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情而字

歲月已是蒼老,不知誰人還記得我;隻是我的思念到如今。習常一人獨語,怕自己忘了什麽是愛;曾經的懷念特別多。
博文
(2014-09-29 06:47:39)


依然《傷逝》(下) 子君是被涓生“騙”出來的。
涓生教導她一些打破舊習慣、男女平等,什麽易卜生、雪萊之類的東西,她便以為覺悟,“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幹涉我的權利”。
影片閃回著他們傾情的片斷:一起散步、聊天、讀書,一起熱烈討論著;子君的倩影,以及她那婉約溫柔的開顏。
“安寧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這樣的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9-24 06:45:26)


依然《傷逝》(上) 看過《傷逝》,已是歲月裏的事,好久遠;淺淺的哀傷,竟隨了我走下半程人生。
那不堪的年景裏,《傷逝》是我讀到的第一本,寫了愛情的書;其他查抄得隻聞有書目,卻不知何處可尋。偶時接有手抄本,亦如竊賊一般,躲在無人暗處,翻著殘缺不齊字跡模糊泛白純人工違禁版,也成就了我一生裏,早期閱讀的啟蒙。
直至走入大學,雖是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9-18 08:20:29)


秋,怎是一個字 幾日風過,已覺涼意,夜雨弄成秋,又是一季;曾似繁華的炎夏,不知覺間去遠了。
晚風如舊信,幾讀幾展眉。風起惹惆悵,牽出寫點字的欲念,當在今夜。
掌燈間,花已散落在地,芳容不見暗自香。秋之短促,一如赴死的生命,盡燦爛而揮霍殆盡。
難怪之,觸及到秋,常人總生出些莫名的愁傷,揮也不去;隻一個秋字,仿如是心中的深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9-17 07:00:49)


路長寺遠別情 天空無鳥跡,而我已飛過。
——泰戈爾
那日我踏上山路,是在高原深秋的季節。
路的那端,延伸向偏遠山間的一方寺院;雖時常走過這蜿蜒的距離,也僅僅為之是個行人、遊人、俗人、香客、平常人,不言虔誠而行。
格外湛藍的天,那一抹純色,深到了極致,廣到了無盡。似是巨大藍色透明水杯,收入山川物物。
刻意一人獨行,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十四:藏密) 日出東方照西方,佛法亦如斯。
——日本日蓮聖者《禦書》
王充在《論衡》中有言:大家都是樹上的花,被風偶爾吹到各處而形成了各自的命運。
一如當年我離開藏地高原,那一時刻的到來,是突然,亦也自然;令我茫然不知未來將怎樣。冥冥中的命運安遣,如此不著痕跡,僅留給自己回望的歎息。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十三:法藏) 我曾尋遍全世界,卻在家門口草葉的露珠上發現了整個宇宙。
——泰戈爾
英國曆史學家、哲學家湯因比說過:
“在二十世紀,人類已陶醉於工業技術的力量。但這毒害了環境,會招致人類的自我毀滅。人類必須獲得反省和控製自己的智慧。因此,需要警戒極端的放縱和極端的禁欲,需要走中道。我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十二:迷津) 我不讚美行為,我讚美的是人的精神。
——海涅
曾讀過一則蘇東坡的趣事:
一日飯後,蘇東坡問身邊的侍妾:我肚裏裝的什麽?有答說皆是酒飯,有言滿腹詩書,惟有朝雲曰“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東坡聽罷點頭稱是。
而今,自己也同樣感受著“不合時宜”的無奈;讀入的書章,非但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十一:神秘)
你的眼睛
在熟悉的眼裏
為什麽還是那麽陌生
——顧城《草原》

在高原的日子,依著那個隨性的緣起,偶去塔爾寺遊走,成之我空閑時,已然的習慣;雖然那時的自己,並不清楚始起心中,誘因何在;卻來來往往,數年如常般。
與塔爾寺緣近,我體悟到了神秘,一種無法言喻,因不知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十:佛者)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成佛無須菩提葉,梧桐樹下亦參禪。
——禪語 前來拜謁塔爾寺,許多人心存有願,就是拜見塔爾寺的活佛。
活佛,乃是漢族地區,對轉世修行者習俗稱謂。而蒙藏佛教中並無“活佛”一詞,“仁波切”為推崇的尊稱。轉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名仁波切卻不一定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卻西活佛)
那些年塔爾寺,曾觸及的感悟

(之九:佛緣)

當你已然明白,歲月裏的那些曾經,不可有再遇時,應去做的,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題記 多年以後,我才有知,曾有過一段與活佛的緣近,早已走入過,我少不更事成長日子裏。
那時,與妹妹跟隨著母親,由青海黃河北岸的化隆縣、偏遠山溝中的甘都農場(文革中的“五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