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文-史海:戚繼光和李成梁之悖論 因太會打仗而無仗可打

(2011-12-04 08:55:27) 下一個

文章來源: 網易曆史  2010-06-29 23:52:48 給 網易曆史 發送悄悄話 
敬請注意: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史海:戚繼光和李成梁之悖論 因太會打仗而無仗可打 網易曆史

謝田/ 說起明朝後期的軍事史,不能不提兩個著名將領,那就是戚繼光和李成梁。

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自不待言。李成梁(1526-1615)是明朝後期的遼東總兵。在隆慶、萬曆年間,李守遼東,戚戍薊北,都是朝廷重臣,隻是李成梁的官要比戚繼光高的多。

據史料來看,這兩個人都很能打仗,但是他們的風格完全不同。

戚繼光無論到哪裏,總是用最直接了當的方式解決問題:到南方,用鴛鴦陣殲滅倭寇;到北方,用長城,火器,再加上毀滅性的攻擊力去壓服蒙古人。所以他鎮守過的地方,在很長時間內是不再會有戰爭的。

李成梁的打仗方式跟戚繼光完全不同。他總是拉一個打一個,而且要給被打得半死的敵人留下後路。好比說先拉著甲打去乙,把乙打的半殘之後,再扶植一個丙回來打甲,然後等丙壯大了,再帶著養好傷的乙去打丙。他從來不去真正徹底的消滅某個威脅,隻是車軲轆戰來回打----這種方法可以確保戰事連綿不絕,而且全是勝仗。用個成語形容,可以叫“養賊邀功”。

他們兩人的風格不同,結果也不一樣,戚繼光靠著張居正的賞識,鎮守薊北,十多年基本無戰事。長期的和平對於一個帝國來講,肯定是好事,但對於戚繼光個人來講,卻絕對不是好事。因為長久沒有戰爭,戚繼光無戰功可立,從而無法封侯晉爵,而且皇帝和朝中大臣也感受不到他的重要性,等張居正一死,馬上被人排擠、打擊、誣陷、奪職,最後鬱鬱而終,到死家境也不富裕。

而李成梁呢?前後統治遼東三十多年,打的大小勝仗不計其數,捷報一封封傳到北京,弄得皇帝動輒就要去祭告郊廟,受群臣賀,於是皇帝賜給李成梁蟒袍金冠、財寶歲幣無數。明史上說:“(李成梁)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最後他自己官當到太傅,全家封爵,連奴仆都成了顯貴。李家的財富也多的不計其數,整個遼東的軍資賦稅,全由李家一手把控,號稱“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

個人的結果不同,給國家帶來的結果也不同。戚繼光去南方打倭寇,從此中國沿海再也沒有倭寇了,去北方戍邊,直到明朝滅亡,蒙古人再也沒敢侵犯長城。而李成梁呢?打了幾十年仗,弄得東北民生凋敝,各少數民族都痛恨朝廷。最後還扶植起來了一個兒女親家--努爾哈赤--去當少數民族的頭領,後來那個人被稱為:大清太祖高皇帝。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去世,時年90歲。次年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舉行開國大典,自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定國號為金,建元天命。從此,一個轄地數千裏、臣民數十萬的叛亂政權,成為了明朝命中的魔星。

讀史至此,總是有一點莫名的感慨。為什麽要是這樣呢?如果曆史再來一次,事情會不會變得好一點?能不能讓戚繼光官居太傅,讓李成梁鬱鬱而終?

然而仔細想想,就算曆史真的重來了,似乎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改變。

我們當然可以歌頌戚繼光,痛罵李成梁,然而道德上的批判,是不能解決什麽具體問題的。這就跟罵貪官一樣,越罵越多,因為社會的博弈機製必然會導致這種結果,不是罵幾句能解決的。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我覺得,問題不在李成梁,而是出在朝廷的製度上麵。

古代的將領要升官發財,從來就是一條路:“論功行賞”。這聽起來是一條很符合邏輯的規矩。有功勞,大獎賞,有苦勞,小獎賞。不是很合理嗎?

問題就在於這裏了:因為邏輯的合理不等於事實的合理!差得遠了!

朝廷的論功行賞有兩個根本的問題。第一,有功才賞,意味著“有功勞”是將軍的最優先選擇。有功勞,首先就不能少了敵人,因為戰爭遊戲至少有兩個人才能玩的下去,朝廷沒有設計一個人自己玩也能升級的遊戲。戚繼光把敵人滅光了,那他再度立功的難度就很大了,滅了倭寇,滅了蒙古,沒人陪他玩了,他自己也該出局了。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題為《魔鬼》的阿拉伯短篇小說。一位名叫賽姆昂的人,每天奔波於黎巴嫩北部山村中,教村民們擺脫魔鬼的糾纏。他與魔鬼日夜搏鬥,堅持正義,從不厭倦。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魔鬼,但是他非但沒有加害魔鬼,反而卷起袖子,把魔鬼背回家去救治。原因就在於魔鬼對他說了這樣的話:我是永恒的魔鬼。我是萬惡之源。罪孽滅絕了,同罪惡搏鬥的人也便不見了,你也隨之隱沒,你的子子孫孫、同事友人也將銷聲匿跡。我是萬惡之源,難道你願意以我之死換取罪孽的消亡?

是啊,罪孽消滅了,那下一個要被消滅的,就是那些消滅罪惡的人。難怪淮陰侯在臨終之時發出了回響千古的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戚繼光滅了狡兔和飛鳥,於是隻好無可奈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

第二,勝利永遠是由過去的、相對的成績,而不是未來的、絕對的成績來決定的。

戚繼光破敵,這是勝利。而李成梁破敵,這也是勝利。朝廷的封賞是一樣的,然而這種封賞都是對過去和現在狀態的獎賞,而不是對將來狀態的獎賞。

而實際上,一場戰爭的價值,不光包括已取得的成果,還應該包括未來的成效。然而朝廷不會因為蒙古人不再反叛而年年封賞戚繼光,也不會因為女真的一再叛亂而懲罰李成梁。

難怪古人都說: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裏有過一段經典論述,大意是每個人都有追求私利的權利,而每個人的逐利行為,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礎。--- 這個觀念曾經在很長時間內都是經濟學的基礎理論。

亞當斯密他老人家大概不知道李成梁和戚繼光的故事,不然不會做此論斷的。戚繼光為國家利益而努力,結果是個人利益的崩盤,李成梁為個人利益而努力,結果是國家利益的崩盤。而且可怕的是,戚繼光不是個純粹的利他主義者,他也在追求個人利益,李成梁也未嚐不願意為國盡忠,明朝滅亡對他李家沒什麽好處。他們都是希望同時獲得國家和個人利益的。

也許,很多人世間的事,本來就是這麽充滿悖論的吧。完全從理性出發的行為,最後未必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有時候還會得到很壞的結果 --- 上帝果然還是擲骰子的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