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手

遵道貴德,道法自然,健康養生,圓滿人生
正文

深切的懷念

(2010-05-31 14:54:25) 下一個

深切的懷念

江蘇農學院 張照

張龍誌教授逝世已十年了,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紀念他,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樸素的形象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

回憶四十年代初,我在桂林中央畜牧實驗所和許振英老師一起工作時,經許老師的介紹,已知道張龍誌教授在四川從事養豬科研工作情況,並閱讀了他們的研究報告。建國後,我得以多次和張龍誌教授在一起參加養豬學教學、科研工作會議和編寫教材工作,合作共事數十年之久。19869月,他約定我在北京討論《養豬學》教材再版修訂工作,在我將出發去北京之際,突接辭世噩耗,深為驚愕,他為我國教育事業辛勞備至,直到最後一息,令人悲痛不已。

張龍誌教授早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係,其後又留學美國,在衣阿華州立大學攻讀畜牧學,獲碩士學位。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學術造詣深厚。他經常深入農村和農牧場生產第一線從事調查和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他的教學內容豐富新穎,既有翔實的科學理論,又有生產實踐技能。他和我在一起參加審訂《養豬學教學大綱》和主編《養豬學》教材等工作,深感他工作認真負責,細致踏實,完成了適合我國高等農業學校采用的養豬學教學法大綱和教學用書,為我國高等農業學校的養豬學教材建設作出了貢獻。

張龍誌教授善於運用畜牧學科學理論運用於我國生產實踐中去,並吸取中外之長,創有獨到的見解。他五十年即主持豬的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工作。他改革單純的隻應用外國豬種改良我國地方豬種的陳舊觀念,在山西采用外國豬種和引入我國優良地方豬種內江豬與本地豬雜交選育,培育成既有中國豬優點,又有外國豬長處的山西第一個培育豬種山西黑豬。他又在總結群眾養豬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家畜營養學原理,就我國農業生產具體情況,倡立以玉米為標準的飼養單位,改進當地沿用的養豬飼養標準以及飼養方式,對推進科學養豬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張龍誌教授熱愛祖國,為祖國的農業教育事業勤奮工作,成績卓著。他品德高尚,對公私財物都很節約。他為人正直、誠懇、坦蕩、謙讓。他誨人不倦,扶植後輩,現雖已離開人世,而他辛勤耕耘澆灌的桃李,都已深根葉茂,花繁果豐。他的高尚品德和為我國農業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樹立了為後人學習的典範,永留人間,令人深切懷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