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薄熙來學雷鋒倡議中的善惡

(2012-03-09 07:14:47) 下一個

薄熙來學雷鋒倡議中的善惡

玄野

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爆發之後,在其個人的危機時刻,繼其唱讀講傳的政治秀,又不甘寂寞地推出學雷鋒倡議。從遼寧空降來的王立軍為其立下汗馬功勞後又導致其政治上的災難,如今又要從遼寧空降個雷鋒精神來求突破了。雷鋒精神,中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都曾倡導,也有一些一致的定論。薄熙來此時拿來借用,意欲何為,其所要的是雷鋒精神中普普通通的善行還是要提倡中共曾經強加給雷鋒的階級鬥爭思想,我們需要有所辨別。從分析雷鋒精神的基本價值開始,我們來分析這次學雷鋒的問題所在。

雷鋒是平凡和善良的。他雖然和愚民宣傳有聯係,但他是無辜的。我討厭中共經常采用的一分為二,但是對於雷鋒精神我建議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分析。因為雷鋒精神中被強加給雷鋒的東西,本身雷鋒並不見得理解更沒有身體力行的東西太明顯,我們必須分開談。雷鋒所謂對同誌要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工作要有夏天般的火熱,這種態度在他的實際生命中體現得比較充分。我一直跟網友和有精神追求的朋友強調,人本性善,其自然原因在於一個十分簡單普遍的事實:任何一個幼小的哺乳動物,如果沒有另外一個成年者或者相似角色的幫助,都不可能存活。這決定了人必然是要互助的,而且必然以互助為天經地義的道德標準。雷鋒是孤兒,必然需要在無數熱心的東北鄉親的關懷下才可能長大。雷鋒做一個簡單善良的良知自我,其行為不是挾泰山超北海,而是為長者折枝之類的行為,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卻是絕大部分人都不能堅持的事情。這種最普通的善良就是中國乃至世界需要的精神。這不是耶穌的使命與殉難,也不是蘇格拉底的理性與執著,也不是佛陀的大慈大悲,也不是不是老莊的智慧,也不用孔子的仁義與克己複禮。雷鋒的一切都是最簡單最普通的,人人都可以做,也是人人都需要的精神。

雷鋒精神的另一麵是有大問題的,所謂對敵人要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的果斷無情,要象冬天般的嚴酷。在他的工作中我想象不到其中有什麽敵人存在,他不是抗美援朝的誌願軍。這裏麵有時代造就的大環境,導致那時的普通百姓為了表達追求進步融入社會主義的態度,自欺欺人地這樣宣稱。至於電影中所宣傳的雷鋒童年遭受的欺淩,同樣是為中共掠奪富有者資產來收買大多數人的政治操作來製造氛圍。這和高玉寶周扒皮的故事是同理的。孤兒遭受欺淩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欺負人者到底是地主的兒子,還是街頭上的流氓無產者,我們需要劃個大問號。就這一點,下麵我展開說,應該在雷鋒主題之外了。

人的道德首先決定於自己的心理需求,其次決定於幼年與少年時期的生活教育經曆,再次就是人的富裕程度。人富裕了,有的會對自己的鄉親產生憐憫之心,這對於農耕文明和生存地域基本不變的中國人而言尤其普遍。也會有些人,富裕了飛黃騰達了就要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顯示一下自己的成功。這樣的人雖然在中國主流傳統中往往被質疑,但曆代都有一些代表人物。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的時候被家人冷落,出將入相的時候就回家討個誌氣。項羽入鹹陽,謀劃定都的事情,有智者建議其定都關中,項羽卻道:這樣的做法如"衣錦夜行",自己老家的少年誰都看不到自己的風光。這秦川的哥們兒來一句"楚人沐猴而冠",而被項羽烹殺。最後項羽落得垓下決戰,烏江自刎,無顏回江東的結局。另外一位就是韓信,於淮陰遭胯下之辱,再受漂母飯恩,於是跟漂母大言道:日後必將報答。漂母罵他說,見你個浪蕩子可憐,幫一把是人的道德本分,何時求過你的報答。本來,象項羽韓信之類在中國傳統中並非主流,而當今的中國,尤其是中共摧毀了傳統宗教和傳統道德之後,暴發戶中韓信項羽之流越來越多了。而雷鋒並非此類,卻是漂母般的平常善心善行。

所以,我認為,雷鋒是無辜的,不過平常的好人,是社會需要的平凡,被中共拿來,還要野蠻地參雜進去階級鬥爭的成分,無疑是對人類善良本性的汙染。至於最近薄熙來在危機時刻依然不安分,製造話題,想歪點子,重提雷鋒的事情,隻能說是狗改不了吃屎,政客手腕一兩天不用就難受。如果真要學雷鋒,尊重雷鋒,就別搞什麽轟轟烈烈的政治秀,實實在在的把自己最善良的本心拿出來,給民眾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就成了。中共當年因為在階級鬥爭上誤入歧途而在宣傳上給雷鋒硬塞進去的立場堅定鬥誌強的邪惡玩意兒,跟薄式的打黑可以一脈相承,卻完全是對雷鋒的侮辱。階級鬥爭這玩意兒,在中共主流的有識之士那裏已經是愧對列祖列宗的事情了,大家悔得腸子都青了,薄書記還要翻出來當寶貝,到底算個什麽東西。中共對中國有錯誤,也有功勞,如果一再糾纏在那階級鬥爭和人民民主專政之類的東西上不放,雖然是傷害了中華,但最直接最致命的是將中共的名聲徹底和邪惡恥辱狗改不了吃屎這些負麵東西綁定在一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玄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古三通的評論:
多謝您的留言。幸會。
古三通 回複 悄悄話 先生高論,深得吾心!
馬克思欲以階級鬥爭之徑而達天下大同之道,實乃南轅而北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