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最早是來自天安門事件,那時侯對精英似乎是一種褒貶各自的意思。
但那時我見到了精英,至今我也以為他們是,不論是反政府的,還是政府的內部官僚
我都看到了他們身上精英的成分,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超前意識與責任感,行動力。
記得我離開中國前,在大連外國語學院學習,偶爾看報紙
報道大連市市長說:一定要有低價糧食,玉米麵等,還要有底價蔬菜,
後來我知道這是為了那些生活最低層的,因為已經出現自殺家庭了,因為買不起糧食肉蛋。
如今所謂的保護社會弱勢集體的特殊性,是保護弱者的社會保障,與福利限度,更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定保障的最低責任與承諾。
但沒有一個國家是沒有精英的,任何否認精英存在,強調人人平等的都是無視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各國的議員製度,中國人大政協,都是選舉產生的精英,他們代表個階層,並且對社會國家法律經濟等具有更多的發言權,他們本身也由社會選舉而產生,他們引導製定國策,也許他們會同情社會的弱勢團體,但弱勢團體永遠成不了精英,去製定國策國計取代精英。對國策的發言權簡直不可同語,所以沒有什麽平等!
至於下麵說一個苦讀陪學的妻子,最後被學成的丈夫拋棄,新人笑舊人哭,看不出跟精英有什麽必然聯係,隻能是社會最基本細胞家庭內部問題,當然弱勢是需要保護同情的,但弱勢不是可以向社會討價還價的資本,否則隻能自討苦吃而已。
有誰見過一個對社會毫無貢獻,家庭經濟都沒有獨立地位的人,成為精英了?
精英也是人,客觀為國家社會,主觀為了自己自我實現,同時保障自身利益的人,根自己利益是休戚相關的呀。
不願意詳細分析,比如保護自己國家戰鬥的貴族,他們為什麽戰鬥?國家失去了他們自身貴族的特權利益,就失去了。
從這個古典意義引申到今天保護弱勢群體,沒有保障,社會暴亂,陳勝吳廣,誰最後失去的多?
所以每當看有些人一知半解,囫圇吞象,概念邏輯上下矛盾,都感到單純簡單鼓掌的人,其實未必就領會了其實質,而相悖意見提出,有可能更認真地閱讀於理解了。。。
注:從來不認為一個脫離祖國的自己是精英,但我會努力自立,生存,盡可能為社會做自己的貢獻不成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