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原笑

救國之雄心壯誌,盡付笑談。
正文

說說讀書與為學

(2012-04-13 10:54:42) 下一個

英國的培根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確能使人求知的欲望大增,許多人也因此話被推上了漫漫之求知路。

說到求知的途徑,通常不外乎兩種:其一是通過自身的實踐去獲得知識,其二則是通過學習來獲得知識。由於個人的精力與資源總歸有限,通過自身實踐所得的知識也總歸有限。並且,通過個人實踐獲得的經驗性知識往往由於缺乏細密的推敲和廣泛的檢驗,通常總難免淺薄和漏洞百出。而通過學習從前人的積累中吸取知識精華不但事半功倍,且這類知識常常也經過較多的推敲和較廣的檢驗。學習的價值蓋在於此。而讀書則是學習的主要方式!

讀書得來的知識,人們習慣上將其稱為學問。然而,人們心中普遍存在著一種錯解,那便是:以為有學便是有學問!事實上,讀書多,隻能算是有學,還算不得有學問,學的東西隻有通過問,方能變為學問。這裏所說的問,並非指向別人發問,向他人發問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學法,隻有向自己發問,才是做學問的問。向自己發問其實就是反思,其核心的精神就是:質疑與演繹!

曆史上為書所誤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的共同錯失就是隻學不問。趙括、馬謖是兩個典型,趙括讀的兵法比他那號為名將的老爹多得去啦,馬謖也讓諸葛孔明佩服得要緊!這兩個人最終誤己誤國,成了笑柄。司馬光讀的書也很多,要不然,《資治通鑒》那麽一個厚厚的大冊子是編不出來的。他在《資治通鑒》裏發表的議論,多是道學上的老生常談,其評人論事的見解,不要說是與太史公比,就是與班固、陳壽比,也隻夠提鞋了。他反對王安石變法時,引經據典,滔滔不絕。然而,這些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論是操筆還是鼓舌,用的都是別人的話語!

人的確應該多讀書,但必須量力而行!若是不能把裏麵的道理完全搞明白,那便很容易把自己搞成殘廢!做學問其實很像做生意,學好比向別人告貸,問則有似理財的手法。對於做生意而言,資本多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是能力有限,而資本又大得玩不動,弄到破產也不是沒有的。有的人讀書不多,但很善於問,最終很有學問。這就恰似靠小本生意白手起家的富翁。這樣的人也在不少。是故,對生意人來說,理財有方強於資本雄厚。對讀書人而言,善問更勝於多學!

秦末那個大名鼎鼎的劉三就是個大學問家,但許多人卻偏偏不信!然而你且別感到詫異,能讓張良、陳平、韓信之流的智略之士拜服,能讓蕭何、曹參之輩洞察世俗的滑吏帖服,能讓黥布、彭越、樊噲之類的豪莽之徒畏服,能讓紀信等忠義之士為他獻身,你能說他肚子裏沒有學問?劉邦可謂是個少學善問的典型,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他讀過哪方麵的書,我想他的學大約是來自井市。這人就似個白手起家的富豪,起初資本極少,但經營的手法卻極是高明,最終的資產也著實驚人。沒人會因白手起家者初期資本的窘迫就看淡他最終擁有的財富,難道就可因劉邦的少時之無學而小視他最終的學問?與劉邦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如劉裕、石勒、朱元璋,都莫不如此。諸葛亮為學也不甚多,要不然初到東吳,便有人譏諷他所治無學。狄仁傑也曾被人指責說學得不夠精細。然而,諸葛現在被視為智慧的化身。狄公則生前是武周的擎天立柱,身後是李唐的守國功臣。國學大師辜鴻銘經常寫錯中文字,卻被中外都推為清末民初中國之第一國士。他對東西方民主的見解估計更是曠古絕今地高人一籌!史載這些人讀書都務求粗知大義,知大義可算是這些人成功的秘訣。

常言道:死讀書不如不讀書。孔聖人也說:學而不思則罔。要讀書,要多讀書,但讀書明理、知大義才是正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