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飛越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詩畫大家:木心

(2015-01-16 14:31:37) 下一個
梁文道有篇文章這樣開頭:讀書是很奇妙的事,偶爾會出現一些重新被發掘出來的作家讓你非常驚訝:居然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作家,文章寫得這麽好,怎麽過去大家沒注意到? 木心就是這樣一位作家。

他從小受傳統私塾教育,當地名教授、名流來家中授課。母親也為他講解杜詩、《易經》。常去同鄉茅盾家看藏書。當時富貴家庭生活已全盤西化,他從小亦閱讀聖經、希臘神話、莎士比亞,十四五歲就知道瓦格納與尼采的那場爭論,“文革”之前就看卡夫卡。他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曾任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等職。


木心自稱是住在紹興的古希臘人,這並非玩笑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係教授童明曾多次采訪木心,在他看來,木心作品中的“精神氣脈既係於春秋、魏晉、漢唐的華夏文化,又源於古希臘的悲劇精神,而思維特征和藝術格調卻又是西方現代派的,且與近三十年來最深思熟慮的西方人文思想(如解構哲學等)息息相關。在當今漢語文學作品中,這樣的風格甚為罕見”,“木心是以世界精神為體的中國作家。他與世界思想和文學的相通,體現著他與現代的中國思想和文學的相關”。

  木心是詩人,所以他依據《詩經》,加入現代內容寫成《詩經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

  木心是散文家,形式自由,長短自如,或如《哥倫比亞的倒影》一氣嗬成,或者隻有短短幾行俳句獨立成篇。

  木心也寫小說,他的短篇小說更接近於西方現代主義小說,可是在裏麵更能看到詩和散文的行蹤,各類現代主義小說技巧穿插於小說片段之中,也有幾篇如《七日之糧》、《大宋母儀》完全是中國傳統白話文小說。

  2001年,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在《上海文學》選登木心的《上海賦》,讓作家陳村“如遭雷擊”, 怎麽也沒法想象木心能將上海的味道這麽淋漓地表達出來,他成了第一位將木心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電腦的人。

  在不多的幾個訪談中,木心一直強調詩歌的重要性,對散文、小說、詩歌、藝術評論均有很深造詣的木心,本質上是個哲學式的詩人,或者說,是個善於美學思維的作家。而這正是當代中國作家缺乏的另一種素養。

  與海明威、福克納一同列入美國教材

  木心最近大熱,是緣於陳丹青筆錄的木心《1989-1994文學回憶錄》出版。陳丹青1982年認識木心,是木心在紐約講世界文學史時最認真的學生,也是木心至交。

  實際上,他的散文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在美國東岸的華人知識分子圈流傳開來。

  木心精通文學、繪畫、音樂、曆史、詩詞等,無法用單一的藝術家身份來認定他。

  “中國文學的塔外人”,原是木心對陶淵明的形容,而他本人,堪稱進入《美國文學史教程》的中國文學“塔外人”。

  他的名字不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部分散文與小說卻被翻譯成英語,成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並作為唯一的中國作家,與福克納、海明威的作品編在同一教材中。

  他也是20世紀第一位有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的中國畫家。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收藏家羅森奎斯一舉收藏木心的水墨山水畫30餘幅,木心在繪畫上的聲望就此奠定。耶魯出版的《木心畫集》全球發行,評價一直為“五星”。其畫作2001年在紐約展出,後在全美作博物館級巡展。33幅畫作已被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收藏。這差不多是中國畫家在西方的最高禮遇。

  坐牢也要保持褲縫筆直

  木心是個講究的人,《文學回憶錄》的腰封上畫了頂禮帽,那是他的符號。

  他所作《上海賦》裏的旗袍麵料全憑兒時記憶,沒有資料可查。據說給綢布店經理看到,吩咐手下:“記下來記下來,我們的料子還不夠,照這個進貨。”

  他自己裁剪製作襯衫、大衣,設計皮鞋,燒一手好菜,布置家居更是拿手好戲。他曾親手把一條燈芯絨直筒褲細細密密縫製成馬褲,釘上一排5顆扣子,用來搭配馬靴。第一次給陳丹青他們授課時,他穿了深灰色的西服,鵝白襯衫,皮鞋擦得很亮。陳丹青說平時特別喜歡看木心不慌不忙一道道工序做菜的樣子,“這樣無處不在的啟發,根本無法效仿,因為滲透人格”。

  沒落時他也一樣有派頭。“文革”時被關在積滿水的防空洞裏,關他的人想,該是爬著出來了吧。可他坐著,褲子還有筆直的褲縫。他從寫交待材料的紙裏克扣下66張白紙,正反兩麵寫滿密密麻麻的字,寫散文,還作曲,藏在棉襖夾層裏。

  他說:“一死了之,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選難的……小時候,家裏幾代傳下來的,是一種精致的生活,後來那麽苦,可是你看曹雪芹筆下的史湘雲,後來要飯了,賈寶玉,敲更了。真正的貴族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個意大利作家寫過,貴族到沒落的時候愈發顯得貴。”

  《文學回憶錄》摘句 

  木心講世界文學史的資料和體例大致依據鄭振鐸所著《文學大綱》。但他的講述與學院派有別,史實大幅簡略,個人議論既多且廣,重點選擇的作家和作品,多為他自己偏愛,因此也是他個人的文學回憶。以下為部分警句(節選自《文學回憶錄》)——

  ■ 說巨匠

  有時我會覺得巴爾紮克是彩色的陀斯妥耶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是黑白的巴爾紮克。

  一個純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鳩;出世,便是陶淵明。

  整個明文學,隻有金聖歎是大批評家。領異標新,迥出意表。言人所不敢言不能言。我批評他,是他將人家原文肢解鱗害,遷就己意,使讀者沒有餘地。拿現代俗話說,還是把讀者看得太低。

  ■ 說諸子百家

  一般書生之見、市儈之見,乃至學者、專家、大儒,都說老子消極、悲觀、厭世。我說,正是這一代一代的愚昧無知、剛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觀、厭世、消極。讀《易經》、《道德經》,我都為古人難受。他們遍體鱗傷,然後微笑著,勸道:“可要小心,不要再吃虧。”

  孔丘的言行體係,我幾乎都反對——一言以蔽之:他想塑造人,卻把人扭曲得不是人——但我重視孔丘的文學修養。

  《道德經》若淺讀,就會講謀略,老奸巨猾,深讀,會煉成思想上的內家功夫。《離騷》若淺讀,就愛國、殉情、殉國,淺讀,則唯美,好得很。

  ■ 說中國古典文學

  漢賦,華麗的體裁,現在沒用了。豪放如朗讀,現在也用不上了。淒清委婉的宋詞,太傷情,小家氣的,現在也不必了。要從中國古典文學吸取營養,借力借光,我認為尚有三個方麵:諸子經典的詭辯和雄辯,今天可用。史家述事的筆力和氣量,今天可用。詩經、樂府、陶(陶淵明)詩的遣詞造句,今天可用!

  整個《詩經》是悲苦之聲。我罵,儒家,是將好好一部《詩經》弄成道德教訓。我想,如果中國有宏偉的史詩,好到可比希臘史詩,但不能有中國的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詩。怎麽選擇呢?我寧可要那三百零五首《詩經》抒情詩。任何各國古典抒情詩都不及《詩經》,可惜外文無法翻譯。

  ■ 說文化藝術

  在一個萬國交界的地方,住了一個老人。形形色色的人不時路過,有英雄、詩人、強盜、美人、商人、小偷、教徒,他們都會敲開這個門,門都會打開,老人會為每個人倒杯水,請他們坐下來,談一談。這個老人,就是文學。

  好比一瓶酒。希臘是釀酒者,羅馬是釀酒者,酒瓶蓋是蓋好的。故中世紀是酒窖的黑暗,千餘年後開瓶,酒味醇厚。中國文化的酒瓶蓋,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氣到明清散光。“五四”再把酒倒光,摻進西方的白水,加酒精。

木心以前的詩歌已經有脫離現代詩的端倪。80年代他開始以一句話的形式寫作俳句,1986年於台灣出版《瓊美卡隨想錄》,首度發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響了日後台灣的自由句發展,與隱地並列為自由句的先驅。此後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瓊美卡隨想錄》等在內的十餘部作品。他還曾在各地舉辦個人畫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的20世紀中國畫家。此外,他還於1989年至1994年間為旅居紐約的一群文藝愛好者講授《世界文學史》。後由陳丹青整理筆記出版,大熱。


你的眉目笑語使我病了一場
熱勢退盡,還我寂寞的健康
如若再唔見,感覺是遠遠的
像有人在地平線上走,走過
隻剩地平線,早春的霧迷蒙了
所幸的是你畢竟算不得美
美,我就病重,就難痊愈
你這點兒才貌隻夠我病十九天
第二十天你就粗糙難看起來
你一生的華彩樂段也就完了
別人怎會當你是什麽寶貝呢
蔓草叢生,細雨如粉,鷓鴣幽啼
我將遷徙,卜居森林小丘之陬
靜等那足夠我愛的人物的到來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前的人,多認真
認真勾引,認真失身
峰回路轉地頹廢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誌趣,那才尷尬狼狽。

 
我明知生命是什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聽憑風裏飄來花香泛濫的街,習慣於眺望命題模糊的塔,在一頂小傘下大聲諷評雨中的戰場——任何事物,當它是去第一重意義時,便有第二層意義顯出來,時常覺得是第二重意義更容易由我靠近,與我適合,猶如墓碑上倚著一輛童車,熱麵包壓著三頁遺囑,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義中而儼然迷路了,我別無逸樂,每當稍有逸樂,哀愁爭先而起,哀愁是什麽呢,要知道哀愁是什麽,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麽呢,生活是這樣的,有些事情還沒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沒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你們可惜看書太少。不但少,遍數也太少。莎劇,我看過五六十遍。為什麽呢?年年中秋吃月餅。多少月餅?上禮拜,天天上,《福音書》我讀過百多遍。每次讀都不一樣,到老也不懂透的。有人一看書就賣弄,多看幾遍再賣弄吧……多看幾遍就不賣弄了。


常以為人是一種容器,盛著快樂,盛著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導管,快樂流過,悲哀流過,導管隻是導管。各種快樂悲哀流過流過,一直到死,導管才空了。瘋子就是導管的淤塞和破裂。


我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哪,
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你這樣吹過

清涼,柔和

再吹過來的

我知道不是你了

 

 

-一個愛我的人,如果愛得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我就知道他愛我。

 

-無知的人總是薄情的。無知的本質,就是薄情。

 

-不以成敗論愛情。

 

-人類的快樂,不是靠理性、電腦、物質。而來自情感、直覺、本能、快樂行動。

 

-凡永恒偉大的愛,都要絕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會重獲愛,重新知道生命的價值。

 

-“世上最大的事,是一個人知道什麽才是他自己的。”這句話對藝術家很好。人要臨危不亂,臨幸福也不亂。

 

-知名度來自誤解,沒有足夠的誤解,就沒有足夠的知名度。

 

-知與愛成正比。知得越多,愛得越多。逆方向意為:愛得越多知得越多。秩序不可顛倒:必先知,無知的愛,不是愛。知是哲學,愛是藝術。藝術可以拯救人類。

 

-要一點清醒,要一點才能,要一點錢。有這些,過三十年,五十年,容易的。五十年以後呢?不是你的世界了,不要著急。

 

-沒有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語人生。

 

-真誠,先要自己無私念,不虛偽,再要用知識去分析判斷,事物就清楚了。

 

-每個人都經曆過一段無望的愛情,“愛在心裏,死在心裏”。

 

-我好久沒有以小步緊跑去迎接一個人的那種快樂了。

 

-想人生最苦離別,可憐見千裏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斷恩絕。

 

-電視盡量少看。

 

-別人都以死殉道,我以不死殉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