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150歲這款大好事兒,因為隻有領袖們在熱情,就不接著往下聊了。給朋友們侃一侃牆內另一個150 的事兒。
每天150元,RMB。
在牆內兩周,外出代步主要靠北京衛戍區給提供的專車,*_*。Just kidding.
當然是打車。前後大約30次,其中網約車一半多,傳統出租一半少。時下牆內年輕人入職的最簡單直接“日計”收入職業是“外賣送貨”與“出租/網約車”這兩項。那些送“外賣”的孩子們,應該比開車更辛苦些(也可以是一種“好處”,後麵交待),不過送“外賣”的孩子們確實在履行“時間就是金錢”的老套,根本沒空與你閑聊。“出租/網約”就不同了,乘客可以是付費的心理理療師(不是收費的那種,*_*),駕車者對乘客是“言無不知,知無不盡”。這其中,他們“知”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收入。
以北京的出租車為例,車,是出租公司的車,駕車者是雇員。公司的所謂“車份兒”,每月在7,000元以上。這個“份兒”,不包括汽車的保養與維修,當然不包括不可避免的交通罰單,不包括充電費(駕車者說在北京因為充電費低於汽油費,油車基本上被出租業淘汰),不包括工作中的用餐費。如此,每月“車份兒”加上費用,接近萬元。也就是每天的前330元收入是給“工作”的付費,而且是每周隻工作7天的算法,^_^。其後如能再多掙150元,這是在北京存活的基本收入。能在那基礎上再額外收入50至100元就是小奢侈了。
每天150元,存活數。
北京的出租車收費率是每公裏2.3元,聽上去那個每天480元不過就是不到210公裏一天。但是,城內交通堵塞嚴重,加上短程的活兒有網約車的競爭,達標不易。如果每天能拿到一單“長程”的活兒就是美好一日了。於是“首都機場”到達旅客類的活兒成為了熱門。熱門了,大家都來,於是在“首都機場”拉一個客人要排隊等4個小時之多。如此,每天都能賺夠480元的不二途徑就是延長工時。“對頭”的10點到10點不是例外是常規,甚至更長。駕車者們甚至羨慕跑“外賣”的孩子們,說那個送貨中總要在終端“快步”一段,甚至爬樓梯,一種工作中的“健身”。而他們,每月31天,每天12個小時,軀體各部位的相對位置靜止著還得努力不犯困。對身體野蠻極度。
這是此刻北京一類“無產階級”的150。與那個領袖感歎的150歲的150是同一個數字,但是具體的多,不抽象。
後注:傳說中在京津兩地的“出租/網約”車的總數是供過於求,不曾調查不加議論了。但是,用網約車的時候,等車時間確實很短,一般在3、5分鍾之間。
後注2:平均每天150元,耗時12小時,得到時薪12.5元,也就是每小時$1.75。北京的出租車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