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評:Conditions of Love:the Philosophy of Intimacy- John Armstrong

(2009-10-13 00:22:37) 下一個
我們活著有種種追求。盡管世上有人爭名逐利,相信不少朋友們都會把追求生命中的真愛看作人生的中心主題。誰不希望得到愛情以及理解什麽是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愛的理解。每個有正常感情的人都至少在生命的某個階段對愛情有所體會。我們都品嚐過愛情來臨的狂喜,以及失戀時斷腸般的悲傷。有的朋友也許正在戀愛和失戀中徘徊,在為還沒有遇到那個命中注定的人而悵然。步入婚姻的朋友們想必也體驗了新婚的快樂,然後是愛情在鍋碗瓢盆中消磨殆盡,不得不靠孩子和共同實際利益,或是父母親戚的壓力,或者是迫於生存壓力而維持。許多人大約體驗到為什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幸者或許已經與曾經的愛人分手。我們哪個人不幻想“陷入情網”,盡管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持久的感情?我們誰不想把生命中最甜美,刻骨銘心的戀愛永遠留住,可誰又不感慨和困惑為什麽這麽美好的東西如晨露般易逝?又有多少文學藝術作品描述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紅樓夢》中的判詞說,“舉案齊眉,終是意難平”,寫了愛情不能伸張的痛苦和不甘;錢鍾書寫的《圍城》和瑪麗蓮 夢露主演的電影《七年之癢》,都涉及了婚姻和愛情間似乎不可調和的關係。在當今的生存環境下,隻有庸俗和心智不開的人才會滿足於生活伴侶的美貌和財富,而不追求精神的共鳴。我們中國人有從父母那裏來的世代相傳的智慧和技巧,教給我們如何琴瑟和諧;我們的傳統文化強調忍耐,努力和犧牲,無論怎麽樣和為什麽。但是我們實在不應當滿足於對感情的懵恫感受或是從家人朋友以及通俗媒體那裏聽來的一星半點代代相傳的經驗和說教。我們應當對愛,我認為堪稱人性的基礎,進行更深入的理性探索。本書相當精彩和幽默,作者 John Armstrong從哲學角度引領我們探討什麽是愛情以及愛情的要素。這似乎正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欠缺的。這本書可不是一本實用的愛情指南或者婚姻手冊,如果有朋友希望解決夫妻或男女朋友關係問題的話,我寧可推薦一本更為實用的書籍。

第一章: 浪漫的視點

在這一章中,作者試圖粉碎我們對於浪漫式的激情的迷戀和崇拜。作者寫道,“在我們的視線中,愛情與幸福緊密相連;可是,我們最有可能傷害,或是被傷害的,正是我們所愛的人。”作者推崇在對愛的思考的曆史中一個重要的時刻是1774年歌德發表他第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愛情本質的簡單而有魅力的解答:愛是一種感受。這一觀念依舊是當今愛情觀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沒有讀過這部小說的朋友是絕對需要補習的。這部小說細致而係統的描繪了戀愛的感受是什麽,並第一次將此作為一部小說的唯一主題。愛是一係列特殊而強烈的感情。通過維特對夏洛特的愛情,可以總結出維特所經曆的四種強烈體驗:思念,喜悅,懷疑,和某種代表了一切價值的感受。這四個要素定義了浪漫主義的愛情觀。對正在閱讀本書評而對歌德小說不甚了解的朋友來說,重要的是知道維特的愛情注定無法實現,因為夏洛特已經有了心上人。維特愛情發展的阻力是故事的中心。維特最終自殺:得不到夏洛特他無法活著,而夏洛特心有他屬。夏洛特之不可得隻是很小的原因。實際維特的愛情從未曾有成熟的機會,因為他無法與夏洛特結婚或與之生活。他甚至都不能在不令夏洛特憤怒或者難過的情況下向她表白自己的愛情,所以他的愛情始終處於初態。他的思念從來沒得到過滿足,從而也不曉得思念獲得滿足後可能的空虛。他想要每天見到她,幾乎都要絕望,可是從來沒機會知道,如果每天見到她感覺又會如何。他為兩個人的腳在桌下偶然相碰而激動,可那是部分因為他們的腳按理說不該碰在一起。如果他們能夠在任何時間撫摸對方,那種身體接觸的強烈體驗還會那麽強烈麽?

在浪漫愛情觀中,單向和被壓抑的愛是重要的因素。因為激情不能實現,從而維持在最高峰;他們不被視為失敗的愛情,反而被視為完美的愛情。這正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死亡,在兩個人共度一晚之後來臨,令他們不必維持互相之間的激情。他們不會對對方厭煩,愛情不會減退,他們也沒有機會發現對方令人心煩的習慣和性格,也不必麵對雙方觀點和趣味的差別。

浪漫主義的愛情把注意力集中在戀愛關係的啟始階段,把陷入情網作為愛的實質,宣稱另一個人是自己幸福的關鍵。這樣的愛,強烈而短暫,在它的高峰,最多維持幾天到幾個月。在它保持更長的特例中,都是因為不能獲得所愛的對象。我們為激情所征服,當它還存在的時候,我們認為我們在愛。正因如此,我們想到愛,首先會想到這種感情。這種浪漫激情是現代人性的共性,體現了浪漫主義愛情觀的一個特質---除了一顆敞開的心之外,什麽都不需要。隻要我們認為我們可以感受,我們就可以說我們能夠愛;愛情,那麽,隻需要一個條件:激情。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滿足這個條件。每個人在愛情麵前都是平等的,那麽浪漫主義觀點支持完全民主的愛情概念。

可我們希望愛情恒久。但是浪漫主義的愛情觀隻關注與另一個人邂逅的初始階段。它不能告訴我們最初的愛情之花綻放之後應當如何繼續。強調激情的浪漫主義扭曲了我們對於長期關係的觀念。當激情消失之後,根據浪漫主義的觀點, 好像愛情就消減了。以後的關係隻是最初真正愛情的餘焰。或者,當今後關係發生了問題的時候,似乎解決的方法是想方設法重溫舊情。但是,也許長久的愛情與浪漫主義的激情大不相同。墜入情網,是愛情的重要方麵,但是把啟始階段提升為關係的全部恐怕有誤導之嫌,對關係的未來有失公允。通過開始階段的體驗斷定整個過程是不成熟的標誌。真正的愛情必須是能夠持久並且經受長期關係所必將帶來的困難。愛的難題不是發生在激情被拒絕,或者是當一個關係在它的早期就被命運所切斷的時候;反而是當我們的愛得到回報,關係發展的時候,我們的愛將受到檢驗。我們希望理解的是長期的關係,我們要尋找的是一個成熟的愛的概念。(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真正的愛情是
持久的熱情和
能夠樂意去合理的處置一些日常所遇到的問題。

anahiyiyi 回複 悄悄話 很好和很誠意的見解。值得一讀。
等你的下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