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李鴻章傳-梁啟超

(2017-05-09 10:56:54) 下一個

 

    胡說八道君曰:近代史上最冤枉的人無疑是李合肥鴻章字少奎大人。近代喪權賠款的條約最後幾乎都是簽著他老人家的大名。賣國賊的帽子除了他無人能戴、敢戴、可戴!我們的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但是,事實上呢?李中堂是否有可情可憫之處?李中堂與石敬唐或後輩的汪精衛是否不同?我們且看看梁啟超對他的最後評價。

    先說說梁啟超,這是清末民初的旗幟性人物,最早拜在康有為門下,是康氏門徒。後來與康氏公開決裂。稱其為近代偉大的啟蒙者毫不為過。總的來說,他是改良派,不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派。

    梁啟超與李鴻章“於政治上為公敵,其私交亦泛泛不深”,世人皆罵李為秦檜、張邦昌,但梁啟超為李鴻章作傳,卻處處以公平之心,“多為免解之言,頗與俗論異同者”,要知道梁啟超目高於頂,而且輩分很高。中興四臣中,拋開曾、左、胡而獨傳李。可見他對於李鴻章是心有戚戚的。

    整本書的最後,是梁啟超寫給李少奎的一首詩:

    陽秋未定蓋棺論,

    病國能成豎子名。

    如此江山且休去,

    夕陽黃葉送君行。

    書裏寫什麽就不多說了,我們說說梁啟超對李少奎的評價,有閱曆無血性,有才氣無學識,彌縫偷安以待死,未死之前責任而不辭。“今日舉朝二品以上之大員,五十歲以上之達官,無一人能及彼者,此則吾所敢斷言也,嗟乎!”

    有意思的是梁啟超用了16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來類比李鴻章大人,很有創意:

    一、李鴻章與霍光。兩人都是“不學無術”。李鴻章乃謹守範圍之人,其一生不能大行其誌。其於普通學問,或稍過之。(李少奎比霍光稍微有點普通學問而已)

    二、李鴻章與諸葛亮。兩人中國三代之後,同時具有:忠臣,儒臣,兵家,政治家,外交家五種資格。李鴻章所憑籍,過於諸葛,而得君不及之。李鴻章初起於上海,僅以區區三城,而能奏大功於江南,創業之艱,亦略相類。後此用兵之成就,又遠過之矣。不過李鴻章以豪富聞於天下,諸葛遠不如他。至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犬馬戀主之誠,亦或仿佛之。

    三、李鴻章與郭子儀。李合肥有中興靖亂之功,頗類郭汾陽,其福命亦不相上下,但汾陽除定難以外,更無他事;合肥則兵事生涯,不過其終身事業之一部分耳。易地而處,汾陽未必有以過合肥也。

    四、李鴻章與王安石。王荊公以新法為世所詬病,李鴻章以洋法為世所詬病。新法與洋務,雖然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見識規模,絕非詬之者所能及也。號稱賢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議其後,都不得已任用些狂妄無稽之徒來施其政,這是兩人類似,但王安石得到皇帝的鼎力支持,而且布置專注於民事,局麵宏遠,有過於鴻章者。

 

 

    文章中凡是文言文部分,都是梁先生的原話,因為梁先生是用史家筆法而不是現在通行的小說體裁寫的傳記,高度概括而沒有細節描寫(我認為大部分的細節都是野史或者作者自己的想象。把傳記當成小說寫。這樣的傳記不讀也罷!)而梁先生又喜歡用典故。因此如果翻成白話文就支離破碎。不如直接引用,再加注釋還好。

    五、李鴻章與秦檜普通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的最多。在法越,中日兩戰之後,罵聲達到頂峰。出於市井野人之口,尤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六、李鴻章與曾國藩。李鴻章與曾國藩,就像管仲與鮑叔、韓信與蕭何。李一生的學行、見識、事業,無一不由國藩提撕之而玉成之。因此李鴻章隻是曾文正公門下之一,曾非李所及,世人已有定論(最簡單,曾文正公雖去,卻發掘、提拔了李合肥,李合肥一走,卻無人接班。高下立判)。雖然,曾文正公是個方正的儒者,他的外交和機智變通或者不如李鴻章。又或者文正公深守進退知足的信條(兵破南京時,他老人家如果想黃袍加身,隻是指顧之事而已)。常以急流勇退為心,而李則血氣甚強,無論若何大難,皆挺然以一身當之,未曾有畏難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長也。

    七、李鴻章與左宗棠左、李齊名於時,洋務之見識不相上下。左文襄幸早逝十餘年,故得保其時俗之名,而此後艱巨謗詬,盡附於李之一身,左文襄的福氣與命運,不能不說真不錯。(曾國藩諡文正,左宗棠諡文襄,李鴻章諡文忠)

    八、李鴻章與李秀成。這個類比令我很意外,教科書裏一般對太平天國裏的洪仁軒評價比較正麵,頂天說一嘴一路向西的石達開。而對李秀成多數是作為一個丘八行伍的戰將。但梁先生眼裏對李秀成評價極高:“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於本族,鴻章忠於本朝,一封忠王,一諡文忠皆可以當之而無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讓李鴻章,其一敗一成,則天也。”甚至李秀成不殺趙景賢(為湖州道員,團練總辦。李秀成在鹹豐十年以重兵圍湖州城,趙景賢組織鄉勇抵抗,打退太平軍數度圍城),禮葬王有齡(浙江巡撫,這已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在周圍都已陷落的情況下,獨守杭州兩個月有餘,城破殉國)。而李鴻章則將向他投降的太平天國八王都殺了,於德行有虧。

    九、李鴻章與張之洞十年以來,與李齊名者,則張之洞也。雖然,張何足以望李之肩背?李鴻章實踐之人也,張之洞浮華之人也。李鴻章最不好名,張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肯任勞怨,好名故常趨巧利。梁先生引用了一句李鴻章對張之洞(字香濤)的評語:“不圖香濤做官數十年,仍是書生之見”並覺得一語可以盡其平生。還認為張之洞虛驕狹隘,殘忍苛察。遠不如李鴻章大量。

    十、李鴻章與袁世凱繼承李鴻章遺產的人,是袁世凱,袁世凱也是李鴻章提拔培養出來的。其人功名心重,其有氣魄敢為破格之舉,視李鴻章或有過之。至其心術如何,其毅力如何,則非今之所能言也(很好奇袁世凱稱帝時梁啟超的感覺如何?)。而今日群僚中,其資望才具可以繼鴻章之後者,舍袁殆難其人也。

    至此,都是與李鴻章同時代的中國人,這六位基本也是當時中國最出色的人才。與明末相似,大清朝在氣數已盡的時候其實並不缺少人才。但當家老太太一直以權術治國。權術畢竟都是旁門左道。於國力基本沒有裨益,也就是維持。除了李秀成,剩下五位都沒正經主持過國政,曾李完全沒有入過軍機處。左入過兩次,都是年頭入年底即外放。張之洞一直到垂垂老朽才入軍機處,哪裏還有精力治國,何況他也不是軍機領班。我個人認為左宗棠最有才華,記得第一次聽說“天下一日不可無湖南,湖南一日不可無左宗棠”。當時覺得做人真的可以很不要臉,哪有這麽吹捧的。後來覺得左宗棠的確很有本事。他比李鴻章膽子大很多。抬棺材征新疆這事李鴻章幹不出來。旗人即不愛惜,也不肯放權。功高不賞,惡大不罰,一味攬權不放。恭王死後,旗人連個稍有能力的都挑不出來。結果,武昌槍響,天下督扶都鉗口不言,順水推舟。袁世凱爭取一個和平退位,算是對的起天地良心,非常有交代了。

    大概的意思就是:

    1、李鴻章和秦檜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我都懶得跟你解釋。

    2、曾國藩比李鴻章厲害!大家都這麽說。

    3、左宗棠與李鴻章一樣厲害,左宗棠就是早死十幾年,不然我們也會把他罵死!

    4、李秀成就是錯投長毛,不然他就是李鴻章第二。

    5、張之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差李鴻章至少九條街。

    6、袁世凱可能有點本事,現在還說不準。不過他既然是李鴻章看上眼的,大概能辦點事吧?

    我不是曆史學家,也不是社會學家。對李鴻章感興趣純粹是個人愛好。一個人到了外國通常情況下會更愛國一些。其主要問題就是有了對比,有了對比你就會發現一些原來自認為俗成定約的東西後麵隱含著深刻的意義。李鴻章原來作為一名空前絕後的賣國賊,經他手割讓的國土和白銀雖然沒有統計,不過可以想象,其價值再打幾次甲午海戰都足夠了。被世人痛罵他生前估計早有準備。怎麽折辱都不為過。不過我覺得反過來想,如果沒有李鴻章,換個人來處理,情況會更好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麽我們就有共同語言,可以接著聊。不然的話,我們還是要翻過李鴻章這座山,看看情況是怎麽回事?我們還是有共同語言的。

    李鴻章大人自己承認的最大的遺憾是沒坐過考官(李鴻章生平最遺恨者一事,曰未嚐掌文衡。)。也就是沒有主持過科舉大典。以蓋世勳名,而戀戀於此物,可見科舉之毒入人深矣。(梁先生中舉之後,沒有參加會試,他沒中過進士。不可不知也!)

    十一、李鴻章與梅特涅梅特涅是奧地利首相,終其一生帶領歐洲各國與拿破侖周旋。梅特涅外交政策,能操縱群雄,李鴻章外交政策,不能安頓一朝鮮,此其所以不倫也。

    十二、李鴻章與俾士麥俾士麥又翻譯為俾斯麥。普魯士的鐵血宰相。德意誌崛起的奠基者。或有稱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者,雖然,非諛詞,則妄言耳。李鴻章何足以望俾斯麥?雖李之際遇或不及俾,至其憑籍則有過之,人各有所難,非勝其難,則不足為英雄。故持東李西俾之論者,是重誣二人也。

    十三、李鴻章與格蘭斯頓格蘭斯頓是當時的英國首相。其多長在內治,專在民政,有道之士也。二者相去蓋遠甚矣。

    十四、李鴻章與爹亞士(Thiers)爹亞士(Thiers)也譯作梯也爾。拿破侖下台後當總統跟普魯士簽約賠款50億法郎。簽完之後,而法蘭西不十年,依然成為歐洲第一等強國;若李鴻章則為償款所困,補救無術,而中國之淪危,且日甚一日。其兩國人民愛國心之有差率耶?抑用之者不得其道也。

    十五、李鴻章與井伊直弼井伊直弼就是日本簽訂《美日友好通商條約》的人。日本也是從此開始開放門戶,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井伊直弼當時也是被舉國怨毒,被刺殺。其才可敬,其遇可憐,日人至今皆為訟冤。李鴻章之境遇,殆為似之,然困難又較井伊萬萬也。井伊橫死,而鴻章哀榮,其福命則此優於彼焉。然而日本興矣,然而中國如故也。

    十六、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的名字在中國最多人知道。作為中日戰爭的雙方統帥,伊藤顯然是贏了。伊藤曾遊學與歐洲,眼界比李鴻章寬廣。但伊藤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如李鴻章於中國的重要性。

    回到現在,茫茫中自有大氣數。有興有衰。中國之所以曆盡艱辛而不倒,自有一批又一批豪傑英雄前仆後繼。不然也像其它三大文明一樣,消失殆盡。今天我們又回到了世界的前列,這不是靠否認前人的劣跡而得到的,一代人作一代事。沒有前人栽樹,哪來後人乘涼?也許沒有李鴻章,也最終有人搞洋務運動,但曆史選擇了李鴻章,我們還是需要念他的好。

    他是個了不起的人!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我沒拉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狐鵠' 的評論 : 好壞都無所謂了。我們隻能說他盡力了!
我沒拉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真不知道!下回得去看看。到了蘇州就眼花繚亂了
我沒拉臣 回複 悄悄話 鬧了一個大笑話:是李少荃,不是李少奎!感謝伊梵、心戚然2!
狐鵠 回複 悄悄話 他主張放棄新疆,就是個壞人
心戚然2 回複 悄悄話 來自百度: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伊梵 回複 悄悄話 有個筆誤,請該一下,李鴻章字少荃, 不是少奎。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我喜歡他寫李鴻章和李秀成的這段。二月去蘇州博物館老館,原來的忠王府,還想到這本書。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今年讀的第一本書,不長,精簡,非常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