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飛越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典音樂流派及新年音樂會

(2015-01-15 08:19:01) 下一個
古典音樂流派

(一)巴羅克音樂  自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中葉,巴羅克音樂風靡歐洲,盛極一時,對整個西歐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巴羅克”一詞源於建築藝術,是指那種外觀輝煌華麗,內飾細致精巧,情調熱烈生動的建築風格。後來巴羅克一詞逐漸用於文世與音樂,指那些與當時建築風格相一致的藝術作品的風格與特色。這樣巴羅克便成為十七世紀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或風格的代名詞。
在音樂上,巴羅克風格的作品具有以下特點:在題材上,它從歌頌上帝、讚美宗教轉向世俗,麵向人民,大膽地采用富於生活氣息,富有戲劇性情節的題材;在風格睛調上,它擯棄了崇尚、寧靜、清高質樸、禁欲的宗教影響,轉而表現歡樂、明快、流暢、生動的世俗睛感;在體裁手法上,它突破了單純的聲樂體裁和單調的技法,而代之以聲樂和器樂等多樣化體裁,尤其是複調音樂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出現了象巴赫那樣的一批複調作曲大師及作品。
(二)古典樂派
古典樂派是把巴羅克音樂之後、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古典風格為創作特點的音樂流派。它包括德奧的“曼海姆樂派”、“柏林樂派”、“早期維也納樂派”、“盛期維也納樂派”。
我們一般所說的古典樂派主要是指盛期的古典樂派——即由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
(三)浪漫樂派
浪漫主義一詞原指用羅曼語所寫的故事,進而指歐洲中世紀那些情節離奇、富於幻想、易於激起讀者感情的騎士傳奇以至後來的傳奇小說等。歐洲文學史家用這一名詞來稱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盛行的文藝思潮和文藝流派。音樂上的浪漫樂派是指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的一批歐洲作曲家。比貝多芬早一年出世的韋柏和晚一年去世的舒柏特是拉開浪漫音樂帷幕的人。
浪漫樂派常被分為初、中、後三個時期。屬於初期浪漫樂派(1820-1850)的代表作曲家除韋柏和舒柏特外,還有貝多芬的晚期以及門德爾鬆、肖邦、舒曼、柏遼茲等;屬於中期浪漫樂派的作曲家是:李斯特、瓦格納、弗蘭克、布魯克納、勃拉姆斯、柴克夫斯基等;被列為後期浪漫樂派的作曲家有普契尼、沃爾夫、馬勒和理查、施特勞斯等。
(四)民族樂派
民族樂派:一般是指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活躍於歐洲樂壇,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文化運動密切聯係的一批音樂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政治上是激進的愛國主義者,同情或參加本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在藝術上又都主張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與曾經高度發展但已日趨保守的德國、奧誌利傳統樂風相對抗。民族樂派的音樂家總是樂於采用本國優秀的民間歌調作為音樂素材,去表現那些具有愛國主義的英雄的主題,借以激發本國人民參加到反抗異族統治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鬥爭中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終是他們藝術活動的鮮明標誌。
民族樂派的作曲家,與中、後期的浪漫樂派,處在同一個時期。以民族樂派總的風格來看,它是隸屬於浪漫樂派的。隻是由於民族樂派更加突出和強調本民族音樂的特點,它才單獨作為一種音樂流派。
(五)印象樂派
印象主義音樂——產生於十九世紀末,是受向征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而出現的音樂流派。它力求擺脫浪漫主義的主觀情感表現,追求和聲化學的新發現。大量采用全音階、教會調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諧的七九各弦、疊置和弦,造成調性的迷離撲朔,旋律也趨向片斷零散。在配器上力圖精致纖細,調節著音樂豐富的明暗層次和濃淡色彩,在朦朧的光色中表現物體的氣氛和情調。1892年,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創作了管弦樂序曲《牧神午後》,最初確立了印象主義音樂的地位。這部根據象征主義詩人馬拉美的詩歌寫成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渲染出朦朧的氣氛:描寫一個牧神在炎熱的陽光下,昏昏欲睡時產生的種種幻覺。在他的歌劇《佩裏阿斯與梅麗桑德》以及許多鋼琴曲(如《意象集》、《前奏曲》)和管弦樂曲(如《夜曲》、《大海》)中都實踐著印象主義的創作手法:瀉染神秘朦朧,若隱若現的氣氛和色調。對二十世紀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六)洛可可音樂流派:
洛可可為法語 rococo 的音譯,此詞源於法語 ro-caille(貝殼工藝)。是指17世紀後期~18世紀中期的歐洲、主要是法國音樂作品中的一種趣味、一種風格。它並未形成一個流派,更談不上在音樂史上有個洛可可時期。17世紀後期,法國的建築藝術和裝飾藝術產生了一種線條繁複、裝飾富麗、精致典雅的風格,人們以“洛可可”稱之。洛可可風格也在17、18世紀的法國音樂作品中發生影響,但遠不如在造型藝術上那樣顯著。法國作曲家f.庫普蘭所作、深受國王路易十四欣賞的許多室內樂和哈普西科德曲,多玲瓏纖巧,裝飾華麗,與當時的建築式樣、室內修飾以至於家具構成等各方麵在風格上頗有共同之處,這些作品常被認為是洛可可風格在音樂上的早期反映。法國作曲家 l.-c.達坎所作的許多哈普西科德曲也多帶著洛可可色彩,特別是命名為《杜鵑》的更為典型。法國作曲家 j.-p.拉莫所作的許多芭蕾舞曲,以和聲手法新穎著稱,在風格上也屬於洛可可一類。洛可可風格迅速地由法國流傳至歐洲各國。在德國,g.f.亨德爾和巴赫等一代人的某些作品中,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亨德爾的《彌賽亞》中一些裝飾富麗的複調寫法,j.s.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中某些變化多端的片段甚至在j.海頓和w.a.莫紮特的一些逗人喜愛的輕鬆小品中,有時也還存在著洛可可的餘音。
意大利作曲家d.斯卡拉蒂留下的 600多首哈普西科德曲都非常精致,裝飾富麗,是具有明顯的洛可可風格的作品。這種風格延續至18世紀路易十五時代達到高潮,18世紀後期逐漸消亡。

2015年威尼斯鳳凰劇院新年音樂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9UjZ56TiHQ/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