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信仰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守護神

(2010-12-09 12:31:13) 下一個

信仰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守護神

玄野

信仰對於一個人所能預見到的眼前利益而言可能是一種奢侈,但從人生長遠和社會角度看,信仰卻是人生通向幸福和人類走向繁榮的守護神。這種差異來源於局限與博大和有限與無窮的本質區別。如果以局限的特性做量的簡單拓展來理解博大和無窮,往往會否定信仰的必要性。但是,一個獨立的事物和包含有大量的同一事物的東西完全不同,其表現給外界的主要性狀往往是徹底相異。山之大,從其起源說,完全不是因為眾多碎石積累而來,而是由地球造山運動所成,而且其表現給外界的首要性狀是有茂密的森林,可以容納一個生態係統。水之大,也遠非一滴滴水機械積累而來,而是取決於自然運作規律。所以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而不用移山填海之類的神話。所舉的三個例子都是自然中時刻存在的,沒有任何可以反駁的機會。李斯所謂,泰山不讓微壤,故以成其大。主要是個人想象和比喻,是以人道理解天道,假天道彰顯人道的思維方式。在中庸章句中,子思和朱熹的觀點十分鮮明:"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係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以上中庸)此指其一處而言之。及其無窮,猶十二章及其至也之意,蓋舉全體而言也。此四條,皆以發明由其不貳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實非由積累而後大,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以上朱熹注)"局限和博大之間的本質區別,子思已經點明了,朱子的解釋則更加精確,他否定了博大是機械積累而後大的理解方式。這是很準確到位的判斷。量變引起質變不是一個聽任其在小量事物的運行原則上的反複,而是必須在量的積累到適合條件後,將適用於這個質變的那個特定的自然規律激發呼喚出來,而這自然規律是上帝賦予的,一直在那裏等待著的。這就如同原子裂變過程中的臨界質量,到達這一質量就肯定會發生雪崩式的自激。而臨界質量是預設好了的,隻要量積累至此,就肯定發生。人的修養也是一樣,積累是必須的,但關鍵要有啟示悟道,將上帝所賦予的精神靈魂呼喚出來,不能簡單的相信積累。當人的修養和對生命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就必然要涉及到信仰層麵,靈魂必然要找到穩定的歸宿。

這些既定的自然規律或者精神是虛空的,隻有量到達那一條件後,這個規律或精神才會突然顯現。人知識的積累之所以會在達到某種量的時候產生飛躍,首先在於人的精神與思維有這樣的能力和規律,這個法則和人的思維固有的能力一直在那裏等待著知識積累在量上的突破,而量的積累不過是第二位的東西。這用中國的陰陽解釋可能更加容易:陽的元素是生來具備的,缺乏的是陰的承載,陰的元素具備了,二者結合,就瞬間成就了。自然現象中的陰陽法則更普遍,水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的相互轉化過程是溫度的量變導致形態質變的過程。溫度下降是水蒸氣凝結成水的條件,為過程的陰,而水自身的結構是過程的陽。陰陽的結合就導致了水的變態。過飽和汽是特例,而且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就是溫度這一量上的積累已經超出水蒸氣凝結成水的條件,但是這一導致質變的陽並沒有和溫度變化的陰結合而促成水的變態。此時,若有很小的擾動,如一粒灰塵的侵入,就會出現雪崩式的變化。

當代中國人的信仰正處於過飽和汽的狀態。信仰是人最深層本質的精神追求,是人生的首要問題。上世紀後半的民生動蕩和唯物至上的高壓使得中國人原有的儒佛道等信仰和近代入侵的基督教信仰都被抑製甚至消亡了,時代造就的曾經適合救亡圖存理想的某些信仰占據了國人的頭腦。不幸的是,這個主義很不成熟,從自誠明和自明誠兩個方向上都無法構成信仰,和平時期不但難以被精英階層闡微,也難以為普通百姓實踐。於是,原有信仰消失後新的信仰也幻滅了,從而出現了當代中國的信仰真空。這是世界兩成人口的精神掙紮,其中某些氣功師利用國人的這種信仰狀況做了一些嚐試。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自由度的提高,以及人際交流的增加和交流內容的拓展,國人的追求在逐漸提升,逐步走向解決信仰問題這一天道預設在每個人內心的核心價值支撐。但中國政府對人們另擇信仰具有著巨大的恐懼,從而極力阻撓,導致陰陽難以結合,中國人的信仰之路坎坷多舛。其實政府自作多情了,某某主義在信仰領域中徹底喪失領地,原因完全不是其他信仰的排擠和競爭,而是這個主義天生的自身缺陷。危險在於這種人為延宕將造成信仰上的過飽和汽狀態,一旦有足夠的擾動,就會致使民眾雪崩式信仰皈依現象,而這種異常的信仰過程將造成諸多社會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