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

教育隨筆,笑談風趣,合樂家庭,人生苦短,適時行樂,攜上家人,皆大歡喜!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早些讓孩子學會理財!

(2013-05-19 10:02:15) 下一個
朋友一女六年級,應住,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區,開始比拚畫妝品及名牌衣物。媽媽為了不忍心女兒受傷害,趕潮popular,提出的品牌,都以孩子幫她做家務掙allowance 為由滿足。這則故事,對於物質方麵,家長定要有消費底線,不是popular 的就一定要去擁有。隻要衣飾穿出自我就可。教育他們不是衣飾popular 別人對你的看法就有所改變。在國內環境比較明顯,這理論可行,但在美國大部分地區,特別在學生時期,不崇尚。如果弄錯了理念,到初,高中,除非去華裔占大比例學校。其它高中,去攀比物質會比較跟不上趟。那時名車或去歐洲開生日party 的條件,著實讓家長吃不了兜著走。對popular 的理解一定不能偏麵。如果去比拚物質,還是不要去鼓勵為好。否則物及必反。小孩子要求越來越高,家長總有一天會無法満足他們。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直接讓孩子知道家庭消費底線,不鼓勵虛榮為上策。雖會讓孩子傷心一時,但那無妨,說明道理即可。千萬不能打腫臉充胖子,為了迎合孩子的虛榮心,把握不住尺度。到初,高中後自尋煩惱。對於allowance ,本人不太讚成,變成交換條件。自小教育昰孩子應該擔當的職責。按年齡階段不同可以部分,分工幫父母分擔。作為allowance 獎勵形成不昰他們職責概念。但如家長控製的得當,也可實行。但本人讓二女吸地,洗廁所都是做為分擔家務的職責去外理。讓她們對家庭存在責任和義務感即可。盡早把家庭真實的budget 狀況分析給子女為佳。辟如告之,房貸,火食,保險,雜費開支等,讓他們有個金錢的整體概念。小學就可涉及一些概念。中學,特別是高中後,甚至可以為他們開一單獨帳戶,讓其自行管理,為今後理帳做準備。高中畢業前,定要讓孩子有金錢概念,告之家庭自身的理財原則,the more you talk to them, the more they will learn. 不能讓孩子在真空中長大。不少老美高中生都已開始以打工的方式部分解決家庭收入。我們華裔孩子家庭條件普遍不錯,但這並不代表家長們不去培養他們理財能力。否則出了校門就會非常茫然。要讓他們有一定的實際生活及理財能力,對今後生活有利無弊。家長既使應允全付學費,也應洋裝是借出。而且讓其自行算出budget。一,可逼其有自我經濟壓力,二可培養balance 能力且會理財。三,就不會覺得和別人不一樣。至少也有理財經驗。還是要找機會向他們訴苦金錢來之不易,貢一個私立或公立生對家庭的財金影響。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我們做父母發愁籌錢給他們上大學,人家一心隻讀聖賢書是國內現在八,九零後的狀況,不可借鑒。多半眼高手低,不能自力。這裏這樣的狀況很難適應今後職場竟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in4fun 回複 悄悄話 Are you living in VA or MD? McLean? Potomac?
YellowWitch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You too!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Good think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