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休,指鹿為羊和老幺的回鍋江湖

旅遊、美食、理財,指鹿為羊和老幺早退休後重新遊蕩江湖。
正文

世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

(2014-04-21 19:19:15) 下一個

說起米其林星級餐廳,你能立刻想到的是?

天價、高檔、精致、環境優雅、不穿得人模人樣都不好意思進去……大概如是,總之米其林絕對是頂級美食的代名詞。梁實秋曾寫過一篇散文,大意是法國某世代相傳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傳到兒子輩時,雖然顧客依然盈門,但在一次評比中被米其林取消了星級,作為主廚的老板羞愧以至自殺。由此可見,米其林在廚師和食客的心目中何等尊貴。

然而, 我們就體驗了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 添好運。便宜到以上所有關於米其林的想象都不存在。

添好運是家香港點心店,新加坡是其第一家海外分店。麥桂培師傅於2009年開在旺角的總店,小到隻有30個座位,但開業不到一年就獲得米其林一星稱號。單賣點心能賣出米其林星級,使麥桂培成為新聞人物,還被CNN評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添好運今年4月在新加坡獅城大廈開業當天,吸引800多人排隊,招牌點心脆皮叉燒包日賣3000籠,晚上7點多就斷貨。現在,想試添好運,飯點時排隊至少要2小時,從不接受電話訂座。一般人不懷著把晚飯等成夜宵的決心,隻怕也不敢輕易嚐試。

以前路過添好運時,我就被這個不起眼的小店外排隊的長龍嚇了一跳。雖然已習慣了新加坡人喜排隊愛紮堆,但非飯點時還見這麽長的隊真有些驚奇。看了店外貼著的各種剪報,才發現此店不可小覷。同時我也非常好奇:在港式點心遍地開花的香港,添好運如何能脫穎而出?看來必有過人之處。趁著LG這周有空,我們下決心去體驗了一下。特意選擇下午2點多去,正在午飯和下午茶之間,也還是排了近半小時,總算如願以償。

店堂不大,裝修得簡單明亮。雖然顧客很多,座位擠到有摩肩接踵之感,但顧客都是等位時提前點餐,落座後一會就上,縮短了等候時間。服務員動作利落,很有眼力勁兒,能把空餐盤立刻撤走,就餐還不太局促。不過這絕不是能慢慢飲茶消閑的地方。我相信多數人和我們一樣,是慕米其林名而來,重在品嚐點心。

當中是一雙筷子的綠色店標,兩邊裝飾著小小蒸籠作為牆飾,下麵是忙碌的廚房和出菜台:

mql2 (2)

說起港式點心,大家都不陌生。DIM SUM已經成了一個中文直譯的單詞,因其價廉而品種多樣化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在奧克蘭市中心的餐館裏,午茶時也有很多洋人在座,費勁的用筷子夾點心。除了少數以動物內髒或雞腳為主的點心不被他們接受外,蝦餃燒賣等傳統的一盅兩件等已成為不分國界的美食。添好運有被稱為四大天王的招牌點心:脆皮焗叉燒包、黃沙豬潤腸、煎蘿卜糕、馬拉糕。我們不由分說,各自來了一份。

據說米其林評星標準之一就是創新。能在平凡中顯出不凡,既是對廚師的挑戰,也是對付越來越挑剔的食客味蕾的武器。如同黃蓉在炒白菜燉豆腐中體現功力,添好運也是如此。首先上來的是最受歡迎的叉燒包(限量供應,每位隻限一碟3個),貌似菠蘿包。一般叉燒包都是蒸的,開十字口,這裏的叉燒包卻是焗的,別具匠心:

mql2

熱氣騰騰的叉燒包,外皮鬆脆,內餡很實在不欺客:叉燒肉鮮香不肥膩,雖然是焗的但汁水很足,不愧為招牌四大天王之首:

mql3

四大天王之二:黃沙豬潤腸。腸粉吃過不少,但從未見過以豬肝作餡料的,也算有新意。比起傳統的牛肉/叉燒/鮮蝦這類solid的餡料,用豬肝做餡不易,需做到不腥不柴。外皮爽滑細薄,味道還可以:

mql4

另兩大天王是馬來糕和蘿卜糕。很平民的點心,馬來糕入口卻有些驚豔:鬆軟不必說,還有股濃鬱的甜香是普通店裏嚐不到的。我們舌頭不靈嚐不出放了什麽,隻覺滿口留香:

mql5

臘味蘿卜糕煎的香,但不夠脆,有點“水”。也許是人各有所愛,我覺得不太好:

mql6

除了必試的四大天王,我們還點了傳統的鮮蝦燒賣和蝦餃。比一般店子的貨真(價不算實,要貴些),滿是爽甜的鮮蝦,不象那些用肥肉末充數的:

mql7

mql8

LG愛喝粥,來了份金銀蛋老火粥。金銀蛋是皮蛋和鹹蛋,有新意的是鹹蛋黃打散了混在粥裏,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而小塊的鹹蛋白增加了粥的鹹鮮味。吃了6份點心加一碗粥,共花了45新幣,約合人民幣200多。不算便宜,和網上說的香港店比較,起碼貴3成。據說添好運做出了名,很多大陸遊客特意去香港品嚐。但問題是等候時間太長,一般遊客哪能那麽空閑。

我的感覺是:添好運值得去,但如果排隊太久,還是算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