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法國裏昂,安西,格林諾布。

(2011-05-20 12:30:53) 下一個
6/19
早上六點乘TGV高速火車離開巴黎去裏昂。行程不到三小時。孩子們頭一回坐高速火車,十分興奮 (前幾年回中國時高鐵還沒蓋好)。一路上是典型的法國農村和農場牧場風光。到了裏昂,陰雨綿綿,還好帶了雨傘。裏昂是法國第三大城市,山頂上的裏昂聖母院,城裏的裏昂古鎮,和裏昂的烹調最有名, 我們計劃在這裏玩一天。從火車站寄存好行李出來換地鐵,自動售票機前有幾個乞討的兒童要教我們如何用被我們婉言謝絕。地鐵幾站路後要換公共汽車時被告知車有故障,讓我們換乘纜車(Furnicular)後再搭另一趟公車,一路都有工作人員領路,所以還算方便。頭一回坐這種纜車,很稀奇,就一節車廂在一隧道裏斜著向上走。

裏昂聖母院(Fourvière basilica)建於1872至1876年間,屹立於裏昂的山頂上,成了裏昂城市的象征。它帶有羅馬和拜占庭建築風格,而不是哥特式的,教堂門麵精雕細刻,四周是十邊型的,裏麵的壁畫瑪麗雕像也很醒目。我們去時碰上結婚的,牧師在台上布道的,還見到一位會說中文去過中國的法國牧師。老爸和兒子在裏麵左拍右拍,把瑪麗雕像和燃燒的一排一排的蠟燭照在一塊兒,還挺有味道。 教堂還帶了個小博物館可以參觀。山頂上風景也不錯,登高望遠,隻是天公不作美,山下的成片的紅瓦頂古鎮顯得有些模糊。




下山我們步行途經Gallo古羅馬遺址。這裏發掘出古羅馬的大階梯劇場和各式各樣的古跡。古羅馬的牆體立柱葡萄園和路段保存得很好。有趣的是這個大階梯劇場正在搭棚子晚上有搖滾樂音樂會。我們從階梯往下走,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古跡遺址上聽現代音樂會一定很有意思。
 
 

接著往下走,就到了裏昂老鎮(Vieux Lyon).據稱這裏是除了威尼斯之外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建築最集中的地方。狹窄的小街,兩旁是翻修過的老房子和小店鋪,各種各樣顏色,加上很有味道的路燈路標和門前裝飾還有錯落有致的花卉植物,我們打著傘在街上慢慢逛覺得很享受。走到St. Jean大教堂,這裏有名的是一口十四世紀的大鍾,準點敲鍾,可惜我們沒趕上,但進去看了巨大的玫瑰花玻璃窗。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看見老鎮裏小餐館林立,就像中國的八大菜係一樣,在法國裏昂地區的烹調獨數一幟,被稱為美食之都,要找裏昂特色菜的餐館都有bouchons這個名字,我們進了一家服務員能說一點英文的小餐館,點了冷盤熱點幾樣,有名的菜像是烤肥腸之類,四個人幾道菜下來都吃的很飽。
 
 

午飯後雨越下越大,我們在老城接著逛了一會兒,便到新城附近走走,高樓大廈之間,進了裏昂歌劇院看了看,最後到遊客中心看看還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因為大雨我們決定提前回火車站去安西古鎮。

裏昂火車到安西古城(Annecy)大約兩個小時。傍晚到達訂好的小旅店住下,迫不及待的出門去看小運河。安西位於日內瓦南麵50公裏,離我們要住下來的格林諾布也隻有一兩小時火車。安西古鎮曆史遠久,號稱是法國阿爾比斯山下的一顆明珠,一條小運河穿城而過,流入歐洲最清澈的安西湖,湖周圍群山環抱。運河兩邊各色小屋餐館小店林立,十分上相,是法國人和許多歐洲人的度假勝地。古鎮很小,適合放慢節奏去享受這裏的風景。我們走到小運河的起點,正是開閘放水的時候,從雪山融化的清澈冰冷的水衝泄下來還挺有氣勢的,沿著運河走到頭便有湖景山景,遠處還有古堡,風景是美不勝收。我們發現不遠處有個大購物中心,裏麵有個很大的連鎖超市,就像美國郊區一樣的食品店,閑逛了一陣子還買了晚飯。晚上兒子們要看世界杯足球不想出門,我和LG決定出去看夜景。



晚上古鎮裏的各式燈光都打開,倒映在運河水裏,有點朦朦朧朧的感覺,尤其是運河那一頭快流入湖中的一座船型小屋,將運河一分為二,燈光一打,非常漂亮,這屋子以前是監獄。許多遊人或是在街頭庭院的小餐館用餐,或是在河邊散步,整個環境非常悠閑自得。

6/20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自己拿著相機到鎮上轉悠,照了一些陰雨綿綿的古鎮圖片。像往常一樣,順著鼻子聞到的麵包香味找到麵包店買早點。

 

早飯後一家人步行上山準備去看安西古堡。到了半山腰隻見遠處有一雄偉的大教堂(Eglise Saint Maurice),決定前往看個究竟。沿著爬滿青苔的石板路慢慢往上走,到了教堂可以看出是個龐大的天主教堂,十五世紀建成,華麗的哥特式風格,門口有教堂簡介講述其曆史,從正門進去,正趕上人家做禮拜,看著我們幾個遊客進來都很奇怪的看著我們。

 

安西最有名的安西古堡(Château d'Annecy)位於古鎮的山頂上,建於12至16世紀間,日內瓦公爵乘經長住於此。安西鎮五十年代把它買下來,翻修成博物館和旅遊點。古堡牆厚4米,邊上有好幾個角樓,最老的“女王頂”建於十二世紀,我們走了古堡的各個角落,正碰上二樓大廳裏有一場室內弦樂音樂會,坐下來欣賞,由大小提琴組成的四人小樂隊演奏著古典音樂,與古堡的氛圍很班配。之後我們參觀了古堡裏的博物館,詳細介紹阿爾比斯山的居住民,建築,和人文曆史,還有以此為主題的油畫和藝術品。
 


出了古堡下山,隻見運河邊人頭攢動,原來是周日的趕墟,各式攤販和人群把小街擠得滿滿的。有賣青菜,水果,臘腸,麵包,奶酪,鮮花的,看上去都很新鮮,顧客都很踴躍的購買,我們買了一些麵包,這個地區有名的Roblochon奶酪,水果,還有幾塊切的很薄的香腸,當中午飯吃。這時已經是農貿市場的尾聲,小販們開始撤攤位,馬上好幾輛清潔車和許多環衛人員出現,立即打掃,不到一個小時,運河兩邊的街道幹幹淨淨,給我們對這個清潔的旅遊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散步到安西湖畔,找張長椅坐下吃簡易午餐,這種奶酪真是好吃,會融化在口中,吃完滿口餘香,像從前吃新鮮橄欖嘴裏回味的感覺。安西湖是法國第二大湖(不算法國境內的日內瓦湖的話),湖水從周邊雪山流下,號稱是歐洲最幹淨的湖,果然名不虛傳,清澈見底,湖上有帆船,遊輪,跳傘的,湖邊有騎車的,滑輪的和散步的人群,像個悠然自得的好地方。我們琢磨著這地方以後可以再來,租輛車,湖邊的高山都是可以去爬的。同時也祝安西鎮好運,因為它申請主辦下一屆冬季奧運會。
 
 

從安西坐火車到格林諾布(Grenoble)有兩個多小時。下車住進火車站對麵的旅館,看看離傍晚還有兩個多小時,我們決定去爬La Bastille山頭的城堡。走到山腳下也就十幾二十分鍾。

格林諾布位於法國東南的阿爾比斯山腳下,四周雪山環繞,冬天周圍有好多滑雪勝地,乘辦過1968年的冬奧會,兩條大河(Drac和 Isere)交匯於此,是法國一主要的大學城和科學城。曆史從古羅馬開始,還有保留完好的古羅馬城牆,中世紀是Dauphiné公爵的首府,之後皇家,貴族,宗教之爭在這裏留下很多曆史。 La Bastille城堡工事是法國十六到十八世紀修建的這類工事的典範,也是阿爾比斯山地區的一個製高點,中世紀左右建成後來又加固,可以坐蛋形纜車上去,但我們還是要走上去,順便看半山腰的一個小博物館。剛下過雨,沿著山路石階往上走,山上樹木茂密,有點陰森森的,看見還有跑步上山的。 Musee Dauphinois是個小小的縣級博物館,由人類學家穆勒於1906年創建,集人類學,考古和曆史古跡於此小教堂裏,展品展示了阿爾比斯山地區的居民曆史,周邊建築,還有個專門講滑雪的展覽,我倆愛滑雪的兒子很有興趣地看。
 
 

出來接著爬山。開始經過一些像長城上峰火台類似的石砌台子,走進去有個小窗子可以眺望,還有小石隧道,石門遺跡,有一段是爬著從石縫中開鑿出來的石梯上去的,不到一個小時後我們氣喘籲籲地登頂,視野一下開闊起來,群山環抱中,格林諾布一大片的紅瓦頂老城呈現在眼前,Isere河從山腳下穿流而過,河上好幾座橋連接著城市,我們居高臨下,風景一覽無餘。 從這裏還有好幾條山路可以再往上走,但天色已晚,我們選了另一條路下山,這一路全是陡峭的石板台階,兩邊都是森林,安安靜靜的往下走,到山腳下,有幾座古老的城門和城牆,很有味道。



6/21
 LG在這裏要工作五天,今天最後一天可以和家人一起出遊。因為我們沒有租車,發現這裏長途公共交通很不方便,進山爬雪山是沒有機會了,從旅遊書上看到這個革命古堡(Chateau de Vizille)很漂亮,打聽一下半小時公車可到,一小時一班。

乘車來到Vizille“公社”,宏偉壯觀的革命古堡呈現在眼前,參天大樹,精心修剪的花園,不小的湖上白天鵝黑天鵝悠閑的遊著,古堡周邊方圓七公裏,有綠地,運河,湖泊,圍場和森林,好多家庭來這裏野餐。古堡建於十七世紀,法國大革命最初的幾次會議是在這裏開的,所以收藏了不少與大革命有關的檔案圖書資料。我們先在花園小湖邊照相,在公園長長的林蔭道散步,有一大群小學生來集體參觀並野餐。到中午想進古堡看展覽被告知午飯關門一小時,可以窺見省級博物館的水平,廁所也是這次行程中最不幹淨的。我們隻好在幽靜的公園裏接著散步照相了一小時,才有機會進古堡看。很多展品描述了大革命前的貴族家居,生活裝飾用品,和一些油畫,還有大革命初在這開會的資料,因為英文圖解很少,原版法文,連猜帶蒙也隻看了個大概。樓上展廳有大幅的大革命油畫,到頂樓的陽台上可以遠眺整個公園的美景。




6/24

在格林諾布的中間幾天去了瑞士日內瓦,詳細內容見花絮(四)。

這天是我們的休息日,不出遠門,隻在城裏轉轉。早上一大早就被樓下的喧囂吵醒。下樓一看,馬路上水泄不通,像是大遊行。到街邊的小店買早點一問,原來是公務員為抗議提高退休年齡而罷工。吃完早飯帶著兒子們出門去看熱鬧,遊行隊伍從火車站口一路排到至少十條街外,從標語牌上可以猜到是政府的各個部門,有學校老師,公交人員,養路工,等等,有些人拿著高音喇叭慷慨陳詞,有些小皮卡車後帶著音響放著音樂給大家載歌載舞,街上人擠得滿滿的,像是開大爬梯一樣。早上小店職員講起這事有些抱怨說公務員拿著高工資高福利,還要罷工,這下可好,火車站的售票處關門,隻能用自動售票機,公車全停。


 

我們接著走到老城。像歐洲許多老城一樣,狹窄的街道,石板路,老建築,噴泉,雕塑,小咖啡館,玫瑰園,小廣場,有一座十六世紀的建築,以前是法院,現在是議會,我們看見一個漂亮的教堂就進去看看,安安靜靜地在長椅上坐坐,看著剛買完菜的老婦人進來祈禱。我們還進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博物館,裏麵展覽二戰時期德國人在此地區侵占法國人和猶太人財產的事情,沒有英文講解,工作人員熱情的用支離破碎的英文給我們講,才聽懂一點大概。



老城邊上是格林諾布博物館,是個很現代派的市立博物館建築,由一個法國名建築師設計,裏麵寬敞明亮, 收藏了大量的古羅馬,古埃及,和希臘的文物,以展示城市的變遷,美術藏品從十三世紀開始都有每個時代的代表作品,還有一些現代派像馬提斯,畢加索之類的畫,遊人不多,時間充裕,可以慢慢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