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複:這段尤其好

(2009-12-01 16:40:33) 下一個
對這句話非常不敢認同,或許作為藝術化的表達是可以的。
如此說來,那些在痛苦中作戰的英雄,那些為了解決一個計算或技術上的問題晝夜焦慮、冥思苦想的科研人士就都不是HUMAN了?
那些大悲大喜、至情至性的人,那些在愛中癡狂和飛翔的人,就都不是HUMAN了?那就不做這樣大寫的human也罷!
偶對藝術的認識和感悟及其有限,所以不準備多涉及。
談到幸福,偶以為joy和happiness還是有區別的。偶通常聽管風琴聲裏的詩班合唱,能體會到pure joy的意境。但是這樣的joy並不能替代人類有能力體驗到的其它形式的強烈的幸福感,那種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感受。
竊以為,如果所謂“本真的自我”裏倒掉了人所有的情感或passion的內容,就與佛學的“無我”差得不遠了。
在情感和智慧之間,情感才是個體性的,隻屬於“我”。而智慧卻是共性的,屬於“無我”。如果達到佛的境界是要失去個性的“無我”,那麽不做佛也罷,偶更願意永遠不跳出有血有肉的輪回!因為那至少是“我”在體驗一切的快樂和苦,而不是光榮地加入到“佛唱”中成為共性中的某個本真頻率而已。
隨便發點兒議論,見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