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漂泊的萍

一個隨緣漂泊的女子,一片不斷行走的風景……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自傳連載 59)

(2010-07-12 13:35:06) 下一個

59  世上沒有不解的怨恨,就看你是否屈服內心的慈悲。

 

上海和江蘇是近鄰。自從到上海打工後,我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利用周末回江蘇老家給父親和爺爺奶奶等人上墳。父親葬在我出生的地方,而爺爺奶奶和英年早逝的小叔叔、還有後來去世的大媽則葬在故居趙家園。爺爺活到了95歲,他去世時,我的大伯和堂哥們並沒有寫信通知我,這讓我每每想起都十分傷感,也更加怨恨大伯和堂哥他們的無情,怨恨他們一直將我摒棄在親情之外。

每次回去,我都是從上海長途汽車站乘坐開往如皋的客車,如果遇到和善的司機,我可以請求司機在薛窯鎮讓我下車,然後我一路步行去爺爺家,大約走二十分就可到。爺爺奶奶和小叔叔的墳就在故居後麵的竹林裏,祖父的故居後來由大伯的小兒子、我的堂哥趙文明住著,小堂哥經濟條件好轉後,將爺爺原先的破草房翻蓋成了四間大瓦房。有時我回去時,他們家裏沒人,也許出去幹活兒了,我就直接在竹林裏給爺爺奶奶、小叔叔和大媽磕頭燒紙錢。每次我都會買很多很多的紙錢,麵額大得足夠他們在陰間開銀行。

有兩次我回去,見到了在家的小堂哥和堂嫂,我們的見麵沒有太多的激動,問候是客套的,笑容是僵硬的,血緣和親情似乎在我們身上冬眠著。一切都是淡淡的。這樣也好,可以讓我無牽無掛地來去。小堂哥比我大十六歲,年輕時當過兵,退伍後做過村幹部,後來又幹起了殺豬匠。他的兩個女兒在南通打工,家裏隻有他和堂嫂寂寞度日。堂哥和堂嫂曾挽留我吃飯和住一夜再走,但我從來沒有停留過,我每次都來去匆匆。

給爺爺奶奶上墳過後,我會繼續坐車往西,去給我父親上墳。到了我從小長大的村莊,每次都會有一絲惆悵縈繞心間,屋後的那條清澈見底、可以摸到螺螄和蚌、釣到鮮活鯽魚、夏日長滿菱角、鴨子和小孩們會在夏天開心暢遊的大河早已蹤跡全無,呈現眼前的是一條細長彎曲、臭不可聞的黑水河。幾年後,連黑水河也不見了,最後隻剩下一片令人心痛的沼澤,淤泥覆蓋了一切。沒想到,我魂牽夢繞的故鄉,最後迎接我的竟是如此淒涼滄桑的一麵。人世滄桑,果真沒有什麽可以瞞過歲月,也沒有什麽能與時間抗衡。包括仇恨。

每次在經過養姐美英家門口時,我都會進門和她打個招呼,然後直接去東邊的那片墳地,村裏的老人過世後都埋在那裏。每年回去,都會發現又多了一兩座新墳,心裏不禁淒然。和小堂哥一樣,養姐對我回來上墳也是不鹹不淡的表情,而我也沒有在她家吃過一次飯。淡漠,有時是一種表情,有時是一種心情。

妹妹到上海打工的那年清明節,我決定帶妹妹回老家上墳。妹妹歡欣雀躍,自從去蕪湖後,她還是第一次回故鄉。她的心情,應該比我更加激動。

至今難忘那次返鄉。我們從上海坐車到如皋,中途從薛窯下車後,我們在路邊的小店裏買了很多黃表紙和紙錢,我和妹妹提滿了兩隻手,然後一路往北走。快要經過一座小木橋時,我問妹妹:“你還記得這座小橋嗎?”妹妹說記得,站在橋上就可以看到和大伯家了,他家是河邊的第四家。當年,我和妹妹被大伯和姑媽嗬斥著離開趙家園的時候,也是走的這座小木橋。我們怎麽會忘記呢!

當我和妹妹走上小木橋時,忽然遠遠地瞥見大伯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曬太陽,距離我們大概五六十米遠。那是我離開老家13年後第一次見到大伯,他是那麽蒼老,原本便有些脫頂的他幾乎沒有了頭發,我小聲地對妹妹說:“看,那是大伯。”妹妹說:大伯好老了啊!

大伯的目光也始終緊盯著我們,等到我們走過小木橋,回頭看他時,發現他的目光依然追隨著我們,不知道他認出我們沒有,可我始終沒有勇氣跑過去喊他一聲。原來,無論恩情還是怨恨,都是需要在歲月中淬煉的一門學問。

小堂哥那天正在家裏,看到我和妹妹,簡單地寒暄了幾句,要我們中午在他家吃飯,我和妹妹說來不及吃飯了,因為我們還要往西去給我父親上墳,然後還要連夜回上海。小堂哥也沒堅持,他幫我們在三座墳塋上燒了紙錢,我和妹妹在三座墳前默默磕了幾個頭。上墳的儀式便告結束了。

當我們再次回頭走上小木橋的時候,發現大伯依然坐在門口,呆呆地目送我和妹妹遠去。妹妹對我說:“大伯也許認出我們來了,我們要不要跟他打個招呼?”我說:“不去!想當年他是那麽討厭我們,我們現在又何必自討沒趣呢!”

我哪裏想到,這一別,竟然是永恒!如果我知道,第二年再回去時,便永遠看不到大伯坐在門口的身影,我無論怎樣都會喊他一聲的。但是,我醒悟得太遲了。

當我第二年再回去上墳時,赫然發現祖父的竹林裏多了一座新墳。小堂哥說是大伯的。原來,我和妹妹第一年回去時,大伯便中風了,半身不遂,每天隻能躺在床上,天氣好時便坐在門口曬太陽。那次他果然認出我和妹妹了。在他臨去世前,曾對小堂哥說:“萍後和華後從門口過,看到我也不喊,可見她們還恨我。當年,不是我心狠,是我自己有三個孩子,對她們實在無能為力啊!要是她們能認我,我倒想對她們解釋一下的,她們也不給我個機會,我隻能到陰間向你的叔叔去道歉了……”

聽到小堂哥轉述大伯臨終時的話,一陣巨大的悔愧湧上心頭——我是多麽心胸狹隘、冷漠無情的一個人,十多年的時光居然沒有磨滅掉我心頭的怨恨;我是多麽殘忍,多麽冷酷的一個人,竟然讓親人帶著永久的歉意魂歸九泉;我是多麽慚愧,多麽悔恨,如果時光重新流轉,我一定會站在小木橋上大喊:“大伯,我們回來了……”

總是有一些悔恨要等到事後才會發現。從此我明白了:在有生之年,應該把所有恩怨的疙瘩解開,給他人一點寬容,給自己一點豁達。

後來的多年裏,我每次清明節回去,都要在大伯墳頭多燒一些紙錢,會一邊磕頭,一邊請求他的原諒。我還給小堂哥帶一些禮物,在他家喝點茶,敘敘舊再走,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匆匆來去。我本想見見大堂哥文生,可惜文生哥哥在南通做廚師,一直沒有機會見麵。從小到大,文生哥哥對我一直很冷淡,我也很畏懼他,但我想,現在應該到了可以化解恩怨的時候了。他也已經快六十歲了,知天命的哥哥,他應該知道親情比什麽都重要吧!

有一年清明節,我有意帶了母親一起回老家上墳,為的是不讓她留下一點遺憾。隨著年歲增加,母親一次次念叨著故鄉,以前,我都力勸她不要回去,因為故鄉已經沒有什麽親人。母親那一輩的親人都是去世,如果活著的小輩對她不敬,不是自討沒趣嗎!但我理解母親葉落歸根的心願,尤其她念念不忘從小被她無奈“遺棄”的大女兒金蓮。在多次的尋訪後,我終於找到了金蓮家的電話,並和這個同母異父的姐姐取得了聯係。

電話中,我對這個我早已沒有印象、但依然給我帶來一種微妙情感的姐姐說:“媽挺想你的,她想見到你……”金蓮在電話裏無法抑製地哭泣起來。她一邊哭泣,一邊告訴我,這幾十年來,她無時不刻不思念著母親。每當別人問她,怎麽從來沒見過你的媽媽時,她都無言以對。“我要說,我媽媽不在世了,是對我媽媽的不敬重。我要說媽媽在世,人家又會問,你媽媽怎麽從來不來看你……這幾十年,我像個孤兒一樣,天天想媽媽,一想到就哭……”

我也忍不住唏噓起來。這個從小失去母愛、十六歲就被禽獸不如的父親狠心賣到如東小漁村的可憐的姐姐,這一刻,她的坎坷命運如此深刻地打動了我的心。我一直以為自己的童年堪比黃連,殊不知,她的童年或許比我更苦。我無法想象,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如何在一夜之間成為一個漁民的妻子,如何麵對被母親拋棄、父親被槍斃的殘酷事實,如何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悲苦,她的心酸與苦痛向誰述說?即使她不是我的姐姐,隻是一個陌生人,她的命運也會深深地打動我的心。何況,我們身上,還流著一半相同的血液。

那一次,我帶母親回江蘇上墳前,就提前告知了金蓮行程。上完墳後,金蓮就來到我們暫留的紅英表姐家,接母親去她家住一段時間。在我的極力慫恿下,母親去金蓮家住了一個月。之後,母親又從江蘇來到上海小住了一段時間。母親告訴我,在金蓮家的那一個月,她享受了一個做母親最幸福的時光:金蓮和她憨厚的丈夫每天早晨輪流給她做好早餐,端到她的床前;晚上給她打來洗腳水,給她按摩腳;白天,在太陽底下給她掏耳朵;還買來各種適合老人吃的零食;還經常和她手拉手在村子裏散步。金蓮逢人就喜滋滋地說:這是我媽,她來看我了……

母親絮絮叨叨地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慚愧和感動一次次讓我眼眶發熱。慚愧的是,我應該早些想辦法讓母親和金蓮團聚;感動的是,金蓮比我對母親更好。世上沒有不解的怨恨,就看你是否屈服內心的慈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Faber-Castell 回複 悄悄話 一直跟讀,太感人了。
漂泊的萍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iger2的評論:
是的。寬容了別人,也解脫了自己。
漂泊的萍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五弟五哥的評論:
謝謝五哥!
漂泊的萍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二八佳人的評論:
是啊,這也是我母親聊感欣慰的。
summersky08 回複 悄悄話 一直跟讀,寫得太感人了。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你這一篇又感動的五弟淚眼模糊,,,
親情,寬容。
一個人,連自己的血緣親人都無法原諒,那他的人生肯定不快樂。
二八佳人 回複 悄悄話 你的金蓮姐姐雖然在16歲的時候就被狠心的父親賣掉,但幸運的是她遇上一個憨厚的丈夫,替她高興。
二八佳人 回複 悄悄話 “無論恩情還是怨恨,都是需要在歲月中淬煉的一門學問。”人都是要經曆過才會明白許多道理,有時候雖然遲了一些,隻要明白就好。
tiger2 回複 悄悄話 希望每個人都在有生之年,把所有恩怨的疙瘩解開,給他人一點寬容,給自己一點豁達。
bluebabychen 回複 悄悄話 太感人了,”給他人一點寬容,給自己一點豁達”永遠銘記在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