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退出舞台前的無用功

(2011-10-31 15:19:45) 下一個

因為對文化感興趣的緣故,我花了點時間試圖閱讀下麵這篇宏文,結果卻連幾行都讀不下去。我的閱讀能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我認為這樣的文章好象根本不是用人的語言寫成的。


什麽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什麽又是“國家文化安全”?進口好萊塢電影和韓劇算不算危及“國家文化安全”啊?


不客氣地說,這樣長篇大論地說文化,還不如俺一、兩千字以內的短文說得明白。


有人評論說,又一場“文化革命”拉開序幕了。我沒有這樣悲觀,反而以為,這是一些正在退出政治舞台的人、想方設法地、要阻止中國走向開放·文明·自由的、最後的努力,雖然注定徒勞。這個景象與76年很相似。然而,明年無論是誰出來主政,中國啟動政治改革、走向憲政法製的方向都不會變,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視野和擔當,攔是攔不住的。


傳聞廣東要開放媒體,重慶也將有所作為。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黑幕終會被拉開,讓陽光早日透進那片土地吧。


我個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媒體放開以後,五/毛們豈不就要絕跡啦,那是何等的幸事,所有的網民都該喝一杯。以惡為生是注定要被詛咒的,不然這個社會如何能夠留住善、給人以希望?



李長春: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領域國際鬥爭主動權



從一定意義上說,誰占據了文化發展製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文化軟實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領域國際鬥爭主動權,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全文)現在,我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有關問題向全會作說明。


  一、關於全會研究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題的基本考慮


  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題並作出決定,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進一步從戰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發展。黨的十七大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戰略部署,強調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全黨全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文化體製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開創了文化建設新局麵。中央政治局認為,麵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設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召開一次全會對文化改革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確定的重大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勢下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


  第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十二五”時期奮鬥目標,加快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需要進一步從戰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發展。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更加繁榮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十二五”規劃綱要從推動科學發展的高度提出未來5年我國文化發展的目標任務,強調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我們要順利實現“十二五”時期奮鬥目標、到2020年全麵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必須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第三,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需要進一步從戰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發展。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從一定意義上說,誰占據了文化發展製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文化軟實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領域國際鬥爭主動權,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第四,切實解決當前文化建設麵臨的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從戰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發展。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形勢很好,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總體上講,我國文化建設同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同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勢還不完全適應,宣傳思想文化領域也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文化建設麵臨的突出問題,動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發展。我們必須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改革創新的思路辦法和更加有力的政策舉措推動文化又好又快發展。


  總之,中央政治局認為,深入研究我國文化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關於《決定》起草過程


  《決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進行的。4月下旬,經中央政治局批準,文件起草組正式成立。胡錦濤總書記在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對起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中央要求,《決定》起草要充分發揚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麵意見,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為集中全黨智慧起草好文件,4月下旬,中央就全會議題在黨內一定範圍征求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認真組織學習討論,共反饋意見121份。5月上旬,文件起草組組成8個調研組,分赴12個省市和部隊開展調研。文件起草組還委托中央和國家機關29個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形成48個專題調研報告。


  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普遍讚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研究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主題。文件起草組在充分吸收和采納各方麵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綱和《決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審議,提出重要修改意見。經反複修改,形成《決定》征求意見稿。8月初,中央政治局決定將《決定》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征求意見。這期間,胡錦濤同誌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文件起草組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文化界部分專家學者意見。


  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對《決定》征求意見稿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提出2112條意見,扣除重複性意見後為1498條。中央責成文件起草組對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意見予以認真研究。文件起草組對每一份報告都仔細研究,對每一條意見都認真討論,對《決定》作出修改325處,並盡量壓縮《決定》篇幅。


  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先後再次審議《決定》。文件起草組根據這兩次會議精神,對《決定》進行修改,形成了報送全會審議的稿子。


  三、關於《決定》總體框架和布局


  《決定》除引言和結束語外,共9個部分,分為3個板塊。第一、第二部分構成第一板塊,主要闡述新形勢下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奮鬥目標、重要方針。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6個部分構成第二板塊,主要部署文化改革發展重點任務。第九部分是第三板塊,闡述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在確定總體框架和布局時,我們注意把握以下3個方麵。


  第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外延非常寬泛,可以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也可以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決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出發把握文化範疇,重點研究部署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相對應的文化建設。對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在與文化建設直接相關的問題上也有所涉及。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包括很多方麵,每個方麵也涉及很多任務,《決定》對這些任務作出全麵部署,同時注重突出重點。


  第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一項緊迫任務,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抓緊推進當前緊迫的工作,又要對長期戰略目標作出謀劃。為此,《決定》既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長期戰略目標,著力點放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改革發展重點任務上,努力做到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


  第三,文化改革發展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問題,既要注重從理論上闡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又要注重從實踐上提出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綜合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意見,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文化改革發展需要著力研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進一步深化對推進文化改革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全黨全社會的文化自覺。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三是繁榮文化創作生產,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我國文化總體實力。五是完善文化體製機製,增強文化發展動力和活力。六是加大文化人才培養力度,壯大文化人才隊伍。七是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決定》重點圍繞上述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部署。


  四、關於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決定》第一部分重點講這個問題,從我們黨重視和開展文化工作的實踐和取得的成就、文化改革發展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文化改革發展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等方麵闡述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作了3個層次的論述。一是從5個方麵回顧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推動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及其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貢獻。強調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人的全麵發展,顯著增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二是用“四個更加”、“四個越來越”、“三個關係”集中闡述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強調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強調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強調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係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關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強調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是著眼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深入分析文化改革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麵臨一係列新情況新問題。《決定》從8個方麵分析了當前文化領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包括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文化建設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任務繁重;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提高,網絡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和改進;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不健全,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製機製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走出去較為薄弱,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強調我們必須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要求全黨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麵。


  五、關於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要方針


  《決定》第二部分重點講這些內容,突出闡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實踐探索的基本結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識的豐富和深化,鮮明回答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走什麽路、朝著什麽樣的目標邁進這個帶有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決定》提出的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要方針都是圍繞這個重大問題展開的。


  《決定》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全麵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段話,是我們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也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決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總體要求,這就是: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麵發展,不斷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麵提高的新局麵,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決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考慮到,我國是文明古國,是文化資源大國,但還算不上文化強國,迫切需要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前,已有20多個省區市提出建設文化強省、文化強市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從國家層麵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符合我國實際,符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有利於凝聚各方麵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從征求意見的情況看,大家一致讚同這個目標。考慮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要與國家現代化戰略部署相聯係,《決定》沒有提出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而是強調全黨全國要共同努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新要求,《決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奮鬥目標,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公民素質明顯提高;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文化事業全麵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麵形成;文化管理體製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製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文化繁榮發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決定》在總結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方針,就是“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二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性質。三是堅持以人為本,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四是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堅持改革開放,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


  六、關於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


  《決定》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實現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奮鬥目標,圍繞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從6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舉措。


  第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曆史和現實反複證明,沒有核心價值體係,一種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係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意誌和共同行動。基於這樣的認識,《決定》首先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進行闡述和部署,並將這方麵的總體要求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全篇。《決定》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麵,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範。圍繞這項任務,《決定》從4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決定》提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拓展。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普及計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決定》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國防教育,堅定廣大幹部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三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決定》提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最能激勵中華兒女銳意進取。要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廣泛開展時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揚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思想和精神,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四是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決定》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拓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全麵加強學校德育體係建設,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要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係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要加強法製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精神,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在征求意見和起草調研過程中,一些同誌建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作概括,提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件起草組進行深入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委托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專題研究,梳理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種表述。從調研情況看,概括出能夠得到廣泛認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


  第二,全麵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不論是發展文化事業還是發展文化產業,基礎工作是要創作生產更多優秀作品。這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方向總體上是正確的,文化創作生產呈現積極向上、繁榮發展的景象。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相比,文化創作生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高質量文化產品還不多,特別是人民群眾對文化創作生產中存在低俗、一切向錢看等問題反映強烈。因此,必須加強對文化創作生產的引導,特別是要牢牢堅持正確創作方向。《決定》提出,正確創作方向是文化創作生產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全麵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必須牢固樹立人民是曆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導文化工作者牢記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神聖職責,堅持正確文化立場,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最主要的領域是哲學社會科學、新聞輿論、文藝作品、網絡文化。《決定》分別對這些領域作出工作部署。關於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決定》強調,必須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之更好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谘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要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示範引導作用,整合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力量,建設一批具有專業優勢的思想庫。關於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決定》強調,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把握正確導向,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加強和改進正麵宣傳,加強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要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真實準確傳播新聞信息,自覺抵製錯誤觀點,堅決杜絕虛假新聞。關於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決定》強調,各領域文藝工作者都要積極投身到謳歌時代和人民的文藝創造活動之中,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要實施精品戰略,鼓勵原創和現實題材創作,扶持代表國家水準、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優秀藝術品種,積極發展新的藝術樣式,抵製低俗之風。針對互聯網等媒體快速發展的新情況新挑戰,《決定》重點就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作出工作部署。互聯網催生了新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形成特色鮮明的網絡文化,成為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各種思想文化交匯和意識形態較量的重要平台。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在網絡建設和管理方麵積累了成功經驗,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體製,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互聯網突出的特點是技術更新快、發展普及快、信息擴散快,新型網絡傳播手段不斷湧現,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十分重要。《決定》抓住“建設和管理”這兩個關鍵環節作出工作部署,強調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建,督促網絡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要加強網絡法製建設,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範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深入推進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動,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對引導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具有重要意義。《決定》提出,要堅持把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作品最高標準,把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形成科學的評價標準。要建立公開、公平、公正評獎機製,精簡評獎種類,改進評獎辦法,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在資金、頻道、版麵、場地等方麵為展演展映展播展覽弘揚主流價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條件。


  第三,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決定》提出,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從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狀況和要求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發展現代傳播體係、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係、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4個方麵取得突破,《決定》就此作出工作部署。關於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決定》提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要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關於發展現代傳播體係。《決定》提出,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必須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係。要加強黨報黨刊、通訊社、電台電視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設,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整合有線電視網絡,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發揮各類信息網絡設施的文化傳播作用。關於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係。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曆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決定》提出,要全麵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加強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建設,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廣泛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發揮國民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關於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決定》提出,要以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絡建設支持和幫扶力度。中央、省、市三級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保證一定數量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


  第四,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文化產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對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總體發展較快,2004年至2010年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5%。《決定》強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按照全麵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圍繞這項任務,《決定》從4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一是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係。《決定》提出,必須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係,在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加強文化產業基地規劃和建設,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支持力度,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形成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決定》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製文化企業健康發展。要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方麵發揮主導作用。在國家許可範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營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製和法製環境。三是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決定》提出,要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依托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建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四是擴大文化消費。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決定》提出,要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要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


  第五,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製機製。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加快推進文化體製改革,建立健全科學的文化管理體製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製,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圍繞這項任務,《決定》從6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一是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決定》提出,要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為重點,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場主體。要推進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非時政類報刊社、新聞網站轉企改製,拓展出版、發行、影視企業改革成果,形成符合現代企業製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要全麵推進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運行機製。要推動一般時政類報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增強麵向市場、麵向群眾提供服務能力。二是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係。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範圍內合理流動,必須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係。《決定》提出,要重點發展圖書報刊、電子音像製品、演出娛樂、影視劇、動漫遊戲等產品市場,發展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形式,加快培育要素市場,辦好重點文化產權交易所。三是創新文化管理體製。《決定》提出,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推動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製,健全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加快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設法製化水平。要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完善文化市場管理,堅決掃除毒害人們心靈的腐朽文化垃圾。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機製。《決定》提出,要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設立國家文化發展基金,擴大有關文化基金和專項資金規模,提高各級彩票公益金用於文化事業比重,繼續執行文化體製改革配套政策。五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決定》提出,要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創新對外宣傳方式方法,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和中介機構,加強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建設,支持海外僑胞積極開展中外人文交流。六是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決定》提出,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學習借鑒一切有利於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於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於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機製。要加強文化領域智力、人才、技術引進工作,吸收外資進入法律法規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


  第六,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決定》提出,要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圍繞這項任務,《決定》從3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一是造就高層次領軍人物和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決定》提出,要繼續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項目首席專家製度,造就一批人民喜愛、有國際影響的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抓緊培養善於開拓文化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二是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決定》提出,要製定實施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設立城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崗位,對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報考文化部門公務員、相關專業研究生實行定向招錄,壯大文化誌願者隊伍,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三是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決定》提出,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特別是名家名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增強社會責任感,努力追求德藝雙馨。要鼓勵文化工作者特別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幹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增強國情了解,增加基層體驗,增進群眾感情。


  七、關於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內在要求。《決定》提出,必須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健全領導體製機製,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增強領導文化建設本領。


  《決定》從4個方麵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決定》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識形態和宣傳文化工作新情況新特點,及時研究文化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掌握文化改革發展領導權。二是加強文化領域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決定》提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選好配強文化領域各級領導班子,把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理論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於駕馭意識形態領域複雜局麵的幹部充實到領導崗位上來,把文化領域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要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築牢思想防線,確保文化陣地導向正確。各級領導幹部要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文化工作,加強文化理論學習和文化問題研究,提高文化素養,努力成為領導文化建設的行家裏手。三是健全共同推進文化建設工作機製。《決定》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製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設強大合力。四是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積極性。人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決定》提出,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為廣大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提供廣闊舞台,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推廣大眾文化優秀成果,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讓蘊藏於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