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

教育隨筆,笑談風趣,合樂家庭,人生苦短,適時行樂,攜上家人,皆大歡喜!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一至五歲之孩,隻有鬧得少,沒有不鬧的!

(2013-05-30 21:25:07) 下一個
這幾日到一處Low income family program 辦公。昰群一到四歲的八個孩子。孩子們的家長對管教孩子,一是沒經驗,二是沒精力,三是沒耐心,孩子太多嘛! 所以一個班八個孩子,一個老師,兩個助教都分分秒秒忙個不停。一會這個哭,一會那個喊。工作好辛苦。那為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這種哭喊行為和高,低收入家庭無關。隻是如今這低收入家庭,享受了政府福利,而那些不低收入及高收入的家庭,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或老媽自己在家帯,或花錢送daycare. 但結果和本人去的這個班也不會有什麽兩樣。孩子們不是哭,就是鬧。這和家庭收入多少不成正比。那和什麽有關係? 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及手段有關係。在孩子一至五歲階段,家長要想讓孩子聽話,唯一可做的,而且比較靈的方法就是,對孩子發號命令,做到短,頻,快。這三個字看似容易,做起來非常有難度。短,意思是耐心短,孩子一旦不按大人意思去做,亂來,就立即以行動製止。規定時間不離開,抱起就走。到處扔東西,立即製止,且令其clean up the mess. 做到說到做到,雷厲風行,沒有半點含糊。頻,經常指出錯誤,讓其改正。百教不厭。快,多穿插點內容與之娛樂,不能讓其隻玩一樣東西。同時一個家庭,大家態度要一致,如罰錯,或大鬧在time out 時,千萬所有人保持一致,不去理睬其。再stubborn 的孩子,大家如果都能態度堅決,沒有一丁點商量餘地,不理不睬,幾分鍾後,自會聽話去幹你們要求的事。沒有不鬧的小孩子,隻有鬧的少和多的區別。原則性強的家長,帯孩子特輕鬆,反之,特吃力。而且是吃力不討好! 越大越強。越強越難扭。所以為了自個省勁,還是有原則比較好,不然那孩就難養了。這和孩子聰不聰明,你有沒有錢,一點關係都沒有。不信試一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