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onditions of Love 第三章

(2009-10-13 22:19:08) 下一個
第三章  愛的進化


作者顯然決定在對核心議題開始討論之前,首先掃清外圍問題。在對於愛的定義進行了有限的討論之後,作者在這一章中探討了愛的自然進化曆史,即為什麽人類會有愛。或者作者隻是要吊一吊讀者的胃口。言歸正傳,本章還是頗有趣味的。對於許多對愛情充滿詩意想像的人來說,本章的討論可以提供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為什麽人類會有愛?這個問題不是對現狀提問;而是說,愛如果有所功用的話,是如何影響我們史前祖先的生活的。當前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基本上形成於人類的物種出現之後和最近的冰川期結束之前。作者認為人類在最後一次冰川期之後繁衍的大約一百代對於進化來說實在太短,以至不能對人類大腦的進化有什麽重要的作用。這個說法依據的是隨機突變在遺傳物質DNA水平上的積累,它既忽略了潛在的遺傳漂移的影響,也完全未能考慮最新Epigenetics領域的成果對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影響,即對遺傳物質載體染色質的非遺傳修飾也可以導致表型的遺傳,這個過程可以在較短的進化時間內完成。但是即便作者在這個細節上的考慮不夠全麵,作者在主要方向上的把握是沒有問題的。(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