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馬山浴血人海大戰:韓第9師擊退王牌38軍

(2010-05-17 05:34:50) 下一個
白馬山戰鬥是韓國第9師在美軍的空中掩護下,擊退我王牌38軍進攻的一個戰例,南朝鮮軍隊靠自身的力量,以一個師的兵力對抗全部換裝蘇式武器的我王牌38 集團軍的全力進攻,以人海對人海,在10天的戰鬥中白馬山24次易手而韓國軍隊不後退,終於守住了這個戰略要地。

我軍過去的戰史裏幾乎找不到此戰的痕跡,相應的卻是大書特書的上甘嶺,直到九十年代以後,對外交流的增多,才羞羞答答的承認,我英勇無敵的王牌萬歲軍,在付出了傷亡6700餘人(我方戰史引用數字)的代價後,不得不退出曾經到手的白馬山。

白馬山戰役表明,經過2年多的戰爭鍛煉以及美軍的訓練和整頓,韓國軍隊素質大為提高,而且也學會了我軍賴以取勝的人海戰術,在美軍空軍的支援下,韓國軍隊甚至可以做到在中國最精銳的部隊以數倍於其的兵力的人海戰術之下,依舊頑強抵抗直至誌願軍在重大傷亡後不得不退出戰鬥為止。

有人質疑韓國方麵的戰史存在水分。那麽我軍的戰史如何?

我軍戰史中,白馬山戰役敵方的番號隻有韓九師、法國營的一個連,而我軍投入112、114共2個師的兵力主攻,在先後殲敵9860人後,38軍退出進攻,傷亡人數是6700餘人。

其實,早前的42軍已經在白馬山損失慘重,這段摘自我方戰史的文字說明當時雙方的傷亡比例高達14:1的驚人數字:

“第四十二軍第一二六師一個主力團第三七六團為此付出了423人的傷亡代價,殲滅敵人僅30餘人,打了個得不償失的失利仗。後來第四十二軍曾經組織過多次反擊,雖然也多次得手,殺傷過大量敵人,但都沒有能夠鞏固陣地。”

42軍被人打的如此之慘,難道38軍就沒有一點防範?由此可見,38軍的失利,決非我方軍史所說 “輕敵”所至,實力所至。

而韓國的戰史卻聲稱造成我軍傷亡15332人,自己傷亡3422人。

無論哪個數字,有一點非常明確,白馬山之戰是韓國第9師以少勝多,擊敗了我誌願軍全部蘇械裝備、配備坦克的王牌軍第38軍,守住了白馬山。

還有人質疑韓國方麵的戰史中出現1連有400餘人犧牲的問題,請仔細參考我方戰史中有關韓國第9師使用人海戰術對抗38軍進攻、不斷重組建製投入新兵的內容,我就不多解釋了了解白馬山之戰,對理解為什麽中美朝達成協議的停火線大部分在38線以北地區是很有幫助的。

最後部分我附上韓國戰史的網絡連接,那裏還有很多發生在38線上的戰史,很多都不見於我軍戰史,可笑之極。

浴血白馬山

大家都打得不錯,王牌軍第三十八軍卻走了一次麥城。第三十八軍當時歸第三兵團指揮,誌願軍司令部和兵團司令部給他們下達的命令是:為配合支援部隊換防前的作戰,及粉碎敵人可能發起的局部進攻,與提高部隊的作戰經驗,決定第三十八軍向394.8、281.2兩高地據守之敵進行戰術性反擊,並在反擊爭奪中殺傷敵人5000人以上,而後爭取占領並鞏固之。

第三十八軍完成了前一個指標——“殲敵5000以上”,卻在後一個指標—— “爭取占領並鞏固之”——跟前跌了個大跟鬥。

394.8、281.2兩高地是韓軍第九師據守的白馬山主陣地。白馬山位於鐵原西北10公裏的藥山洞地區,由西北走向東南,長約3公裏,由一群以394.8高地為主的山嶺組成,主要高地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與第三十八軍項裏北山陣地相對峙。山頂樹林茂密,山下有驛穀川。山的東麵是一望無際的鐵原平原,南麵是經高台山和寶蓋嶺通往漢城的聯合國軍主要軍事補給線,可直達聯合國軍的重要兵站基地鐵原。由於該高地山勢形同臥馬,故得名“白馬山”。對於聯合國軍來說,白馬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喪失了這個高地,美第九軍就隻好撤到驛川穀以南的另一個高地上,而且將無法利用這片地區的交通網。相反,中朝軍隊的進攻和偵察活動卻能更進一步地向聯合國軍防禦縱深滲透和發展。

正因為如此,聯合國軍在這塊不起眼兒的山頭上花費了很大功夫,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埋設了地雷,設置了障礙,拉起了一道道鐵絲網。這個陣地是1951年秋季攻勢後聯合國軍從第四十二軍手中奪去的,那時第四十二軍曾采用敵前潛伏的方式發起反擊,誰知剛一反擊得手衝上山頭,就被對方的猛烈炮火所覆蓋,幾個小山頭4個小時內竟落了13000發炮彈。第四十二軍第一二六師一個主力團第三七六團為此付出了423人的傷亡代價,殲滅敵人僅30餘人,打了個得不償失的失利仗。後來第四十二軍曾經組織過多次反擊,雖然也多次得手,殺傷過大量敵人,但都沒有能夠鞏固陣地。

也難怪,那會兒中國軍隊還沒有對付敵人強大火力的招數。所以韓軍自詡白馬山是“鋼鐵陣地”。第三十八軍在戰前偵察獲悉,當麵之敵仍然是去年在第四十二軍麵前占了上風的韓軍第九師,隻不過師長由樸柄權少將換成了金鍾五少將。而白馬山的守敵是該師第三十團第一、第三營兩個營(394.8高地)和法國營一個加強連(281.2高地)。

中國王牌軍的官兵們想,一幫前偽滿警察痞子,能成什麽氣候!

軍長江擁輝決心以強攻手段解決這些敵人。他要替第四十二軍把這個感覺找回來。這時軍長梁興初已調任西海岸指揮所副司令員,江擁輝剛接任軍長。這一次戰鬥是他的當頭炮,規模又比較大,所以第三十八軍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視,準備也很充分。參戰部隊第一一四師提前6周進行了戰前練兵,演練蘇式新裝備及通訊聯絡,步炮協同等戰鬥組織與戰術動作。還以一個多月時間儲備了大量物資。加強了炮兵和坦克,參戰的各種口徑的火炮達182門,坦克17輛,還有59門高炮和122挺高射機槍擔任對空作戰。除了沒飛機,什麽都齊了。說實話,江擁輝還沒有用這麽闊氣的的家當打過仗咧。

突擊394.8高地的第三四0團和突擊281.2高地的第三三九團的官兵們都憋足了勁兒,這回打諸兵種協同作戰,一定要打出個樣兒來,給祖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一個見麵禮。炮兵諸元調整好了,坦克也進入出發陣地了。就等著誌司的統一進攻號令了。

庥煩也來了!

10 月2日,第三四0團第七連文化教員穀中蛟投敵了。這家夥早就存了跑的心,乘著幹部們往來查看道路之機,從前沿陣地悄悄地跑到了韓九師的陣地上去了。

穀中蛟是突擊部隊的幹部,知道點兒情況,還打不打?江擁輝軍長有些躊躇了。不打,太可惜,準備這麽久就為了這一錘子買賣。打,隻有要麽乘這個叛徒剛跑過去,敵人尚處於真偽未辨之時或雖辨明了真偽掌握了情況還來不及調整部署之際,提前進行反擊,打他個措手不及;要麽就幹脆再等他個十天半月或個把月不打,等敵人鬆懈麻庳下來再打他個猝不及防。

正思量間,誌司的作戰命令也來了。命令明確規定:第二階段反擊作戰統一於6日開始。江擁輝想,看來提前和推遲都不符合全線統一反擊部署了,隻有打與不打兩種選擇。請示誌司,誌司首長讓第三十八軍首長自己考慮決定。請示兵團,王近山說你拿那麽大一把牛刀殺隻雞幹嗎還哆嗦?

“媽那個×,跑個把漢奸算個毬,打!”打硬仗惡仗出身的江擁輝一橫心,一股子豪氣也衝上腦袋。常勝戰將江擁輝這回千慮一失,走了一步“臭”棋。

多年後,官拜韓國陸軍上將的金鍾五回憶說:在戰鬥打響前的兩三天,有一名中共軍官到我第三十團投誠,據他口供,中共軍第三十八軍已與第四十二軍換防,即將發起大的進攻,尤其是要打開蓬萊湖水庫,用大水淹沒鐵原一帶。因此,我立即召開指揮官會議,研究投誠人員口供內容和此間情況,肯定了敵人即將發動進攻的事實,逐命令各部隊要下發充足的補給品和飲水,以保證能夠堅持一周以上時間,加強占領‘白馬’高地左翼第三十團防線,命令預備隊第二十八團完成出動準備。

據《韓國戰爭史·“白馬”高地戰鬥》透露:當時韓九師正舉行全師運動會,毫無作戰準備,穀中蛟一叛逃告密,師長金鍾五少將當即命令運動會立即停止,轉入戰鬥準備狀態。金鍾五還調韓九師第三十團第三營開進955高地,支援第一營加固陣地,在10月4日4時20分,徹夜完成掩體150個,設置障礙等應急設施,並以山頭為單位,配屬一個連的兵力,倉促編成環形防禦,加固掩蓋壕工事,將交通溝深挖至一人多深;將營、連、排、之間的電話線全部埋入地下,陣前鐵絲網由3層增至7層,同時設置了大量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彈雷。同時,第八集團軍預備隊美步兵第三師亦前調至鐵原以南幾公裏集結,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增援韓軍第九師。師屬炮兵群及支援炮兵群亦完成了對白馬山北側前哨陣地前方彈幕射擊和對第一一四師進攻部隊集結地火力突襲的計劃和準備。

除了師屬第三十炮兵營和第九重迫擊炮連外,韓九師還得到了由韓軍第八師派來增援的炮兵第五十營、第五十一營、第五十二營和美炮兵第四十九營、第二一三營、第九五五營等9個炮兵營和兩個坦克連44輛坦克的支援,美坦克第七十三營主力也從鐵原向白馬山馳援。美遠東空軍第五航空隊也從10月3日起,出動大批戰鬥轟炸機向中國軍隊後方炮兵陣地實施集中轟炸。後來,韓軍第五十一團亦配屬韓九師,投入戰鬥。這一來,第一一四師所有精心準備的作用全被抵消。

穀中蛟這顆老鼠屎,真????是壞了一鍋好湯。遺憾的是江擁輝沒下決心把這鍋湯斷然潑掉。

雖然如此,第一一四師的敵前潛伏行動還是相當成功的。由於兩軍陣地之間相距1600多米,中間又都是些荒廢的農田,視野開闊,所以這次攻擊,第一一四師大膽地采用了潛伏的措施。

突擊部隊在這一點上表現出高度的素養。戰前演練時,他們專找有青蛙叫的地方訓練,隊伍經過,蛙叫聲突然停止為不合格,蛙叫如常為合格。練來練去,整個隊伍給全都給練成了無影無形無跡無蹤的隱身人。

10月5日夜,突擊部隊6個連又4個排進入敵前潛??向金鍾五提供了一個4日左右的大概時間,所以韓九師前沿部隊從4日起神經就一直比較緊張。6日整整一個白天,槍炮聲就沒有消停過,一直向兩軍中間地帶掃,密切注視中國軍隊動向,不斷地以值班機槍和冷炮向潛伏區盲目射擊。

潛伏區內開始出現傷亡,但戰士們仍然紋絲不動。配屬第一一四師的坦克和炮兵為掩護突擊分隊,不斷地以冷炮襲擾韓軍,阻止韓軍下山搜索。韓軍更擔心了,又出動飛機搜索,扔汽油彈。仍然沒瞅出什麽動靜兒來。但突擊分隊指揮員、第三四0團第二營營長柳萬發被敵人打來炮彈震死了。班長王汝民被敵人機槍擊中後,為了不暴露目標,仍然靜靜地一動不動地伏在地上,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終於熬到了黃昏

6日17時30分,3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配屬第三十八軍的炮群發出轟鳴,白馬山高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特別是蘇製“喀秋莎”火箭炮,帶著“嗖嗖”聲掠空飛過,聲兒不算響,卻到處騰起一片片的白色光焰,場景煞是壯觀。

這通火力突襲足足進行了27分鍾。火力突襲剛一結束,突擊部隊從潛伏區一躍而起。第三四0團4個連又兩個排,分5個突擊方向394.8高地發起攻擊;第三三九團第三連兩個排、第七連一個排向281.2之敵發起攻擊。可進展卻異常緩慢。

明擺著的,穀中蛟一叛逃,韓軍有所警覺且有充分的準備時間,雖然中國軍隊的炮火空前猛烈,然而殺傷和破壞效果卻非常有限。據《韓國戰爭史·“白馬”高地戰鬥》稱:由於預有準備,雖然中國軍隊的火力突襲“使我陣地前5~6道鐵絲網和地雷場無影無蹤,明顯地形成了一大突破口。但因我師陣地工事完備,通信線路埋入地下,在敵炮擊時隻有2~3人受傷,有線通信未受影響。”而且韓軍第九師配屬和支援炮群預有準備的炮火層層攔阻射擊,也給了第一一四師進攻部隊以重大殺傷,照明地雷此起彼伏炸響,陣地周圍的汽油桶每隔幾分鍾就熊熊燃燒一次,把進攻道路照得通明瓦亮就象白天。攻擊部隊在進攻途中遭敵層層火力攔截,不能按戰前預想迅速接敵,近戰優勢無從發揮,當連續攻占幾個高地後,攻勢即漸呈疲軟狀。

突擊連第一連好容易才占領離主峰尚有300餘米的次峰。而且全連傷亡嚴重,連長也負了重傷。不過象第三十八軍這種部隊從來沒有人少就不能打仗的習慣。政治指導員高潤田接替指揮,帶領剩下不到20個人繼續向主峰攻擊。最後在主峰南麵被敵人8挺重機槍壓住,形成對峙。誰也把誰趕不走,都等著自己的增援部隊上來。

次日上午9時,通訊員跑進掩蔽部報告:“指導員,後邊部隊上來啦!”

“這麽快?”高潤田剛跟團首長通過話,半分鍾都不到。出掩蔽部一看,有大約一個排帶著鋼盔的人正往山上爬。高潤田高聲喝問他們是不是第四連的增援上來的。對方不答,隻顧猛勁往上爬。高潤田一看不對,讓他們先上來一個人。對方上來一個大個兒。高潤田一眼就看見那人鋼盔下的長發。媽的,是李偽軍,咱打仗全都要剃光頭,誰留這麽長的頭發。

兩邊頓時打成一團

高潤田這邊是連指揮所人員,隻有4個人,兩支槍,18發子彈。那邊上來的敵人卻有30多人。戰鬥結果說起來都讓人不敢相信:12個韓軍官兵當了俘虜,其他都做了刀下鬼。還送來了不少槍彈藥。

後來高潤田他們一天之內打退韓軍從連到營的集團衝擊15次,一直堅持到次日淩晨第三四二團第一連上來接替他們,全靠了這些韓軍官兵送來的這些家夥。

雖然高潤田們打得很英勇,但總的態勢仍然不利。

第三四二團第二營於7日投入戰鬥,仍然沒有拿下主峰,與韓軍第三十團增援上來的部隊形成對峙,一整天,誰也奈何不了誰。黃昏後,第三四二團其它兩個營陸續投入戰鬥。血戰至半夜,才將主峰拿下來。

韓軍第三十團兵員損傷過半,被迫撤出休整。然而這時的韓軍第九師卻全無往日那種一經重擊就驚慌失措的頹喪之狀,師長金鍾五少將很及時地在節骨眼上將韓九師主力團第二十八團投入戰鬥。這支生力軍是個加強團,上陣時兵員就有將近 4000餘人,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打起來底氣很足來頭也不善,全然不顧重大傷亡,與第三四二團你來我往在主峰上來回拉鋸。

8 日,第三四二團第一連在主峰上堅守兩天兩夜後,全連傷亡殆盡,剩下的17名重傷員與敵人肉搏,也相繼犧牲。主峰再次易手。

江擁輝也急了眼,當即拿出第三十八軍的頭號主力團第一一二師第三三四團,於8日零時再向主峰奮力一撲。按江擁輝交代的任務,第三三四團的任務是“依托主峰反擊敵人與炸毀394.8高地通驛穀川之鐵橋”。

然而鬼使神差,向來執行任務絕對幹巴利落不打折扣的第三三四團這次卻不知為何打了一回馬虎眼兒:主峰傾力一撲很快得手,然而得手後轉入防禦時,扼守主峰的指揮員在卻未能組織部隊擴張戰果,及時炸斷驛穀川鐵橋,從而使金鍾五不斷調集部隊沿鐵橋源源不斷地增援上來,在航空兵和大量炮兵掩護下向主峰輪番衝擊,全然沒有兵力不濟之憂。

隻兩天功夫,第三三四團兩個營就傷亡了一大半。而韓九師援兵還在源源不斷地撲上來。

第三三四團部隊傷亡過大,兵團司令部隻好命令他們撤出戰鬥,陣地交由第三四二團防守,而第三四二團本來在進攻時傷亡就很大,又未能得以及時有效的補充,麵對韓九師源源不斷地生力軍,當然更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了。結果韓軍第二十九團一個反衝擊打上來又把主峰搶了回去。

韓軍第二十九團是剛增援上來的生力軍。金鍾五實際上也打得很為難,隻打了一天一夜,剛上來的韓軍第二十八團就受不了了,他們在進攻途中不光是被中國軍隊縱深炮火殺傷慘重,還被美第五航空隊戰鬥轟炸機群誤炸,白白折損了兩個連,本來就打得就很勉為其難的部隊一下子就散了架,士兵們全都放了羊,一窩蜂拚命往後跑,把個團長李周一上校急得在報話機裏又哭又喊又吵又罵,以致於最後驚動了韓國總統李承晚親自出來過問。

李承晚也著了急,他一方麵直接督令韓九師在寺後洞設置收容線收容從白馬山潰散下來的敗兵,緊急編成反衝擊梯隊,另一方麵則從後方的編練師調集大量新兵,給韓九師隨打隨補,從而使雖經激戰傷損極大的韓軍第九師始終能保持每營 600~700人的員額。這就使金鍾五少將擁有足夠的本錢與江擁輝糾纏,韓二十八團剛一潰散下來,他眼皮兒也不眨地就將韓二十九團給填了上去。

潰敗下來的韓軍團營經過戰場整補,增派軍官,很快又恢複了戰鬥力,再次投入戰鬥。象第三十團、第二十八團都是這樣整補後反複多次投入戰鬥。 (韓國人也學會了人海戰術)

這個時期的韓軍經過美軍的訓練和整頓,確實很有起色,已非戰爭初期一接觸就潰散狼狽相可比,炮火加強了,特種兵增加了,軍事素養有了變化,快速反應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戰場上死戰不退、敢端著刺刀跟中國士兵比劃的也多了。戰鬥力確實與戰爭初期的確不一樣了。可這邊還把人家看作二等角色。

士氣高昂的中國軍隊這邊雖然沒有什麽設置收容線收容潰兵的問題,但對於戰鬥發展到如此殘酷的程度,的確缺乏相應的思想和物質條件方麵的準備。攻擊受挫傷亡慘重的部隊撤下來後往往大傷元氣,得不到兵員和物資方麵的及時補充,很難立刻再次投入戰鬥。優勢逐漸開始向金鍾五這邊傾斜。

394.8高地打粘糊了,281.2高地也出了問題。

6 日晚,第三四0團這邊發起反擊不久,第一一三師參謀長範天恩就興高采烈的打電話給江擁輝,報告說第三三九團兩個連又3個排的突擊部隊已經占領了主峰。江擁輝一聽很高興。東方不亮西方亮,兩隻螃蟹老子總算還是夾住一個。當時第三四0團對394.8高地正久攻不下,江擁輝剛命令第三四二團部隊接替第三四0團繼續攻擊。

可還沒來得及笑出聲兒,範天恩又來了一個電話,說攻擊部隊把次峰當主峰了,281.2高地還沒有拿下來。

這叫什麽事兒嘛!江擁輝當時就想給範天恩一頓臭罵。這誤報情況真不是時候,還不如就直截了當說沒拿下來呢。不過這會兒生氣也沒辦法,江擁輝也看出處於 281.2高地次峰的第三三九團部隊態勢極為不利,逐命令他們撤出戰鬥。

這一撤,無形中又加重了對固守394.8高地主峰的第三四二團部隊的壓力,韓軍的所有支援炮火毫無顧忌地潑到了394.8高地上。結果是394.8高地進攻打得粘粘糊糊,攻占後防禦也搖搖晃晃。

戰至14日,經過連續9天201個小時的爭奪,雖然白馬山大部分高地仍在第三十八軍手中,但394.8高地就象在風雨飄搖中的小船,翻來覆去地左搖右擺,始終站不穩腳跟。韓軍第九師陸續投入4個步兵團的兵力,第三十八軍也相繼投入13個步兵營又兩個連。韓九師、法國營先後傷亡9860人,第三十八軍亦付出了傷亡6 700餘人的代價。

江擁輝這個時候冷靜地掂量了一下形勢:雖然第三十八軍已經占領了白馬山地區大部分高地,但韓軍第九師預有準備,已經奪得先機,且利用時間集中了強大的支援炮群,對第三十八軍已占各點進行反複覆蓋射擊,後麵還有美步兵第三師部隊隨時準備增援,若繼續與之爭奪,付出的代價太大,陣地也很難鞏固。既然現在兩個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個,不如斷然撤出戰鬥,以保持主動。

請示兵團王近山代司令員同意後,江擁輝決定:攻擊部隊於15日3時前全部撤出陣地。事實證明,江擁輝斷然放棄對白馬山的爭奪,是為明智之舉。因為就在他決定放棄白馬山爭奪的同一天,範佛裏特已經在金化前線的上甘嶺地區主動發起了“攤牌作戰”,中國軍隊全線爭奪重點亦轉向上甘嶺地區。值此時刻,第三十八軍倘在白馬山地區繼續擺著架勢與韓九師糾纏,對全局更為不利,也很難繼續鞏固所攻占的陣地。江擁輝在撤出白馬山時或許並沒有想到這一點,但實際上得到的效果卻是使誌願軍總部得以傾全力以確保上甘嶺方向的爭奪,在戰略大局上保持並鞏固了中朝軍隊的主動地位。得失相抵之結果,還是正數。

白馬山之戰曆時9個晝夜,第三十八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反擊281.2高地失利,反擊394.8久戰不決,未能鞏固已奪取的陣地,是一次失利戰鬥。

韓軍第九師因為守住了白馬山部隊,該師的徽章也從此改為白馬圖案。該師參謀長樸正熙後來仕途得意,做到了韓國總統。這是整個朝鮮戰爭中,韓軍表現最上乘的一次。

對於這次戰鬥的失利,江擁輝軍長向誌願軍總部首長承擔了責任,並在第三十八軍團以上幹部會議上認真地總結了經驗教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