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京走馬觀花第一天:築地市場,濱離宮庭園,伊豆東京博物館,雨夜逛池袋

(2012-02-01 21:04:07) 下一個

我們一家到達東京機場已是傍晚,找到Keisei火車線買票,前台小姐不懂英文,正在巡邏的大媽工作人員會英文幫助我們買好票,我們上了車隨便找個座就坐下了,直到幾位日本男士出現在眼前拿著票指著我們的座位說著些什麽,才意識到原來這車是對號入座,趕緊做抱歉狀,拿著行李找到我們票上的車廂號和座位號,有點丟人現眼的感覺。到了日暮裏換JR到池袋還挺順,照著地圖找旅館費了點功夫,總算住進了台灣林女士開的池袋之家。房間雖小但幹淨溫馨,榻榻米臥房也是清清楚楚,孩子們馬上對日式有好多按鈕的抽水馬桶有了興趣,每個按鈕都要試試。

幾本旅遊書上都推薦第一天去築地市場看五點多的海鮮拍賣,因為第一天都有時差,反正晚上也睡不著覺,所以可以起大早坐5點第一班地鐵到那兒。我們計劃是能起得來就去,但不上鬧鍾。一家人早上五點半都醒了,討論結果是雖然海鮮拍賣錯過了,但九十點前到還是可逛的,順便吃上一頓壽司早餐。大家興致勃勃地出發了,第一次坐地鐵,試著用自動售票機買票,看地圖轉車,折騰了好一陣子才到。星期六早上五六點,地鐵站裏外已經有川流不息的人流。從地鐵站上來,看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提著大袋小袋的海鮮匆忙地趕路。

築地市場正門。



從這裏進到築地內市場有十幾條小巷,我們隨便找了一條小街往裏走。每天早上世界各地的漁船從三點開始到這裏上岸,從幾百公斤的金槍魚到海藻海帶,應有盡有。我們看到有些魚上打著中國,韓國的字樣。我們走到最裏頭瞄了一眼五點二十的拍賣場,還有幾條巨大的魚躺在地下,可以想象整個大廳排滿了魚的壯觀場麵。

我們又走了幾條小巷,小商販們忙忙碌碌,好多電瓶車在窄小的巷子裏轉來轉去,走路都要十分小心。帶上的相機忘了充電,自好用iphone補幾張到此一遊。

看看這地上的幾隻大魚。



被鋸開的魚剖麵。



用的都是電鋸斧頭當工具。

這些海鮮很饞人嗬!



這裏的海鮮一定很新鮮。市場裏聞不到一點魚的腥臭味。雖然下著雨,地上濕漉漉的,感覺這裏還是很幹淨。



這時大家有點饑腸轆轆,就走到外市場找壽司吃。走了幾條街,看到兩家小店門口排大隊,問問要排一小時左右,看樣子有許多遊客,也有東京人帶朋友來吃的,有人說是
one of the best. 那就排隊吧。我到外圍幾條街轉了一大圈,就這兩家人多。這家店麵小小的,一邊也就坐十來人,有兩邊,餐館有兩人在外維持秩序,大家排隊都很自覺,沒人插隊夾塞。這個招牌布簾挺有味道的。



邊上的菜館門口空空蕩蕩,這個布簾還是滿別致的。



好不容易進了餐館坐下,大媽馬上端來熱茶,還有每人一碗熱乎乎的味繒湯(miso soup)。在雨中排了一小時的隊,這熱湯喝得暖洋洋的。壽司師傅會幾句英文,告訴我們每一盤上是什麽魚,大概有十幾種,吃的很爽.



酒足飯飽,我們決定走十分鍾到濱離宮看看。這是東京的運河。圍牆裏就是濱離宮庭園。



這個庭園是德川幕府時期貴族住的(1603-1867),周邊已被高樓大廈包圍,占地麵積很大,有湖有花園有小山包,是Shimida河入東京灣的出口,尤其是從喧鬧的地方到這兒,像是世外桃源,對我們這樣從美國鄉下來的愛清靜的在裏麵散散步很合適。這是Hamarikyu正門。


很奇怪樹上都包著草,原來是為防寒。

百年鬆樹,樹幹用大木樁支撐著。



秋末冬初,勺藥園和好幾個花園一派凋謝,下著小雨,我們在一小亭休息,注意到房簷下的滴水裝置有意思,不知叫什麽,大概是為了不讓雨水狂瀉衝刷地麵吧。



有個大湖,周邊綠化搞得很好,常青樹,落葉樹,灌木,花壇都挺有味道。 有一仿製的日本民居,全木結構,有英文解釋,小橋流水,還有幾朵黃花。



從湖邊看東京的高樓大廈。







石板路走上小丘,天晴時號稱有富士山景。



還有幾株楓葉樹。感受到一點晚秋紅葉。



裏麵還有一些古跡,當時貴族狩獵打鴨子的小屋和趕鴨子進去的河道,控製湖水出入東京灣的閘門。

閑逛了兩個多小時後,做兩站地鐵到伊豆東京博物館。老外旅遊書都極力推薦,大概是英文配套設施很強的原因。後來我老公開會碰到在東京大學的老師學生,居然有些從沒聽說過此地或從沒去過。這裏展示了東京的曆史變遷。

進門看到的巨幅kumade.



問訊處買票上六樓,找到義工英文解說員,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展覽大廳分左右兩大部分,左邊是明治維新之前的東京,右邊是十九世紀中期到二戰,老東西都在左邊。走進去要經過複製的原型Ninhongbashi 橋,有人講解就是看精華,從類似清明上河圖的巨幅畫卷,龐大的古城模型,到具體實物擺設,小屋內部裝潢,很有看頭。

我們還趕上節目表演,很像中國的雜技,配著音樂和日式民居的背景,挺精彩的。



有空可看用iphone錄的片段。http://youtu.be/M-RjJO8RD2o

走累了有青少年益智遊戲可以加入,有幾個義工在幫忙,像七巧板類似的遊戲,把各種形狀的小木片拚成長方形,有些還挺難的。



這地方要細看可以看一整天的,我們走馬觀花看了幾個小時。到外麵吃個快餐,回旅館休息倒時差,傍晚出去逛池袋吃飯。

池袋火車站是一大站,兩邊各一個大百貨店,“東部”(Tobu)在西邊,”西部“(Sobu)在東邊,交通方便,商業繁華,住的大都是平民百姓及移民。下著雨,我們打傘走去Sunshine City,星期六晚上大街上擠滿了人,好不熱鬧。這裏麵有餃子城,展覽館,商店,隻是我們到時都要關門了,到邊上的豐田中心轉了轉,兒子們高興地玩賽車,有七層樓的展覽大廳都是豐田車隨便看。



下著雨找餐館,看到一家裏麵坐滿了人就進去了。裝璜得很古樸大方。點了烤墨魚,壽司,鮭魚飯,配著綠茶,吃的很開心。



這東京第一天走馬觀花內容豐富,一家人在有時差的情況下堅持旅遊,有吃有喝,唯一的缺憾是好像機沒充電,這一天的照片都是用iphong照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