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KB4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中曾就低調處理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

(2014-01-05 03:54:11) 下一個

日中曾就低調處理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


《朝日新聞》   佐藤純、板橋洋佳 2013.12.12

  日中兩國的外交當局曾在1992年就低調處理慰安婦問題一事達成了共識。

  《朝日新聞》通過(日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獲得的外交文件以及政府相關人士的證言獲悉了上述事實。1992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日本天皇預定在當年秋季首次訪華。有分析認為,此舉可能是為了避免慰安婦問題對此次訪問造成影響。

  1992年2月19日的一份絕密文件記載了日本外務省中國課課長與駐東京的中國大使館負責人之間的談話。日方表示“非常擔心慰安婦問題從韓國擴散到中國,而且(日中兩國)重要人物即將互訪,希望這個問題不要對日中關係的大局造成影響”。中方則回答稱:“中國也同樣不希望此事被過分渲染。這會直接影響中國(對日本)的國民感情,需要慎重處理。”

  就在上述對話的十多天前,媒體報道“在舊防衛廳發現的相關資料顯示存在中國慰安婦”。外交官們在這個問題上用“過分渲染”一詞來表示“高調處理”、“強調”之意。

  當時中國共產黨總書記江澤民在1992年春天訪問日本、天皇於同年秋天訪華的行程已基本確定。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遭到國際社會的孤立。在中方看來,天皇訪華無疑是擺脫這一孤立狀況的絕佳機會。

  1992年9月25日(天皇訪華一個月前)的一封公務電報中記載到,當時加拿大駐日本公使曾問外務省亞洲局審議官:“天皇訪華時是否會提到這件事(慰安婦問題)?”該審議官回答稱:“我方無意提及此事,對方(中國)應該也不會提及。”

  當時在宮澤內閣中擔任首腦的人在接受采訪時證實道,“不渲染(慰安婦問題)的決定,是日中兩國達成的共識”。時任官房副長官石原信雄(87歲)證實:“(天皇)訪華時一旦有什麽事發生,內閣就會倒台。如果出現什麽負麵消息,內閣就會陷入被動,所以我們通過外務省多次(向中方)確認了此事。”表明當時日本政府曾在天皇訪華前向中方謹慎確認過,中方不會提出包括慰安婦問題在內的與戰爭相關的話題。

  90年代後期以來情況為之一變,中國對日本的曆史認識轉向采取更加嚴厲的姿態。目前已知,在1992年至1993年韓國國內高度關注慰安婦問題時,日本政府曾在私下采取措施,防止這一話題向東南亞各國蔓延。

有關中國慰安婦問題的外交檔案中的主要記述(日期均為1992年,XX表示檔案公開後被塗黑的部分)

·2月13日,日本駐華公使發回中方反應:中方認識到,這件事讓日中關係走向惡化並非上策。

·2月19日,外務省中國課課長與中國駐日大使館相關人士交換意見:課長表示,擔憂慰安婦問題從韓國波及到中國。在日中建交20周年之際,包括江澤民總書記訪日等在內兩國要人即將互訪,希望這個問題不要給日中關係的大局造成影響。(略)

  XX(中方)表示,現階段中國也同樣不希望此事被過分渲染。這會直接影響中國(對日本)的國民感情,需要慎重處理。

·3月6日,訪華歸來的外務省中國課長的陳述。

  在與XX的非正式會談中,中方表示不會在江澤民訪日時談及慰安婦問題。

·4月20日,在與內閣官房協商時,外務省作出如下發言:對於此事(今後如何處理慰安婦問題),日方還將兼顧對華關係,慎重考慮。

·6月25日,外務省對外回答綱要:我們認為,中方將繼續堅持不過分渲染此事的立場。

·9月25日,加拿大駐日公使的照會及日方做出的回答:問:天皇訪華時是否會提到慰安婦問題?答:我方無意提及此事,對方(中國)應該也不會提及。

·10月14日,外務省亞洲局長對國會議員進行的說明:日本不希望中國過分渲染這個問題。




1993年8月4日由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的河野曾發表著名的“河野談話”,為二戰時期“慰安婦”問題道歉
 

河野洋平, 1992年-1993年任宮澤喜一內閣官房長官,在官房長官任內,他曾發表著名的“河野談話”,為二戰時期“慰安婦”問題道歉。

     1993年8月4日由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發表的“河野談話”承認日本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在很多地方設置了慰安所,在那裏有很多慰安婦。慰安所是那時的軍事當局要求籌建的,原日本軍參與了慰安所的設置、管理以及慰安婦的運送。慰安婦的招募,主要是由軍方委托進行的,但也有經過花言巧語和高壓而違反本人意願的許多事例,也有一些是官吏直接支持的。慰安婦問題給很多女性的名譽和尊嚴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對於慰安婦經曆的痛苦與傷害,日本政府表示由衷道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