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妙人妙事的時代之二

(2016-08-04 18:57:44) 下一個

 

    陳橋兵變後宋太祖黃袍加身,接著自然是統一帝國,他選擇了先南後北,或者說是先易後難,南方的幾個國家兵力明顯比北方的要弱,現在很多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宋太祖應該先北伐,然後再統一南方,這樣就不會造成統一南方後兵力疲弱。我不這麽看,宋太祖當時手下猛將如雲,連後周的柴世宗都打的契丹不敢南顧。太祖如果有時間的話,應該不在話下。隻是著名的“燭光斧影”讓他弟弟成了太宗。

    另外當時的中原地區,由於五代十國的動蕩,經濟已經崩潰,無論文化、農業和商業,重心轉移到了南方,要想北伐,必須有個堅定富足的後方,先南後北是時代的要求。定都開封而不是洛陽就可以說明問題,開封水運方便,洛陽的黃河水道無法利用,盡管洛陽有山川之險。

    帝國的沒有徹底統一,因此必須保留足夠的兵力震懾北方,養精蓄銳以準備北伐,所以更要強軍。宋太祖定下輪換製,就是各軍隊每三年更換一次駐紮地,以防止領軍的將軍做大,另一方麵也起到練兵的作用,要知宋朝由於地理位置的限製,缺乏馬匹,三年一輪,全靠腳走。幾乎就是無時不在備戰。戰時的糧草消耗和平時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到了太宗朝後,邊境穩定下來,隨著知道如何打仗的老將的離世,兵力越加疲弱,這就需要增加兵力維持戰鬥力,因此軍隊越發龐大,直至不可收拾。

    經過五代十國的動亂,民心思定,接受了唐代的教訓,宋太祖必須削弱軍方的勢力,使其不能再成為唐代節度使那樣的諸侯格局,你可以想象一下民國時期的各地諸侯們的情況,就可以了解宋太祖趙匡胤的心態和蔣先生的心態。宋太祖沒有采取漢高祖劉邦那樣的舉起屠刀,也沒法像李世民那樣把一群老軍頭鎮的不敢亂來,因為他可能覺得李世民是厲害,但不能保證他的兒孫也厲害,因此他決定扶持另一班人,打倒軍權在握的兄弟班成員,於是扶持文官,希望從根本上改變民間的風氣。於是乎他那班從龍的兄弟們隻能高官厚祿的養起來,文官們也不可靠,需要製約,於是壘床架屋,官僚機構無比複雜,一人做事,恨不得有十個人監督。宋朝還實行高薪養廉,(後世明朝接受教訓,搞到當官薪俸極薄)不斷創新高的兵力,龐大的官僚機構,國家的費用必定是天文數字。所以到了仁宗朝,宋仁宗再也沒有辦法,主動要求變法求生,範文正公仲淹閃亮登場!

    曆朝都有主持變法的天才人物,基本下場都不好,最出名的幾個:最早的商鞅變法,創秦王滅六國極盛的人物,車裂!漢景帝的晁錯,主張廢封建設郡縣,被清君側腰斬於市。明朝的張居正下場也很慘。範、王二位算是比較好的。

    範仲淹曆代王朝對他的評價都是極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個皇帝不喜歡這類型的手下,所以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而王安石就沒這個待遇了,範仲淹了的溢號是文正,這已經是文官能拿到的頂尖溢號,像李鴻章溢文忠,文襄這都是次一級的,但王安石的溢號是單溢“文”,單溢要比雙溢貴重的多。再往後的人臣幾乎沒有得到單溢的了。這一般都是皇帝的溢號,輕易不給臣子的,這也說明宋皇和大臣們還是公正的。但王安石說過一句話:“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這就是小平同誌“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文言文版本。作為至高無上的後世皇帝,肯定不愛聽,所以後世宣傳王介蒲的沒有範仲淹的多。這話即使是現在,也沒人敢這麽直白的說出來,很狂,狂到沒邊沒際!但王安石有資格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