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鐵手

原來何鐵手到的海外是加拿大呀。
正文

牛人評《中國好聲音》-那姐版(轉自《更深的粽》)

(2012-09-24 22:08:16) 下一個
看完那英組的PK賽,心情激動了兩天,到現在才能坐下來寫點東西。首先,我必須說,PK賽進行到第三場,這是內地原創音樂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場。對照其他各組,在分組對抗環節:劉歡——兩首港台流行,一首內地原創,一首30年代老歌,一首音樂劇作品,兩首歐美流行;庾澄慶——五首港台流行,一首內地原創,一首內地。那英組則是三首內地原創,兩首港台,一首英文,還有一首翻唱的英文老歌。可以說那英組最大程度照顧到了內地的原創音樂和音樂人,這在好聲音的比賽裏是有特殊意義的。雖然可能有汪峰的影響,但那姐做到了在合適的場合做必要的事情:向大家更多的介紹內地原創音樂。更正一下,庾澄慶——一首英文先為那姐鼓掌!然後我們來看看這場pK賽。整體上,我看到很多聲音說這一場不如前兩場,確實,從場麵上來說,那英組的表現不如劉歡組齊整,也沒哈林組那麽熱鬧。但是我要說,這場比賽的內涵和看點要遠超過上麵兩場。有人說不少學員沒有看到他們進步,反而退步了。這個我想做個解釋:一,首先培訓的時間很短,不可能針對每個學員的優缺點單獨開小灶,一般也就是揚長避短,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二,要記住這是PK賽,要緊的是選出有特色且兼具實力的人跟其他老師的學員PK,有所割舍就是難免的;三,最要緊的,讓學員暴露問題並不是壞事,相反,對於一些已經患上職業病的選手,越讓他暴露問題,暴露得越早,反而對他越有利。否則隻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下麵來一場一場的分析。首先,華少這場用了個很屌的吊麥。但是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應該是後期補拍再剪接上去的。整體上這一場的剪輯有些亂,線索不是很清楚。還是來聽唱歌。第一個上來的汪妤淩和趙露,趙露前期大家很熟悉,很多人是在網上看了關於她的視頻才去看的好聲音。汪大姐之前似乎沒怎麽露麵,這次特意去聽了她之前的演唱,那首《執迷不悔》,基本上改的已不是之前的樣子了。一上場,嘩,汪妤淩一身禦姐的打扮啊,那氣場。趙露倒是裹了一身黑,還好露了兩條腿給大家留一點想象。這首《開門見山》有點超過倆人的極限,各種音準問題。趙露沒有了盲選時的表現,整場被汪妤淩壓著。這首歌的高潮部分正好卡在女聲的換聲點上,趙露每次衝擊的都很吃力,勉勉強強站住了,下一口氣又接不上。這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她太緊張了,二是她的氣息有點問題。我猜測後一種可能性比較大。趙露在前麵彩排時說她律動性不夠強,那英也說了她“什麽秋水~~”唱的太平鋪直敘。這跟氣息和平時的訓練有關係。由於趙露目前隻唱了兩首歌,不太好全麵分析。我隻能猜測,她的氣息訓練缺少彈性,具體說就是隻能漸強,不能漸弱。大家可以上網搜一下台灣的一個歌手丁當(原來是浙江人)在超級星光大道上唱的《我是一隻小小鳥》,她就是既能漸強,也能漸弱。氣息的支持是靠膈肌(也就是橫膈膜)與腹肌的對抗實現的,而趙露唱《開門見山》的頓音和高音時,明顯上腹部的彈跳性不夠,唱了兩句膈肌就要往回收。並且膈肌與腹肌形不成對抗,就比較費氣,唱了一句氣就不夠了。在這點上,沒經過專業訓練的汪妤淩倒是表現的更從容。當然她用了很多顫音和滑音。我有個感覺,這次現場的音響針對沙啞聲的選手做了優化,使得沙啞嗓子和光滑的聲音聽起來至少效果上平分秋色。這次好聲音裏,沙啞嗓子的比例恐怕是曆年選秀之最了。這對引到國人的欣賞口味也許也會起到一定效果。總體上,汪妤淩的禦姐範兒和趙露鄰家女孩很難抉擇,兩個都要行不:)另外,補充說一下,《開門見山》這首歌,其實阿妹唱的也不是完美無缺。比如那句“是誰說肝腸會寸斷”,那個“說”字,CD裏版聽起來就有明顯的提喉感。流行歌裏不是不能提喉,但提喉的同時應該更打開,否則聽起來就吊,就憋。而阿妹的高音其實是有問題的,技術並不完善。這個問題這裏不展開了,我以前的一些帖子有講過。第二場,張赫宣VS卓義峰。看了這麽多場後,我想大家應該有個基本的印象:高≠強。這有兩個理解,一是唱的高不等於聲音有力度,二是唱的高不等於唱得好。大家知道我這話是針對卓義峰說的。好,說到這首歌,《無言》是首老歌了,很多人翻唱過。張赫宣一開腔就有種畫麵感,唱到“不知從那天起”那種張力就出來了。但這樣一來,他後麵唱的就有點平淡,有點高開低走。而卓同學今天的表現可以說是很完整,一層層推上去很給力。但是這裏我還得誇一下張同學,他在卓義峰後麵爆發的時候,並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飆高音或者放大音量去拚,而是還按照自己的路子把這首歌唱完,中間還彈跳了兩下。如果撇開歌唱表現,我不得不說,張赫宣的心理素質確實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的,跟權振東一個量級。其實他盲選時第一次沒選上,還是看得出來有點不服氣的。但後麵起死回生後,似乎就放開了。總之,當歌手的要有企圖心,並且要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從這點上來說,張赫宣是學乖了,卓義峰則是正在學。第三組,張煒VS歌浴森。終於開更這組了。由於這一場PK之前就劇透了,終於能說說我的看法了。我得說,他倆唱的,真,的,不,好,聽。什麽樣的高音是好的呢?基本上來說,是要有一定的餘量,如果唱的不是搖滾的話。比如你聽張煒和美國偶像的Adam唱的《Feeling good》,Adam就是有餘量的,上來下去穩穩當當,氣定神閑。當然,張煒這一年來進步還是很多的,初登場的《High歌》才能那麽驚豔。而這首《三天三夜》就有點瀕臨極限的感覺。張煒的好處是他的高音有共鳴潤色,聽起來更入耳一些。歌浴森的高音就比較白,假聲成分更多。這倆人對飆的效果估計會讓人想跳牆,你沒看現場觀眾都捂耳朵了麽。張煒最後說“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心裏那份熱,是,什麽顏色”搖頭晃腦的樣子讓我想起小沈陽來。這種表現欲是支撐他到現在的動力。歌浴森在這點上就差了一些。我早說了,水平不相伯仲時,靠的就是求勝欲望。當然,我還是很喜歡歌浴森的。第六組,梁博VS黃勇。梁博在盲選時隻是一閃而過,但就是那兩句歌,已經抓住了我。如果沒有經曆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梁博,尤其認為他是好聲音裏最具中國搖滾範兒的一個。他的聲音一聽就讓人想起魔岩三傑。這裏隆重給大家推薦一下《94紅磡演唱會》這是中國搖滾的巔峰之作,之後就迅速走向衰落。梁博的聲音具有那一輩中國搖滾人共同的特質:直白,不加修飾,不安中的躁動,被擊碎理想的青春。相對而言,黃勇的聲音夠有力,夠滄桑,就是太多修飾,像是咖啡倒進了茶裏麵。而梁博的那種將破未破的高音,在《姐姐》、《垃圾場》、《兩天》裏都出現過。那是屬於那個時代的聲音,帶有那個時代共同的色彩,隨後就在洶湧而來的商業化浪潮中破碎凋零了。這裏麵有個問題,就是什麽是真正的搖滾。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一般我們比較容易判斷“什麽不是搖滾”,而不太容易說“什麽是搖滾”。首先,搖滾出現於西方,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其次,搖滾是帶有時代印記的。有些搖滾,可能你今天聽起來不帶感,但是當年的人們會熱淚盈眶。搖滾並不一定都是激烈的,躁動的,比如《一塊紅布》,我前幾天在某棟樓裏看到有人問:“這首歌是什麽意思?”這裏引用一下王朔的話:“我第一次聽《一塊紅布》都快哭了,寫得透!當時我感覺我們千言萬語寫得都不如他這三言兩語的詞兒。”崔健自己說:“我發現現在許多的年輕人,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眼睛擋住,他們覺得自己舒服。因為你看到太多真實的東西,你不能騙你自己……他們覺得擋上點兒好,你越是看不見,越是幸福。……我聽很多朋友這樣說,也有記者這樣問,說,藝術是不是就是政治?我一般都是這樣回答的:藝術是有政治責任,但是沒有政治目的。”所以,搖滾其實是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內心真實的表達。真實的東西不一定是搖滾,但搖滾一定真實,搖滾是在我們不夠強大的時候無奈的呐喊,是青澀時對抗世界的武器。從這個角度上,梁博就是那個最青澀年代的中國搖滾。當汪峰,鄭鈞他們已經學會用重重的殼把自己包圍起來時,梁博那青澀的呐喊無疑直擊到他們內心深處。另外,雖然港台從來不是中國搖滾的主陣地,港台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搖滾樂,但他們也同樣為中國搖滾做出過貢獻,也受到過內地搖滾樂的影響。如94年的紅磡演唱會,就是台灣人張培仁和賈敏恕促成的,張培仁也是“魔岩三傑”幕後的推手。所以哈林這樣的因與人其實對內地搖滾一點也不陌生,他選擇梁博也說明他也是那個年代中的一員。關於搖滾的話題太多,這篇評點裏不可能說盡,我會擇日另開貼細說。事實上,我對好聲音的舞台上出現真正的搖滾是不抱什麽希望的,梁博能走多遠我也不清楚,但是能在這樣一個舞台上留下中國搖滾曾經的印記,我還是覺得欣慰,讓我們記住這些曾經存在或正在消逝的名字:崔健,魔岩三傑,唐朝,黑豹,鄭鈞,許巍,王勇,ADO,呼吸,眼鏡蛇,七合板,超載,鮑家街43號,指南針,輪回,子曰……第四場,張玉霞VS李敏。 韓寒曾經在《零下一度》評價羅大佑說:羅大佑被稱為“音樂教父”,而台灣樂壇並未出現過“音樂教母”,因此也證明羅大佑的地位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他隻說對了一半,台灣樂壇確實有“音樂教母”,她就是鄧麗君。 就像90後很難理解80、70後對梁博和曾經的中國搖滾的癡迷一樣,如今的人們也很難理解60、70後對鄧麗君的喜愛。鄧麗君是華語歌壇曆史上不世出的人物,影響了不止一代人。劉歡在談到為什麽模仿別人不行單單模仿鄧麗君就可以時說,鄧麗君已經是一個情結,一種現象。我想提醒的是,鄧麗君的意義不僅是在那個年代打開了文化世界的另一扇門,衝破了人們腦海裏“靡靡之音”的藩籬。更重要的是,她也教會了很多人怎麽唱歌。雖然鄧麗君的唱法在今天看來已經有些過時,但她的歌聲仍然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歌手。 比如王菲,就曾直言不諱過鄧麗君是她的偶像。這次好聲音裏出現的兩位模仿鄧麗君的歌手,李敏和張玉霞,都進入了那英團隊,也被分到了一組。有意思的是,最後她們被安排演唱的歌曲卻從《又見炊煙》換成了《傳奇》。看來節目組也不打算將模仿進行到底。 說到演唱表現,李敏顯然是太緊張了。其實這一組PK的意味不是很濃,大家用心體會的是音樂裏那份安靜,就像歌裏唱的:“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仿佛在激烈的battle戰中的一抹留白。第五場,多亮VS王琪瑋 這首歌一共有三個版本,原唱陳明,《將愛情進行到底》電視劇版插曲。第二個是原創者小柯的改編版。第三個是大多數人熟知的陳奕迅演唱的電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插曲。 說到這首歌,需要介紹一下原創者小柯。有些朋友可能對他不太熟悉。小柯是內地可以與張亞東、高曉鬆其名的音樂製作人、詞曲作者兼歌手。他也是《北京歡迎你》的曲作者。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好作品無數,尤為難得的是他的詞和曲一樣出色。電視劇和電影版的《將愛》主題音樂均出自他手,這也是內地青春偶像劇中音樂最出色的一部。大家可以去聽聽《遙望》,《誰》,《我還能做什麽》,包括給那英寫的《最愛這一天》,不亞於《等你愛我》,《因為愛情》。 說到這首歌,陳明版一上來就是高潮。而後來的陳奕迅版,包括這次多亮和王琪瑋的改編版,都做了一些處理,陳明版的高潮是“等你愛——愛——我——”,多亮是跟陳奕迅類似的“等你愛~我,愛~~我”,而王琪瑋則是“等你愛——愛——愛——我”。從開始的抒發到最後的爆發,很有層次,且都不一樣。 說到唱,多亮這次的處理,個人特色更加鮮明,感覺他唱高音時聲帶前端關閉的動作特別清晰,音質更突出。而王琪瑋這次一開腔,讓人非常意外的是他的聲音有力度了,那延綿不斷帶著風鈴音的聲線,配上多亮那金屬鏗鏘的音色,確實是絕配。多說一句,多亮的音色其實有點像Richard Marx,確實是唱情歌的好手。 好吧,我承認這兩人這一輪發揮的都非常好,但我內心是有點偏向多亮的,所以我選擇多亮。 其實原作者小柯的唱功也是不錯的,給大家貼一下他演繹的有點輕搖滾味道的《等你愛我》。第七場,侯祖辛VS黃鶴。其實這一場沒什麽好說的,在好戲如雲的那英組裏,這不算一個很出彩的演出。我倒是想說說這首歌的作者結實姐(Jessise J),這次比賽兩組人唱她的歌,一個是吳莫愁(《Price Tag》)。一個是這組。 話說這結實姐也真夠可以的,年紀輕輕就成了英國The Voice的評委,還是兩個大牌之一。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侯祖辛是侯牧人的女兒,侯牧人也許大家不熟悉,不過說到紅色搖滾很多人就知道了。推薦大家去聽一首《社會主義好》,是魔岩三傑之一的張楚唱的。7進4三場比賽其實沒什麽可八的,惟一的看點其實是那英臉上的表情。那英選擇張赫宣晉級的理由是:他的表現已經很好,沒有理由再留下傷害別人。那麽她擔心傷害到誰呢?在第一輪和第二輪抽簽時那英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如果這不是剪接作怪的話,第一場汪妤淩VS張煒,她的驚訝也許是原本想給汪妤淩留一個席位。那麽到第二場,剩下這四個裏麵,梁博和多亮是今天發揮比較好的,她的驚訝也許是讓多亮去碰張玉霞有點擔心。第一輪,汪妤淩的發揮,還是讓人有點不好說,她的改編基本是一個味道,就是都市成**性,慵懶,性感又有點幽怨的氣質。這種範兒還是很時尚的,不過不得不說個人特色並不很足。而張煒這輪的發揮也讓人說不上來。我就不說他明不明白這首歌的意思,就說他的聲音。不管他唱的是MJ的版本還是Adam的,問題是他們三人其實都有那種雌雄莫辯的音色,有點妖氣。而張煒這一輪的妖氣並沒有出來,除了高音仍然是亮點外,沒有營造出歌曲的氣氛,整個讓我感覺是在迪廳裏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青年飆了一曲。而汪妤淩也讓人感覺差不多。這裏我想說的是,PK選歌,除了發揮特長外,還是要注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東西。畢竟,唱歌是表達自己的方式。第二輪梁博的表現非常流暢,真像是“一團滾動的花火”。最後那個呐喊讓人想起竇唯來。侯同學不知為什麽選Angel這首歌,很不應景,且唱的也有些吃力,有點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 張玉霞和多亮的表現都不如上一輪好。張玉霞也許是過於疲勞,加上《你是我的眼》這首歌許多人都翻唱過了,一個比一個澎湃,當然最澎湃的還要數蕭煌奇的原版。張玉霞那輕柔的音色唱出來實在不怎麽出挑。多亮選的這首歌原唱是有點嘶吼的唱腔,他唱來倒是輕柔的音色。這樣的唱法很好聽,但是能量不夠。記得王治平在台灣星光大道點評楊宗緯時說過一句,PK賽選歌一定要選那種有能量的,不然很吃虧。多亮接下來選歌還是要注意。接下來說說這場比賽的總體感受。總體感覺,這場沒有劉歡那場那麽多火星撞地球的感覺,也沒有庾澄慶那場的熱鬧。但是它的價值在於,那英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歌手的不同麵。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其實唱歌最根本的東西不是技巧,音色,高音這些,而是你最內心裏支撐你的東西。這個東西很難總結,但跟歌唱融合到一起,就能看出好壞來。有些人是怎麽唱怎麽有,有些則越唱越沒有,說明他內心那個東西沒跟音樂結合起來,甚至是相反的。這個問題接下來我會詳細分析,就不在評論貼裏展開了。另外,關於導師對比賽走勢的影響,我想說的是,權力並不是越分散就越好,越公平。這次很多人指責汪峰左右比賽,不管從整場比賽的進程,還是最終的結果,我得說這樣的指責並沒有依據。搖滾歌手左右選秀比賽進程不是沒出現過,比如07快男中唱搖滾的姚政能成為西安賽區冠軍,就少不了評委鄭鈞的力挺。不過姚政的水平本身一般。對於中國搖滾來說,這些年來基本是半死不活,在大型的音樂比賽上扶持一下也是應該的。對我來說,那英組能頂住壓力,給大家推薦一些內地的原創音樂,這就是好事,港台這些年來唱來唱去,大多是些膩膩歪歪的情歌,無論從技術還是感情麵上,都狹窄的很,照這樣下去不僅搖滾樂,連流行樂都會被搞死。這次好聲音讓大家看到了一點希望,認識到這麽多愛唱歌的人,也認識到自己心底還是熱愛音樂的,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