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個年級的透視 (ZT) ——東北師大曆史係78級分析 (趙洪剛)

(2023-05-12 16:42:49) 下一個

 

挺有意思的, 77, 78級同學去對照一下自己班的情況。 我們班那些純農村來的同學,還有一個惱火的事, 糧食不夠, 一個小夥子一個月33斤,確實不夠的--轉載者

    丁東先生建議對新三屆大學生做課題研究,非常之好,確有必要深入分析。為此不揣淺陋,以東北師大(入學時名為吉林師大)曆史七八級111人的資料為例,做一個大略的分析,雖不精確,或可窺豹一斑。

   全年級入學時錄取115人,中途考取研究生1人,轉其他專業3人,畢業實為111人。

        一、同學來源構成分析

        1.東北師大當年是在東北三省(當時內蒙的東三盟歸遼吉黑管轄)招生,從地域劃分看,來自城市(含京津滬知青)的81人,占73%;來自縣鎮及以下的30人,占27%。可見“城鄉差別”的鴻溝在1949年之後沒有根本性的轉變,這與當時二元製的戶籍管理製度密切關聯。

        2.來自遼寧省的考生20人,占18%;來自黑龍江省的考生11人,占10%;其餘是吉林省考生,占72%。由於擴招走讀生,吉林省考生中,來自長春市的46人,超過吉林省考生的半數。沒有招收遼寧省昭烏達盟和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的考生。招生名額主要投入到吉林省,這是當時學校歸屬吉林省管理使然。

        3.從家庭環境看,來自城鎮幹部家庭和軍隊幹部家庭的30人,知識分子家庭的26人,工人及其他市民家庭的36人。剔除在鄉鎮生活的職工家庭,在鄉村的純農業戶口者隻有10餘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城鄉之間的教育質量嚴重的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幹部和知識分子家庭的考生,有著農村家庭不可比的優勢。

        4.從個人經曆看,入學前是工人身份的42人;時任學校教師的18人;從事其他崗位工作的31人。文革期間中專畢業者若幹,複員軍人5人(均沒有回鄉務農);現役軍人3人。曾經當過下鄉知青的累計70人。中學畢業不遷戶口,回到鄉村務農的稱為回鄉青年,加上一直在農村地區生活工作的合計17人。從眾多個人的回憶可以看出,盡管文革十年中斷了係統的學校教育,但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繼續學習的願望,這期間沒有完全放棄學習。

        5.從年齡看,出生於1940年代後期的老三屆高中生畢業生22人,出生於1950年代初期的老三屆初中生14人,1969年以後中學畢業或高中畢業的67人,其中1959年出生的多數是1977屆畢業生,少數是1978年應屆畢業生。出生於1960年代的是應屆畢業生,計8人。

        全年級入學時平均年齡23.8歲,年齡結構呈橄欖形。年齡最長者生於1946年,最小者生於1961年,相差15年。中位年齡是1953年和1954年,1954年和1957年出生者最多,各有14人,加上1955年和1956年的16人,這四個年齡段合計44人,占全年級的40%。

        曆史專業的學習,不同於理科,與其他文科如中文、外語也有差別,社會閱曆更為重要,老三屆高中畢業生直到畢業之時,整體還有相當的優勢,而學習理科的老三屆高中生整體狀態已從入學開始的領軍團隊,退到中下遊水平。

        6.男性84人,占75.7%;女性27人,占24.3%。報名學習曆史與性別和思維方式有關,如今的師範院校,各專業女性占70%以上,已是常態,而在當年,曆史專業的女性占比大概是各文科專業中最低的。

        分析學生來源構成,可以深入認識社會各階層對恢複高考製度的反應。報名高考,出於個人和家庭對社會發展趨勢的一種預判。拋開應屆畢業生,其他人無論出於何種動機,想改變當時的生存環境,改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來自京津滬的知青,在東北生活了已近十年,仍然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環境,心中多有莫名的苦悶。參加高考,把握機會,希冀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乃至家庭的命運,是大家的共識。

       二、報名備考期間的對策

       1.對於報考專業的考量。

  多數人的第一誌願報的就是曆史專業,少部分人是第二、三誌願或調劑的專業。78級經曆過1977年高考者19人,占比達17%。1977年落選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成績不理想。多人在1977年考理科,1978年改考文科,畢竟數理化三科在短時間內複習,成績不會有太大的改觀,選擇文科突擊複習有較大的機會。考試科目與1977年相比,原來的理化、史地是兩科一張考卷,1978年分開為兩個獨立科目,報考理科相當於增加了難度,而報考文科則是增加了錄取的概率。二是政治原因,1977年不少人考試成績頗佳,但卻被政審刷了下來,有的被單位直接沒收了錄取通知書,不發給本人。1978年這種左的政策被製止,注重個人表現,不再論家庭出身。作為經曆了政治波折的人,選擇相對遠離政治是非的曆史專業,也是報考時的一種考量。

        2.如何獲取複習資料。

   大家有各自的複習備考方式。應屆畢業生遑而不論,其餘的人總體來說是個人複習為主。複習考試的各科教材,在職中小學教師不是難題,其他人則或是從家庭親屬處獲得,或是從朋友處獲得,完全沒有教材的現象幾乎不存在。複習輔助資料的來源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受種種條件的限製,參加高考輔導班的人為數不多。至於複習的深度如何掌握,主要依據是教育部統一頒發的複習大綱,依個人理解而定。

       3.如何爭取複習時間。

   在職人員備考,最大的問題是平衡工作與複習的關係。大多數都是按部就班工作,不能請假備考。出於種種考量,有些人在單位並沒有公開報名參加高考,隻能在工餘時間複習。有的人在單位獲得支持同情,工作時間可以找一個偏僻的角落複習,這種情況為數不多。筆者當時在街道企業上班,每天在單位幹活,書本和複習材料根本不帶到單位,算是“兩手準備”,一旦不被錄取,也好有個借口。直到7月初,正式向單位請了事假,開始居家複習,所受的損失是20天工資——26.4元,當時我每天工資合1.32元。

       三、上學之後的生活

        1.家庭支持無疑是巨大的動力。家庭中的兄弟姊妹有同時中榜的,也有先後錄取的。同學F君,其兄就是我們東師曆史77級學兄,這種關聯性所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

        2.上學前已婚者32人,占28.8%,比例高於曆史77級。婚姻關係在畢業時均得以存續,沒有解除婚約的情況。至於數年後發生變故,另當別論,這大概與所學專業有一定關係。

        3.當時凡工作年滿5年以上者可以帶工資上學,這部分同學計約40人,占36%。師範院校不帶工資上學的學生,也由學校發給夥食費。住宿免費,不收學費,所以堅持學習經濟上不是十分困難。生活困難的同學還可以評定補助,數額雖然不多,但也可使困難程度有所緩解。入學第二年,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同學每月發放2元的補貼。總體說,來自農村同學的困難大於來自城市的同學,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民家庭的同學,生活最為艱苦,平時幾乎得不到家庭任何經濟支持,每月還要從夥食費中結餘出購買牙膏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的款項。同學W君,每天早餐隻舍得買2分錢的鹹菜。

        師範院校可以保證粗糧的供應,不限量,能吃飽。夥食水平在長春市高等院校中位列前茅。學校的農場每年有糧食和肉蛋副食蔬菜予以補貼。入學時的夥食標準是每月15.5元,這是文革前大學的統一標準,中專是13.5元。1979年秋之後,調整到每月18元,直至畢業沒有變動。但是物價在逐年增長,到1982年,這個標準明顯感到吃緊了。

        四、在校期間的學習

       1.老師們對77級、78級抱有極大的期望,恨不得將平生所學傾囊而出。教師到寢室征求意見,在寢室組織小組討論,任課教師每周到教室答疑解惑。林誌純先生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堅持自己刻寫油印教材提要,每周發到同學手中;陳連慶先生對於每份作業都認真審閱,寫下評語,指出不足;丁則民先生定期指導77、78級的美國史學習小組。這種場景如今很難再見。課堂教學之外,受益最大的是諸多學術講座,不僅豐富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啟迪了思維,拓寬了視野。

        2.在校期間,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的事情不勝枚舉。東北師大曆史78級基本以年級為活動單位,111人雖然分成兩個班,但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並不多,以至於畢業後的聚會活動都是年級活動,沒有搞過班級活動。學習小組從最初的9個調整為8個,每班4個,在校期間各組活動大家還有印象,還都能記得本組同學的名字。最有意思的是,有兩位寢室相鄰的同學鬧了矛盾,互不說話,直到畢業前還在僵持,誰也不想先道歉丟麵子,恰巧一日,一位端水盆從寢室出來,差點碰撞上另一位,於是兩人相視一笑,啥話沒說就和好如初,一時成為佳話。

        3.典型的學習生活方式是三點一線,即寢室——教室——食堂。當時的學校圖書館尚在修建之中,除了圖書借閱之外,根本沒有可供學生閱覽讀書的地方。公共大教室和宿舍是課後讀書複習的主要場所。階梯式的公共大教室可容納200人左右,共有兩個。文理各科的學生都可以去。宿舍是每間12人,上下鋪,第二年才給配置了一個長條桌。

        4.文化活動主要是周末的電影,一般的電影尚可滿足需求,熱門的電影一票難求,有限的票源使得許多人隻能采取“釣魚”的方式在校禮堂門口碰碰運氣,否則隻有到市內的電影院觀看。學生會成立了劇團,也排練多場節目,畢竟水平有限,觀看者不多。1980年開始興起跳交際舞,但曆史係參加者寥寥,加上女性很少,熱衷於此者隻能到中文、外語兩係參加舞會。

        5.體育活動影響力最大的是每年一度的體育運動大會,少數人是運動員,其他人隻是拉拉隊員和觀眾。有意思的是那年月的體育運動大會,暗中還要較勁比試各單位向大會提交的廣播宣傳稿件。經常性的籃球、排球和足球賽基本隻在本係、本年級進行。智力運動開展得比較普遍,在寢室教室進行,是課餘時間的娛樂休閑活動。象棋屬於下裏巴人,參與者眾多。國際象棋則是陽春白雪,和者甚寡。橋牌風靡一時,成為最時髦的桌上運動。全校性的圍棋、象棋和橋牌比賽,78級在校時隻舉行過一次。前兩年的早操和課間操是雷打不動的項目,後兩年則不再組織,個人自願參加。

        同學的個性與特征都得以保持,如長跑愛好者四年中風雨無阻,籃球愛好者每天午後16時必然出現籃球場上。在專業愛好方麵也是以興趣為主,喜愛書法、篆刻的都是常年堅持。年級舉辦過一次書法展,軟筆硬筆各顯神通,楷書草書,歐體、柳體甚至還有毛體,百花齊放。有一位上海知青,專攻甲骨文,幾乎把業餘精力都用於此。但有了回滬指標,便放棄考研回家。

        4.曆史專業是大多數同學的第一選擇,也有多人是被調劑到曆史專業的。東北師大在轉專業方麵控製不是很嚴,有正當合理的要求,經過考試允許轉專業。先後有兩位同學轉到中文係就讀,一位同學轉到外語係就讀,還有一位提前考取了研究生。但是從外專業轉到曆史係學習的則沒有。政治係78級還有一位經過考核跳級到77級,此人後來成為全軍的第一位文科博士。走讀生入校後的困難,主要是無法在學校堅持整天學習,因為中午沒有休息的地方。家庭生活普遍不富裕,很多人想盡量節省,但卻沒有熥飯的設備,不能自帶午飯。到了冬季,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度,需要起早趕到學校上課,相當不容易。那時的長春作息時間是早晨7:30上課,距離學校遠的人,需要早6時多就從家裏出發,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五、哪些製度安排有待於改進和完善?

   當時還沒有實行學分製,有一些屬於臨時性的措施。如外語免修,那年高考外語還不計入總成績,多數人需要從ABC開始學習英語,少數人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的是中學英語教師,有的已經在專業雜誌上發表過譯文,水平參差不齊。後來經同學要求,組織過一次水平考試,成績超過80分者可以免修。但專業課尚無類似規定。

        同學們對於繼續讀書深造各有考量。約三分之一同學報考研究生,考取了18人,成為當時師大的一個亮點,其中錄取到外校者6人。北大、複旦等名校均有。年齡最小的同學任東來,考取了中國社科院的美國史研究生,繼而成為國內畢業的第一位美國史博士。之後陸陸續續考取碩士生、博士生者累計達37人,占年級的三分之一,另有4人考取了研究生班。一部分大齡已婚同學主要考慮的是已經30多歲,要趕快工作,減輕家庭負擔,沒再繼續攻讀學位。

        畢業後無論是從政、從教,還是後來下海經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政者,當大官者沒有,但也沒有貪腐分子。下海經商者中成功者多人,失敗者亦有之。幾位從事實業者周折頗多,終獲成功。從教者則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退休時教授29人,副教授20人,在其他專業技術崗位正高職稱者4人,從事中等教育具有高級職稱者20人。雖然數據說明不了更多的情況,但是可以看出各自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都達到了相當的專業高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