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語時節

品生活, 寫生活, 嘮嘮叨叨!
個人資料
正文

法棍, 歐包, 我的麵包機引出的故事

(2011-03-03 15:56:32) 下一個

   我的麵包機幾個月前就不太好使了, 兩個攪拌棒中的一個總是脫落, 所以常常工作到一半就變成了瘸子, 隻有一邊工作. 扔進去的一盆麵被和得亂七八糟, 讓我欲哭無淚啊. 

    老大是個勤快的好人, 喜歡鼓搗那些修修補補的事情. 家裏的門把守, 水龍頭等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 到他手裏都能煥發新生. 以前我們住的地方旁邊有個大公園, 幾個人常去公園裏騎車. 家裏的幾輛自行車都是老大收拾的.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隻要有工具, 沒什麽事是做不了的. 果然這幾年, 家裏的各式工具不知不覺地就添置起來了. 我是工具白癡, 除了認識改錐鉗子, 其它那些五花八門的玩意對我來說都沒有鍋碗瓢盆好玩. 老大倒是玩得自得其樂的, 今天修修這兒, 明天改改那兒, 車庫裏做個架子, 菜地裏搭個棚子, 很有成就感的說. 

    但就是從這個麵包機開始, 老大遇到了挫折. 麵包機剛出毛病的時候, 他照例對機器進行了分析, 除了批評了生產廠家的設計不合理性外, 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但經過了幾個回合的修整實驗後, 這台麵包機變成了徹底的偏癱了. 無獨有偶, 前兩天家裏的一盞台燈開關不靈了, 居然也是拆不開打不開的, 根本沒有下手的地方. 實在令人鬱悶. 

    其實細細想來, 現在的東西確實是沒有以前結實了, 而且很多東西設計了就是不能修了, 或者說不能自己修的. 壞了, 換新的, 要麽找廠家修, 動轍幾十上百大洋. 這是繁榮經濟促進消費的手段嗎? 想起我老媽家用的一台洗衣機, 得快二十年了, 還勤勤懇懇地工作著呢. 我婆婆家看的那台電視機, 還是當年托人內部找的票買的呢. 現在還有這樣的事情嗎? 很多年前一直很慶幸自己運氣好, 買的東西都趕上了質量好的, 從來沒有剛過保質期就壞了的煩惱, 以至於後來買電器從來不買附加的質量保險.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 東西好像變的嬌氣起來的, 常常需要打電話叫維修了. 問題出得多了, 竟也習慣了. 這種情形, 是科技水平的進步呢, 還是設計水平的提高呢? 

    無論如何, 我的瘸腿麵包機是沒法用了. 於是我就想找不用揉的做麵包方法. 偏偏看到小德同學的法棍麵包就不用揉, 隻用折疊法. 法棍, 歐包, 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專業人士玩兒的, 我這種專業打醬油的, 想都沒想過. 但既然看到了, 又正和我意, 就試試唄! 

    我一共做了三次, 最後形成了我認為比較滿意, 也比較符合一般家庭製作的方法, 記下來, 和大家分享, 也用以紀念我那光榮退休了的麵包機. 

小徳的原方在此.

法棍小麵包:

材料: 高粉430克, 牛奶300毫升, 幹酵母3克

做法:

1, 將麵粉, 幹酵母和牛奶混合, 揉成團.

2, 室溫(23C)下發酵, 分別在45分鍾, 90分鍾, 135分鍾時將麵團折疊一次, 折的時候盡量不要擠壓麵團, 以免影響起發產生的氣孔. 總發酵時間三小時左右.

3, 發好的麵團分割成六塊, 每塊折疊後輕輕整型成橢圓型, 注意不要擠壓以保護氣孔, 二次發酵一小時左右.

4, 發好的麵包, 用快刀斜割兩道, 放入鋪了矽膠墊的烤盤, 入預熱220C的烤箱, 同時在烤箱底部放一盆熱水, 先烤十分鍾. 之後將水盆取出, 繼續烤10分鍾.

5, 麵包出爐後, 放網架晾涼. 當天吃不完要密封保存. 

這款法棍小麵包比傳統法棍稍加改良, 我用了牛奶代替傳統的水, 酵母的用量也增加了一些, 也是為了增加些營養和風味. 但依然能保留麵包的香氣和口感, 還不需要太多的工具和技術, 更適合一般家庭製作.

 

                 法棍, <wbr>歐包, <wbr>我的麵包機引出的故事                      法棍, <wbr>歐包, <wbr>我的麵包機引出的故事                       法棍, <wbr>歐包, <wbr>我的麵包機引出的故事

 

下麵把我開始做的兩次也寫下來, 看看實驗的過程. 

這就是我第一次基本照方抓藥做的, 口感和外型看起來都很不錯, 組織氣孔稍微差點, 折疊的手法還不夠完美. 但法棍麵包特有的麥香和嚼頭都還是有的, 還真挺令人激動的. 隻是操作起來有些讓我糾結的地方. 原方如下:

材料: 高粉430克, 牛奶300毫升, 幹酵母1.3克

做法:

1, 將麵粉, 幹酵母和牛奶混合, 揉成團.

2, 室溫(23C)下發酵, 分別在45分鍾, 90分鍾, 135分鍾時將麵團折疊一次, 折的時候盡量不要擠壓麵團, 一麵影響起發產生的氣孔. 總發酵時間三小時左右.

3, 發好的麵團分割成兩塊, 分別整成柱型, 放置半小時.

4, 休息好的麵團, 每塊折疊後輕輕整型成橢圓型, 注意不要擠壓以保護氣孔, 二次發酵一小時左右.

5, 發好的麵包, 用快刀斜割兩道, 放入烤盤, 入預熱232C的烤箱, 同時在烤箱底部放一盆熱水, 先烤十分鍾. 之後將水盆取出, 繼續烤10分鍾.

6, 麵包出爐後, 放網架晾涼.

 232C的烘烤溫度, 這可是個不低的溫度了, 麵包應該是放在石板上烤的, 我當時沒有石板, 就用了普通烤盤, 所以麵包底烤的焦硬. 第二天開始出門找石板, 看到的都不喜歡. 我這人買東西的毛病就是寧缺勿爛, 看不上眼的決不湊和. 導致我現在還是沒有石板.

 

 

於是我就琢磨了這第二次實驗的低溫版法式麵包.  

低溫版的這款其實更像是意式的 Facaccia Buns, 麵包稍顯鬆軟, 口感有韌性, 但麥香不夠.

具體操作:

材料及步驟1-3同上.

4, 柱型麵包坯分成三塊, 分別折疊一下成小橢圓, 排入烤盤進行二次發酵(約40分鍾)

5, 用快刀在小麵包上割斜道, 撒一點香料碎, 入預熱180C烤箱, 前十分鍾依然需蒸氣, 共烤20分鍾.

6, 出爐的麵包放網架晾涼. 

 這樣烤的麵包從外形就可看出, 烘烤程度差一些, 麵包的麥香氣稍欠, 但因為我加了些意式香草, 倒是彌補了些口味上的欠缺. 看來高溫烘烤還是很重要的.

  

第三次的實驗, 烘烤溫度用了220C, 用我現有的矽膠墊代替石板, 麵包也做成了小的橢圓, 更方便整型, 麵包底也不會烤硬了. 就有了前麵的那個法棍小麵包的成熟配方了.


歡迎圍觀我的新浪博客(多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a2eb40100pbtj.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