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這個水門事件嗎,在美國早就成為不用打引號的專有名詞,非但如此,其後的所有“醜聞”都可用某“門”來歸類為“熱點醜聞”。比如,“伊朗門”,“莫妮卡門”,“放氣門”,甚至外銷至英語發源地的大不列顛出現了“門門”(不是胡侃,可以去查“Gategate”)。
事件呢是在華盛頓的“水門旅館”發生,於1972年6月17日深夜(雖說尼克鬆才在4個月前和太祖會過麵,可此事確實與太祖無關,*_*),一隊“竊賊”擰門撬鎖進入了位於水門旅館內的“民主黨全國總部”,企圖安裝竊聽裝置。沒有那個“Ocean’s Eleven”的專業擰撬水平,此竊賊隊伍被趕到現場的華盛頓警察全數逮捕。
為了試圖掩蓋“水門撬鎖團隊”與白宮總統府的關係,在位的總統尼克鬆施展了一係列的謀略,其中包括公然撒謊以便終結對水門事件的調查。這些行動導致了國會對總統尼克鬆的不信任案,最終在被彈劾的威脅下辭去總統職務。
水門事件和五角大樓(國防部)有關係嗎?
老大個的關係。
那個擰撬不專業的團隊,是由白宮起始組辦的一個“管道工小組”衍生而來。這個“管道工小組”不是執法機構,可是其運行方式包括擰門撬鎖、竊聽跟監、黑函訛詐等一串非法運行。此團隊的形成,就是因為所謂的“五角大樓文件”事件在1971年尼克鬆任上爆發所致(水門事件前整一年)。
“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是在尼克鬆的前任約翰遜任總統時由其國防部長 Robert McNamara 布置,由國防部委托一組研究人員寫的一個美國參與越戰的曆史總結,總稱“五角大樓文件”。該文件的結論是越戰中從美國總統至國防部犯錯大量,而且,邊犯邊瞞,告訴外界“越戰形式一片大好”。這個報告,寫出來讓國防高層看了就被擱置了,Robert McNamara也隨後離職。不了了之。
可是,越戰還在進行,按“五角大樓文件”判斷,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但美國的軍人們仍在不斷的為其喪生。
明知無獲勝可能還往裏麵填人命?“政府”在作惡。於是,一位寫文件的參與者,Daniel Ellsberg,把那個文件於1971年非法的捅給了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後來還有其它報紙),兩報將此事用新聞報道的方式公之於眾。
全國嘩然。
無勝望的戰爭還在往裏麵填美國人的命與財產?眾怒。如此之眾怒,在Daniel Ellsberg自己投案後,政府對如何辦他的案子也有顧慮。
在對Daniel Ellsberg的司法程序飄著的同時,總統府對內部信息外泄,尤其是“五角大樓文件”這種高機密高敏感的信息外泄憤怒而驚恐。日後還會有什麽其它再外泄?
防外泄!必須的。
於是,一個由總統府起始的隊伍成立,你猜對了,“管道工小組”。防外泄嗎,“堵漏洞”於是管道工。
“管道工小組”早期的項目之一,就是擰撬Daniel Ellsberg的心理醫生的辦公室,試圖獲得Daniel Ellsberg的心理傾訴的記錄。這個已經超出了“堵漏洞”,而是試圖在輿論場上黑Daniel Ellsberg。
啥有用的也沒得到。
但是“管道工小組”與其經營方式存活了下來。就有了水門旅館的擰門撬鎖。
明白了?
沒有“五角大樓文件”就不會有其後的外泄文件的企圖;沒有那個全美皆知的外泄與關於新聞自由的抗爭就不會有白宮的防泄漏團隊“管道工小組”;沒有“管道工小組”就不會有竊聽Daniel Ellsberg心理醫生的企圖;從而也就不會有水門旅館的企圖竊聽民主黨總部的企圖。
再往下推理,尼克鬆總統就不會辭職,而後來他兒子小尼克鬆有可能接任他成為美國的第38任總統(Just kidding, Nixon had two daughters only, *_*.)。
從國防部的隱瞞,走向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在國防部趕走幾乎所有駐五角大樓媒體之際,複習此慕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