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情而字

歲月已是蒼老,不知誰人還記得我;隻是我的思念到如今。習常一人獨語,怕自己忘了什麽是愛;曾經的懷念特別多。
正文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之七:菩提)

(2014-08-11 06:05:13) 下一個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七:菩提)

菩提,秦言無上智慧。
 ——《智度論》

   精深博大佛教中,有兩大聖物——菩提樹和蓮花。塔爾寺便一應俱全,法力彰顯。
    塔爾寺護位於地如八瓣蓮朵形妙的山峰間。
    夏秋,山色青翠,現“優波羅(青蓮)花狀”,冬春,山峰白雪皚皚,呈“勞陀利(白蓮)花狀”;故得名蓮花山。
    當年,佛祖釋迦牟尼降生,落地行走七步內,步步生蓮花。
    塔爾寺最珍貴聖物,便是世間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誕生的十善處。因剪臍帶時殷紅甘露滴入土壤,生長出一株白旃檀樹(菩提樹)。
    其樹幹枝繁葉茂,葉上顯現獅子吼佛像及文殊七字心咒。此兆是大師慈雲加被之果,成之為格魯教派的緣起。
    菩提樹是佛門聖樹。
    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古印度一畢缽羅樹下,修成正果,得道成佛,創製了佛教。從此,那地方稱之菩提場,那樹謂之菩提樹。
    在寺內,可聽得種種神奇的傳說;關於宗喀巴的誕生,關於宗喀巴為求真經遠遊不歸,關於宗喀巴母親深念其子,關於寺內菩提樹的靈異,十萬片葉子,十萬個佛像……
    據稱,有佛緣的虔誠信徒,方才能看到葉上的佛像與經文。
    塔爾寺,法名稱“袞本”。意為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十萬佛像之意思。這個名即與這棵菩提樹有關。所以信佛之人前來,須叩拜十萬個長頭,才算是功德圓滿。
    而對之於我來說,塔爾寺,這座藏傳佛教中,格魯派六大名寺之一,便意味著對這棵神奇菩提樹,心有念想。
    我與其他香客願望無其異,渴望著,看見這棵樹。

    菩提,佛教梵文。意為“豁然開悟”、“如日開朗的徹悟境界”,理解為“智慧的覺悟”或“覺悟的喚醒”。傳入中國,又譯“正覺”。
    佛門聖樹有四。一是佛祖誕生處之樹,名無憂樹;二是佛祖得道處之樹,名菩提樹;三是佛祖桫欏雙樹下涅磐,之名七葉樹;四是娑羅樹,相傳摩耶夫人在蘭毗尼園,手扶娑羅樹,誕下釋迦牟尼。玄奘印度求學時,此樹已枯。
    “如來涅槃後四樹枯,四樹榮,以表大乘涅槃之常樂我淨萬代繁榮也”(《佛學大辭典》)。
    佛門寺院栽種菩提樹,是為紀念佛祖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菩提樹生長於熱帶、亞熱帶,中國隻華南、東南沿海才適宜。
    南方一些寺院,便選無患子樹替代菩提樹。該樹果核黑色、十分堅硬,可作念珠,視為吉祥之物,佛門也稱菩提子樹。
    北方寺院,則多選珍稀名貴銀杏樹代替菩提樹。銀杏樹高大雄偉,壽命長,已譽是“中國的菩提樹”。
    在甘肅、青海等高原地,氣候之故,以上幾樹種皆難栽植,佛教弟子便選暴馬丁香(與紫丁香同屬一科),代替菩提樹。暴馬丁香便有了“西海菩提樹”之名。
    六百年間裏,暴馬丁香便與佛門有關,與塔爾寺的緣起,根脈相關。
    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安樂集》)。

    大金瓦殿,供奉宗喀巴大師靈塔的主殿,始建於1622年,也是塔爾寺核心建築,其稱“南瞻部洲一莊嚴”。
    信徒們將那棵白旃檀樹(菩提樹)胎藏,以純銀作底修建了蓮聚塔,表層盡鍍黃金,鑲嵌瑪瑙、翡翠、象牙各類珍寶。其後,又在塔身處建造了寺院大殿。形成“塔包樹,寺包塔”之奇觀。這便是塔爾寺的雛形,也是塔爾寺的法流淵源。
    那棵“十萬佛像”菩提樹,已年代久遠,封在塔間幾百年不曾見著陽光,卻欣然生命的存活著。後人依著樹的生長,將塔身隨之而逐漸加高,現已達12.5米。
    時至今日,它仍是不斷繁衍生長,根莖四方延伸,如身之四肢的展開。在殿外院內,又長出樹根連在一起的一株青翠蔥鬱的菩提。
    1992—1996年維修大金瓦殿,人們親眼目睹了從大金瓦殿向外延伸著的菩提樹根部。
    曾有阿卡告訴我,在夏天接近八月之時,這棵樹常會綻放極其美麗的紅花。西藏和蒙古許多喇嘛寺,都試圖種其籽、栽其枝,卻全無此效果。
    一棵樹,竟也舉世無雙。 

    康熙年間,青海蒙古郡王額爾德尼,布施黃金一千三百兩,白銀一萬兩,將大殿屋頂鍍為鎦金銅瓦,金碧輝煌,故得其名大金瓦殿。藏語稱“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
    殿門之正上方,高懸著乾隆帝禦書金匾:“梵教法幢”。

    菩提塔內的菩提樹,係宗喀巴大師之滴血所生所長,匯集了宗師的佑靈,諸佛菩薩的慈慧。
    這棵樹,正是宗喀巴大師的示現,隻要理解了宗喀巴大師尋求正法,以度眾生的經曆,便能理解這棵長滿佛像或文字的樹。而,是否能以眼目睹,葉上佛像或經文的呈現,已不重要。
    每至盛夏,院內的菩提,濃蔭遮日,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遇有花開,馥香四溢,令人沉醉。
    菩提葉落,喇嘛們會將葉子片片拾起珍藏。即使在落葉季節,香客們用盡心力,地上也尋不到一片菩提樹葉。而菩提樹上生長著的一枝一葉,卻萬是不可觸碰的。
    信徒們深信,菩提樹枝葉是佛的信物,佛的佑護和祝福。
    我每每到塔爾寺,必是要在那菩提樹下,徘徊良久。雖然,那樹與普通菩提樹並無所異。
    一次我走在樹下,偶然間,有片葉落在我前。一位年輕阿卡走來告訴我,擁有一片菩提樹葉,是非常幸運的緣,佛祖會佑我平安吉祥,祛病禳災。
    我將那片葉,小心撿起,作了永久的珍藏。
    後來才知,這便是多少人渴望獲取,卻永遠難緣得到,那棵神奇菩提樹的葉。
   
    大金瓦殿是塔爾寺的顯宗經院。
    殿內,那圍裹著數十層白色“哈達”的銀塔,永遠是絡繹不絕,聚攏著眾多信者。或低頭頌經轉輪磕長頭,起首合十,虔誠莊容;或燃點盞盞酥油燈,祈求佛佑來世。
    偌大殿堂,沉浸著酥油馨香和呢喃詠經,餘音般繞梁,頌聲遠遠,不絕於耳。
    殿外簷下,更有眾信徒,心無旁騖般,整日裏專意叩著等身長頭。
    千裏迢迢、風餐露宿來塔爾寺朝聖者,要在這行十萬個長頭,為的是這棵,稱“十萬佛像”的菩提樹。
    一代又一代虔誠信徒,匍匐於前,以十萬次不斷重複的叩拜,獲得身心解脫與撫慰,延續著自己的寄托與祈願。
    經年眾者,前廊木質地板,五體叩首滑過的痕,已現出一米多長兩溝痕;長久叩拜站立下足形的印,其深也可以數公分計。 
    我以為,那絕然不是平常的溝痕和足印,是以神聖的肢體動作,深深雕刻出,朝聖者的虔誠與信念。
    信仰的力量是如此之強大。那些要磕足十萬個等身長頭,許是要用去一年半載或是更長時間,花費盡一生裏的積蓄;甚有叩拜完後已無盤纏,寧可一路乞討,才得以還家的藏人,他們始終義無返顧。
    除了佛祖,沒有誰知道他們是誰,沒有人記得他們,是從哪裏來,又要回到哪裏去。
    我看到了精神的崇高表現。我終於這麽近、這麽眼錚錚地感悟了虔誠的力量。十萬個長跪的頂禮膜拜啊,十萬個!
    是要具有怎樣深厚的信念,才能支撐起這般的堅持。
 
    始終有一種力量,注視人類的生息,而人類敬畏的稱之為信仰。
    自從人類安於順從自然,對自然的種種現象所迷惑不解時,便有了神,有了信仰,有了宗教,有了這舉世聞名的塔爾寺,這蓮花中的珍寶。
    宗教是神秘而遙遠的,似秋夜高懸的星,無法觸及卻令世人仰望。
    有信仰的人,內心就有了期盼,精神就有所依持,思緒安寧向上。這許是人類需要宗教,最為樸素的原由吧。我想。
    就佛教本質言,是教化、教育人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道德和智慧的一方引導體係。佛祖釋迦牟尼當是佛教最初的導師,各教派中的創始人和列祖列宗,皆扮演著承前啟後、教導開化眾生的師長角色。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他睹明月而悟道,他悟出的是什麽呢?原來就是緣起性空。
    那麽,佛性究竟體現在何?其實,它就在天空般的心性中,是全然的開放、自由和無邊無際的。
    佛曰,隻要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人人皆可成佛。
    於苦難中獲重生,唯己可依。便不同於基督教義,須籍著上帝而得救。
 
    時常刻骨地感知,對於每一活著的人,來日總無多,人之生命是有限的。便就自覺在平常時光中,去體會簡約生活的快意。
    於是,在上流下流的塵市中,我孤寂自在,隨遇而安。
    今天,在海邊的地之南,窗外每一個燈紅酒綠不死的夜,燃著的一支支紙煙裏,我追逐著那些遙遠而遙遠;我竭力想像著宗師當年別離故土的情景;仿佛已穿越那神聖白旃檀樹,花開又花落六百年時光。如是我又一次的聆聽,這棵樹與宗喀巴大師有關。
    佛祖釋迦牟尼的蓮花、菩提,芳澤了多少眾生的魂靈。
    那日晚歸,遙看神山下塔爾寺,燭燈通明,桑煙青青,幡旗拂動,法號低沉;長夜寒風,吹皺遠途朝聖者的衣衫。心由感著,擁有信仰,比青稞酒更甜美的雪水,終將會流入虔誠者心間。
    風拂眼。一聲歎息,隻影向誰去。暗思忖,誰可度我,逃大造、出塵網,而至覺悟。
    (未完待續)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日夜(修訂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餘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ersi' 的評論 :
佛法、佛教,覺悟中。
謝謝你讀過。
niersi 回複 悄悄話 '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不懂之信,迷信乎?
'誰可度我,逃大造、出塵網,而至覺悟。' -- 唯有自度。dhamma.org Get to know the real dhamma, 祝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