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言及華夏文化,曰民俗,曰書法,曰國畫,曰戲曲、曰古跡,曰民間藝術,曰舌尖上物,凡此不一而足。吾謂此等,皆為華夏文化之皮毛也!
且說華夏文化,有其靈魂,有其血脈,有其骨肉,有其皮毛。皮毛是為其表象,見表象而不識其裏者,實為不知華夏之文化也!
“天人合一”當為華夏文化之精髓也。所謂“天人合一”,就是敬天以愛人,愛人以順天。順天理以為人事,為人事當順天理。順天理行事,其君則是有道之君,其民則是守善之民。不順天理行事,其君則是亂國大盜,為民則是害世小賊。順天理而為人事,社會太平,人民安享,豈非便是孔子向往的王道世界、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度。違天理行事,其君必遭天譴,其民定遭天罰,社會必然播亂,若此必是強盜縱橫的世界,小偷享受的樂園。“天人合一”,以從理務德為宗旨,是華夏民主文化的基本象征。華夏民主文化立足於正確的民主理念,從培養民主的民性出發,既守持根本,又腳踏實際,是實現民主社會的必由之路。而西式“民主”以從眾為主旨,從眾亦即從強,從強實為從力。西方“民主”社會,先歪曲人民之所指,繼而以製度為理念,借民主之名,行強盜之實,實乃當今世界陷入動蕩的根本原因。“天人合一”非但是華夏文化的精髓,更是人類文化的瑰寶。其所承載的民主思想精神,正可謂是華夏文化的真實靈魂。
五千年曆史之傳承,當為華夏文化的血脈。華夏的血流脈氣因仁、義、禮、智、信、勇諸德而動。仁者知天、義者知愛、守禮知矩,智者明理、信者忠誠、勇者雄健。不知天者,不知常,不識變。不知當守,不懂權宜。麻木者乃為不仁也。不為義者,上不知孝,下不懂慈。不知感恩,不施其愛。無義者實為無情也。不守禮者,不知進退,難為行止。少禮者野,逾禮者偽。無禮則近乎禽獸也。智者不惑,所貴惟明。有識能斷,真偽可辨。無識者愚,武斷者悍,愚悍則為不智也。外不欺人為信,內不欺心為誠,無妄而專一,是為誠信也。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於一人則為表裏如一,於天下則為“天人合一”。仁者必勇,勇無義則亂、無禮則失度、無智則難行、無信則難果。諸德無勇則無用。仁、義、禮、智、信、勇正是華夏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的動力源泉。
崇道重本、尊賢重孝,為弘揚、發展和保護華夏文化,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仁人誌士可謂是華夏文化之骨,而勤勞樂善、平和包容的華夏民眾則可謂是華夏文化的附骨之肉;無骨難立,無肉不豐。華夏文化之所以數曆摧殘卻未見毀滅,雖融合頗多,卻根基不損,實賴其骨堅肉厚。
上述以外,華夏文化的痕跡散見各處,林林總總,斑斑點點,皆可謂是華夏文化之皮毛也。其中,民俗可謂是其皮,而書法、國畫、戲曲、古跡、民間藝術、舌尖上物,則可謂是其皮上之毛也。無皮毛無附焉,無毛皮難久存。皮毛雖然為表象,卻護骨肉、存血脈、承靈魂,於其整體亦不可或缺。
華夏文化之靈魂、血脈、骨肉並皮毛,共為一體,共構燦爛輝煌之華夏文化。沒有血脈、骨肉,靈魂便難以寄托,沒有靈魂,血脈便難再跳動,骨肉也隻能成為僵死的曆史遺跡。皮毛破損,骨肉難免不傷。但皮毛破損猶可再造,但丟棄了靈魂,斷開了血脈,骨肉分離,華夏文化隻會成為昨日黃花。而今為拯救華夏文化而奔波者,雖不遺餘力,但舍本而求末,於事寧有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