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鐵手

原來何鐵手到的海外是加拿大呀。
正文

ANOTHER牛人評《中國好聲音》【尾聲】+《關於莫愁的感悟》

(2012-09-26 17:00:17) 下一個
【尾聲】——< 好聲音的宿命 你我的緣分 >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咱這個貼子也逃不開這個宿命。況且我也該回歸正常的生活了,這些天的瘋狂也讓自己訝異。從開貼的那一刻到現在,整整十天。十天很短,但卻感覺過了好久,似乎又重新走了一遍幾十年的人生,無論是感同身受,還是所見所聞,都像電影鏡頭一樣,不停地在腦海中閃回。感動你們的同時,也感動著我自己。感謝好聲音的舞台吧,是這樣一台打動人心的節目讓我們相聚在這裏。四位導師的神采飛揚,每個學員的傾心表演,都讓人那麽難忘。每當我一遍遍回放著視頻,那一絲絲的感觸又湧上心頭。正襟危坐的歡哥,永遠釋放著正能量,你想要溫暖的話語鼓舞的信心,就找歡哥吧;豪爽潑辣的那姐,你不必擔心氣氛的凝重,因為她那直白的話語野性的脾氣,總會給你驚喜;一身才華的哈林,盲選時還算中規中矩,注意力很多放在調節氣氛上,組內開始後,有了主持人四人互動基本沒有了,這時哈林那獨特的音樂嗅覺開始發威,每次聽完他的評點都會吸口涼氣,那種音樂理解和語言表達的確高人一籌;反而楊坤在組內開始後一改盲選時的感性與幽默,顯得不溫不火,幸虧還有點激情式的語言,變身為感性版的歡哥了。說幾個組內開始後印象深的學員吧。歡哥組,劉振宇的撕裂和權振東的沙啞讓人心頭震顫;哈林組,趙可和王韻壹的爵士獨此一家,吳莫愁的笨女人我每次聽都是張著嘴而且表情木然,應該是在還未能讀懂的範疇之內;那英組,多亮的嗓音太好聽了,真想讓他多唱幾首,聽梁博的空虛感就像哈林的表情一樣,咬著牙皺著眉,不相信卻忘不了;楊坤組,平安的洋蔥以前聽過,但這次唱可能是因為場地、音響、氛圍的提升,唱的太好聽了,值得循環,金誌文較勁的感覺還在,但他總能把女性的情歌唱出男人的深厚,難怪打動著楊坤和媒體評審,鄒宏宇的我的眼裏隻有你沒有他,我每次聽都是滿臉堆笑,我都忘了這歌是什麽意思,就光看他的表情聽他的妖聲了,確實我們感覺很新鮮,可這東西能長久嗎,我也不知道。還是說說宿命吧,有人讓我仔細解讀一下學員們的宿命,這個真沒法說,我既不是大仙,也不是街頭算卦的。其實我把導師說完,就是想讓你們自己去想,畢竟導師你們不了解。回到舞台上,如果說我們拋開一切的黑幕和背景,單從盲選上看,絕大多數學員準備都是不充分的。有人說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那怎麽辦,你想成功就得要求高,你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你做到別人沒做到的,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其實也不是你要準備很多,而是一定要有可操作性的目標和行為,學習的榜樣還是戴月吧,我在前麵已經說過了,這就是成熟,心智和心理的成熟。非要說學員宿命的話,我勉強為之。首先每組四強裏有一個保送的名額,你看看這四個被保送的,除了金池應該是現場表現的打動之外,其他三個應該早就想好的,隻要不出現什麽大問題,就不會更改了。哈林組,金池的表現之前應該有期待,但現場的發揮還是讓哈林和王治平覺得震撼,衡量過後,保送了,其實在我心裏,我希望王韻壹被保送,本身唱的毫無問題,而且趙可淘汰之後,剩下唯一的爵士,從哪個角度看保送都不會有異議;劉歡組,吉克雋逸的盲選太震撼了,再加上媽媽的一段,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且她不是哪一點達到極致,她的綜合表現力太強,從一個歌手的完整性來看是最突出的,所以劉歡心裏早有譜了,組內比賽做了一場大家感覺很正常的表演,就保送了,其實從後麵進程看,歡哥組強人太多,糾結太多,所以吉克不保送的話也是個麻煩;那英組,張赫宣肯定早就想好了,至於為什麽就認準他,我也很難有一個確實的定論,大家可以研究,可能是歌聲,也可能是感覺,對上了。為什麽確定是早就想好的,因為現場很明顯,在和卓義峰比賽完的評點中,卓是占優勢,張是劣勢,而且導師雖然有個人喜好,但是專業性是有借鑒意義的,但那英依然選擇張,而且更驚訝的是保送張,你要僅從現場表現很難理解這個事,我個人認為多亮是當晚現場最出色的,張的情感後麵還有延續,這個事確實說不清楚;楊坤組,這組裏有一個特殊的人,就是關喆,關喆的特殊在於他的演唱水平明顯高於其他人,但關喆又是一個燙手的山芋,這個形容一點不過分。盲選的時候搶是正常的,實力這麽強誰都想要,可是真來了,問題就來了,你說為了給其他更草根的學員多一些機會,不讓關喆進四強,這說不過去呀,所以關喆必須進四強,這就是早想好的。但你又說,讓關喆得冠軍,那楊坤組的比賽可就全都失去意義了,楊坤也把自己毀了,一個成名的人開始來就認為是冠軍,到最後就是冠軍,可能流程沒毛病,但缺失的東西就太多了。因為唱歌不光講技巧講能量,那樣的話就不用比了,唱歌還有更多更廣的含義,所以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金誌文的成功給了我們一種啟示,他總能把自己的情感很恰如其分的融合在歌裏,然後獨特的表達出來,而不簡單是模仿原唱和炫耀技巧,所以像很多高手唱了這麽多年,跑了那麽多場,有正麵的促進就會有負麵的影響。所以增加的那些媒體評審也是主辦方的一種考慮,雖然他們也不專業,也不是最公平,但他們這種攪合,這種衝突,使比賽增多了可能性和不確定感,省著導師自己一個人糾結,一個人痛快。導師和學員到底有著怎樣的情感聯絡,沒人能說清楚,從舞台上我們能看到第一印象的淺顯的互動,但他們在私下裏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接觸,他們在學習、交流、排練中發生的事,我們不得而知,可能一件小事,一點情緒,都會給導師和他人帶來一種新的感受,尤其在大家並不十分熟悉的情況下,這種新的感覺當然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你的判斷和選擇。我又通過組內比賽,挑了四個人,兩兩相對,看看他們奇特的宿命。首先是丁少華,這個哥們不知是賽前冒犯了哪位大仙,好好的琴藝,好好的嗓音,怎麽也不順,盲選奔著哈林來的,結果就哈林一個沒轉身,還把這個想法說了,弄得挺尷尬,最後選了楊坤,淘汰的時候呢,四個人就哈林一個支持他,另外三個說他出了問題,我肯定沒聽出來,感覺挺好的,你就想想這個事,需要哈林的時候沒有,不需要的時候他來了,這是不是背到家了,要在哈林的隊進四強根本沒問題,可是這個命啊,估計丁少華回頭再想這個事也想不明白。對應著,我們看看哈林組的那位四強,大山。盲選時磕磕絆絆的進了,其實進了都不服眾,勉強有個高音,組內開始後,連闖兩關進四強,眾皆嘩然。但你說是哈林偏袒嗎,也不是,你看看她那兩個對手發揮的,你無話可說,有人說是運氣,不如說是命。其實姑娘是個挺單純的人,我這麽說也不是貶低她,但確實她要在另外三個組,四強?第一輪就沒了。丁少華和大山,這命的差距太大了。再看兩個人。首先是魏語諾,盲選時一首花房姑娘技驚四座,除了歡哥因組內人員的問題未轉身,其它三個都轉了,那個搶啊。但她目標很明確,奔哈林來的,“我有一顆搖滾的心”,而哈林也興奮異常,竟然拿自身的情感開起了玩笑,“公獅子母獅子”,這在我印象中是唯一一次,一般他都說楊坤的。大家也為她高興,把她當做一個未來的高手,可這麽待見的學員,這麽相互吸引的感覺,組內第一輪就沒了。我也想了好久這個事,你說給魏語諾弄個弱的對手吧,但金池不弱啊,並且後來哈林也非常喜歡金池,你說故意放個強的對手,那也沒有道理啊,哈林是欣賞魏語諾的,唯一的解釋,就是太公平了,從歌路、風格、唱法等方麵,就得她倆對上,這是什麽命啊。哈林這麽待見的,大家這麽喜歡的,連第一輪都沒過去。對應著,看看一個不被待見的命運,梁博。要說那英待不待見我們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導演肯定不待見,盲選時連個完整的都沒有,弄的到組內時大家都沒什麽印象,可一張嘴,這空虛的感覺令人窒息,連滅班長和海歸,挺進四強,你剛要感歎命,還沒完呢,組內決賽,命運繼續垂青,空虛到底,擋都擋不住,那英哭著喊著,攔都攔不住,又將幾大愛將斬落馬下。其實說心裏話,進四強那英是能接受的,但四強裏,梁博真是不受待見的,可就是命硬。魏語諾和梁博,這命的差距太大了。這裏借鑒了一些小道消息,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姑且這麽說了,到時切勿見怪。你說這些事誰能解釋清楚,這裏麵肯定有一些相關的邏輯關係,但牽扯的麵太廣了,關係也極為複雜,導師的,學員的,賽製的,導師之間的,學員之間的,最後還得了解一下那一堆媒體評審,估計寫個論文差不多。我肯定放棄了,你要寫的話,之前先掂量一下,我寫這四個導師前前後後用了近五萬字,你看著辦吧。其實昨晚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袁婭維,女人的味道,靈巧的味道,還有最後一首歌釋放的能量和情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也巧了,今天上網看到一則消息,說袁婭維原名袁娟,我的腦袋嗡一下,猛然想起八年前非典時的一首群星演唱的歌曲《因為愛》,那裏麵有個女孩叫袁娟,基本包辦了副歌最後的幾個高音,當時印象特別深。馬上找出了視頻一看,就是她,眉眼間的那種感覺還在,隻不過那時顯得稚嫩和土氣。此後再也沒見過她,沒想到八年後的好聲音舞台她又華麗轉身,而之前怎麽也沒想到她,變化太大了,成熟了,性感了,風格也變得靈巧了,隻有昨晚的《Crazy》那爆發的能量讓人感受到當年的影子。袁婭維的報名年齡是28歲,八年前該是多麽的年輕啊,八年來,也不知她在音樂道路上經曆了怎樣的求索。與吉克雋逸相比,吉克昨天不但唱演俱佳,而且表達的也讓人刮目相看,語言舒緩流暢,平實的話語中,情感、意義都有了,不知是不是之前有所準備,而袁婭維似乎更是願意沉浸在音樂裏的人。希望這次之後,她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再說說媒體評審吧。大家先要澄清一個誤區,這99個人代表不了“媒體”這個行業,甚至也代表不了他們手中牌子上的那個媒體單位,他們代表的隻是自己,隻是平凡而普通的個人,他們有些文化,有些閱曆,僅在媒體工作而已。他們有的或許有正式編製,有的是聘任的,有的隻是幫忙的,這裏麵沒有高層人員,基本隻是普通的娛樂記者。他們沒有非凡的才華,根本比不上在咱們貼子大多數發言的人,他們沒有專業的音樂素養,更比不上震驚魂了,他們也沒有責任感,因為他們的工作和大多數人一樣隻是為了生存。他們在舉牌的一刹那,沒有平時寫稿之前的同事領導在一起的討論會,沒有請教音樂老師的機會,甚至沒有唱片公司的人還能考慮市場的前景什麽的,他們什麽都沒有,隻是憑著自己的喜好,像你我一樣,甚至還不如你我。所以你對這個事千萬不要認真,不要去奢求他們的公正,更不要苛責他們的隨意,你看了那麽多娛樂節目,如今的媒體就是這個樣子。那為什麽要有這個賽製,很簡單,主辦方要宣傳,把媒體的加入進來,這樣節目會宣傳的更好。媒體也高興,露露臉,因為媒體也要宣傳,媒體的領導根本不會關心他派去的那個人支持了誰,隻要把牌子舉起來就可以了。至於對於學員公不公平,這不是主辦方考慮的問題,主辦方負責的是節目,不是學員。所以才會有對學員依然充滿感情的導師的不滿和爭執。所以這就是命,一個選秀比賽的命,一個娛樂節目的命,你要去了解它,要去適應它,更要去麵對和接受它。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從自己做起,不留遺憾,至於結果,看命吧。《四位老師的內心》第一位,哈林。哈林的非凡才華是對音樂的理解和表述,加之他孤傲的性格。所以內心強大的表象是:對抗。在盲選的嬉戲之後,來到了組內比賽,在麵對純粹音樂評點時,哈林褪去了更多的遮掩,他的音樂才華和對抗性格顯露無疑。為什麽對抗,因為他有實力,他有理解音樂的實力,為什麽對抗,因為他孤傲,他不願應付了事,更不願隨波逐流。而且他對自己的音樂理解信心十足。我感覺,基本上大家都是看表演,隻有哈林自己是在品味道。而且他能把這種味道表達的那樣精準,那樣傳神。大家都像聽講座一樣領會著他的傳授,他知道他說完後的效果,關鍵他就想要這樣的效果。我恨不得真想當麵問問他的那些感覺那些語言都是從哪兒來的。當其他人說一,他會說二,當別人表達不喜歡時,他會表達更強烈的喜歡,而且他絕對能自圓其說,你感覺也有道理。選丁少華不選金誌文,選權振東不選吉克雋逸,選侯祖辛不選梁博,選吳莫愁不選金池,太多的一對三,他沒有刻意的表露情緒,隻是淡然說著遠離比賽隻談音樂的本質,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驚喜,而且就能脫穎而出,而且就能深深地吸引住你。這,就是哈林強大的內心。我們再說一個事,看看哈林強大的內心是如何對抗的。在梁博和黃勇的《北京北京》的點評中,有一些細節你們可能沒太留意,但其實意味深長。哈林的第一句話是“我感覺汪峰的作品有一些人文的精神在裏麵”,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句話說的很準確,但我總覺得這裏麵有點問題,還一時想不明白。過了很久,我才明白。因為在整個好聲音的比賽中,這是第一次,一個導師直接點評另一個導師的音樂作品,點評者是哈林,被點評者汪峰,還是新來的,在其他時候,選手唱導師的歌很多,大家都是在點評選手的唱,從來沒有對作品提出意見和觀點。那麽為什麽會出現這個情況。這就牽扯到絕世高手之間溝通的問題。在藝術領域中,高手之間的關於作品的溝通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回避,一種是稱讚。有人問高手之間互相抨擊算怎麽回事,我隻能這樣回答,這說明他倆還不是高手。先看回避,這個方式是被采取最多的,因為高手的自尊心很強,沒辦法說,主要是怕說錯了,顯得自己沒水平,隨便的說好,顯得自己挺弱,說差,這是什麽人品啊。還有一種是稱讚,但這個稱讚非常有講究,一定要直接稱讚到對方作品最核心的精華所在。一語中的。為什麽,因為這個稱讚的目的不是說“你的好”,而是“我懂”。以哈林的性格當然選擇第二種,這樣大家就很清楚了,當哈林稱讚汪峰作品時,表麵上汪峰是高興的,但大家欣賞的是哈林。因為這種稱讚稍稍帶有一點居高的感覺,高手之間一般不輕易用,但哈林為什麽用呢,而且獨獨是對汪峰。這就是氣味相投的感覺。高手的嗅覺很敏感,當出現氣味相近的感覺時,他會非常警覺,在所有包括邀請的共八個導師裏,哈林就從汪峰身上找到了這種氣味,汪峰也是詞曲唱編於一體,而且作品個人風格強烈,而且為人心高氣傲,還是新來的。而且在組內比賽時居然一下子用了兩首自己的歌,這在其他組是絕對沒有的,在整個四組比賽中,幫忙的導師在才華上很明顯的壓過主考導師,就是汪峰,而且一些朋友說現場剪輯掉一些汪峰更為傲氣的語言,這就可以理解了。哈林從內心中自然做出了反應,而且巧妙應用。我不知道汪峰有沒有感覺,評點最後哈林說“當個別唱都成立的時候,這時候就看誰更有畫麵感”,這時汪峰頻頻點頭,因為又說到點子上了,汪峰的傲和哈林還差一個層次,哈林更勝一籌。哈林這種對抗型的強大內心,就像彈簧一樣,平時他認為沒有壓力的時候,他會很平淡,所以他也根本做不出汪峰那些衝動的事,但是當他感覺到他的氣場受到擠壓時,他的反彈力會更大,而且反彈的效果會非常好,一招製敵。我說的這些你可能會感覺有點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品品。哈林的強大內心,可看,可賞,可悟,但不可學。第二位,那英。那英的非凡才華比較單純,就是歌唱事業的成就,加之她極為豪爽的性格,經曆風雨後的更加釋然。所以內心強大的表象是:釋放。那英是唯一一個不會刻意保留情緒的導師,因為她認為沒有必要,隻要不傷害大原則,她可以做到直來直去,她把高興的,不高興的,都能釋放出去,而且過去就過去了,再想下一個事,不在心裏糾結。她的釋放是雙方麵的,一個是自我的,一個是感受外界的。自我的,我認為我好,我就好,我的成就在這兒,霸氣;我認為我差,我就差,該謙虛就謙虛,該請教就請教,所以汪峰的風頭也隻有那英能承受;我喜歡的就喜歡,誰說也沒用;我不喜歡的就不喜歡的,而且我要直接告訴你。感受外界的,你說我好,我就好,你說我差,我就差,你說我聰明,我就聰明,你說我傻,我就傻,用她自己的話,“隨便你”。所以那英在舞台上的情緒是開放的,是自然釋放的,還並不讓人感覺那樣的突兀,那樣的別扭,她可以對著李代沫說“我要是年輕個十歲二十歲我就跟你走”,可以在鄒宏宇的我的眼裏隻有你沒有他中翩翩起舞,也可以在《北京北京》的選擇後伏在汪峰的背上失聲痛哭。她可以公開指責,也可以誠懇道歉。她釋放的坦然,我們接受的自然。那英也是四個導師中唯一一個在考核選歌時不是自我主導的導師,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歌都是汪峰選,但看出來的已經相當多,而且大家可以公開說,這份心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歌可以你選,訓練你也可以負責,最終的決定得我來拿。這,就是強大的那姐。是不是叫那姐的都不是一般人,都有釋放的本事,我想起來了網壇的大姐大李娜。李娜的釋放也是一絕,罵老公,罵球迷,抨擊網管中心,但一邊又大筆的捐善款,又刻苦的訓練。她可以贏得大滿貫,也可以輸掉令人驚訝的比賽。大家對她的挑剔很多,但她不會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總說人家心理有問題,其實心理已經夠強大的了,一個30歲的中國女性在世界網壇成為一流高手,誰能想過呀。其實我們對那英也好,對李娜也罷,還能要求人家什麽呢,她們所取得的成就,已經足夠後輩們仰望一生的了。而她們這種單一釋放的強大內心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士兵突擊中連長問許三多:“有很多路可以選擇,我專挑最難走的那一條,你呢?”許三多木然地說:“我沒走過別的路,我隻會走一條路。”不把事情想的那麽複雜,沒有那麽多顧忌的東西,做真的自我,專注的走下去。這種內心境界,也是可望,而不可學啊。記得“九陽真經”上的幾句話,與大家共勉:“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第三位,劉歡。歡哥的才華很多,但有一點是最讓人敬佩的,就是他能在自由的藝術領域和有約束的社會工作領域都能做出成就,腳踩兩隻船,踩得都那麽穩,而且能互相融合,融合出一種自由與世故相結合的內心境界。這就是:消融。 歡哥在點評時給的答案是最模糊的,隻有在真正觸及內心真正有把握說出理由時才有明晰的指向。這並不是他真實的本意,他也不是什麽東西都搞不清楚的人。他不想引起無謂的傷害,直白的挫傷他人的自尊心;他不想引起無謂的爭議,因為他無意置身於糾葛的漩渦中;他更不想一不小心露出皮袍下麵的“小”來,因為台上以及觀看者有太多的高人,起碼就有身邊的哈林。歡哥既尊重藝術,更尊重人,尊重感情。他一邊要表達出自己的藝術理解,顯出自己的藝術修為,一邊還盡量不露出自己的藝術上的鋒芒,不刺痛其他的導師;他一邊必須做出選擇,一邊又不想他的學員承受情感上的傷害,所以從表麵上看,劉歡是最糾結的人,有時你都會替他著急,為他想辦法,該怎樣擺脫這糾結。但,劉歡有著強大的內心,他當然有他應對的辦法,辦法就是消融,消融的表現形式就是“找一個理由”。你終於明白了,他為什麽總是重複那句話“我給自己找這樣的一個理由吧”,說一次的時候,我沒什麽反應,說兩次,也沒有,可是說多了,我突然間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麽高明的溝通手段,這是一個多麽強大的內心才能排解掉的兩難境地。更重要的是,他的理由在給別人交待的同時,最終給了自己內心一個交待。他用“一個理由”消融了內心的焦慮,釋然了內心的糾結。我們可以回想一些書籍中、影視中、甚至是生活中的畫麵,當一個人處置另一個人的時候,當一個人需要做選擇的時候,當他糾結的時候,注意,一定要糾結,也就是說這個決定不是大家看到的那麽的明確。這時會出現一個理由,使這個決定做了下來,這個理由是給他人的,重要的是給自己的。因為劉歡的積澱中有著太多與社會生活融合的因素,所以劉歡的強大內心最值得我們這些普通生活中人去學習,去借鑒。在生活中,我們有著太多不如意、不舒服的時候,有著太多需要選擇的時候。領導的打壓,同事的爭鬥,朋友的別扭,父母的勞神,親情的疏離,戀人的冤枉,家人的煩心。為你時時增添著困惑,讓你時時麵臨著糾結。那就學學歡哥吧,為自己找一個理由,傷害的理由,原諒的理由,爆發的理由,承受的理由,高興地理由,委屈的理由。讓這個理由說服別人,更重要的是說服你的內心,消融心中的冰雪,做出最適合的決定。找個理由,讓自己平衡,你會舒服一些。不妨試試吧。楊坤的沒寫。楊坤內心也是強大的,相比普通人,強大的多,但目前還不能和上麵三位比較。一個是前麵提到的,還沒到達卓越的成就,這就決定了他在樂壇的地位還比不上那三位,所以霸氣這個氣場就釋放不出來了;再有,在組內比賽開始後,沒有互動,安靜的坐那兒點評,而且更多時候是點評其它導師的。通過楊坤的表達,他還沒有像盲選時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顧忌的比較多,這是正常的,換了誰都一樣。所以有時對他那些略帶感性的話語,興趣就沒有以前大了,更願意聽一些他對音樂本身的評點,比如說張玉霞 “和音非常的準”這一類的。所以在這樣一個公開的舞台上,能做到內心強大,太難了,綜合因素的使然。【 好聲音帶來的生活感悟之二 】< 吳莫愁爭議——鼓勵創新與恪守傳統 > 吳莫愁引起了爭議,單純從個人喜歡不喜歡而言,算不得爭議,萬事萬物都有喜歡不喜歡的,這種個人的喜好,這種純從表麵情緒的反應,不在討論之內。但莫愁的這爭議其實已經超越了這個女孩唱歌的本身,變成了兩個導師及其所蘊含的兩種音樂理念甚至上升到兩種社會理念的衝突。鼓勵創新與恪守傳統。兩個導師就是哈林和劉歡。這兩個自身修為極高的人,這兩個在性格和音樂理念上有著極大差別的人,在好聲音的舞台上,一直未見明顯的衝突,哈林的嬉戲,歡哥的敦厚,讓一些易燃的小火苗很快湮滅。可這種和諧還是被打破了,導火索就是吳莫愁和她的歌聲。回顧一下莫愁的演出和兩位導師的反應。盲選時,莫愁的《Price Tag》技驚四座,但這個“驚”是有區別的,真正從內到外透徹全身的驚,隻有哈林,興奮地第一個轉身,這就是我的菜,溢於言表;楊坤也驚到了,嘴裏說著手裏動著,還一直鼓動那英,最後幫那英拍了,但楊坤自己為什麽沒拍,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許認為不是一個路子,那他的驚,也隻是欣賞的驚;那英也很驚喜,但始終沒著急拍,看來還沒達到真想要的程度,最後被楊坤把她拍了,也成了好聲音的一景,據說也是學習外國好聲音的;最後來看歡哥,除了表情輕鬆之外,沒有更驚喜的內在反應,自始至終沉穩的坐在那裏。轉身之後,那英拙於表達也好,心不在焉也罷,很自然的被那邊已經按耐不住勢在必得的哈林得到了吳莫愁。整個盲選的情景已經很清楚了,最興奮的哈林,最不興奮的劉歡,有了強烈的對比。我們當時哪明白啊,這是現在回頭看才知曉的,所以說後麵的果,前麵都是有因的,萬事都一樣,可誰能總有這先見之明啊。組內比賽,端倪開始顯露。吳莫愁的《笨女人》和褚喬PK,其實很多人喜歡莫愁是從笨女人開始的,我周圍就有不少的大哥大姐瘋狂的喜歡笨女人,我雖然看笨女人看的很傻很天真,但其實一點不討厭,內心也總有支持莫愁的衝動。導師的點評,哈林不用說,那英、楊坤支持莫愁,隻有劉歡,回避了對莫愁的評點,把票投給了褚喬,大家不禁心頭一緊,尤其是事後大家議論最多的是劉歡觀看笨女人時的表情,皺眉的神情已經透出了厭煩。組內決賽,衝突公開化了。吳莫愁的癢和天涯歌女混搭版歌唱時,劉歡的眉頭就沒鬆過,唱完後,已變身感性版劉歡的楊坤選擇金池;那英選了莫愁,你還別說,一路走來,除了哈林,就是那英始終支持莫愁,看來這個傻大姐的內心依然有單純的東西,就是表達費點勁,千言萬語說不出,就會說很驚喜;劉歡的表達很出人意料,直接說出了選歌的不解,又直接說出不知道唱什麽,聽不懂,選擇了能聽懂的金池;孤傲的哈林豈能幹休,毫不猶豫,直接反擊,歌是我幫著選的,然後就是一段精彩的評析,我必須重複出來,不然心裏堵得慌,“吳莫愁是一個極具破壞性的唱法,任何的歌都會被她摧毀,重點是摧毀以後可以重建,至於重建成什麽樣子,見仁見智。”然後在眾人以及莫愁愕然的神情中,喊出了“吳莫愁”。大家可能欣賞我對人生的思考,可是我更欣賞哈林對音樂的思考。每次聽他的點評就像等待樓主更新一樣,那樣的期待。吳莫愁的爭議自此甚囂塵上,喜歡的、厭惡的,紛紛大放厥詞。我們無權幹涉大家的言論,但是兩位導師的意見相左卻已經超出了莫愁歌唱的本身,進入到了一個音樂理念的層麵,甚至到了社會層麵。哈林的音樂理念大家已經了解了,他喜歡新鮮的、自由的,沒有什麽他不敢嚐試的,沒有什麽他不能接受的;劉歡則不同,他的音樂理念很傳統,傳統的標準是他能聽得懂,理解的明白,這與他從小到大的傳統教育有關,也與他身兼社會和藝術兩方麵的工作有關,他喜歡享受音樂,但不完全投入其中,因為他還有傳播音樂的職責,普及更多的人熟悉、了解、掌握他已知曉的帶有傳統意義上的規範的音樂。有人說,歡哥為袁婭維鼓舞小眾音樂,這不是突破嗎,其實明白點音樂的人都知道,歡哥鼓舞的小眾音樂僅僅是在內地小眾,在自由的音樂世界裏,是基本的大眾音樂,其實這從一個側麵也反映出我們現有的音樂基礎、音樂傳播是多麽的差,社會處在初級階段,音樂又何嚐不是初級階段呢,其實歡哥已經算走在初級的前麵了,而且還盡可能的幫助初級後麵的人了解多元的音樂。大多數音樂人還是隻顧自己的生存呢,哪有心思考慮這些。所以當出現一些多元音樂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無比的珍惜。但莫愁的歌唱已經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多元,所以以傳統思想為基礎的歡哥當然理解不了,而且相當反感。哈林就能理解的了嗎,也不盡然,但哈林卻對這種創新,這種另類,持鼓勵態度,因為大家很難理解一個沉浸在某個專業領域內的鑽研者突然看到一個自己從沒見過的景色,那種沙漠中見綠洲的興奮心情。恪守傳統的劉歡有錯嗎,沒有錯,國情如此,能把已經知道的引進的音樂種類和知識,吸收消化掉,就已經不錯了,並且創新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是整個民眾的事,你得有基礎才能有塔尖,現在大家對普通的多元音樂接受起來都比較費勁呢,還談什麽創新啊,而且還是很多人一時還接受不了的創新。哈林有錯嗎,更沒有錯,我們是初級階段,但不能永遠是初級階段,總是恪守傳統,原地踏步,那隻能一輩子初級了。所以創新必須鼓勵,創新必須要做,為什麽不能讓更多的音樂形式出現,為什麽中國不能有自己的獨特音樂形式,你不接受,總有接受的,隻要存在,就是合理的。其實這種爭議已經超出了音樂本身,所以很多專業領域的爭議其實最後都要歸到社會這個大層麵。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急需創新,卻創新很少的階段,我們的自主知識產權少的可憐,就是因為做的人太少了,保守的意識太強了,也因為見識的太少了。在前不久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胡領導要求,必須破除一切束縛創新的思想觀念桎梏和體製機製障礙,鼓勵創新。國家都發話了,我們還有什麽理由去厭煩創新,去扼殺創新呢。莫愁的東西算創新嗎,算。創新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已經有實力有基礎的情況下,更進一步,這種創新看起來容易,實則很難,這種創新的程度一般都是一點一點的增加,所以沒有如果質的飛躍,一般不會被人注意;還有一種創新就是另辟蹊徑,這種創新看起來很難,因為很少人能想到,但一旦你找到了門道,就如同開閘的洪水,自然而然的噴湧了,而且會一鳴驚人,眾人矚目。莫愁就屬於這一種。莫愁的創新來自哪裏,僅僅是即興而為嗎,有人說這是90的怪異思維,可那麽多90後,真正怪出味道的有幾個;有人說,是哈林調教的好,可她和哈林一共才相處幾天。其實莫愁創新的感覺是源自她20年的成長經曆,源自周圍那自由快樂的音樂生活的熏陶。莫愁有一個熱愛音樂的父親,而且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熱愛,父親對音樂的理解也是自由的,他可能不知曉什麽流派,不清晰什麽專業,但他知道自由的歌唱,他知道和周圍的人一起自由的歌唱。父親可以用男生反串唱出“粉紅色的回憶”送給自己的愛人,莫愁當然也可以唱出屬於自己的笨女人。莫愁已經展現了一種才華,而才華源自天賦和鑽研,莫愁有著對音樂的靈性和悟性,更有著父親和周圍人營造出的“大篷車”式的自由音樂生活,小莫愁盡情地投入其中,吸允著營養,創造著新奇,莫愁還有一顆單純的心靈,單純是多麽的可貴啊,她可以在談到與她感情深厚已經離世的父親時,笑嘻嘻的說“他不唱了,我來唱”,她也可以在聽到哈林喊道自己名字時,驚訝的說出“哎呦我去”,任何另辟蹊徑的創新都需要這份單純,如果你心有旁騖,如果你顧慮多多,你就很難去感受哈林和莫愁的單純的音樂世界。其實你要仔細觀察,通過她的表情和表達,莫愁在歌聲中對每一句歌詞都蘊涵著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這是多麽難得啊,你不必非要去理解這種表達,你也不必苛責這份表達是否成熟,但這種表達真切的發生了。四位導師或驚或喜,或氣或煩,都沒有關係,一個20歲的女孩能讓四位大師蒙頭轉向,就值得我們為她鼓掌! 說一個故事,清代有一個人自幼愛好書法,立誌成為書法大家。他勤學苦練,反複臨摹名家字帖,但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有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麽?”這人聽後,醍醐灌頂,猛然醒悟: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個人叫鄭板橋,他創的體叫“板橋體”。我們不知道莫愁將來是否會自成一體,成為一種現象;也可能隻是曇花一現,淹沒在紅塵中。我們也不必追究,將來莫愁或成或敗時,當初誰該當功,誰該擔過。我們隻知道,當哈林麵對選擇喊出“吳莫愁”名字的時候,他留下的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種可能性,一種新鮮的未知的音樂希望。我們為什麽總要探索世界,因為我們了解的,隻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先看看哈林和楊坤的微博對莫愁的支持。@庾澄慶:剛出道時,大家說我是地下音樂,我困惑了!後來,我的音樂慢慢被接受,又開始羨慕別人的銷售量大,傳唱度高。最後,我終於知道這是宿命!注定要玩這些音樂才爽!所以我想通了,如果不能第一!就要唯一!這些年我一直照著直覺做音樂!在中國好聲音亦然!擇我所愛!愛我所選!未來!你們會看到!@楊坤:莫愁,你莫愁,今天你讓很多人發愁,明天你就是中國的Lady Gaga。未來為你發愁的人,會給你掌聲呱呱。我想說的是,現在支持莫愁的人很多,但其中有一些都帶有對劉歡的嘲諷,這是不對的。本身創新和傳統就是矛盾的,很難分清是非。舞台上,當選擇莫愁的時候,其實對金池也是一種傷害,金池也有實力,表演也很完美,而且受眾明顯比莫愁多。雖然類似金池這樣的唱法很多,但這是比賽,憑什麽金池不能贏。所以當解釋不通時,我們就想到了宿命。莫愁要是在其他隊,早就沒了。哈林也提到了宿命,我感到了一絲惶恐。從日後的發展來看,莫愁的機會明顯要比金池多,好包裝也好打造,隻要自己依舊單純,不斷提升,應該會有音樂人為她寫歌的,想到這兒,還是很欣慰的。劉歡不喜歡莫愁的唱法,很正常,但問題可能就出在他的評語上,往常劉歡都會考慮的很周全,不好選的時候就不選,模糊過去。這次看來真的是,劉歡內心最傳統的東西在抑製不住的作祟,他真的認為莫愁的東西不是正經的東西,不應被鼓勵和弘揚,所以一反常態的直接說了出來。可能真的像某些朋友說的,暴露了弱點,露出了皮袍下麵的“小”了。但大家還是應該理解他,社會環境的影響太深了,這一點局限完全應該在諒解的範圍之內。你要在內地換一個追求自由音樂的人,可能音樂深度和個人修為又比不上劉歡和哈林。所以要改變現狀,還得從大環境入手。再說說莫愁的事吧。有個朋友說,劉歡也沒什麽錯,隻不過真實的表達了一下想法,就引起這麽多的爭議。就是因為劉歡平時給人的感覺不太輕易批評學員,或者表達反感。我一想,有些道理。這四個導師裏麵,包裹最嚴的,最中庸的,就是劉歡。為了不傷害學員和其它導師,有時會刻意的隱瞞或削弱自己的鋒芒。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印象。冷不丁想釋放一下的時候,大家會特別敏感。而其他幾人,尤其是哈林和那英,基本直抒胸臆,所以大家從他們嘴裏聽到什麽觀點都不意外。生活中也是,有時你打下什麽基礎,就不好改了。朋友之間,戀人之間,甚至夫妻之間,你一開始為了某種目的,刻意隱瞞一些鋒芒,形成一個比較和諧的氛圍。當時間長了,目的基本達到了,你想釋放一下情緒,對方反而接受不了了。這時候你怎麽辦,別無選擇,要麽再做回去,收斂鋒芒;要麽就直麵衝突,殺出一條血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