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二”起來的民族是幸福的小時候我特別怕死,經常會想起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死就感到很孤獨很恐怖。後來還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卻好像不那麽怕死了。是經曆的關係吧,明白了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誰也無法躲避,所以從那時起也就開始宿命,既然我不可能掌握自己的生命,還不如在活著的時候去感受各種不同,也許在臨死前真的會產生滿足,因為我的一生足夠豐富,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5-04 02:58:09)
初談《路西法效應》看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因為涉及到的方麵太多,加上孤陋的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因此要從頭學起。開始並沒想到會引起我的興趣。那是在無意中找到了一段梁文道的視頻。我對鳳凰台的徐子東、梁文道還是比較欣賞的,他們是認真做學問的人。看到那段視頻的題目後就下載了,想留待閑暇時再看。社會學上有很多種效應,是對應社會上曾經發生過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9-30 08:25:34)

連續幾年都見不到中秋的月亮,今年是少有的能夠看見月亮的中秋。手機照的,還挺圓。
記得中國有句諺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每一年中秋都會想起這句話,可是正月十五卻忘得幹幹淨淨,大概也是盡管中秋時見不到月亮,正月十五時也沒有見到雪。看來中國的諺語也是隻能局限於本土化。按說這裏應該相比北京更靠近北極,溫度卻比北京偏暖。好多年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朋友的詩朋友攜妻女回國度假,大概是在家賦閑在鄉思鄉,也是因將來會終老歐洲心生感慨,給我發過來近期新作,讀罷不知如何回複。曆史會因時代把芸芸眾生卷入,不過是一段時間長河的微波,也許隻是後人所研討的碎片,而具體到個人來說卻是生命逃脫不掉的宿命。白首望鄉也是淒慘的悲歌。大概是離鄉背井後不可能隔斷的對家鄉的思緒背後的無可奈何。更早的是朋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24 08:13:14)
憶苦思甜休息的時候,大家圍坐在砌了一半的牆下抽煙,煽侃。正巧對麵馬路上的商店運來一車白酒,隱約可見瓶子上裹著的商標,大抬和二抬的抬興大發,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抬杠。一說:“來的是二鍋頭!”相當肯定。另一個說:“不對,是百泉。”於是就爭了個麵紅耳赤。有機靈的,“那就打賭,誰輸了掏錢。”又有腿快的,轉身下樓,跑過去買回一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22 06:55:54)
他這篇短文我寫好了很長時間,一直沒別人看過,後來拿給朋友們看,他們一致認為就是老S。確實是他。這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寫的一個人(物)。後來老S看了,放下最後一張紙時,他的眼眶裏充滿了淚水。我知道,並不是這篇文章有多出色,而是文章裏麵看似平常的事情,卻飽含了他多少歲月流逝中的心酸苦辣。這些不可為人知的平凡瑣事裏暗含他多少辛酸、委屈、痛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20 13:09:28)

滿都寶力格牧場一百多知青裏寫過或者是試探著寫過小說的應該大有人在,不過寫好出版的不多。這些小說呈現在讀者麵前涉及到當年知青的方方麵麵。也是一種反呈,體現出知青最基本的生存狀態及精神麵貌。當然這裏麵也有最原始的衝動,對使命對國家對自己得有個交代。文學作品在特定的曆史時段,必然離不開政治對年輕人的困(惑)擾,也是因此會肩負沉重的使命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封近半個世紀之前的信說明,需要說明的是,這封信轉載自德方的博客。此類以博客形式出現的曆史資料對於從那個曆史階段走過來的人可能產生共情。沒有那段經曆的人,可能屬於天方夜譚般的東西,或許還有更多的不理解。而對於曆史,卻是一種真實。以下是德方博客轉載說明:在內蒙插隊的時候,吳力工被抽去當會計。與她搭檔的知青出納,先後上了大學。於是傳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13 06:36:56)

草原詩人——邢奇 2023年8月13日 邢奇,2011年因病去世。 邢奇在錫林郭勒盟草原插隊知青中也算是一位傳奇人物,被稱之為草原詩人。曾經出版過兩本小冊子——《華年》和《老知青聊齋》。 1997年暑假帶女兒回國,沒想到邢奇居然住在我家對麵的小區。去他家串門,得知詩集《華年》已經在工廠印刷,隻是還沒有公開發行。離我返歐時間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黎京的知青靈魂和《蒼白的杭蓋》黎京的知青靈魂和《蒼白的杭蓋》簡楊黎京的經曆幾乎是一代人的經曆。從他出生起,中國就一直處在連續不斷的政治動蕩中。先是中蘇友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整風反右,然後是大躍進,中蘇之間的蜜月結束,再後是文革,上山下鄉,林彪事件,四五事件,知青返城……由於特殊的家庭背景,每一次的政治運動,在黎京那裏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