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2月13日,偉大的德國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間,因心肌梗塞病死於威尼斯的溫德拉敏宮中。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節選(卡拉揚)
瓦格納的遺體經慕尼黑運往拜羅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時,運有瓦格納及其家屬的專車從慕尼黑開出,沿途每一個車站都有無數的人匯集在那裏默默祈禱。晚上,在慕尼黑車站上,有數千名瓦格納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當車子開出站時,數百麵吊旗垂下。奏出瓦格納的巨作《神異的黃昏》中的葬禮進行曲。當列車抵達拜霞特時,巨大的哀哭聲淹沒了整個車站。每一戶人家門前都拴了黑色吊旗,街燈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從街道上緩緩而過。瓦格納死去的消息很快傳向全世界,吊辭從四麵八方飛來。威爾第得知噩耗後悲痛萬分,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悲!悲!悲!瓦格納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偉大痕跡的那個名字!!!”雕刻家奧克斯達用石膏為死者拓取了遺容。瓦格納的妻子科西瑪肝腸寸斷,剪下一柬金發放到靈柩中永陪丈夫。
瓦格納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前麵承接莫紮特的歌劇傳統,後麵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勞斯緊隨其後。同時,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麵思想的複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
“齊格弗裏德牧歌”(克納佩茨布施)
瓦格納1813年出生於萊比錫,出世6個月,在警察局當職員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不久改嫁給一個演員兼劇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繼父工作的德累斯頓。瓦格納在繼父關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藝術熏陶,他對戲劇和音樂十分感興趣。1827年,全家又遷回萊比錫。在萊比錫布商大廈劇院,他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深受感動。1831年,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一年後,他創作了貝多芬風格的《C大調交響曲》。
1832年,經他哥哥介紹,到維爾茨堡任合唱指揮。同年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劇作品《仙女》。之後,他又先後在馬格德堡和柯尼斯堡的擔任音樂指揮。
1836年第一次結婚,次年前往當時俄國的裏加任一家歌劇院的音樂指揮。1839年因為債務,乘船逃往倫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過。1842年返回德國德累斯頓,任薩克森王國宮廷樂隊指揮。
1849年在德累斯頓參加五月起義,失敗後被通緝,此後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在巴黎期間,認識了李斯特,後來娶了李斯特的女兒柯西瑪為妻。1861年通緝令解除後,回到德國,住在威斯巴登的布裏希鎮。
1865年開始,得到了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讚助。
藝術成就
1、對傳統歌劇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實施了“整體藝術觀”、“無終旋律”以及“主導動機”的手法,並強調戲劇第一,音樂第二,堅持音樂必須服從戲劇內容需要進行創作的原則,改革後的歌劇被稱為樂劇(Das Musikdrama)。
2、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和《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等劃時代的經典樂劇,使浪漫主義歌劇發展到頂峰。
3、擴大了歌劇中管弦樂隊的編製(三管製或四管製),加強了樂隊的表現力,改變了傳統歌劇將樂隊當作“巨型吉它”,使其處於人聲伴奏狀態的做法。他抓住了樂隊的表現特點,通過“主導動機”的運用來闡述戲劇內容,使樂隊成為表達劇情內容的有效工具。
4、建立半音化和聲,淡化調式調性,創建了“特裏斯坦”和弦,對20世紀音樂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
“愛之死”——選自《崔斯坦與伊索德》(瑪格麗特·普萊斯)
代表作品
仙女(Die Feen 1833-34,首演於1888年)
禁戀(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於1836年)
黎恩濟(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
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3)
湯豪舍(Tannhäuser,1845)
羅恩格林(Lohengrin,1850)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紐倫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1854)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齊格弗裏德(Siegfried,1871)
諸神的黃昏(Götterdämmerung,1874)
帕西法爾(Parsifal,1882)
管弦樂改編
格魯克歌劇《依菲格尼亞在陶裏德》序曲 重新配器
C大調交響曲
浮士德序曲
5首魏森東克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