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馬禮遜,北有莫理循。相隔一個世紀的兩人,同姓「Morrison」,同為中國通,也都因為地名在中國留了蹤跡。

陳玫:本刊編輯


 

說起香港的報業史,不得不提這裏的第一份中文報紙《遐邇貫珍》。它創辦於1853年,介紹時事新聞之餘,也講講西方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比如創刊號裏就報導了當時方興未艾的太平天國運動,又收錄「伊娑菩喻言」一則。當然,這就是人們所熟悉的「伊索寓言」了。 

 

印製發行《遐邇貫珍》的香港英華書院辦學至今,是本地名校。它誕生於1818年的馬六甲,借著香港開埠東風北遷來港。遷校是十九世紀中期的事,那時距創辦人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逝世已有好些年頭了。但如今,不僅英華書院有會社「馬禮遜社」,這位十八世紀的英國傳教士,還以其他方式存在於港人的記憶裏。以他命名的本地建築、道路,比有的港督還要多,包括香港大學馬禮遜堂、上環摩理臣街,還有灣仔的摩理臣山等。 

 

這些都與馬禮遜在中國基督教史上的崇高地位有關。馬禮遜是第一個來華的新教牧師。作為「拓荒者」,在華二十多年,他將《聖經》譯成中文出版,又獨力編著《華英字典》,方便西人學中文。同樣出自他手筆的英華書院,則成為推廣西式教育的樞紐。 

 

歷史的蝴蝶效應,曾將馬禮遜曾與中國近世的一場風暴冥冥相連。第一批由馬禮遜等勸信新教的中國人裏,有一人名叫梁發,格外虔誠。梁發也在馬氏手下協助傳教,寫了本《勸世良言》宣傳教義。廣州府科舉考時,此書在應考者間流傳,花縣來考試的一個年輕人也碰巧讀到。他自恃才高,怎奈屢試不第,大病一場,病中出現種種幻覺。醒後一對照《勸世良言》,這姓洪的年輕人從此堅稱自己是上帝之子、耶穌之弟。後來就是建拜上帝會、金田起義、自封天王、立太平天國的故事了。 如今看太平天國運動,會發現它有不少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特質,像是一邊拜上帝,一邊搞中式農民起義的有田同耕,這顯然就是馬禮遜等帶來的洋教衝擊傳統觀念,兩相雜糅成的混血孩兒了。至於混得是好是孬,後人自有評說。 

 

其實不止香港有摩理臣街(Morrison Street),千裏之外的北京城也曾有過。不是別的,正是赫赫有名的王府井大街。不過此Morrison非彼Morrison,乃是1915年,大總統袁世凱以政治顧問莫理循(George Morrison)命的名。莫理循的住處在當時的王府井大街100號上,即如今王府井亨得利鍾表店所在。而「Morrison Street」這個英文名號,早從1949年起就湮沒在史海裏。 

 

馬莫二人雖同姓「Morrison」,倒不是一家人。馬禮遜是正宗老英,莫理循長在半個地球之外的澳洲。但莫理循與中國淵源之深,實不下於相隔一世紀的馬氏。時人乾脆贈他一個稱號,叫「中國的莫理循」。 

 

莫理循是《泰晤士報》多年的駐北京記者,但他所扮演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冷眼旁觀的記錄者。1898年他率先報導沙俄圖謀強租旅順口,1915年又將秘密談判中的《二十一條》披露於世,揭發日本陰謀,國際輿論譁然。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他是中國代表團的技術顧問,嚐試為中國爭取權益,無奈結果不如人意。而雖然擔任袁世凱的政治顧問,莫理循始終都是袁氏稱帝的堅決反對者。 

 

馬、莫經歷有異有同,是性格也是時勢所造。他倆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有個繼承父業的兒子。馬禮遜之子馬儒翰從事政治與外交,但亦努力傳播新教,接棒父親未竟的事業。莫理循之子伊恩長大後也成了《泰晤士報》記者,最終在報導韓戰時罹難於地雷爆炸。這二位小Morrison的作為,都可說是無愧於乃父了。

標簽: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