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語世界的瑰寶”

(2014-11-04 22:25:04) 下一個

“漢語世界的瑰寶”是我的同學程映虹對胡平文章的讚美,也是他評胡文字的一個標題。我也極其喜愛胡平的文章,逢有機會就向別人推崇他的文字,介紹他的思想和看法,而且誇讚起來不嫌過分,態度不避偏袒,算是個十足的粉絲吧。我一直也想寫篇評論胡平的文章,表一表對他的讚賞和敬佩,希望更多的人去認識、欣賞這位英勇、睿智的哲人,但是一直想不出一個滿意的題目。想來想去,還是程映虹的這句評價最能表達我的看法,不如就借用一下程兄的標題說說我對胡平文字的心得和感想吧。就當是老師出了題目,學生們各自完成的一篇作業吧。


說來有幾分榮幸,三十多年前我見過胡平。在宿舍樓前的院子胡平站在一個方凳上演講,我就站在最跟前仰望著聽他講話。那時我是大學二年級,還不到
18歲。胡平是哲學係研究生,雖然當時他隻有33歲,但在我眼裏已經是個中年人了。那一年北京各高校都興起了一股自由競選北京市區級人大代表的運動,海澱區人大代表在北京大學學生選民中有兩個名額,胡平也投入了競選,並且成為唯一當選的學生代表。投票結果說明,大部分北大學生對胡平評價很高,認可他的競選主張,但是當時我對他卻印象平平,覺得他的講話不夠激情,觀點不夠震撼,性格過於中庸,不像別的競選者那麽風度翩翩,意氣奮發。直到多年後在網上斷斷續續地讀到他的文章,我才重新對他刮目相看。直到移居海外看到了他更多深刻優美的文字後,我才可以說,終於認識了胡平。


正如程映虹的文章稱讚胡平的文字是“漢語世界的瑰寶”那樣,胡平的文章是當代中國最有分量、最經典、最耐讀的文字之一。作為文革後北大招收的第一批哲學係研究生,胡平的文章博學典雅,鞭辟入裏,處處散發著親切深刻的哲理。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現象,胡平往往三言兩語就能分析透徹,切中要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對柏林牆的評價就是一例。他說,“世界上的圍牆都是防止外麵的人闖進來的,隻有一種圍牆是防止裏麵的人出去的,那是什麽?那就是監獄的圍牆!在這樣的牆裏麵是什麽地方?那不就是監獄嗎?”這類經典的比喻在胡平文章裏比比皆是。他的文字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同凡響,就是因為他的寫作不僅僅是文字,而是生活本身。他的文字就是我們時代的寫照,凝聚著一代哲人對生活的思考和見證。


胡平的文字充實,厚重,讀上去有種沉甸甸的感覺。這種厚重來源於真實的生活,來源於作者對良心的遵從和執著。在漢語世界向來有一種特別看重文采、特別在乎文字華麗的風氣。誇讚一個人的文字好往往少不了“文采飛揚,才華橫溢”一類形容詞,特別強調詞匯如何華美,文字如何行雲流水等等。為了突出文章的才華,人們往往不惜過度誇張,反而使文字顯得輕飄膚淺,華而不實。胡平的文章質樸莊重,擲地有聲。每讀到一篇新文章,猶如黃鍾大呂撞擊心田,令人震撼,過癮,給人帶來莫大快樂和力量。他的寫作動力來源於他對自由理想的追求,他的文字和人生是統一的。他一生的事業在於推動中國結束專製,實現自由,宗旨純正,立誌遠大,人生奮鬥的起點和方向始終都是提倡言論自由。為了實現人生理想,胡平盡其天才和勤奮,抓住機遇投身競選,闡述理想,鼓動風潮,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運動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移居美國後,胡平繼續辦刊、撰述、演講,孜孜不倦地分析時政,揭露罪惡,及時、全麵地分析了當代中國一切重要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對於當下許多似是而非的謬見、許多振振有詞的狡辯以及許多令人困惑氣餒的謎團,胡平都以他那非凡的智慧一一給與破解、回擊和解釋。麵對中國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生活百態和政商輿情,胡平總能給予準確及時的點評,筆鋒甚鍵,又多又好。他的經典之作《犬儒病
----當代中國的精神危機》開宗明義地指出,“當今中國最流行的是什麽主義?答:犬儒主義。” 深刻剖析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況及其原因,一針見血地說到,“現今犬儒病的流行,正是先前失敗留下的苦果,是巨大創痛的滯後反應。他以哲人的堅定告誡國人,“人心有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它不會長久的沉淪。”堅信“專製對人心的扭曲是後天的,它並不能遺傳;靈魂的自由卻是先天的,每一次新生就是一個開端,就是一種希望。”其學識、功績和人格激勵鼓舞著國人消除餘悸,振刷精神,他的智慧和勇氣照亮著當代國人的精神生活。胡平雖然學富五車,博覽群書,卻並不是一個書齋型的學者,也不是一個煮字療饑的文人,而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英勇的戰士。和自由主義先賢梁啟超、胡適一樣,胡平的文字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見證著當代中國自由民主事業的奮鬥業績和獨特經驗,是我們時代的寶貴財富。


在中國,反抗專製,追求民主並不是少數人的事業,清末以來,反專製爭自由毋寧說成為曆史的潮流,為其著書立說搖旗呐喊的慷慨之士不乏其人。但是,隨著革命派漸漸占了上風,他們不但在行動上不惜流血,崇尚暴力,理論上也表現得強詞奪理,以勢壓人,逐漸發展出一種不講理的霸道的文風。這種文體蔑視說理,講究氣勢,既承襲了古代文人嬉笑怒罵汪洋自恣的浪漫習氣,又借助著革命勝利的餘威,人們寫文章作報告,無一不是高屋建瓴正義在身不由分說先聲奪人的樣子,發展到登峰造極就是文革中的大批判文體。胡平的文字徹底顛覆了這種惡劣的傳統!胡平論述的內容雖然都是驚心動魄、高度刺激人性和感情、挑戰人的良心的非常事件,但他總是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典雅的文字,樸實的文風,鞭辟入裏的分析,不但顯示了作者高超的駕馭文字的能力,也顯示了作者一貫提倡的以理服人的作風。
別是在分析一些撲朔迷離真假難辨的政治事件時,胡平總能從現有的信息中從細節入手,運用常識,運用邏輯像一個高超的偵探一樣將迷霧層層撥開。當真相呈現, 謊言穿幫時,讀者不但體驗到發現真理的快樂,而且對作者縝密的思維和嚴謹的表達拍案叫絕深感敬佩。我們見慣了慷慨激昂、恣意揮灑式的文章,也領教過冷嘲熱 諷、尖酸刻薄一類的論戰,像胡平這樣理性、嚴謹、典雅、優美的政論文字在漢語世界還不多見。胡平的文章也飽含感情,也有憤怒的表達,但和平說理,擅長分析 的手法使他的文章別具一格,尤其珍貴。


胡平是以寫作為職業的。幾十年來,除了寫下了大量的時事政論性的文字外,他還寫了很多書評,還為許多作者寫序,還寫了不少寓意深刻,文字精煉的格言、雜感,從另一個側麵展示了他的思想和人格。請看這些雋永清新的文字:

“古代中國與現代中國的最大區別在於:在古代中國,人們把一切成就歸於祖先;在現代中國,人們把一切挫敗歸於祖先。”

“古人說,知恥近乎勇。有些現代人把它倒了過來。如今,人們常常把不知羞恥稱為勇敢。”

“立誌,就是下決心和自己過不去。”

“不正經的人可惡,太正經的人可怕。”

“兒童並不像成人想象的那麽快樂,成人並不像兒童想象的那麽成熟。”

“亞當和夏娃不聽上帝的話偷吃禁果,從此由天堂落入人間。

人之成為人,是從不聽話開始的。”

“信念就是以確定的態度去對待不確定的事情。”

。。。。。。

必多引,我們已經感知到寫下這些文字的人有著怎樣的才情和幽默。他的文字和思想在華人世界早已廣為流傳,隻是因為他不容於某些權勢,他的文字被禁止流入故 國,絕大多數國人也無從結識這位傑出的作者。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胡平的理想和事業一定會重現於中國。他那被禁止的文字也會像曾經被禁的鄧麗君的歌聲 一樣穿過時空,回到祖國。他的文字作為我們時代的財富,作為漢語世界的瑰寶也毫無疑問地會藏之民間,傳之久遠。身為移居海外的一個中國人,能夠及時地、毫 無阻礙地讀到胡平的文字,能夠在有關中國的一切問題上聽到這樣的良師益友的意見和看法,我很欣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paulaj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