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世,我們還做一家人 (一)

(2013-11-20 13:14:59) 下一個

爸爸去世整一年了。一直以來總是想要寫一些東西,卻常常下不了筆。

人們常說時間是最好的醫生。隨著時間的流逝,逝去的人在活著的人的心中會一點點的淡漠。這句話至少短期內對我來說似乎不太管用。爸爸生活中留下的痕跡實在是太濃太重了。一段音樂,一個話題,一個畫麵,一個物品,幾乎總能把他聯係起來。有他的日子,心目中的北京永遠是陽光燦爛的,天是藍的,樹是綠的,生活是充實而充滿歡笑的,甚至於想起北京心裏也充滿了踏實感。那些日子似乎還是伸手可及。那語音,那動作,那情景。有時聽到一首好聽的中國音樂,猛然一下又會想起他。心裏頓生感慨,禁不住潸然淚下。有時會覺得電腦那邊他正在坐在那裏渴望地等我上網。猛然一醒又明白了這不是真的,人已故去。怎麽會?

每天晚上八點左右是我吃完晚飯來書房上網的時間。

通常是爸爸早早已經在MSN的另一端等著了。

我們是大概從2003年開始用MSN的。一開始是方便我們看在北京被他和媽照看的孩子。後來變成他和媽看返回美國的孫子孫女。再後來就變成我跟他日常聯係的紐帶。

我們通常是若忙就知會一聲然後下網個自辦各自的事。若沒事就在網上天文地理,政治經濟,體育文化,家庭瑣事,想起什麽聊什麽。經常我們會互傳一些剛拍的照片或搜集到的感興趣的短文。彼此評論一番,再貶一下對方的攝影技術。時間長了,我也形成了一種習慣。無論遇到什麽好玩的事情,總是把它拍下來晚上傳過去。總是可以引起一段話題。有時想,能有人懂你, 願意體會,欣賞你做的事情,也真是一難得的財富。當然孩子總是永遠不倦的話題。孩子跳舞,遊泳,踢球的錄像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時正在聊天,我聽見對麵熟係的音樂一響,知道他又在看孩子的錄像了。如果隔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孩子了,爸爸總是問一聲,“孩子們呢?”然後我就把孩子們叫過來嘻嘻哈哈幾分鍾。有時候趕上孩子在寫作業,爸爸也不強求。

電腦上網是爸爸自修的。他書架上滿滿的幾格都是他買的有關電腦的書籍, 從操作係統到各種軟件的使用,比我這科班出身的還多。可以想象他下了多大的功夫。他自己在電腦上安軟件,寫文章,下載音樂。電子信箱好幾個。都是同學,朋友之間的通信和轉發,每天忙得他不亦樂乎。他甚至還自學了PhotoShopPS了好多照片。 比如把國內的外孫安插到國外的孫子孫女旁邊,製造了很多懸浮人。

照相是他的又一大愛好。感謝他這個愛好。它使我很多童年的回憶不單單隻是存在於記憶中,而且是在圖片裏。從120的黑白照,到135的彩色膠卷照,再到今天的數碼,記錄了我們過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2012年他來美幫我照顧女兒時,我給他買了一小佳能數碼,帶廣角的。他一直隨身帶在身邊無論走到那裏。於是我的電腦裏又多了他傳來的北京西山的晚霞,初冬窗外的雪景,夏天的頤和園,香山, 和他抓拍的生活中的各種情形。

爸爸身體一向很好。這書要歸功於他年輕時的各種體育鍛煉。至今家裏仍珍藏著一本他當年北師大附中的畢業紀念冊。上麵有一段同學給他的評語一直是他津津樂道的:“虎背熊腰身體壯,排球場上技術強;歌喉洪亮功課好,謄寫蠟版尤擅長“。曾經的中國女排是他的最愛。有女排比賽的時候,對他來說跟過節一樣,異常的興奮。有時球賽到了關鍵處,他會不由自主地手腳並用去幫忙救球。一場球下來,他比誰都累。前幾年又迷上了台球和網球。於是丁俊暉和李娜不時也成了我們的話題。零三年他來美使我曾經帶他去看了一場紐約Mets棒球隊的現場。他中學時曾經是學校壘球隊的隊員。令我驚訝的是幾十年了他居然對場上規則記得還是那麽清楚。什麽位置有什麽樣的職責,比賽時講究的戰術策略。一場球說下來讓我頓覺的他又高大了不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