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迭個就促刻了點:Z.T 老底子做人客哪能擇時

(2015-02-13 15:23:36) 下一個

俺沒事也來臭臭阿拉上海,這個倒真的是江浙人尤其上海蠻嚴重格,不知北京那些胡同裏的天橋把式是不是也是掰的雲山霧罩,實際上請客也不想會鈔,其實也別怪那時的人,錢又不多東西還要票,房子又擠,廚房還是合用,真的很作難--轉載者

“做人客”,不管是禮節性拜訪,還是有求於人,選擇合適的時間很要緊。老底子也確實很有一些講究的呢。

首先是避開“飯點”。

老早吃人家屋裏一頓飯是“大興(jing)轟(gong)”的事體。

都在溫飽線上下掙紮,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

但越是這樣,表麵上越是要客氣。

40歲以上的人應該還有記憶,老早中國人見麵打招呼的“標配”用語,不是“你好”,也不是“哈羅”,更不是“蟹鉗美買幾對”,而是“飯吃過了麽?”在北方,就是“吃了嗎?”

所謂“標配”,就是不管時間場合對象,一以貫之。

因此也鬧過不少笑話。

比如,剛上班進車間或寫字樓,兩人不幸在廁所裏邂逅了。

因為是當天的第一次碰頭,所以必須打招呼。

我多次看到兩個男人一麵拔槍把勢,一麵互問:“飯吃過了伐?”

還有,中午在食堂門口碰頭,一個吃完了往外走,一個還沒吃往裏進,你我都知道誰吃誰沒吃,也還是要照本宣科,“飯吃過了伐?”

各位不可不知,“標配”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

“飯吃過了嗎”的標準答案必須是:“吃過了吃過了。”

若答曰,“沒吃過”,接下來的“標配鏈接”便必須是“要麽到我家去吃一點?”

這第二回合的標準答案是“不用了不用了。”

若再傻乎乎地答曰“好的呀”,今朝就要出大事體了,比飛機摜下來或者地震還要結棍。

一般情況下,一個回合就該結束,那就是,不管是吃撐了還是餓壞了,都必須說“吃過了吃過了。”

所以,你讓那個往食堂裏進的家夥情何以堪?閉著眼睛說瞎話,說“吃過了吃過了”?

飯點不登門還不算,還須及早撤退,離飯點太近再走,就會有蹭飯的嫌疑了,在當年是很沒麵子的事體。

上午11點,下午4點,無論如何要起身告別。

即便如此識相,也還需要三推四托才有可能脫身。

無論如何,主人總會做個順水人情:“吤晏了,吃仔飯去。”

然後,就開始了拉鋸戰,有隻用言語的,也有兼用肢體的,拉拉扯扯,從房間裏到大門口再到弄堂口。

人家一隻腳已經踏上無軌電車了,背後還傳來幽幽的邀請:

“蠻好吃仔飯去喏。”

所以,平常日子裏,一般都是吃過晚飯再去登門造訪。

雖然還是會被問“飯吃過了伐?”,畢竟一日三餐全已落肚,回答起來心中底氣十足啊。

隻有節假日,才會選擇白天造訪。

太早也是不恰當的。

早上,按老早的規矩講,一份人家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自家的事。

比如與老人同住的,做兒輩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請安。

接待客人,再怎麽上規格,也隻能是第二件事。

這叫“不搶風頭”。

即便是大年初一,拜年也從來不是一份人家的第一件事。

開門炮還沒打,給祖宗牌位還沒上香,知書的老爺還沒磨墨開筆,你就老清老早去敲門拜年,也不怎麽合適吧。

午飯後也不可立即登門。

很多上了年歲的人有飯後小盹的習慣,你貿貿然衝進去,人家歪頭斜腦甚至哈喇子橫流的醜態就曝光了,多尷尬。

一定有人要問,又不能早進,又要避開中飯夜飯,晚上還要考慮人家要早點睡覺,豈不沒幾句話可說了?

話癆們怎麽辦呀?

“做人客”本來就是擺擺樣子的,茶也反正無續杯,禮數到了就該走啊。

那些一開簧腔,就刹不住車的健談型客人,當年會被人背後送上一個綽號,叫作“爛屁股”。意為一旦坐下,就起不來了。

家裏大人會教導,“做人客”千萬覅做“爛屁股”。

真要長談,請移步茶館店。

反過來,應邀赴宴的,又不可掐著飯點才進門。

要有提前量,以示自己不是“餓煞鬼投胎”,不是衝飯而來的,而是友情為重。

即便是至親間拜年,也須適當早到。

記得小時候,大年初一,老是被催著出門,耳邊就聽到家母的“快點快點”。

那時人小不懂,被催煩了就會回嘴:“急啥啦,中飯早唻。”

接下來,不是“頭塌”一記,就是“儂小鬼一門心思,獨想觸祭,叫儂去拜年的,又不是叫儂去吃飯的囉。”

有一次,年節裏去姨媽家吃飯,表哥已經結婚,住開了,那天不巧到得晚了一點,姨媽當場就“現開銷”:“你就是來吃飯的囉?”

一點麵子也不給。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規矩都是“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的產物。

家庭電話是個稀罕物。

也蠻好,大家揣摩心思,培養利他意識,善莫大焉。

另外,突然到來的客人,多半會成為平淡生活中的點綴乃至驚喜。

如今樣樣都預約,精準則精準矣,味道缺缺。

後弄堂好婆: 我小時候出去做客人,路遠,我母親會說:一到別人家裏就上廁所,那是極其不禮貌的,你要麽忍半個小時,要麽先找個公共廁所解決。
以前家裏有兩個親戚比較惱人:一個是專門在吃午飯前15分鍾突然到達,要手忙腳亂添加飯菜招待他;另一個在外地,總是上午收到電報,下午就來人,飯菜被褥都來不及準備。我倒覺得還是預先約好比較妥當。問題是,你不能打電話自己請自己。
耕糧兄: 那個時候大家的生存環境都不好,不速之客,往往會搞得主人家一天世界。
東萊大樓:據說在中東有些地方因為很熱很幹糙很難排汗,所以見麵互問“你出汗了沒有”。沒有考證過,聽人說的。
小孩時很敏感,很傻的,大人說某人是“爛屁股”,我就一直想象那人爛屁股怎麽別人都知道?
老爺叔:我問儂咯問題儂就是勿敢答我,以前用票證時,儂屋裏肉票油票阿是比一般老百姓多點?還是每月 “機關事務局” 會送上門?
我真咯隻是出於好奇,絕對麽啥反動目的,你們打天下辛苦了,多吃多拿點民脂民膏也應該,當然後來越拿越多就勿大好了。
parisiica 老爺叔又瞎三話四了!
革命軍人是絕對勿會拿群衆一針一綫個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牢記

言話講轉來,一針一綫有啥稀奇
解放軍覅忒拎得清哦,一進城就軍管,充公房產,金銀細軟……

再説了,革命為了啥,勿就是為了能到地主、資本家龍床上打滾,睡地主婆、姨太太,小姐嗎?
有了地主婆、姨太太,小姐,阿貴還能看得上勿識擡舉個吳媽?呸

搗漿糊 真的,那年月是絕對不去人家家裏吃飯,別人也不來吃飯的。最多拜年也是下午,給客人吃一碗赤豆湯和一小碟炒年糕就算了。
老爺叔 某年寒冬臘月,木匠新婚燕爾,半夜三更肚皮痛,拎勒褲子一隻赤腳一隻拖鞋,向兩百米外的公共廁所急奔,途中略有滲漏,在馬路上留下少許痕跡。
還好半夜,若是日裏,半路上巧遇女學生,還要停下來打個招呼,下麵等勿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