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的感度猶如戀人初吻的舌尖

壽司的感度猶如戀人初吻的舌尖,其鮮度又如同春日的櫻花般短暫,最佳的味道隻在舌尖的碰觸和轉瞬之間---千萬留心你的舌感。
正文

我們應該如何與穆斯林交流

(2015-11-17 06:42:07) 下一個

   我和穆斯林沒打過啥交道,隻是六年前在我們學校召開了一個亞洲地區的會議,其中有來自伊斯蘭教地區的穆斯林,都是搞漢語教學的大學教授,漢化程度高,能喝酒,也能聊上幾句,不過那次會議為了給他們幾個人準備清真飯菜,也費老勁兒了,連鍋都是新買過的。

    我在東京念書時,學校裏有幾個來自伊斯蘭教國家的穆斯林留學生,他們日語蠻好的,是那些國家的精英。尤其是女生,不僅有亞洲人的秀氣和羞澀,又有歐洲人的洋氣和嫵媚,長得挺精致的,她們戴的頭巾叫hijab,並不把臉遮住。然而和穆斯林是很難交流的,他們每天定時有幾次祈禱,不分場合;他們還有齋月,隻能喝點水吃很少一點東西,成天萎靡不振,哪還有精神跟你聊天呢。就是聊上幾句,也不知該聊啥好,政治話題不能聊,美食不能聊,宗教話題不能碰,黃段子更別提了,甚至婚喪嫁娶的一些民俗方麵的事兒,也犯人家忌諱,因此隻能敬而遠之了。中國人和人混,三兩下就熟了,很容易和外界打成一片,但雖然是精英,學校裏那些穆斯林留學生和外界社會卻保持著距離,我那時是那樣感覺的。

    不知道該和他們聊啥,其實也使文明失去了對話、交流和傳播的機會,乃至他們離群索居,看上去象弱勢群體。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了土耳其穆斯林的世俗化,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對其他伊斯蘭國家有很大影響,在伊斯蘭曆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土耳其的信仰已經逐漸遠離傳統的方式,呈現出更現代的狀態。多年來,土耳其的世俗化和現代化道路使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的特殊國家,使其獲得歐盟成員國的資格。在土耳其,首先是要守法,其次才是古蘭經。現在,伊斯坦布爾的流光溢彩及千般妖嬈,萬種風情,使你很難相信這是一個至今98%的國民都是穆斯林的國家。

     2004年,我曾經參加過由北京大學和韓國教育部主持的《北京論壇》,會議主題就是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的《文明的衝突與再建>,亨廷頓認為,冷戰後的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方麵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不過現在,在發生了那麽多暴恐事件以後,我感到本世紀的衝突絕不僅是“文明的衝突”,而是時代的衝突---現代與中世紀的野蠻時代。

     當然,穆斯林是不能和恐怖分子劃等號的,如何交流和對話是最重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