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史之二

(2018-04-02 05:19:39) 下一個

我無意為袁世凱翻案,事實上我並不喜歡袁世凱,我覺得他是一代梟雄不假,不過對大勢的判斷一錯再錯,沒有進一步和南方新興資本家的勾結起來,成不了大事。之所以為他說兩句,隻是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袁世凱也是一時之選,北洋係統的領袖,和平勸退清帝,結束帝製,這一點就不得了。他有負麵的影響,但不能抹殺他正麵的功勞。生活在那個亂世,想拔尖不單要有能力,也要有運氣。

 

我們生活在已知結果的後世,點評當時的情況當然心中有數,但是當時隻是一個瞬間的判斷,對錯無從談起。反正都是選邊站隊。比如秦王李世民囚父弑兄,如果你以後來的“貞觀之治”來看,李世民的舉動當然是正義的,李建成當然是無關緊要的配角,但是當時配合秦王政變的人,誰會想到有“貞觀之治”?李建成也不是蠢才!不過他失敗之後,就必須是蠢才!同理的還有宋太宗趙光義等等。

 

在冥冥之中有直覺,最後判斷正確的都是幾百年才出一個的。比如劉邦,劉邦同學基本可以劃入街邊小流氓一類的,他其實沒怎麽讀書,對曆史的掌握幾乎沒有,這在中國曆史上極其罕見,不讀書而成大業的,或者好聽點不讀書而振興中華的,除了劉邦,可能就剩下朱元璋。或者再加上老船長。這種人可能不能讀書,讀了書反而會限製他們的判斷。

 

讀史因為受觀點和角度的影響,要允許別人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問題,比如有人從政治,從經濟,從民生或者從邏輯的角度,不能一言不合,就拍案而起。要客觀,有好的一麵,就必然有差的一麵,世上哪有完全正確的決定。人生就是不斷的取舍,取舍就是趨利避害,有取必有舍。

 

因此,讀史可以使我們平和的看待問題,我們努力的結果也許不一定是我們期待的,關鍵是你怎麽看待結果。

 

都說讀史可以明智。那麽這句話這麽理解呢?這要回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人到底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比如我們去買菜,你到底是買左邊那把菜還是買右邊那把菜?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的決定都是感性的。左邊和右邊的菜的區別是不大的。我們做出這個決定的基礎是基於我們的經驗和實踐積累。那麽買菜可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選擇。而人生其實就是由各式各樣的選擇構成的。

 

我們不可能像買菜一樣有豐富的實踐機會。事實上很多選擇一輩子大概隻有一次機會,因此我們沒有經驗去判斷,因此就要讀史,看一看前人的經驗是什麽,這些東西能給我們什麽啟發。

 

又比如很多人懷念民國時期,覺得民國時期非常吸引人,現在什麽都比不上民國時期。其實這種觀點是可笑的。如果民國時期真的像想象的那麽好,為什麽民國時期沒有發展出來?而是變成了過去式?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盛世或者一個盛世即將來臨的時候,盛世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都走上軌道,有了規矩。一切僥幸或者幸進都不可能發生在盛世時期。你可以隨便翻開古今中外任何曆史上的盛世時期的記錄,盛世裏都是論資排輩,為了規矩,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打破頭。隻有草創時期,才會有年輕人擔當大任,一旦進入平穩期,就會強調經驗和學曆。不會再出現兵行險棋。

 

感性的判斷是建立在理性的實踐的基礎上的,當你的理性實踐不夠用時,就要多讀書,用別人的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當然,這有很高的風險,別人的總結是否完全真實,是否是從客觀的角度以及當時的條件和你自身的條件是否類似等等都會造成判斷的偏差,因此有人就讀的通透,有人就讀的偏轉。甚至讀的南轅北轍。因此,在個別情況下,有些人不讀書可能比讀書還要有效,中國的曆史非常悠久,任何一個可能性都很容易找到例子來證實,也同樣非常容易找到相反的例子來反駁。這同樣是一種選擇。

 

人生就是選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