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宗教哲學的數理表象

(2009-10-26 09:40:44) 下一個
宗教哲學的數理表象玄野嚴謹精確是數學的特征,廣博深邃與澄徹人性是宗教哲學的性質。有人斷言,上帝用數學設計了宇宙。但本文意不在此,而是以迥異的中國宇宙觀視角,以數理結構的真確來映射宗教哲學中光耀萬世的賢哲與須臾崩頹的虛妄。國人常說,一沙之中見世界。微小事物所遵循的規律與宏觀星球宇宙所遵循的規律相通,而這些規律用數學來表達是最簡潔易行的方式。也說,人體的小宇宙映射了宏觀的大宇宙,意在人體與宇宙各自遵循的原則相通。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意指世間萬物,多有堅硬的外殼與內虛的空間,才成為活躍的個體。小至原子結構,大至經濟體係,本性靈動者均遵循此原則。湯姆生未明此理,將由其初次發現的電子鑲嵌在了原子核上。其學生盧瑟福對原子結構的修正反映了老子的原則,其外堅內空的結構也昭顯了原子的活潑本性。經濟理論中成功於非常時期的計劃經濟,在社會前進的過程中其體係卻為主觀臆測所僵化,社會與人的活力漸次凍結。中國的經濟改革是向老子理論的回歸,塞滿的空間於十數年獲釋,而體現穩定外殼的法律與規則猶任重道遠。此例是哲學原理在數理結構中的應用。而數理結構在宗教哲學體係中的表象同樣廣泛,今試析幾例。一,直躬攘羊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直躬攘羊是春秋時期的一件小事,所導致的波瀾卻貫穿了中國的思想界幾百年而未能止息。論語,莊子,韓非子,淮南子對此都有敘述與思辯,而思考最深入的卻是呂不韋的門客。《呂氏春秋·當務》:“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發現。大意為:一個形式體係,如果是一致的,它必然是不完備的。就是說這個體係中可以構造某種閉式判斷,此形式體係本身不能判定其真假。由此發展的第二定理:任何一致的形式體係不能用於證明它本身的一致性。在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證明過程中,存在兩級的自反替代和一次自我否定。而呂氏春秋版直躬攘羊中在仁義忠孝的前提下同樣有兩級的自反替代和一次自我否定。二者的各要素間有精確的一一對應。這一悖論表麵上是時代的宗教法律價值體係的產物,本質上悖論的存在是數理與邏輯的必然。價值體係本身是在宗教哲學的基礎上根據邏輯關係建立的,法律的改進使得舊的悖論消失,卻要造就新的悖論。我們沒有發現當代價值體係的悖論,或者因為實際生活中我們沒有嚴格遵循理性與法製的規則,將很多難題在感情層麵上武斷地解決了,或者因為我們沒有繼承先賢對智慧的崇尚和精神的追求。直躬攘羊所導致的悖論是可以通過更改社會規範來解決的,其中的幾個關鍵道德規則為孝道,對社會的忠信,對偷盜的懲戒,兒子對父親的從屬,法律的尊嚴。但是,對其中任何一條的更改都將動搖社會的基礎。以最輕的說,去掉兒子對父親的從屬。在如今看來是正當的,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大逆不道的,將造成社會基本元素--家庭的崩潰。這一父子從屬原則的嬗變是經曆了數千年,逐步構建了對家庭的其他支撐方法才達到現狀的。而在當時這一原則顯然不可動搖,所以呂不韋的門客在威嚴的宗教信仰孝與信麵前選擇了犧牲法律的尊嚴。而以當代的自由平等觀念看,擯棄父子從屬原則這一條是道德進步,悖論也自然消失了。這個時空錯位的假設沒有發生在當時的思想家那裏。但是,相似的錯誤卻實際地發生在上世紀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因為發展的滯後和社會中某些機理微妙的矛盾,從而以糟粕論斷然否定支撐民族數千年的道德規範。過往的精英們對待民族傳統的方式並不比英倫炮艦和東瀛鐵蹄來得更加文明與理性。民族苦難,血跡未幹。社會規則的定義是複雜而崇高的,最精細的考慮也會有邏輯上的悖論出現。傳統的宗教信仰道德規範是度過了數千年血與火的磨煉,經曆了諸多朝代的抉擇,得益於無數先哲孜孜求索的增補,由難以曆數的生命與財富換得的成熟體係。鴉片戰爭以來的民窮國弱是文化衝突與比較的必然景象,而非傳統宗教文化的弊端和自身矛盾所致。從發展上考慮,其他文化的元素是應當汲取的,但必須在真實的通曉了自己的和別人的以後才能做好。但是,近代以來國人總是從現時的表現出發,因為別人的堅船利炮,璀璨都市,用紅眼病的心態引入其他文化,徹底拋棄傳統,以至於傳統文化後繼無人。領先的必然引進,傳統的也必須堅守。一個簡單的例子,文藝複興以前土耳其文明冠蓋地中海,氣淩全歐。君士坦丁堡人心中,羅馬巴黎盡為荒蠻之地,遑論倫敦柏林。如果在土耳其兵臨維也納的時刻,歐洲人就俯首帖耳,何來今天的科學民主盛況?人不單應該有對本民族的擔當,同樣應該有對人類對天上帝的擔當。無論是中國的孝道與仁義,還是西方的民主與科學,都不是可以一言蔽之的概念。這些理念都深深地印在社會的每個層次與角落,同時社會生活中的點滴又解釋了這些理念的確切內涵,它們即有演繹性,又有綜合性。成功的社會規則,不是象歐幾裏德通過五條公設建構經典幾何一樣,可以通過幾個頂層的核心理念推演出來。諸多用抽象概念來構建道德體係的嚐試是中國在上世紀的最大失敗,而且如今依然在延續。民主科學的引進是中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大事。而現狀如何?民主在國人手中,或空化為冠冕堂皇的口號,或偏執為崇拜供奉的迷信。科學因為有技術這一支係,其應用成果堪稱卓著,而基礎科學卻難如人意。科學不是用來改造世界的工具,它首先是對理性或者上帝的信仰。這從牛頓和愛因斯坦的信仰上可以得到印證。如今中國,民主之詞,科學之用,可謂鋪天蓋地。而民主實質,科學精髓,卻未得要領,貌似神離。所以,自數理分析的比對出發,從民族個體和世界整體兩個方向看,社會價值體係的訂立不應該與傳統截然斷裂,必須是以繼承為主體,改革與引進建立在解決實際困難的原則上的審慎漸進體係。第一,任何社會必須建構在原有的宗教與道德體係上。橫空出世的一套新道德體係是不可行的,非但不會解決社會問題,反而平生淆亂,將古人為了解決那些問題所走過的災難和代價重溫一遍。第二,在社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出現新的矛盾是必然的,針對這些矛盾,借鑒造成這些矛盾的外來文化,基於原有法律和宗教道德體係的變革是必須的。抱殘守缺難有出路。世界曆史尤其證明了這一點。人類文明實際上集中在歐亞大陸。這裏即有北亞至中歐的廣袤草原的互相影響的通道,又有天然屏障將這塊陸地分割為東亞,南亞,中東及歐洲幾個相互獨立難以互相征服的區域。而與此中心失去聯係的孤立文明區域遠遠落後了。對任何成熟的道德規範的摧毀都將是災難性的。傳統中腐朽僵化的成份是有的,但這不是宗教哲學所固有的,而是因為曆史的演進中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所造就的。不破不立的說法是短視的。追本溯源,將傳統教條裏深藏在曆史社會環境中的宗教根本還原出來,切合當代,構築恰當的價值體係,當是可行的方法。二,愛與離散空間宗教是社會的本質,價值體係構成社會萬事的土壤。宗教體現的核心價值是愛。泛函分析中的離散空間揭示了愛的自然屬性。簡單說來,離散空間就是此空間中的任一點,與任何另一點之間的距離都是一(或者說"相異"),而與自身的距離為零(或者說"相同")。如果以每個人的意識(或者說靈魂)為一個點,世界上所有人的意識將構成一個離散空間。人的意識是完全孤立的。人們可以通過意識的各種載體來交流,如語言,圖形,手勢,表情,動作等。但是意識之間卻沒有直通的渠道。所以,孤獨就成為意識個體無法擺脫的必然宿命。人對這一宿命的恐懼就導致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最廣泛最重要的現象--愛。放任想象的翅膀,在個人的心境與外界的環境支撐下,愛情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有一個命定的愛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等待你的到來,所謂的世界上唯一的愛。忠貞的愛情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唯一是愛情發生後的,而不是愛情發生前的。西方的古典愛情故事,總在素不相識的王子公主之間演繹。所以,莎士比亞得以輕鬆超越而一劇傾倒全歐。中國的愛情故事卻得玄微之義,無論出自史書,民間,或詩詞,必摧人肺腑。拜於愛情之下的人其想象層出不窮:心靈相通,前生之姻,來世之緣。愛的主因並非在於對方的特質,而在於你自己的內心。人對意識孤獨的恐懼是永恒的,所以愛情也是永恒的。墜入愛河的人,其恐懼從潛意識浮到意識層麵上來,受此折磨尤甚。所以,愛情之愛是受感情控製的愛,也是用虛幻的馳想將點滴的現實無限放大的愛。與其相對的是理性的愛。即古仁人之心。人因為對孤獨的恐懼,尋找心靈的依傍就成了精神世界的第一要務。斯賓諾莎對愛的邏輯推演幾乎是無懈可擊的。他自人類起於快樂的欲望出發,最終導出愛的結論。外界對自己有益的事物中"尤以完全與我們的本性相符合的存在,為最有價值。"繼而說,"凡受理性指導的人,……,他們所追求的東西,也即是他們為別人而追求的東西。"又說,"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價值之事,莫過於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諧一致,……盡可能努力去保持他們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體的公共福利。"人循著理性的追求所達到的,就是宗教意義上博大與真實的愛。儒教的推己及人,基督的愛人如己,佛教的慈悲為本,都是一致的宗教情懷。人渴望逃脫孤獨之囿,追求同類者的利益也為自己帶來了最大的快樂。受快樂欲望的驅動,其最終的價值實現,必然是全體公共福利的達成。為了個人存在和本性完善的努力是每個人的權利,毋庸贅言。為了家庭幸福的奮鬥構成社會最堅實的基礎。為了民族存亡而捐軀抗爭構成文化發展和國家種族延續的支柱。超越種族地域,為抽象的人類的福利而不吝付出以致犧牲的,是通於神的最偉大的靈魂,構成了人類存在的根本。此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數學的真確性在於它對現實世界的抽象解釋的必然性與一貫性。世界並沒有必然地顯示給我們數學原理。自然數是為人們所篤信的真理,並非是因為它的真確性最充分,而是因為人們對它的理解最容易。複數是近代的發現,也曾被人質疑為數字遊戲,毫無實質意義。但是在電工學中的廣泛應用和應用中所表現出來一貫性和必然性,使得人們接受這一數學的真確性。脫離歐式幾何中被稱為平行公設的第五公設,則得出黎曼幾何與羅巴切夫幾何,雖然非歐式幾何令人費解,但是其現實應用同樣證明了其真確性。在我看來,離散空間對於人類意識和宗教發生機理的描述,與自然數對事物個體數量的量度具有著同樣程度的真確性。三 宗教哲學的發展模式與非線性關係宗教哲學在時間軸上的發展模式是典型的非線性曲線。數學中定義的非線性關係是指函數和自變量之間不成比例變化的關係。簡單的如拋物線。而本文所提及的可以和哲學社會宗教的發展模式相比擬的非線性是特指那種階段性爆發式的關係,即非普通線性,也非導數或多階導數線性。在穩定階段,可能是簡單平緩變化的線性關係,而在突變階段又以指數速度急劇變化。數理領域與其所對應的現象有正反饋,自激震蕩,電子由一個穩態向另一穩態的躍遷所導致的激光,核爆等等。指數曲線的物理本質是其導數就是其本身,也就是說,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處的時間位置決定了這一時刻的發展速度。社會變革階段,當所有人都專注於社會發展的時候,其整體的物質力量與智力水平將決定那一時刻的社會發展速度,於是導致近乎指數速度的發展。這種發展階段注定是短暫的,或者為自然或社會的邊界條件所限定,或者因為人的注意力從發展中轉移出來。一般來說,二者兼而有之。物質層麵上的指數式爆發是多見而短暫,精神文化層麵的爆發少有卻長久。哲學科學與政治理念的爆發於文藝複興時期緩慢發微,十九二十世紀構成發展的最急速階段,而二十世紀後半段為邊界條件所限定。宗教哲學層次的爆發有史以來僅有一次,就是由佛陀最先開始,東有孔子老子為首的百家爭鳴,西有希臘三賢領銜的理性主義,而五百年後耶穌的橫空出世亦與此隱隱相關。鐵器應用的逐漸成熟與推廣,是這一現象在物質層麵上的激發因素和某種意義上的物質基礎,也是相對獨立的文化圈幾乎同時奠定宗教哲學基礎的原因所在。其理解並不複雜。在生產力低一個層次的時候,人類將很多攸關人類命運的自然運作都歸於神靈的恩賜或懲罰。鐵器的發達,使人類對自然的介入上升了一個層次。原來必須祈求神靈才能得到的東西,如今可以由自己的意誌來左右了。人們對神靈的敬畏日漸衰微,認為神靈不複存在,自己可以取代上帝。人的征服能力與範圍大大提高,信心爆棚,私欲膨脹。開始肆無忌憚地追求口腹之享,為欲望和需求所支配。於是,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族群矛盾激化,衝突日蹙,殺戮遍地,人類的前景變得越發黯淡。人若不強調宗教之愛將會有打回石器時代的前景。那一世代,地中海地區的殺伐比大陸的這一端大家熟知的春秋戰國之亂局還要嚴重。聖賢的思考在痛苦的激發中升華,佛教,儒道,基督教,理性主義都在此空前絕後的陣痛中催生。如今,世界又麵臨相似的困境,人類如果任由自己的欲望發展掠奪,其他生物與自然環境將會遭受破壞而最終的生態循環被打破,世界回到恐龍時代或者三葉蟲時代都是可能的。所以,人類必須進一步思考界定價值體係和宗教哲學,而不是在上帝與天道問題上自作聰明地嘲笑聖賢的迂腐。儒教在當下的世界文化發展中所處的位置,是值得每個人思考與期待的事情。闡明儒教也是每個以中文為母語的人的責任。儒教源於堯舜,興於周公,至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對自然環境的涉入大大深化,而社會關係空前拓展複雜化,儒教明顯落伍了。然而,孔子上承周公以再振,祖法堯舜以複古,雖屢屢碰壁,哀大道不行於天下,然其誌不移。最終,武帝獨尊儒術,成就錦繡中華兩千年。春秋時期已經過時的文化,為什麽五百年後卻成了最先進的文化?其實,人類的基礎文化並不存在過時淘汰之說,隻是人類拓展了生存空間與生活方式的時候,所發生的新的社會關係在原來的宗教文化體係中導致了自相矛盾或者道德盲點。人們需要做的不是另立新說,而是適定地增補或者簡單地詮釋舊說。這就象樹木在春天發出的新芽,其根基是古老的,如果嫌棄這根基,而斷下新枝植入土中,自發新根,最可能的結果是枯萎而亡。即使勉強生根了,也無法壯大。四 當前社會發展與數理方程人類社會在上世紀末期就已經遭遇到資源枯竭,氣候變遷,環境退化,物種滅絕等災難性的問題,其發展觸及了全球性的邊界限製。對這種限製性邊界的研究是數學中數理方程的範疇。在數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理論中,函數在開放空間和封閉空間的本征值完全不同,導致函數的軌跡與特性天差地別甚至完全相反。微波在波導中的傳輸特性與空間中的輻射特性大相徑庭,從而出現了天線這一龐大的學科。更簡單的實例,封閉空間中,空氣溫度的增加將導致氣壓的升高;而大氣層的規律卻相反,往兩極方向的寒帶是高氣壓區,而往赤道方向的熱帶是低氣壓區。現代理論的實例是自七十年代就風靡全球學術界的耗散結構理論。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一個孤立係統的演化方向是由有序向無序,最終到達熱寂狀態。這一推論隻能適用於宇宙整體,對現實事物沒有解釋能力。(其實,人類對宇宙整體所知太少,這一理論僅可為階段性認識。)如果錯誤地應用於生物上就推導出與現實截然相反的結論。耗散結構理論解釋了這一問題,因為生命是一個開放係統,總是從外界吸收能量,將自己變得更有序,而把更多的熵留給自然環境。宇宙整體依然是熵增和走向無序。人和城市都是向外界釋放熵的耗散結構。此理論解決了人和城市的個體問題,而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層麵上又有新的難題。難道人類社會給自然的貢獻就是創造了一個垃圾製造者的角色,以別於生態學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而這一問題的敏感性在於人類的活動空間已經不再是無限開放的,我們已經觸及到了很多領域的邊界。例如,能源產業擴展導致全球變暖和資源枯竭,漁業發展導致物種滅絕,工業汙染導致自身生存環境惡劣。如果將人類社會定位在耗散結構上,那麽所謂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理性基礎在哪裏?根據數理方程中開放空間與封閉空間本征值的根本差異,相對於以往視自然為無窮空間,在現時代邊界逐漸限定的空間中,人類的行為規範必須做天翻地覆的更改。時下,整個世界在為此焦慮,而東方儒道佛中可以找到的解決方案遠比西方自由主義傳統來得豐富與對症。遺憾的是,作為儒道佛發端者的子孫們,其絕大部分被塑造成了向西方價值與宗教頂禮膜拜的粉絲,讓他們解釋一下祖宗的法寶,居然回答說那是狗屎一堆。當代國人,何顏麵對天地之造化,祖先之饋贈,子孫之期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楓林草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中間有一段亂碼。請君處理一下。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