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2-19) ● 黃彬華 1月27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宣布下調日本長期主權債務評級,由“AA”降至“AA-”,長期主權信用展望則維持在“穩定”。這是自2002年4月以來日本債務評級的再次被下調。 2月10日,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進一步證實,截至去年年底日本的國家債務,包括國債、借款和短期證券等的總額已增加到919.1511萬億日元,又創曆史新高。以日本總人口1.2億計算,人均負擔是721.6萬日元(合新幣約為11萬405元)。這個數字在先進國家中,日本也是數一數二的。 財政收支入不敷出,甚至國家債台高築,在國際間並非罕見現象。但日本是個經濟大國,又是世界最大債權國之一,國家財政竟然長期入不敷出到這種地步,負債總額甚至累積到1000萬億日元規模,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標準來衡量,它已創下自1875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了。 先進國中的佼佼者 根據IMF的統計,如果把地方政府的負債一並計算,日本在2009年,其公共債務相對於其名義GDP的比率是217%,2012年是232%,2016年則是277%。如果讓這種借貸過日的政策持續發展下去,再過5年便可把日本推上發達國家曆史上財政狀態最窘迫國的高位。 IMF副總裁、日本人筱原尚之最近在東京一個座談會上,就此發出嚴厲警告。他說:“日本的未償還債務和財政赤字,在中期和長期是不可持續的。”又說:“如果任由日本財政狀態惡化下去,將是未來的隱患。”但他指出:“日本債務赤字不會對國際金融體係馬上構成嚴重問題,因為日本擁有龐大的儲備。” 由於日本沒有在國際間大量舉債,即使債務纏身也沒有造成另一場信用危機,這跟美元的貶值、歐盟PIGS國家的金融不安和社會動蕩,明顯有差異。雖然危機的本質相同,表現形式卻是兩回事。 標準普爾的評級共有22個等級。日本即使被下調為“AA-”,信譽排名仍屬世界第四,證明日本的經濟實力其實不差。但從1975年它獲得評級“AAA”,出現“失去的十年”現象後,2002年4月變成“AA-”,2009年春一度又勉強恢複為“AA”,這次再度下滑,說明一個國家一旦中落,就像在逆水行舟,加上人口老化、生產技術和知識水平的普及化,日本已經喪失了昔日的競爭優勢,領先的地位動搖,傳統的閉關自守國策已經不能順應時代需求了。 短期無虞長期堪憂 國家財政狀態同樣糟,國際社會的反應卻絲毫不同,甚至有無動於衷的現象,也許說明日本依然得益於其閉關自守政策。當然,國內企業有足夠的財力,特別是金融界對政府能言聽計從,不論國家發行多少國債,利率多高,它們都能不哼一聲全數認購,這就是日本政府可以為所欲為,既能任意發行國債,又能輕易推銷其赤字國債的主要原因。 但上述歐盟PIGS國家群,即葡萄牙(P)、意大利(I)、希臘(G)和西班牙(S)等相對小國,雖然財政赤字與GDP的比率都在10%以上,包括葡萄牙的12%、希臘的12.7%,其實都比美國和日本來得低。原因是美國掌握了實際的“美金本位”霸權,可以隨意印發鈔票,而日本則全麵控製國內金融體係,包括能生“金蛋”的大企業。 同樣是債台高築,美國和日本可以老神在在,而希臘等PIGS國家群則遭到內外夾攻,在外有歐盟與IMF要其削減開支,在內有民眾示威抗議反緊縮措施,這種場麵更加凸顯出日本政府的悠然自得。 財政重建曾經是日本曆屆政府的承諾,民主黨政府上台之前更承諾,一不增稅、二行政改革提高效率、三大刀闊斧削減無謂開支等等,曾經給選民新的希望。鳩山政府先在美軍衝繩基地問題上食言,後又在參議院選舉中敗北,第一屆民主黨政府就此短命結束。菅直人上台,急忙修正路線,不談基地,不談減稅,反而積極籌備要提高消費稅,菅直人政府就更加搖搖欲墜了。菅直人的政治口號悄悄變成:一勞永逸進行財政重建。 走捷徑提高消費稅 入不敷出,增發國債,不全是不善理財的後果。一般國家是因社會福利開支激增,入不敷出造成財赤增加,最後成為債台高築的。在日本,有更多的情況是,由於政府迷信凱恩斯主義可刺激經濟成長,政客則推行大興土木工程製造繁榮,泡沫經濟證明,20年依然經濟不景,國庫空虛,政商則變得富裕。 要財政重建,民主黨政府初期的主張還不錯,就是停止經濟效益全無的投資、減少行政浪費,從逐年平衡開支起步,再通過經濟複蘇,自然增加稅收,財政狀況便有可能恢複正常狀態。但保守陣營內卻有更多人主張,以提高消費稅方式,既可增加財政收入,又可減少企業和個人稅務負擔。菅直人不僅委任增稅論者的前自民黨人與謝野馨出讓其財相,還誇下海口,要在“10年內實現財政盈餘”,說明菅直人的所謂財政重建方策,其實就是重回自民黨的老路,其收場應該與當年的竹下登、橋本龍太郎不相上下吧。 提高消費稅固然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捷徑,但已經長期處於通貨緊縮狀態的日本,再經一輪增稅洗禮,經濟不致更加蕭條、選民不會無動於衷?菅直人自身難保,還談什麽財政重建。 作者是新加坡退休資深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