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小測工老S的水利人生 (二)

(2018-12-12 21:33:57) 下一個

上篇說到小測工被加入“口袋戶口”,糧票的來源發生問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5817/201812/14538.html

 

由於水利測量是野外工作,糧食月定量有40多斤,小測工身材瘦小,飯量上算易於溫飽型,於是“糧票”月月有富裕。剛剛成為“口袋戶口者”,尚有存餘“糧票”,北京的“地方糧票”。伴隨“地方糧票”的還有“油票”,是用來購買食用油的。小測工“糧票”有結餘但是“油票”用光了,沒有食用油吃咋辦?小測工每周去北京百貨大樓的“糕點櫃台”,與用“全國糧票”買糕點的“外地人”用北京票換全國票。“全國糧票”內含“油票”,有了它,再換回北京“糧票”時,就再生出“油票”,有油吃了。

如此堅持了幾個月,機會來了。北京的青石嶺電站,在建。工地上原有水電部測量人員,當時發生內鬥,於是求水電部“勘探設計院”重新派人。派去一個大學生,他帶上小測工同赴任。在那兒能報臨時戶口,有糧票了!

青石嶺電站挖了一半,發現下麵是個大斷層,工程下馬。

這前後,1960年,京密引水工程昌平段在建,指揮部在昌平。小測工從青石嶺輾轉於此。

說個小插曲,在昌平的京密工程,小測工的“業務”是“內測”(繪圖與數據處理)。當時要求“幹部參加勞動”,所謂“勞動”,必須是體力活,“內測”的業務行為居然不算“勞動”,於是去食堂幫工。小測工的具體“勞動”是在食堂窗口賣飯。小測工玩數兒是長項,算賬快(“You guys are good at math”,看誰說,“自己人”說不算“種族主義語言”)。在他賣飯窗口排隊買飯的隊伍總是最長,因為人流移動快,排隊時間最短。有時候不該他“勞動”,他自己也排隊買飯,別人就逗他讓他趕快去賣飯。那個工作地點現在小有“名氣”,小湯山,秦城監獄所在地。

在京密工程幹了大約兩年,完工,返回在北京的“水利部勘探設計院”。小測工仍然上不了北京戶口,但是可以有“臨時戶口”,不用去百貨大樓“倒糧票”了。

大約是1962年,小測工被派到河北平山縣的黃壁莊水庫打工(第二勘測隊)。對小測工來說,這是生活中的一個顯著年,工作之餘考進了北京水電學院的函授班,上了一年函授大學,獲得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開玩笑,你懂的)。圓了大學夢。為什麽隻上了一年的函授?小測工好讀書,技術書,隻要是與工作有關的,自學了不少,但是高等數學是個難點。函授一年,學會了“微積分”,階段性學習目的完成(當時還不興混博士文憑)。也在黃壁莊,小測工成了“領導”,領導整個勘探小組。

在黃壁莊期間,小測工還趕上了1963年那場大水。當時,豪雨連下七天七夜,黃壁莊水庫下遊已經有了局部的湧溢現象。小測工帶著一些“民工”在水庫庫區護壩,有可疑處就填砂石料。可是身邊的“民工”逐次減少,原來“民工”多是下遊居民,有些家鄉已被淹,就回家照看去了。小測工住的房子就是當地的“民舍”,沒啥“現代支撐”結構,豪雨中,房子的一堵牆倒了。好在是向外倒,沒傷到人,屋頂也沒塌落。

豪雨中水位快速上升,離溢堤隻差一米,情況如此之險,“解放軍”的甘泗其上將帶軍人在壩上放了炸藥,差一點就要炸壩排險。好在大雨停了。水壩無恙。

俗話說,亂世出妖孽。豪雨期間,小測工在大壩用儀器觀測,聽身邊的“民工”激動,用手指著遠方的庫麵,皆喊“龍,龍”。隻見庫區中心,一條碩長的黑線在緩緩移動,黑線連通水天。小測工調整手上的經緯儀探究,哈哈,那裏是什麽“龍”,一群隊形緊密的鴨子,正在集體轉移,遠看就成了“龍”。

大約在1964年,小測工被調往在甘肅劉家峽水庫的第七勘測隊,“正式員工”,有了“非臨時”的戶口!後來第七隊被轉派去青海的龍羊峽水庫,而小測工則作為勘測隊的專業人員被留在劉家峽水庫做工程地質(有別於“勘探地質)。

有戶口,大水庫,專業愈精,小測工的水利人生要入正軌了?

這個嗎,曆史走入了1966……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