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正文

三張照片說日本

(2014-08-15 10:59:19) 下一個

對中國來說,有一個國家與中國如此的接近。兩國國民在外形上的接近不必提;在地理上,即使在航海不發達的千年之前,來往這兩個國家也隻需乘船渡過一片不算寬闊的海。由於這種接近,這兩個國家各自悠長的曆史之河經常相互交匯,雙方彼此對對方形成的影響,如同人肌膚上的毛孔,密植於各自國民的日常生活中,或許隱秘,或許醒目,但由於存在太久而無法或缺。

但是,這個國家與中國又是如此的疏離,兩個民族在信仰、性格、習俗、精神氣質上差異明顯,這些差異甚至比他們之間的接近更加醒目。雖然兩國在文化傳統上相似度顯著,但在許多曆史學者的眼裏,這兩個國家屬於兩種不同的文化,是兩個離得最近的陌生人。

誰都知道,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敲下上麵這段文字的時候,不知怎的在腦海中浮起一段舊憶。我178歲的時候,或許是高考結束那年的暑假,與朋友閑聊中忽起一念:想統計一下各自知道名字的外國人裏,哪個國家的人最多。統計結果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的排行榜上,美國高居第一,這毫不意外,甚至在開始這項統計之前我就估計到了。但是排第二的國家我沒想到,不是英法意這些西歐國家,也不是當時還存在的蘇聯,而是日本。

那個時候,我算是個標準意義上的憤青。八十年代後期在國內不少城市有過規模不小的抵製日貨浪潮,我曾是遊行隊伍中的一個,因此這個統計結果對我來說出乎意料,因此有些無法接受。

今年(2014)夏天,我第一次得以近距離感受這個國家,雖有走馬觀花之憾,但也有一番非親身經曆無法體會到的感受。下麵的幾張照片拍攝於旅途中,從攝影角度看它們並不出色,選擇它們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有話題。本文隻談觀感,不提政治。

其一,井然之序

我到達日本後的第一印象,與許多其他遊客相同,就是日本的整潔。對此早有耳聞,此次親身見識,名非虛傳。

先說街道,說一塵不染絕對是誇張,但無論大小城市,無論是寬街闊道還是小巷幽深,視野所及之處,幹淨有序。小城市雖然沒有東京那般現代化,但在幹淨程度上絲毫不輸。中國的大城市這些年發展迅速,高樓聳立的街區也能做到光潔整齊,至少在外觀上與東京或大阪的類似街區沒有區別。但如果繞過高樓往裏走,在老街區的尋常巷陌間穿行,所見到的就是另外一副不那麽光鮮的景象。到了二三線城市或者縣城,其在整潔程度上與一線城市則更是有顯著差距。與日本的差距即在於此。

在大城市如東京、大阪、京都,走在街上我極少看見垃圾箱,記憶中似乎隻在東京的表參道商業街上見到過一個垃圾箱。據當地人說,不設垃圾箱是因為沒必要。每家商店或者住戶自己會定期處理自己的垃圾,每周每天分門別類放在自家門口,等垃圾車來收。如果放錯垃圾,垃圾車拒收,整袋垃圾會被留在原地。如此一來,在一個小區裏,誰放錯垃圾一目了然。走在街上的行人一般會隨身帶幾個塑料袋或紙袋,用來裝自己的垃圾,回家處理。因此,街上沒有擺放垃圾箱的必要。

這張照片拍攝於從東京去關西的高速路旁的一個休息站,類似的垃圾箱在其它地方經常見到。它是一個為可回收垃圾準備的垃圾箱,一排五個,分別用於回收五類垃圾:紙類、塑料、不要的飲料、罐頭、其它。這還不算細致的分類。據當地人說,住戶的垃圾分類要細致得多,光說明手冊就厚厚一本。比如一包煙,抽完後要扔煙盒,要分成三次扔三種不同的垃圾:煙盒外的塑料包裝一種,紙質煙盒一種,煙盒裏的錫箔紙是另一種。

高曉鬆在一期談日本的節目裏提到,他曾經在日本參加一個搖滾音樂節,表演場地在露天裏,觀眾近十萬,基本都是年輕人。音樂會結束,觀眾們緩慢而有秩序地離場,等人去場空,場地裏竟然沒有留下一片垃圾。十萬之眾,且都是正當反叛年紀的青少年,聽了一晚憤世嫉俗的搖滾音樂,依然不忘本份,守序若此,實在恐怖!

這裏麵有日本人重視環保的因素,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序”。這個字,英文單詞與之對應的是Order,英文裏常聽到Everything is in order 這樣的句子。序,可以理解為秩序、順序,學究點的解釋,就是所有的物理存在,在可控的範圍內主動或被動地存在於它應該在的位置。在社會學上,序有等級的涵義。日本的井然,是源於他們對序的看重。小到垃圾處理,大到公司裏的上下級及同事關係,序是此中關鍵,無序則亂。在很多外國人眼裏,日本人的謹小慎微、按照規章辦事的刻板有時到了可笑的程度,這些刻板中體現了序在日本人生活中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

我曾在一篇討論歐洲文明的文章中寫過這樣的話:一個文明程度高的國家,其社會各層麵都具有一種有序的多元性。既有規矩也有空間,而且尊重規矩和空間,此為有序;擁有選擇和選擇權,此為多元。

多元而有序。我所生活的美國,此次來體驗的日本,歸根到底就這五個字。

其二,傳統之美

假如這次日本之行隻允許我選擇一個城市遊覽,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京都。

記不得是幾年前,曾在當地圖書館看過一本旅遊手冊,上麵提到京都被選為亞洲最美麗城市。手冊中的照片,大部分拍攝於京都的日式庭院,靜謐空靈。或許從那個時候起,我對有朝一日去日本旅遊產生了期待,其中很大部分,其實是對京都的期待。

除了一個旅遊者對異國風貌的好奇之外,這份期待對於我這個生長於西安的人來說,另有一種涵義。長安這座城,對外地人來說是用來拍照留念的旅遊名勝,但對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來說,長安遠不僅是一座城,甚至不僅是他們稱之為家鄉的一處地方,這座城和她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容,是一種氛圍,從他們一出生就浸泡於其中,曆年彌深,無法擺脫。這種氛圍,即來自於隨處可見的秦磚漢瓦,更來自於對遠古繁華長安的一縷想象和哀傷。長安始建於周,曆經千年而盛於唐,黃巢之變後一把大火,繁華的長安從此風光不再。

說不清是幸運還是不幸,世界上還有京都這樣一座城市。

盛唐時,日本以長安和洛陽為版本,修建了兩座城市,奈良和京都。京都起於平安時代,經曆戰國時期的紛亂,日漸衰敗,曾幾度被毀,後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手中得以回複,破落的寺院被翻修。二戰後期,先是由於梁思誠的建言,京都避免了被盟軍轟炸。美軍最初製訂的原子彈轟炸目標名單上,京都高居第一,因為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的極力反對,它最終被幸運地從名單移出,眾多古跡得以完整保存。此乃人類文化之幸!

我們去京都的第一站是祗園。天色灰蒙,欲雨未落,沿著石板路高低且行,路旁是一戶挨一戶低矮的日式院落,極小,卻青瓦白牆、廊曲簾幽,院內外高低錯落地種著花草矮鬆,或繁或疏,都修剪得精巧典雅。院口簷下一般會懸一掛燈籠,也有人家高高地挑起一杆幡,寫著幾個字體古樸的漢字或日文,遠遠望去,頗有漢晉遺風。偶爾見一戶院門口停穩一輛車,下來一位穿和服的年輕女子,踩著碎步款款走進院。我因毫無準備,匆忙中舉起相機,快門尚未按下,女子已察覺,轉頭一撇,嘴角略過一絲笑意,挑起門簾閃入屋內。

帶著些許遺憾朝前走,穿過幾段曲徑幽深,來到一處開闊所在。眼前一行石階,在一片蔥綠中徐徐延去,幾名身穿和服的女子正拾階而上。老婆比我手快,沒有錯過這個鏡頭,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跟團旅遊的最大不利是時間和行程的不自由。因為這個緣故,此次遊京都,我很想去的清水寺和龍安寺均未能成行,旅遊總是會有遺憾的。

在我看來,繁華現代的東京或自然風光優美的箱根,她們的好處,初來不久即能感受得到。但京都不同,若想深切感悟京都之美,一需心境,二需時間。京都少見高樓林立,也沒有可稱道的自然風光,京都之美不是引吭高歌,也不是輕謠慢曲,而是一種沉吟,你需要遠離現代都市鋼筋水泥的叢林,換下西服革履,暫時忘掉股票、房價、市盈率,輕裝簡行,來京都小住三五個月。你不必非得喜歡曆史,不必非得知道鬆尾芭蕉,但要對傳統保持一顆敬畏的心。京都之美,在於行走於街巷中,不期然望見遠處樹影裏伸出的寺院一角;在於青石綠草間的池塘,不知何時躍出一隻青蛙;在於閑坐庭院,正閉目養神,一陣微風吹過,傳來禪堂鍾鳴,驚覺而醒;在於一場不期而至的雨嘩嘩而下,打在青瓦屋頂濺起水霧,水順著屋簷落下,滴在站在簷下躲雨的女子身上,她們花枝招展,色彩悅目。

京都是這樣一座城市,她如同一顆寶石,其實深藏於每個人的內心,但許多時候,她從未被發現;或者被發現了,卻又被遺忘太久。

其三,融合之思

這趟日本之行的最後一站是大阪。一天的行程,大部分時間行色匆匆,下午看完天守閣,我們被帶到了道頓堀。“堀”這個字發音同“窟”,漢語裏是洞穴的意思,在日文裏表示運河。道頓堀兩岸,遍布餐館、小吃攤、戲院和娛樂場所,平時就熱鬧非常,我們到的時候是傍晚,接近晚餐的時間,因此更是人頭湧動。由於小吃攤太多,而且都在露天營業,因此空氣中無法避免地混合了各種味道。

道頓堀的街景,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阿西們的街》,裏麵的那首主題曲《阿西!阿西!》當年曾風靡一時,算起來,那應該是我們那一代人聽到的第一首搖滾。記得電影裏有些街景,背景裏光怪陸離、霓虹閃爍,前景裏一群年輕人穿著前衛,可惜記不清他們當時在幹什麽。不知為何,此時身在道頓堀街頭,卻想起了這部電影,或許是因為兩邊的遊戲廳閃著類似的霓虹。

《阿西們的街》講述的是七十年代,一家製造汽車配件的小工廠廠主為生意和生活打拚的故事,“阿西”是零件的意思,也是工廠工人們對自己自嘲的稱呼。那個時候,正是日本經濟起飛期,電影中的工廠主和工人是一代日本人的縮影。他們靠勤奮的幹勁和一絲不苟的工作品質,以整體的努力為日本經濟騰飛開創了局麵,“日本製造”至今仍然是質量和品質的保證,阿西們是最大的功臣。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最早是從師中國,學了近一千年;江戶時代,荷蘭人將科學知識引入日本,被日本人稱為“蘭學”,日本的對外開放實際上開始於此。後來馬休。佩裏率軍艦來到日本,並未使用武力就使日本同意開放國門,內中原因是“蘭學”的傳播已經讓日本人打開了視野,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知道日本的未來的方向在哪裏。

我們在一家名叫吉野的餐館吃了晚飯,點的是鰻魚澆飯,外加湯。這家隻有吧台式餐台的店店麵不大,非常幹淨整潔,一位極利索的老太太在前堂張羅。點完餐沒多久,就全部上齊,嚐了嚐,飯和湯都很合口味,價錢也公道,平均每個人花了不到7美元。

在我們進餐過程中,陸陸續續進來其他顧客,都是日本人,從裝束看,大部分是上班族。餐同樣是很快上好,每個人默默地享用,整個店裏除了背景音樂,十分安靜。

杯中的抹茶綠色盈人,端起來呷一口。看著周圍獨自用餐的日本人,試圖把他們和阿西聯係起來,卻發現並不容易。阿西他們那一代,包括他們的父輩祖輩,處於一個積累的時代,他們努力工作,改變自己的生活,也改變國家的狀態。等到了他們的兒孫們接過班,發現自己麵對的世界早已不是父輩時的模樣,它不再是一個積累的時代,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一個消費的時代,人被技術與信息的海洋越來越多地淹沒。

這一代日本人,同北京上海香港的同齡人一樣,生活在一個信息極度豐富、程式化越來越高的世界,一切都有模式可尋,連上班族的穿著都變得隻有一個模式。就象眼前這位年輕人,白色短袖襯衣,褐色西褲,係著領帶,進店時斜挎著一隻黑色公文包,此時那隻包斜靠在腳邊。我們在東京的公交車上、早班時間的街道上、東京都都廳的辦公樓裏見過的上班族,幾乎全是一模一樣的打扮。

阿西的後代們仍然努力工作,但根據最新統計,以“工作狂”著稱的日本人的年平均工作時數僅在東亞地區就已經低於香港、韓國和中國大陸,而且數字還在逐年下降。

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地,現代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與西方文明碰撞的過程,不同的隻是這一過程有的慘烈,有的平和。受到西方文明衝擊的不僅是物質層麵,也有文化層麵。如今,這些地區在物質和技術上已經基本被西方文明所同化,先後達到了不低的物質水準,但東方文化的精神領土在整體上不可避免地日益荒蕪,我們變得茫然,如同在沙漠中失去了方向。一位詩人這樣寫到:“當我大汗淋漓地贏回獎品,卻發現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

或許,是時候放慢腳步,審視自己的文化,然後換一個姿勢,重新思考文明的界線。

吃完晚飯,我們沿著一條熱鬧的街區朝裏走,不斷有穿著醒目的年輕人上來用日語招攬生意。行至街中間,右側出現一條狹長的胡同。我站定,凝神片刻,拍下了這張照片。

如果讓我選擇一張照片作為此次日本之行的總結,我願意選擇這一張。在我看來,它傳達的是一種融合,一種對視。

任何圖象都不應當用文字解釋,圖象本身會傳達一切,我還是就此打住,讓一切盡在不言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7)
評論
溫馨雪兒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評論得也很客觀。看了下麵的評論有感:「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同樣的照片、在不同人的眼裏竟然如此不同。
chrisevan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180511' 的評論 : 哦,你就是倭女主播和嫖客的種
自來美 回複 悄悄話 Great!
Chinucks 回複 悄悄話 才去了幾天日本,就以為很了解日本了,有點過了。日本人是很注重門麵功夫的,夫妻打架,分手前一天,在外人麵前都要做出夫唱婦隨幸福家庭的樣子。所以要了解日本,必須花時間深入日本的社會,和日本人交流。

日本現代化遠比中國早。毫無疑問,多數方麵比中國先進。由於日本的國情很多方麵與中國相近,如人口密度大,人均資源很少等,所以日本很多成功的經驗很值得中國學習和模仿。日本的健康保險體係比美國都好,更值得中國好好研究學習。

但日本也有其深刻的問題,如僵化保守的企業體製,封閉的金融係統,封閉的市場等。國民思維的右傾單一化和強烈的民族主義使任何體製改革都寸步難行。所以日本經濟停滯了二十多年至今無法自拔,工人平均收入比二十年前低20%。同時日本失去了成為亞洲領袖的機會。這些教訓也值得中國借鑒。

很多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思維方式還停留在文革水平。把學習日本的好東西說成是媚日,把批判日本的壞東西說成是仇日。正常的思維應該是,好的東西,哪怕是對手和敵人的也要學,壞的東西,哪怕是朋友幹的,也要批。祭拜戰犯就是日本的壞東西。 這不是中日的恩怨問題。因為那些戰犯所犯的是反人類戰爭罪,所以這反映了一個民族的道德。

說到這裏,日本旅行還是值得去的。可以開開眼界,看看日本特有風景,了解不同的文化。另外,在收入下降的背景下,日本服務價格和二十多年前幾乎無變化,日本旅遊不僅從相對昂貴變成相對便宜,而且有超值的感覺。
helmsley 回複 悄悄話 無知才會無畏。
見樓下Blue.Crab發言有感。 "一個不正常的國家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日本經濟富強已經成為曆史, 從1980至2014年, 日本經濟平均年增長率僅0.5%"。
海邊的微風 回複 悄悄話 各位朋友各述己見,都有其道理。我想強調的是,對待曆史、也要辯證的看,一要正視戰爭給中國及人民帶來的災難及痛苦...也不要因為中日之間大約兩千多年友好往來曆史、而讓這這糾結不休的戰後69年而全部否定!我們要麵向未來、而不是記住仇恨!我相信,每個人、都做一點點努力、和保有一顆寬容的心,中日之間關係一定會有未來!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灜客' 的評論 : 八十年代是中日關係最好的時光。 中國這一波反日浪潮釣從石原慎太郎的魚島國有化開始, 直接與這屆日本政府的政策有關。 一個民族應有寬容之心, 但寬容隻能對一個痛改前非的國家。 經過近70年, 日本為戰爭罪行道歉了嗎? 我相信, 在下一屆日本政府期間, 中日關係會改善。
AI浪淘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cean9' 的評論 : 你媽媽沒有告訴你做人,說話要有人性嗎?侮辱,歧視性的發言給人的感覺是文革的遺風。
AI浪淘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180511' 的評論 : 您能說不是麼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日本人的紀律性大概源於其傳統的經濟和政治形態,基本上直到明治維新才實現了土地私有,之前土地是諸侯領主之類的,這點與歐洲接近。這就是馬爺爺說的封建製度——封土建國。而中國從商鞅變法就實現了土地私有,所以中國人自顧自的傳統比別人多了2000年。看來采取先進製度得趕到點上,太早了也不好,除非你能趁自己NB的時候一統江湖。嗬嗬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180511' 的評論 : 日本不是亞洲第一強國, 日本是亞洲第一債務國, 現在日本債務是GDP的230%。 戰後的日本, 至今沒有完整主權, 一個不正常的國家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日本經濟富強已經成為曆史, 從1980至2014年, 日本經濟平均年增長率僅0.5%。
18051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京V-02009' 的評論 :
您應該先去一次日本,再來發言。
18051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risevans' 的評論 :
請教女主播賣淫也是華夏文明嗎?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近來,十分關注生活在國內的,和生活在海外的朋友們來日後寫的遊記,幾乎都是評價不錯。不過放在網上後,批評的意見還是很多。有不少朋友不喜歡日本,他們也沒有心情到日本看看真實的日本,他們總是批評。我想,他們的心情用兩個字來形容的話,那就是【糾結】這兩個字了。
不知道世界上是否還有其他的兩個鄰國有著這麽複雜的感情,用愛恨情仇來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時常想,如果二戰之後,中國一舉成為世界強國,而日本國運衰敗,成為二三流國家的話,兩個國家之間的感情還會這麽複雜嗎?以為,恐怕事情簡單得多了。
二戰後,日本滿目瘡痍,一下子從亞洲第一強國淪落到戰敗國,。從物質到精神上幾乎沒人看好它。可也就在這個時候,日本人憋足了勁,要在文化上、經濟上證明日本民族的能力。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它真的成功了。在製度上,經濟上,文化上,它又重新回到世界強國的行列。所以,日本得到了塞翁失馬之福。
反觀中國,二戰後先是打了幾年內戰,中共建政後,政治運動頻頻,經濟躍進失敗。幾乎是國將不國。好不容易到了改革開放,雖然現在說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在方方麵麵都和日本有很大差距。隻要有勇氣正視問題的人,是不會否認這一點的。
總之,中國人對日觀要從複雜的感情中走出來,把戰爭給中國人帶來的災難引發的仇恨,與向日本人學習先進文明分開來。同時還要放下做了幾千年的老師的架子,虛心向過去的學生請教。應該一碼歸一碼,千萬不能把所有的複雜問題統統糾纏在一起。該否定的就否定,該肯定的就肯定。
中國人對自己人,對外人的評價,喜歡非黑即白,非白即黑。要好均好,要壞均壞的兩分法。這是要不得的。回想起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幾乎所有的人都患了親日病,對日本的文化、商品喜歡的不得了。家裏如果有一台日本的進口彩電,那是多麽了不起的事。其實那也有些太過分了。哪知道過了幾十年的今天,電視裏整天放抗日的連續劇,那時候誰也想不到的。
一個民族不能走極端,而且還要有寬容心。中國要成為有名有實的世界大國,這是少不了的。
京V-02009 回複 悄悄話 沒去過日本。據說那個國家資源極其匱乏,人口密度卻很大,不明白那個國家為什麽不學中國搞計劃生育?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不管國人喜歡還是憎恨日本,他都客觀地存在在那裏。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表麵現象肯定是好的
ocean9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小而(人工)精美,處處顯示出幾近瘋狂的對週遭事物及環境的控製與人工排序,這也赤裸裸的說明他們對生存環境的不安及被壓抑。 當然,居住環境的擁擠和自然災害的頻繁都不斷的驅使著日本人且更激發其「完全」控製的慾望,閣下的三張日本照片即證實了日本人對人間事的「條條框框」,他們對自己如此,對待別人更是如此,除非他們知道你比他強。

「作繭自縛」這就是日本人生的無奈,他們用「條條框框」來規範自己與別人,這些「條條框框」使他們生活於其中感到安全,但是一旦他們「躊躇滿誌」後,就會設法不顧一切的去打破以前自己設下的「條條框框」,自己一人不敢做,隻有在群眾中才敢盡情極勢萬般揮灑。

日本永遠的兩麵性,拘謹有禮的個人及冷酷兇殘的群體,這就是日本。
zephyr2012 回複 悄悄話 nice , thanks for sharing.
vycnd 回複 悄悄話 照片說明,衣冠禽獸的活標本,就是日本
chrisevan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民族解放' 的評論 : 請教,男女混浴,全民動員南下婆羅州賣淫,這些個從華夏那個朝代繼承的???
180511 回複 悄悄話 日本的確是亞洲第一強國和民主典範。戰後的日本在美國的指導下走上了經濟富強,政治民主,外交和平的光明道路。反觀中國跟著共產主義走上了滅亡之路。
現在的中國政府除了教唆國民仇恨包括日本在內的一切外國,建造防火牆企圖抵抗民主自由之外還能做什麽呢?
不對外開戰,中國就會被貪官整垮,開戰的話會死得更慘。習近平無奈之下隻好叫人民做各種各樣的夢。
18051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共產黨為了自己的利益教唆中國人仇恨外國人。真的還有你這種傻瓜被共黨洗腦。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你還記得69年前的今天是什麽日子麽? 日本和中國不是兩個離得最近的陌生人。 過去, 日本和中國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令人遺憾的是, 現在, 日本和中國正再次走向戰爭。
民族解放 回複 悄悄話 日本人是華夏文明的真正繼承者。
海邊的微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細膩而真實的描述、(兩個離得最近的陌生人)概括得好形象啊!希望經常看到您的文章。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摘自《整全的教育》第二部第七章

走出去

岡山縣位於日本西部,離東京大約八百公裏,乘新幹線列車三、四個小時就能到達。即使跑得那麽快,但穩穩當當,安安靜靜。車廂分自由席(隨便坐)、指定席(對號入座)和吸煙車廂。把吸煙的人集中到一起,既保護了不吸煙者的健康,又捍衛了吸煙者的權利,同時還讓廢物得到充分利用。因為車窗是封閉的,幾十上百人在車廂內吞雲吐霧,使得空氣中尼古丁、一氧化碳、甲醛的濃度上升得比車速還快。煙民們在滾滾濃煙中呼吸,心安理得地循環利用由大家共同產生的“烏煙瘴氣”。

由於煙都從車裏出不去,其它的東西也就進不來。因此站台上或鐵軌上看不到賣茶葉蛋、水果、豬蹄等的小販,也沒有任何飯盒、報紙、塑料袋之類的東西。沿途是錯落有致的農田,不過在田地裏勞作的人不多。住宅都是平房,最高的建築都是些工廠的煙囪,從裏麵冒出來的一縷縷輕煙,既像棉絮又似白雲。當目光從遠處收回至鐵路邊時,車窗外變化多端的景色就快速向後退去,如同給坐在車裏的人放電影一樣,比坐飛機有意思多了。一點沒感到疲倦和無聊,就到了岡山。而且,八百公裏的火車旅行後,居然頭發不膩,鼻孔不黑,臉也不花,這無疑都受惠於發達的科技、清潔的環境和體貼的服務。

然而,不像旅途那樣輕鬆,三天半的動物學會,讓人既受益又受累。沒有觀光旅遊的時間,白天都在會場裏聽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人演講、討論。晚上和毛利、奧野以及他們的同僚到飯館、酒店用餐。特別是到了酒店後,很多人如同進了澡堂一樣,脫去偽裝,赤誠相見。就連毛利也一改平日謹言慎行的作風,三杯黃湯下肚,九分膽氣上來,開始談笑風生、收放自如。他的本行是生物學,專攻鞭毛運動的機理,但人緣遍及動物學、醫學、畜牧學、農學等領域。合作者來自大學、國立研究所、私立研究所和海外。毛利的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無疑得益於他的能說會道,但同時也離不開其學術能力和科技成果。比如說,在不惑之年以前,未出國就命名了微管蛋白(Tubulin),且獨自一人將結果發表於英國的《自然》雜誌上。受他的影響、激勵和感染,周圍的同僚和後生們也都各自把名字載入了《自然》或美國的《科學》(Science)雜誌。可以說,毛利在建立一個既係統又深入的研究領域時,也同時建立起了一個梯隊、一種次序或者說是權力。這也是日本社會較為普通的一個現象或規矩:要做牽引者、帶頭人的話,靠投機專營、拉幫結派行不通,得先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學會的盛宴結束了,離開了熱鬧非凡的會場,我和導師踏上了歸省的旅途。他的家在瀨戶內海中的一個小島上,屬岡山縣管轄,乘輪船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島上有二十來戶人家,不過成員都是年長者,因為年輕人全進城了。導師的父母早就搬到東京和他們同住,全家一年回來一次,算是度假。這麽長時間沒有人居住,我擔心回去首先要做的事,豈不是要打掃衛生、燒水煮飯?要是那樣的話,是不是還得先去買菜買米呢?但島上有商店嗎?疑問一個接著一個,腳步一串跟著一串,很快就到家了。剛放下行李,忽然聽見外麵有人來。導師出去應酬,我趁機巡視了整個屋子。廚房寬敞幹淨,地板光亮如新,榻榻米一塵不染,絲毫沒覺得有城鄉之別。正在暗自感歎之時,導師回來了,說是隔壁的老太太過來問候。正是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為他們看管房子,因此才常常保持門庭整潔、窗明幾靜。看來,他們也都明白“宅院不動,家運難興”的道理。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