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醬油

(2023-05-02 02:33:03) 下一個

打醬油

上午,逛街,也不算全是逛街,是去打醬油。打醬油是過去的老話了,那時可以拿了自家瓶子到副食店去買醬油,在一個大大的缸裏麵零售的,店裏預備了舀子和漏鬥,那個舀子很有學問,分成不同容量的,一般大些的兩舀子就一斤。根據售貨員動作,俗稱“打醬油”。

現在不用打醬油了,都是買瓶裝或塑料桶裝的。醬油的名稱也被“抽”替換。也就是說,我是去買“生抽”。打醬油完成了其原來的使命,被輸進了“新鮮血液”,網絡給這個詞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更生動了。

這裏不像在國內,打醬油隻要在住家附近不遠處就能完成。剛來比利時要是醬油沒了,要開車到幾十公裏外的大地方才有的中國店去買。去一次要用半天的時間。現在小城裏有了賣亞洲食品的商店,也可以買到醬油,是個尼泊爾人開的很小的食品店,還有豆腐。

今天,天氣還好,看見藍天了。前幾天刮風、下雨什麽的,還有天上翻滾的烏雲,今天陰霾沒了,天很藍。

本來昨天是去打醬油的,路上拐進了小城中的古城,很久沒進去看看,那裏也是我曾經住過的地方,很古老,我知道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


上世紀的87年我們在這裏住過兩年,享受過歐洲中世紀生活。也很慚愧,這裏原本是修道院,是未發願修女們住的地方。修女們主要是搞慈善的,比如打仗了,這裏的修女們就去當護士什麽的。我既不是教徒,更不是修女,卻在這裏住過兩年。我住在這裏時,院子裏還住著兩位修女,現在已經都作古。修道院地處泰勒河穀,是一片低窪地,據說十四世紀時被水淹成沼澤,魯汶大學成立時被改建成學生宿舍。

我是隨意走進去的,本來沒打算耽誤太多時間,在裏麵轉了一圈後天上不斷掉下雨點,決定不買醬油打道回府。

醬油真沒了,隻剩下瓶底那不多一點,還是要打醬油,今天一定要辦到,盡管這瓶醬油來回要走一個多小時,還是要去的。

買醬油的一路都是曆史,其實不奇怪,隻要是老城,每條街道都會有自己的曆史。隻要不被現政權拆掉,這些曆史早晚會被重提。何況有些史跡該被永遠保留。

打醬油的路上要經過一座教堂。路過這裏的次數無法計算,因為女兒過去就在附近上學,從她很小的時候一直到高中畢業學校就在教堂對麵的小巷子裏。

這地方是達米昂廣場,周圍小街橫的豎的太多,就像迷魂陣。教堂該是很有名氣的,與一位人物有關,記錄著一段感人的曆史。

 戴梅恩神父1840年1月3日1889年4月15日),又譯達米昂神父,出生於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布拉班特省,原名 Jozef De Veuster,是天主教Congregation of the Sacred Hearts of Jesus and Mary(聖母聖心會)修道會成員,天主教神父。1864年被派往夏威夷群島傳教。1873年,在他的請求下,被派往麻風病患者聚居的莫洛凱島。這一項使命是有去無回的。他在島上傳教,護理和安慰麻風病人,安葬死者。1884年,他被傳染上麻風病,然而他繼續進行傳教事業,直到1889年4月15日病死於島上。2009年10月11日,戴梅恩神父被教宗本篤十六世封聖。 (摘自百度)


封聖

1995年6月4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比利時舉行隆重典禮,宣布達米盎神父為真福。2009年10月11日,真福達米盎神父被教宗本篤十六世封聖,成為天主教聖人

1999年,達米盎神父的故事被搬上銀幕,片名《莫洛凱:達米盎神父的故事》(Molokai: The Story of Father Damien)(摘自維基)

小城中達米昂廣場上的教堂也是達米昂神父的墓地,我卻從來沒有走進去過,覺得該是專程前往拜祭才對,也算是對天主教聖人的一種尊重。達米昂神父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那時隻是知道有這麽一位神父在麻風島幫助病人,後來自己被傳染上死在島上。可我並不知道這位神父是比利時人,更不知道就葬在我住的小城中。

按說小城不該就是這教堂有曆史,這條街道兩邊的建築從外麵看也是很古老的。隻是其中的曆史故事我就不知道了。都是一家一戶,太多隱私不好多打聽的。

走到小街的盡頭店家還是多了,五花八門的,賣什麽都有。抬眼看見這座店,又是一段曆史觸動了我。這曆史不是在歐洲發生的故事,卻與歐洲有關,那是在很遠很遠的美洲,在墨西哥的梅裏達。

猛眼看去,牆上的浮雕很像墨西哥梅裏達蒙特霍廣場上牆壁上的浮雕,都是腳下踩著人頭骨。再細看才發現不同,小店外牆壁上的可能來自非洲,那是部落戰爭俘虜的頭骨被踩在腳下,代表征服吧。




但是在蒙特霍廣場上這座建築外的牆壁上雕刻的卻是殖民者的征服,對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入侵者腳下踩的是瑪雅人的頭蓋骨,顯示著入侵者的凶殘和跋扈。 這座建築是用當時西班牙統治者蒙特霍(Montejo)命名的大廈,現在是家銀行。 



就是由於梅裏達這座大廈牆壁上浮雕給我的印象太深,所以當我看見魯汶街道上出現類似雕像時腦袋裏立刻與梅裏達聯係上。

以前曾寫過一篇關於瑪雅民族消失之謎的文章,寫好了前麵三章,在寫第四章關於瑪雅文化消失之謎時,電腦全亂了,幾千字沒了,還包括我找到的資料。後來再繼續找,卻發現最關鍵的一篇怎麽也搜不到,也因此隻好擱筆。但心裏的遺憾卻仍在。想起那浮雕,想起美洲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總覺得奇怪。難道瑪雅消失之謎就這樣被一直顛倒下去,明明是西班牙統治者在百年征服墨西哥人的戰爭中把印第安民族的文化徹底毀滅,卻編造出什麽瑪雅文化突然神秘失蹤來蠱惑世人。竟然還被推測因出氣候、疾病、氏族間戰爭等原因,甚至連外星人都出現了。而真實原因卻是因瑪雅的宗教和信仰被認為是野蠻的,入侵者用他們的宗教刑法把所有可以找到的部落祭祀抓住,用火刑燒死。以至於燒得很徹底,把一個民族的文化徹底消滅掉。殖民地文化也是那時產生的。

用暴力對待暴力,用野蠻對待野蠻。

但是這些不管是說得還是說不得的道理背後掩蓋的卻是掠奪,是對別人,別的國家,別的民族財富資源的侵占。

釣魚島事件本身就是侵略文化留下的。按照現在國際法來解釋,在很大程度上要沿襲殖民國家侵略後的既定事實來確立國家的疆界,這也變相的承認了殖民者的合法性。而有些所謂的國際法的確定,卻是由西方過去的殖民國家,現在所謂的民主國家製定的。

上麵打醬油遇到的曆史,同是天主教,一個是個人行為;另外卻是國家行為。

做法不同。難道有兩種教義?

打醬油遇到的思考。

就這麽一路思考著來到了位於布魯塞爾大街上的尼泊爾人開的亞洲食品店。細長的房間兩邊是貨架,中間一溜是冷凍食品櫃。看見醬油,不對!是“抽”們,兩種不同牌子的老抽,而我要買的是生抽。隻顧了想曆史,耽誤了買醬油,大老遠來一趟,放生抽的部分卻空出來。彎腰,低頭,九十度鞠躬,空出來的部位最裏麵居然還給我留下一瓶,不知道該說什麽,是阿彌陀佛,還是上帝保佑。

在尼泊爾人開的店裏麵,說聲阿彌陀佛,等出了門後一定要感謝上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