在就要把這一段念出來給你聽。不可以違反佛陀的戒律。出家人要有骨氣,不要覺得說:我很謙卑哦!學無老少,達者為師。用自己的角度解讀,壞了佛的正見,壞了佛陀的戒律,你有罪!出家人也不能狂妄,還是要謙卑,但是佛製訂的戒律,你必須遵守。
 
接下來,我們在「菩薩戒」裏麵有講,我這一段是在剃度的時候有所依據的。我把這一段簡單念一下,剩下五分鍾。說:
 
善男子,汝今剃發出家,要發廣大心,就是發廣大的菩提心,剃度出家以後,要上求佛道,要下化眾生,若能如是,諸佛必定降臨加持,以法的甘露流入汝心,永為道種。因為開摩訶般若智慧,初出家,要精勤、要修習,修習三藏,要洗脫塵勞,不要太接近在家居士,出家眾跟在家居士有一定的距離,不即也不離,以禮誦之善,剛出家要多多地誦經,要多多地禮拜,要回向父母,因為有父母,我們才有今天因緣來出家,以行道之福來報國恩,所以說,出家人是真正的報恩,因此這個報恩,一定要報佛的恩,一定要報父母的恩,報師長的恩,還要報眾生的恩。一切出家、在家都必須報佛恩,所以,這就根據了,所以,《度人經》這麽說:流轉三界當中,恩愛不能脫。脫就是解脫。你流轉三界,這個男女或者是父母,或者是父子,兄弟姊妹這個恩愛,很難去擺脫,棄恩入無畏,真是報恩者。棄恩入無畏,無畏就是佛陀所講的法,讓一切出家眾令心無畏,無畏也可以另外一種解釋:讓眾生沒有恐懼感。就是出家眾具有慈悲心,讓眾生沒有畏懼,也叫做無畏。所以,棄恩,放棄父母對你的恩,來進入出家眾這個團體,出家眾叫做無畏真人。真是報恩者,這才是真正的報恩。簡單講,出家人才是真正的報佛恩、報父母恩。
 
當知出家之人高超俗情,應當知道,出家人高超俗情,俗情就是生滅,世間的世俗之情,這出家人高出超越一切世間生滅之情,為世福田,這是世間人的福田,所以,我勸導在家居士說:這個出家人有修沒修,你暫時擱下,你就頂禮那一件福田衣,你就有福報了。頂禮他身上那件袈裟,那是佛製訂的。當知出家之人高超俗情,為世福田。
 
接下來就更重要了。國王不得而臣,父母不得而子,國王不可以稱出家人為大臣,因為他隻可以拜出家人為國師。父母不得而子,父母不可以再把他當作是兒子。因為他已經是釋迦牟尼佛佛子,是佛弟子啦!反過來,父母要頂禮出家的兒子,反過來哦!自古以來,隻有國王拜國師,國王要頂禮國師,沒有那個國師(出家人)去頂禮國王的。國王是世間人,國王不可以說:你是我的大臣。君臣,君高,臣子位置比較低。現在要反過來,國王要拜出家人為國師。父母不得而子,父母比較高,兒子低的,現在出家不一樣,超越一切俗情,現在是佛陀的弟子,所以父母反過來,要頂禮兒子啦!堪受人天恭敬供養,但是在這裏哦!要勉勵出家眾這個念頭。我們說:你要供養我,你要恭敬我,不跟他頂禮。出家人不能有這個念頭。這個是指在家居士,事師如事佛,要求大福田,是告訴你:出家眾是堪受人天恭敬供養的。
 
是故出家著袈裟已,注意聽哦!是故出家著袈裟已,不可以再向國王、父母作禮,不可以向在家白衣頂禮,不可以向父母頂禮,何況其他人!應當,最後應當出家眾,要念父母生你,生你、養育的恩很重。現在要最後,辭親脫俗,要報父母恩,出家眾剃度到最後,一定要帶去禮拜父母最後,還沒有剃度前,要先帶去辭親脫俗,報父母恩,頂禮三拜,最後再來剃度,剃度以後就不可以再拜父母,國王不可以,何況白衣?所以在座諸位!我所講的都有根據的,那些披著袈裟出家人,向所謂的白衣老師頂禮,這個比丘或者比丘尼,絕對沒有看過的佛陀的戒律,我敢百分之百這樣講,他違反佛陀的戒律,而且自己解讀:學無老少,達者為師。那就常常講:常不輕菩薩,看到每一個人都頂禮。諸位!如果你是常不輕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不要舉一個例子、兩個例子,少許的例子,就搪塞佛陀整部的戒律,不可以的!很多的出家眾或者是在家居士……在家居士說自己:我是維摩詰居士。在座諸位啊!你有維摩詰居士的神通嗎?你有維摩詰居士的能耐嗎?不可以說,經典這樣寫,你就把維摩詰自居,讓在家居士高高在上,出家人去頂禮他。還有的人,三寶在世,自己白衣為其他的人自己辦皈依,自己還傳菩薩戒。在座諸位!僧寶還住世啊!敢這樣做!他自己還自己說:自己是唯一的大乘孤子,說自己的體會,孤子就是單獨囉!沒有人境界比他高,唯我一個人啦。唉呀!大乘的究竟義,隻有我體悟,我太孤獨了!這個就是沒有看過戒律。出家眾要有骨氣,在家居士越來越強了,經教越來越強。所以我就告訴大家。剩下一分鍾。
 
我就告訴這些在家或出家:出家眾一定自己要有骨氣,要聽經、要聞法,不要用自己猜的,要依據佛講的戒律、經典,不要自己想像的,不可以的。
 
所以,最後,告訴你,有人問:出家眾能不能頂禮白衣?不可以!違反佛陀的戒律。
 
好,因為是主辦單位叫我講到五點,是不是?他們說,第二次的三年,三年,你們主辦單位趕快去吧!我三年講完了,我也老了,左三年,右三年,我哪有那麽多年!我再講兩年,再講兩年。(師父合掌)
 
可以請諸山長老上台,或者是請我的徒弟,法宣師父,他政治大學畢業的,程度也很好。請我的這個法無師父,我這個法無師啊!是實修,非常了不得,孝順,百依百順,很能吃苦,法宣師、法無師,那麽我內舉不避親。諸山長老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上台。
 
好啦!對不起。好!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回向道海律師,消災在座諸位法師,消災在座諸位護法居士,回向此次義工,出錢出力的義工,無盡的感恩。一起念: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下課。
 
司儀:謝謝,非常感謝長老精辟的演說,讓大眾領受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法喜,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來感謝長老。佛學講座功德圓滿
 
司儀:大眾請起立。禮謝上慧下律長老慈悲說法,行三問訊禮,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恭送慧律長老暨高雄文殊講堂常住法師。
 
司儀:請對麵站,讓我們用法喜的笑容,加上持續不斷的掌聲,表達我們心中的感恩與讚歎。慧律長老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在短短的兩個半小時,要將深奧的佛理,向成千上萬的信眾宣講,這實在是很辛苦又很不容易,兩次用掌聲來讚歎長老,謝謝長老。
 
司儀:今天這套演講光碟,將會散播到全世界各地,長老以分身無數億,法音廣宣流之姿,任運示現,無遠弗屆,二六時中都在為眾生說法,利益眾生,感恩長老為佛教、為眾生,盡形壽、獻身命。
 
司儀:敬祝我們尊敬的慧律長老,福壽廣增延,住世利人天。祝福各位未來佛,業盡情空,早登佛果。阿彌陀佛!
 
司儀:大眾請麵向佛前,禮佛三問訊。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請依序出班。
 
法會開示圓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