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建國初的打擊奸商哄抬物價看今天的平抑高房價(轉貼)

(2010-03-11 05:06:45) 下一個
從建國初的打擊奸商哄抬物價看今天的平抑高房價

在近日的兩會上,高房價再次成了熱點。中國喊了多年平抑房價,可是房價卻是越抑越漲。這個房價究竟這麽了,這個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為什麽就永遠解決不了呢?  

   

看到這個高房價,我想到了建國初年時的物價飛漲,可是,在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很快就平抑了物價,穩定了市場,打擊了投機商人的囂張氣焰。六十年過去了,今天房價上漲形勢還遠遠不能和那時的物價飛漲相比,為什麽會越抑越漲呢,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中國現在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房屋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價格應該符合價值規律。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隻能有兩點,一是商品的價值,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商品的成本,二是商品的供求關係。當然,房價也應該逃脫不了這一規律。  

   

高房價的原因,一說是因為地價高,地價作為建造房屋的一項成本,當然是與它分不開的。但把高房價僅僅歸為高地價是不公平的。【一個簡單的邏輯:如果房地產商沒有暴利,他們會出高價拿地?可見,沒有高房價就沒有高地價。沒有高地價,隻要有房地產商暴利,照樣有高房價。房地產利潤進入政府腰包,民眾可以要求將這部分收入用於民生,而進入房地產商的那部分利潤,隻能成為暴富資本家的私人財產。】眾所周知,在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排在前邊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房地產商,這就是說,中國的房地產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如果僅僅因為高地價,那房地產商的利潤空間應該很小。這可以說明,高地價不是高房價的主要因素。  

   

那麽,高房價的主要因素就隻能是供求關係了,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商品的價格就會超過其價值,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但正常的情況,這個上漲是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價格就會自動下跌,讓價格接近價值。可是,這個房價卻一直再漲,是很不正常的現象呀。  

   

這個隻能說明一個事實,就是有人在人為地操縱著供求關係,房地產開發商的囤積居奇與投機商人的炒作是推動房價上漲過快的主要動力。為什麽這樣說呢,近幾年,競管房價上漲過快,但房屋出租價格卻上漲很少,這個說明房價上漲過快不是實際的需求過旺。一方麵房地產商囤積居奇減少供給,投機商人大量買進房屋擴大需求,另一方麵又炒作房屋上漲的信息,刺激社會需求,推波助瀾推動房價上漲,房地產商和投機商趁機從中獲取暴利,可見,房地產商和投機商的暴利是房價過高的主要因素。  

   

難道房價上漲過快政府真的就控製不了嗎?建國初期新中國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打擊投機商,平抑物價給我們很大的啟示。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投機商們囤積糧食、棉紗、棉布、煤炭等物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1949.4、7、11和1950.2曾出現4次全國性物價大漲風,上海物價每天上漲10-30%,到1949.11.25比10月上漲了326%。國民黨特務叫囂:隻要控製了兩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於死地。於是黨和政府又組織了“米棉之戰” 。在主持中央財政經濟工作的陳雲等人領導下,人民政府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糧食、棉花、棉布、煤炭等物資的大規模調運和集中,當1949.11.25物價上漲最猛時,全國各大城市按中央統一步署,一致行動,連續敞開拋售,開始投機商還錯誤估計了形勢,借高利貸收購,但國營經濟實力雄厚,連續拋售,物價迅速回落,使投機商人叫苦連天,而國家又收緊銀根,使其資金周轉失靈,不得不拋售存貨以還債付息,結果越拋越跌,不僅賠了老本,還要付高息,紛紛破產。最後國家又進行收購,以穩定市場,有效地抑製了漲價風。當年國民黨政府一直解決不了的物價飛漲問題被共產黨政府很快就解決了。  

   

解放初年,在一個千瘡百孔的的舊中國的基礎上,政府的財政力量十分薄弱,但是,政府能擊退投機商的進攻,平抑物價。而在今天這個“不差錢”的時代,僅僅一個房價上漲問題都解決不了,不是解決不了,而是不願解決。去年房價上漲稍微放緩一點,很快就被“救”回去了不是明證嗎?  

   

為什麽不願意解決呢,一是中國的GDP過於依賴房地產,況且抑製房價不僅需要政府財政的投入,更會減少政府的財政收入。如果真像建國初那樣,大量的房地產開發商和投機商就會破產,就會嚴重影響那個GDP,就會影響到官員的政績。二是官商勾結,共同影響政府政策的製定。三是大量的房地產開發商或投機商進入人大或政協當中,平抑房價的法律法規難以出台,從近日人大政協的雷人提案可以證明這一點。  

   

如果政府真的願意平抑房價,那就拿出建國初新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的氣魄,學一學建國初年平抑物價的方法,我想,這個不會是個太難的事情吧!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