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找精神家園―科學、哲學和宗教的關係

(2014-11-16 13:47:56) 下一個
【幾年前網上化名為“空軍大院”和 “基甸”的兩個人,開展了一場關於“科學哲學和宗教”的討論。 此文是我對這場討論的理解和總結。】

很多人認為科學和宗教是對立的,實際它們隻是分處在人類如何認識世界的兩端。

科學研究宇宙萬物怎樣運作,宗教追尋它們為什麽這樣運作。科學探究現象間的因果關係,宗教則想弄明白這些現象背後的意義。

比如麵對不斷腐蝕生命的自然力,科學告訴我們怎樣可以提高生存概率。而宗教則試圖回答終有一死的生命到底有什麽意義和價值。

科學是中性的,不提供意義,但人卻是意義的追尋者。所以,宗教是人內心本質的需求。隻要有人類,宗教就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講,宗教是人區別於萬物的本性。那些否認宗教的人,其實也是靠著某種“宗教”來判斷自己或別人是“蠢”還是“智”。每個價值的判斷都要依據一個價值標準。你需要不斷反思你的價值標準對不對,就像是要不斷地校準一個秤,以保證它測量的準確性。

哲學則是介於科學和宗教之間。它能不斷分化出新的科學,也可以通過質疑科學的基本假設而錘煉科學。另一方麵,它還試圖給出人生的意義,挑戰宗教,剔除迷信。沒有哲學的熏陶,宗教就隻能停留在民間信仰的階段。

哲學更是漂泊的靈魂在呼求拯救,本能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宿和得以安歇的家園。然而,如果沒有信心的跳躍,單靠哲學是無法達到宗教所提供的精神家園。靈魂隻能繼續漂泊,遊蕩在各個家園的外邊。

宗教信仰的根基不是科學的理性和哲學的分析,而是信心的跳躍 (leap of faith)。這種信心使人在麵對理性和知識無法解釋的情況下,可以全盤地擁抱信心所構築的精神家園,自信且無懼地縱身跳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信心的價值體係。它可能來源於耳濡目染的祖先創造,也可能經過痛苦經曆而達到的一個獨特的精神家園。許多國人把愛國主義當成自己的精神家園。胡適在自由主義的精神家園中安身立命。而罵梁實秋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魯迅,麵對痛苦流浪的靈魂,卻一直沒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沒有意義,靈魂就沒有滿足;沒有精神家園,靈魂就隻能流浪。隻有偉大的靈魂才能承受流浪的痛苦。更偉大的靈魂才能構造出所謂的精神家園,比如釋迦穆尼和穆罕穆德。而我們中國人則生活在一個以倫理道德為手段的政治哲學所構造出的獨特的“精神家園”中。

隻有那賦予了人類靈魂的真神才是人類真正的靈魂歸宿和精神家園。我們漂泊的靈魂在我們內心深處會一直不停地詢問:真神是誰,真神在哪裏?所以信仰需要理解,信仰需要理性的錘煉。信仰需要科學哲學和宗教的全方位思考。我們不能不對精神家園嚴肅起來,而把靈魂隨隨便便地交托出去,而錯過了真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