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從芝加哥說開
雖然青春早已離我漸行漸遠,但是年輕人常有的躁動還在我的心血管內起作用。黎明即起,我當然不會去“灑掃庭院”,而是直奔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轉了一大圈。內場是進不去了,就在外麵繞一繞,象征性地好像才享受完世界三大賽車之一競技的刺激,剛剛離場的樣子,還在津津樂道,還在回味無窮。不由自主地在車內歡呼了幾聲。用這樣自我陶醉的方式過過癮還是可以的。天知、地知、我知,總算阿Q式地了卻了昨晚夢境中的部分奢想。
離開賽車場,披著朝霞,繼續穿越印第安納州寧靜的農莊、樹林。臨近城鎮,公路上滿是川流不息的上班族車輛和大型集裝箱卡車。太陽還沒有露出它的全貌之前,我就進入了伊利諾伊州(Illinois)遼闊的原野。該州位於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大草原,所以被稱為“草原州”(Prairie State)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我在美國的草原上怎麽也體驗不到這句歌詞的意境。不算很藍的藍天上飄著幾朵不算很白的白雲,太陽光倒是火辣辣的。草原上不見真馬兒,隻有大大小小的鐵“馬兒”頂著烈日,沿著公路狂跑。無聊之際,多倫多的黃醫生打來了電話,積他來北美多年的經驗,非常關心地與我聊起到新地方後的注意事項。這真是酷熱中送來的徐徐清風,使我得益匪淺。
在領略陽光燦爛的草原風光之前,我可不知道伊利諾伊州還有“草原州”這麽一個別稱。我隻知道芝加哥是這個州的聚寶盆。我1995年和2001年分別遊覽過芝加哥。前一次是到摩托羅拉總部學習參觀時的順道遊,後一次是我們夫婦和老鄧父子一起的駕車專門遊。至於乘飛機在芝加哥機場中轉,不下十多次了。
芝加哥給我的影響最大的有兩個。
芝加哥是一個偉大的城市。她是世界工人運動的發源地,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舉行了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的示威大遊行。連續幾天,工人們的抗議活動不止。其中有一天,不知何人扔了一顆炸彈,炸死幾位警察。炸傷多人。警察逮捕了八位工人,其中四人被判絞刑,四人下獄(五年後被宣布無罪釋放)。為了紀念這次運動,1889年國際社會主義大會在法國開會時宣布: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同樣,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平等,舉行大規模的罷工和示威遊行,得到世界各地工人和婦女團體的支持。1910年,在丹麥召開的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上,決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不過,在美國這個發源地,好像並不太重視這兩個節日。美國另外規定了自己的勞動節,時間選在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美國有幾條主要的橫跨美洲大陸的高速公路,分別如下:
最北端的是I-90號公路,從馬薩諸塞(Massachusetts)州的波士頓市(Boston),到華盛頓州(Washington)的西雅圖市(Seattle);
I-80號公路,從紐約州(New York)的紐約市(New York City),到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舊金山市(San Francisco);
最南端的是I-10號公路,從佛羅裏達州的傑克生威爾市(Jacksonville),到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洛杉磯市(Los Angeles)。
原來我選I-94號公路,經芝加哥轉I-80公路,在猶他州(Utah)的鹽湖城(Salt Lake City)轉I-15號公路,去洛杉磯(Los Angeles)的。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走I-70比較適合。因為這條公路正好從美國國土中間攔腰穿過,不南不北,比較合理。而且除了底特律之外,一路上都是我從未到達過的地方,比較新鮮。所以此次沒有再遊芝加哥,而是體驗了伊利諾伊州的草原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