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姚明,價值被誰支解?》

(2011-08-01 09:35:54) 下一個



一直想聊聊姚明在美國的職業生涯,關於籃球的數據方麵我沒啥好談的,把其他方麵的信息組裝起來整個畫麵就清晰多了,拚圖人的水平也就出來了,也許我想的和您看的不太一樣..... 

大約在七月初,在我寫了有關姚明的一篇博文《姚明退役!為國效力?》時,我就感到姚明退役後為中國隊打球的幾率幾乎為零,為什麽我做這樣的判斷呢?先講一個小的故事吧。

當年紐約地產大亨川普邀請新拉斯維加斯之父韋恩來大西洋賭城投資,在兩人散步時,川普極盡其所能的解釋投資項目的優點,聽完川普的激情描述後,韋恩很有禮貌的告訴川普:That’s very interesting. (這個項目很有趣);就在和韋恩此次談話後,川普告訴公司的人說:韋恩是不會投資了,但我以後會把川普的名字帶到拉斯維加斯。(他做到了)

在這裏我想說的兩個意思是:一個是,有興趣就是沒有熱情,姚明對中國籃協就是這個態度,很大程度上The answer was No(回答已經是否定);另一個是,川普和姚明都是很有個人影響力的人物或品牌,但姚明在其的核心價值上建樹不多,發展受人左右,而川普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並能主宰自己;從商業能力的角度看個人品牌價值的張力上,姚明的水平永遠趕不上川普。

姚明背後有個“支隊”,這個支隊在我眼裏,姚明是找錯人了。首先,他們都不是業界頂尖人物;尤其是“支隊”負責的那個章哥,一個規劃淩亂、沒有遠見,這在美國也就是個推銷保險的水平,有些你沒幹過的活兒,就別逞能。

針對姚明的退役感言,簡直就像是一次“退役追悼會”,傷感、沉悶、沒有活力,說了那麽多話,像是在作報告,也不知道這是 誰寫的稿兒?是誰把姚明的幽默一掃而光。

下麵,我想和姚明一起簡單回顧和分析一下自來NBA發展事業以來,在商業等方麵的作為吧。在這兒有個前提,姚明在中國有什麽成就,咱不能提,因為你要比就要和優秀的比。

大約在2003年,德州休斯頓開了一家中餐館兒叫“姚餐廳”,給每個人都印象就是有人打著姚明的旗號掛鉤餐飲行業。但如果您了解一下股東結構的話,這裏都是他父母、友人,還有當地餐飲老板的作為,簡單的講就是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姚明說那個姚餐廳的“姚”是他爸那個“姚”,真是匪夷所思;我可以猜測,姚明的父母也沒拿什麽錢,企業裏沒有“姚”的核心價值,如果您沒有能力管理和監管它,我覺得這裏就有投機取巧成分,這個餐館兒“姚”的沒有道理。

“姚餐廳”過了七八年才開了第二家分店,這本身根本談不上成功和擴張,如果真是有哪個銀行家或策略投資者看上這個項目,今天店麵數量絕不是這個樣子,這也說明姚明影響力對餐廳的成功不能起到決定作用,而餐廳的經營者沒有足夠的能力發展和擴張,那隻是個小生意和養家糊口的地方,隨著姚明從美國NBA退出,我看這個項目前景黯淡,別忘了“姚走了,茶會涼”,我都覺得以後股東之間都會有問題。你走了,“姚”還在,對“姚”後字麵的質量沒有良好的監管,那些想借用“姚”聲望的人很有可能最終把事兒搞砸。“姚明”在這個項目上不是升值而是貶值。投資餐廳搞連鎖,你得找我,但我覺得在美國投資這玩意兒不是你幹的事兒,因為餐飲業講究的不隻是主題,還有服務、衛生、價格、產品更新等諸多議題,這口飯不是你吃的。

如果你看看美國的明星裏投資餐廳的,還是主流類的,好多都賠錢,施瓦辛格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再說說你投資其他行業的事兒吧,掙了那麽多錢搞投資是沒有問題,但你要考慮到你在裏麵是否可以體現你的核心價值,而這些投資是要圍著這個核心價值發展的,“你走了,茶就涼”不行。你現在的投資七零八碎,投資網絡公司,看看股份分配,我覺得有很多占便宜的感覺,就像開那間餐館兒似的,有人想借用你的名聲,不用你管事兒,這些人也真夠精的;其實要管,我也覺得你也未必懂。看來“支隊”幹部眼裏隻有錢,特別是很翹的錢,這種“機遇”一般人占不來。

冠名投入加州健身姚明運動館,幹了好幾年,才發展到兩家,又跟“姚餐廳”似的;我可以告訴你,以你的名氣,沒有發展就是失敗,如果你投資這樣項目的目的隻是玩玩兒和混個零花錢兒,那是你的水平不行,但要講發展,你就要參與,因為這個項目與你的核心價值有關係,但搞不好會把損害你的名聲;從這個項目結合中國目前健身市場發展來看,運動館沒有什麽擴張,你肯定參與的少,管理者的水平也有問題,“支隊”對這事兒好像也不是很投入;中國市場發展這麽快,你去看看人家搞連鎖業的,跟惡狼似的搶占市場,開健身房和網絡公司不一樣,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社區型)的行業;你的設備、服務、價格、管理有沒有競爭力,消費者是不會給你買單的,有些人想僅靠姚明的名聲就把錢賺到手,哪有那麽容易,不樂觀。

收購上海球隊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這個項目不能隻從商業角度來考慮它的投資與回報。因為體育,特別是籃球項目,是你到目前為止一生的事業和核心價值彰顯,在未來也是一個延續和放大的過程。這個項目,姚明你不能輕易找個職業經理人或“支隊”管管就拉倒了,中國的運動市場盤根錯節非常複雜,需要專注和堅持,你要學會在困境中和它一起成長,不能抱怨,如果你愛它(籃球),就不能放棄它。

從商業價值考慮的話,十年後球隊的價值也許可以升值20倍,投資中國體育就像十年前投資上海房地產一樣,死活都會升值,因為它就處於這麽個階段,你看NBA超級巨星瘋狂的來中國,這本身就證明了這個行業處以一個爆發性成長的前夜,這裏更有你的貢獻。我看,你要勸易建聯到你球隊打球,再招兩個好外援哥們兒,輝煌可期,我是籃球迷,所以多說兩句。

每說到你,就一定要談到“姚支隊”,一支隻知道賺錢的支隊,一支隻知道把人當作產品的支隊,一支隻知道把產品價值(錢)最大化的支隊,一支忽視姚明核心價值的支隊,一支把投資搞得雞零狗碎的支隊,一支看不見“遙遠”隻知道“搖錢”的支隊。

如果說“支隊”安排了姚明很多的慈善活動,哪個巨星又不是呢,如果你不做也會有人做的,公眾關注你,你就要履行社會責任,同時也是包裝的過程,還有就是回饋社會和粉絲,但這些都不是值得炫耀的光環,我不能否決支隊的成績,但我有腦子,所以不會照單全收。

說句公道話,姚明內心對這個社會有公道、有良心和社會責任感,我們要感謝你。

姚明在美國9個賽季,一直在火箭這支三流球隊打球,這麽好條件的中鋒,在身體和體能旺盛時期居然陷入一支毫無奪冠希望的球隊,如果放低身段兒轉會到馬刺、熱火、湖人或凱爾特人隊,這都有奪冠的希望。成績,是一個運動員真正的夢想,伴隨一生的榮譽。“支隊”確實拿到了讓人不能拒絕薪資,但從姚明運動生涯來講,這裏有很大的敗筆。

NBA球星為了追逐奪冠夢想,放低身段兒轉會的很多,姚明的9NBA生涯都在為火箭隊打球,你管這叫Royalty(忠誠)?開什麽玩笑?我看,病根兒就在錢上。

“支隊”前一段時間還幫助你和火箭討論合約,也許這樣他們就可以掙到更多的傭金和曝光率,我猜火箭隊連一百萬年薪都不敢開,別的隊也會為被你的腳傷而避之;我想對那個‘支隊“說一句,不要以為隻要姚明上場,就能帶動其商業帝國,人生和事業還有很多標準可以衡量。

我的感覺是,那雙腳,根本就是不能再比賽了,300磅對於那雙腳,是難以承受之重,關係到你的終生健康,從生理到心理,你不想讓你的孩子懂事的時候看到爸爸為什麽走路是另一番樣子。

說到去上海交大學習管理,也不知道是“支隊”的選擇還是你的選擇,我判斷這又是“支隊”的煽風點火後做的決定,真的就沒有其他學校可選了嗎?如果你可以繼續為火箭效力,那你完全可以來美國斯坦福、沃頓、哈佛、NYU、哥大學習管理,即便是在中國,也要去長江和中歐管理學院學習,要學還不就學點兒真功夫。我都奇怪,當初上海交大怎麽就把丁俊暉就給收了,看來你們要當校友了。

也許你可以在上海學習同時可以更好管理你的企業,但沒有足夠的學業基礎,又聽說你喜歡打電玩,還要照顧家庭和參加社會活動,如果不能專注,那你還學習幹嘛?這讓人懷疑你畢業後的水平如何?我都懷疑是否有人在你的學習生涯裏安插了廣告和代言的成分。這無疑又是配合“支隊”建立你們商業帝國中的一處敗筆,我覺得他們的遠景和你的人生價值有衝突。

上海交大?我都不敢去調查他們在學界排名和競爭力,我甚至懷疑你未來的作業可能有人幫你完成的,但我絕對相信在美國你需要獨立完成學業,就像當年鄧亞萍一樣,出來後人家是真材實料。

想預見未來,那你就要站在潮頭處,簡單的講就是,你得往高處走。

講到從運動員轉型,你就應該學習魔術師Magic  Johnson(約翰遜),投資美國和歐洲球隊,當然還有其他多元化投資,在投資之餘還在NBA賽季是進行球評。如果你是品牌和偶像,那你就要圍繞你的核心價值進行投資布局和發展,做你自己在行的事兒。你那麽好的口才又幽默,希望大家可以在籃球運動中再次見到你。做你拿手的事兒,即便有些“緋聞”我們都不會怪你,有時間,你再看看喬丹。

姚明家和我家都是中國達人秀的粉絲,但上次姚明對幾位達人的點評,水平實在讓人難以恭維,一聽就知道你電玩打的多,書看得少;再說,你不是幹這種娛樂節目勾當的人,有人費勁心機把你給拉過去,你要正確的評估一下,有些事兒你幹不來。

人生就像一個罐子,一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停的往罐子裏裝東西,把體現人生核心價值的大鵝卵石要先裝進去。姚明,你要知道在有限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麽,我相信你已經裝了很多大鵝卵石(核心價值)到罐子裏,你要做回你自己,不要讓什麽“支隊”再往罐子裏灌沙子了,你和你的經紀人一起投資項目,你和他們的目標一致嗎?

人生,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嗎?我可以告訴你,你們人生終極目標有很大不同,姚明隻有一個,隻想賺錢的人多的就像蝗蟲一樣,他們會為他們想要的東西來左右你想要的東西,給你洗腦;你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行,你需要回歸到你自己,你現在好像還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麽。

我們生活在一個追逐功利,贏者通吃的時代,現在關於姚明的消息,很多都是討論你多少年掙了多少錢?身價多少億如何如何?好像,價格體現了價值。那些錢你花的完嗎?你千萬不要被這些東西給搞暈了;要說掙更多的錢,好多人都會比你有頭腦,隻是身高不行,根本就是沒有表現的機會,要說搞籃球、體育和公益,你站在獨一無二的位置。

其實你滿意的生活方式才是你真正生命價值,別跟錢爭,而你不比普通人,你的價值和社會有關,從賺錢的角度我們是不會把你當作典範的,你的存在還有其他意義;一個時代的巨人和特殊的行者。

我們生活在瘋狂的功利時代,一個資本橫行、道德坍塌的年代,我們又能對你指望什麽了?也許對你期待太高了,你的力量也許太小了,如果我們再次需要你做個榜樣,你會往哪裏走……

絮絮叨叨寫到這兒,突然想起了電影《華爾街》中的兩句詞兒:

Greedy is good.(貪婪真美)

Money is never sleep.(金錢永遠不會沉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