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搶鹽潮與泄露國家機密》

(2011-03-18 20:44:24) 下一個


上麵的兩幅圖畫顯示了日本災後國民核心素質的反應,日本民眾方麵在地震與核輻射危機籠罩下保持鎮定與良好的公共秩序,絕對配合政府的救災安排。這裏再次想到我在前麵博文所提到的,日本在1922年打造完成第一艘航母,1945年時共擁有25艘航母,二戰期間造了5萬架戰鬥機,這部戰爭機器在亞洲所向披靡,這背後有一個強悍的名族在支撐。此時也告訴了全世界,日本民眾在重大災害麵前都訓練有素、臨危不亂,民眾聽從政府領導,個人利益絕對服從國家利益。

這也使人想到,在日本傳統上,民眾早已接受“武士道精神”即“輕視生命、效忠天皇。”

又使我想起了中國曆史上被“遊牧”民族統治超過五百年以上,遊牧民族生活方式使他們成為訓練有素的射手和騎手,因此他們都是潛在的戰士。

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台後,公然把中國作為頭號敵國。日本災後一定會重新調整國家戰略發展方向,是采取原地踏步?還是向前進?是走出去?還是殺出去?這是今後二十年中國與俄羅斯國防政策考試中重點回答問題。

而遠離災難現場的中國民眾,在沒有任何核輻射直接威脅情況下,受到驚嚇和感到恐慌,恐慌範圍貫穿大江南北,這種民族恐慌情緒還居然蔓延到紐約,真是讓人羞愧難當。

這使我想起百年前,孫中山先生抱怨自己的民族同胞是“一盤散沙”。

在危機傳言威懾下,使整個民族陷入恐慌與焦慮狀態,社會活動與行為表現失常,政府任何號召無濟於事,十三億人口大國的任何瘋狂搶購都可以是任何商品瞬間嚴重脫銷,直接造成實質性危機,社會秩序大亂,政府威信會成自由落體直線下降,國家敗局無可挽回。

可以說,恐慌的搶鹽行為,已經把中國民眾最大的弱點曝光於世,等同於國家機密外泄。

美國有一個空軍上校叫約翰•沃頓寫了一本書叫《空中戰役》,指出美軍具有高技術空中優勢,戰爭中要首先打擊敵人最脆弱的重心,比如統帥指揮機構和支撐戰爭的經濟目標,突出這兩點就可以取得決定性效果,並迅速結束戰爭。他就此提出《五環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環:

第一環為領導層環,也是最核心的一環,它包括軍政領導層、指揮控製中心、防空預警係統等;

第二環為係統關鍵要素環,是指支撐戰爭的關鍵經濟目標,它包括國家主幹企業、軍工、石油、電力、化工等具有戰爭潛力價值的目標;

第三環為基礎設施環,包括道路、橋梁、機場等具有機動、戰爭物資輸送價值的目標;

第四環為民眾環,即通過打擊或收買來影響民眾的精神心理狀態;

第五環為軍隊環。與傳統軍事理論明顯不同的是,沃頓不再把軍隊看作最重要的打擊對象,而是將之置於最次的一環。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五環中的第四環民生環,中國是一個在糧食、能源、高科技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如果未來發生戰爭,對手破壞輸油管道製造能源危機,封鎖海峽使糧食與能源不能從海上進口,商品不能出口造成失業潮,整個國家民眾會陷入極度恐慌狀態,這次核輻射危機就是一個對民族與國家的測試。我們民生環中最脆弱的恐慌死穴此次暴露無疑。

現代戰爭不需要消滅敵人軍隊就可以贏得戰爭,這越來越成為常識。

現在中國社會的“係統化貪汙”體係欣欣向榮,“德”在中國社會中危機四伏,也是這個社會的死穴,他造成了由來已久民眾對政府與頂頭上司的不信任,和利己主義,如果在恐慌中政府的領導與威信失靈,這也是一代王朝崩塌的前奏。

不要忘記,曆史總是有跡可循。

中國政府一定會從此次日本災害中學習和認識到很多問題,像這樣的“國家機密”不能再外泄了。讓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真是“無鹽以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